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教師語言藝術(推薦)

藝術1.32W

教師語言藝術 篇1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裏,幼兒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語言必須是純潔的、完美的、生動活潑的,並具有啓發性的。蘇聯教育學家加裏寧說:“教師每天彷彿都蹲在一面鏡子裏,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於敏感的、善於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着他,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受這樣嚴格的監督,也沒有任何人能給年輕的心靈以如此深遠的影響。”一個教師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自己的教育對象。因此,一言一行都比其他職業的人要求更高。

教師語言藝術(推薦)

一、幼兒教師的語言應該“兒童化”,能夠“以聲傳情”

對幼兒教師來說,語言表達僅僅做到準確、清晰、規範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語言的“兒童化”,才能吸引幼兒。教學實踐也表明,用兒童化語言上課,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易於幼兒接受。因此,幼兒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用語。

(一)甜美

幼兒有一種本能心態,即期望得到教師的“愛撫”。如果教師用寡淡冷漠的語言給幼兒上課,幼兒會很敏感地覺察到,他們同樣會以冷淡的態度回報你,教師的教學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慈母般溫柔的表情、聲調,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例如,大班講《認識螢火蟲》一課的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一天,小白兔去採蘑菇,在回來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來。幾隻螢火蟲飛來了,對小白兔說:‘彆着急,我們來幫助你。’說着,他們把身後的小燈點得更亮了,很快地幫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們想一想,螢火蟲身後那個發亮的小東西,真的是燈嗎?它爲什麼會發光呢?好,今天啊,我們一起來認識螢火蟲。”

我認爲這樣講,語言就達到了一種“甜美”的要求。使語言“甜美”的基本要求有:1、教師要煥發童心,進入角色,用親切、自然、純真的表情和語言讓幼兒感受天真爛漫之情。

2、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處理好輕重、停頓、兒化、變調,做到抑揚頓挫,以求達到娓娓動聽的效果。如,在說“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來”時就要用兒化的哭的聲音來描述;說“幾隻螢火蟲飛來了,對小白兔說:‘彆着急,我們來幫助你。’”時可借用一些動作並用變調來描述; 說“他們把身後的小燈點得更亮了,很快

地幫助小白兔找到了家。”時就要加重語調;說“小朋友們想一想”後就適當地停頓一下運用這樣的語言來上一節生動的課,效果可謂是事半功倍。

(二)擬人化

擬人化的語言是幼兒易於接受的,這種語言能促使幼兒情緒愉悅,師幼互動融洽。擬人化的語言生動、有趣、形象、幽默、新奇、富有情感,而這樣的語言正好符合幼兒好奇、喜歡新事物的特點,對與幼兒交流方面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例如,每天課間幼兒喝完水後,總是把杯子放在桌上,儘管我一再說請小朋友把杯子放回水池裏,可有的孩子就是充耳不聞,爲此我靈機一動對小朋友說:“你們看,杯子的“家”在水池裏,我們一起把杯子送回家吧!”一邊說一邊把杯子輕輕地放進水池。小朋友也爭先恐後的送杯子回“家”了,在一旁我還輕輕地提醒小朋友要輕放杯子,別把它摔疼了。這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亂扔杯子或亂摔杯子的現象,小朋友也都記住了喝完水後要輕輕地送杯子回家了。

擬人化語言因其能突出“新、奇”,而追求“新、奇”是幼兒的一種特有心理,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如喝水的例子,由於我把杯子比喻成人,讓杯子也有家,也會知道疼痛,來提醒小朋友要輕輕地送杯子回家,這樣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就會立刻學着去做了。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有的孩子還問我:“老師,髒東西的家是不是在垃圾箱裏呢?圖書的家是不是在圖書架上”你看,小朋友都能舉一反三了。

(三)短小

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瞬時記憶不發達。因此他們對較長或複雜的語句理解較困難。如果一句話超過8個詞,那麼幼兒就會聽了後面而忘了前面。所以,這就要求教師用短小、富有節奏感、符合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語言給幼兒上課,幼兒纔會樂於接受。對於較長的兒歌,我會多用“散句”。即將一個長句拆零爲幾個較短的詞語單位來表達;多用兒童熟悉的、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與句式,避免過多生疏的附加成分,但也要注意語法和語言規範。如兒歌《春天在哪裏》比較長,出現的東西比較多,小朋友可能一下記不住,也難以掌握,於是我會說一些提示語:“這首兒歌,寫春天的景物可多啦!像花草、樹木、山水、風雨、蜜蜂、蝴蝶啦小朋友們要一邊聽一邊想:春天到底在哪裏?從兒歌中把春天找到。”說完並把這些小詞語寫在卡片上,說的時候,都能提示給小朋友,這樣小朋友比較好接受。

(四)靈活

課堂中靈活地運用一些自然、親切、似家常絮語、像親朋敘舊的“插入語”,可以起到調節幼兒聽課情緒,增強他們注意力集中的作用。譬如:正在上計算課,突然一架飛機從教室上空飛過,聲音震耳欲聾。“飛機,飛機!”一個小朋友尖叫起來。緊跟着,全班小朋友都轉頭東張西望,邊看邊嚷。有的還想離開座位到室外看看。這時,教師靈機一動:“好呀,飛機也來聽我們大班小朋友數數了。我現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來數數,給飛機上的飛

行員叔叔聽聽。好不好?”“好!”按照平時養成的習慣,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這樣一來,把孩子們的思緒又拉回數數上來了,一節計算課又能更生動的繼續下去了。

又如,一名膽小的幼兒,在回答問題時聲音很輕,小朋友都聽不清楚。教師笑着說:“說給誰聽的?——說給自己聽的?還是說給大家聽呢?小朋友在回答問題時應該大聲地說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聽,對不對啊!”小朋友們都異口同聲的回答是。這樣巧妙地指出了不足,提出要求,委婉而親切,而這名膽小的幼兒在教師的鼓勵下,也能大聲的回答問題了。靈活的“抒情插語”,是幼兒教師靈感的閃現,是教學機智的結晶,是促進兒童心智的良藥。

二、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趣味性

孩子對新鮮有趣的東西總是很感興趣。教師的話如果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新鮮活潑、幽默風趣,具有藝術性,那麼孩子就像在聆聽一首動聽的歌曲。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感人,就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對日常用語進行加工,創造有自己風格的語言。面對幼兒這樣一個特殊羣體,他們的年齡、思想等特點,我認爲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趣化”。

“趣化”,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過“兒童化”,將汽車說成“嘟嘟”,也不能太過“成人化”,將早晨景色說成“雄雞報曉”。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是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的,能使語言更具活力,比空乏的說教更具效力。如有我在讓孩子們學習摺紙時,會把“把紙折平”說成“幫紙寶寶瘙癢癢”;想讓孩子閉上嘴巴時,就說“把我們嘴巴的小拉鍊拉上”,邊說邊在嘴上做拉拉鍊的動作。孩子們都覺得有趣,都樂意去學去做。這樣一來,教育效果就好多了。還有一次吃午飯時,孩子們都很吵,於是我說:“咦,我們教室裏什麼時候飛進來那麼多的小蜜蜂,嗡嗡嗡的,真是很吵啊!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孩子們聽了後,先是到處看了看,然後都笑了起來,笑過之後便都安靜下來吃飯了。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地氣氛中自覺、自主的學習。

三、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

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和無望時,教師就應該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如在進行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去做,總想依賴教師,這是我們就可以說:“你試試啊,失敗了也沒有關係的!”“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等這樣的話語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爲他們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但有些家長或教師,當孩子表現好了就給予特誇張的表揚,如“你真行,太了不起了!”“你太棒了,誰也比不上你!”諸如此類的表揚容易使孩子飄飄然,盲目自大,惟我獨尊,時間一長,就會聽不得半句批評的話,這樣的表揚就會適得其反了。

因此,激勵性的表揚語言也要適度。

相對於激勵性口頭語而言,體態語就是教師運用肢體語言和幼兒交流的手段,也是教師用手勢﹑姿態﹑表情﹑身體移位等非言語手段對幼兒的活動做出積極有效的肯定。體態語是人際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幼兒教育中,這一方式更顯得尤其重要。其主要原因,一是對幼兒來說,動作比語言易於理解。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舉起大拇指的手勢﹑點點頭等等遠比語言更能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鼓勵﹑期待﹑肯定。二是幼兒有身體接觸的需要。心理學實驗表明嬰兒有皮膚肌渴,成人的雙手撫摩可以滿足嬰兒的需要,身體肌膚的接觸有利於安定幼兒的情緒,使幼兒感到溫暖,安全,消除緊張等。例如在英語課上,孩子們都在跟讀英語,洪濤的聲音特別大,還不時地站起來動張西望,一會讀一會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話。我點了他的名,請他坐好跟其他的小朋友一樣,他馬上坐回位置上去了,繼續跟讀。不一會兒又開始跪在凳子上了,眼睛不時的到處望,我走過去,摸摸他的頭,彎下腰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對他說:“洪濤小朋友最愛學英語了,英語說得可好啦!”說完後,他又馬上坐好,認真的跟讀英語,玩英語遊戲。時不時的還看看我,我都用鼓勵的眼神看着他,伸出自己的大拇指,他很開心一直堅持到英語課結束。

激勵性言語行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對一些自制力較弱或根本缺乏自制力的小朋友要以不同形式的激勵來培養他們的控制能力。如:我們採取正面積極的激勵言語,針對他們較爲突出的方面進行鼓勵,以表揚優點來促進他們改掉缺點。從而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堅持性。

語言是一門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它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與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裏,幼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的語言魅力就在於,它是架起與幼兒相互溝通的橋樑,也是幼兒進入知識海洋的一把鑰匙。作爲幼兒教師要在掌握規範化語言的基礎上,還要儘量擴大知識面,吸取語言精華,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蒐集專業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注意自己的語言修養,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讓孩子在我們健康的語言環境中快樂的成長!

教師語言藝術 篇2

1.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採用形式豐富的語言表達

1.1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中的表現

爲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這就必須要在課堂設計環節中,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在進行“談活動感受”課程中,利用下午休息時間,組織學生對校園內的雜草進行清除,並且,通過兩個小時的勞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或者是可以通過各種課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的服務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逐漸增強,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升特教課程的教學效果。

1.2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語言的節奏

在課堂教學當中,特教教師運用的教學語言應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設計,採用具有韻律感的語言不僅體現語言的魅力,高低起伏的語言節奏會給吸引學生,跌宕起伏的語氣更能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而蒼白的教學語言不僅不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有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減少對學習的積極性。特教教師在講授優美的文章的過程中,充分調整語氣,進而促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解讀文章。

1.3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投入豐富的`情感

喜怒哀樂是人們的一種正常情緒,對於不同的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那麼特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情感相協調,飽滿的情感可以感染學生的心情,並且還會引人入勝。這樣一來,讓學生產生共鳴,真正感受其中的深刻內涵。

1.4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語言必須準確精煉

特殊需要的學生接受能力本來就是不強,複雜的教學語言不能適應學生的學習。因此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重點,爲了幫助特殊學生理解和學習,他們應當採用簡潔的話語,將教學重點給學生進行講解。同時特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準確的詞語,沒有邏輯錯誤,運用標準的普通話纔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

1.5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纔會積極主動的去學,也會更加樂意去學,這比任何的教學方法都好,但是要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教教師應當要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比方說,學生基本上都比較喜歡動畫,那麼特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動漫,激發學生的熱情。與此同時,特教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採用啓發性較強的教學語言,逐漸帶領學生走入學習的海洋,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學生促使對學習知識產生好奇心。

2.結語

針對於這些在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的特殊人羣,人們應當給予相應的照顧,給他們提供和正常學生學習的環境,因此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採用符合他們的心理髮展狀態的教學語言,既要言簡意賅而且還要字字珠璣,盡最大能力讓他們理解教學內容,促進特教教師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只有通過這樣才能進一步促使他們學會相關的知識。

教師語言藝術 篇3

假期裏我讀了《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我瞭解到教師的語言重要性,正如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的:“教師的語言修養極大程度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準確、生動、優美、富有感情、幽默、啓發性的語言,往往能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大大增強。《教師的語言藝術》是由鄢月鈿老師主編,書中用大量鮮活、真實的案例,講述了教師語言的藝術。下面談談本人讀這本書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的聲音力求優美

曾經聽一些名師講課,雖然名師的外表並不是十分美麗,但是他們的教學語言是非常動聽、優美的,或抑揚頓挫,或富有感情,讓聽者覺得動聽、愉悅。那些名師優美的聲音似磁鐵般地吸引着學生,打動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對學習饒有興趣。而在一些課堂,我們也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上課的語言平淡、生硬,講課的聲音從上課到下課都是一個調,學生聽了毫無興趣,甚至懨懨欲睡。由此看來,教師上課的聲音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的語言如何才能優美動聽?讀了《教師的語言藝術》後,我受到了一些啓發。教師的語言要優美,必須提高音質的質量,因爲,音質優美,是良好的教師語言的基礎。同時,教師要學會控制語速,教學語言語速的一般採取正常的語速,在強調重點、難點的時候,教師應該有意使用較慢的語速,有時候爲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製造氣氛,教師不妨使用較快的'語速。教師語速的快慢,可以讓我們的課堂跌宕起伏,充滿生氣。由於教師在性格、氣質、語言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每個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說話的高低、強弱不相同,要做到語言優美,必須控制好音量。音量低了,課堂語言呆板無生氣,低沉得使課堂沉悶,音量過於激昂高亢,也會使學生情緒煩躁或厭倦。爲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努力尋求教師語言的“合理響度”,也就是使自己說話的聲音、音強、音長達到和控制在最適當的程度,具體標準是使每個位置上的學生都毫不吃力地聽清楚教師說的每句話,發出每個音節,讓每個學生耳感舒適。教師的語言優美,還應該注意合理的停頓、豐富的語調、生動的語氣。

二、“誇”學生要“誇”到“點子”上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使用表揚學生的一些話語,例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但有些學生不知道怎麼了,不吃這一套,有的沾沾自喜,有的我行我素,不能激勵他的進步。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裏的寶,家長寵愛有加,像小皇帝似的孩子,誰不認爲自己最棒呢。而教師如果提很簡單的問題或提出很容易完成的任務,然後就表揚他們是最棒的,就會導致學生驕傲自滿或不屑一顧,容易產生滿足感。書中提到“誇”學生要“誇”到“點子”上,就是說我們在表揚學生的時候切忌籠統,應該有針對性的表揚學生具體的行爲。例如,學生的抄寫作業寫得很工整,表揚他“做得不錯!”,學生會認爲表揚理所當然,如此一來,即使今後經常把作業寫得工整,上進心也慢慢消失,覺得習以爲然。如果我們換種方法表揚學生,抓住學生“認真”“細緻”進行表揚,“你今天非常認真抄寫,離小書法家不遠啦!”就引入學生抄寫作業的情感態度中,誇到學生的“點子”上了,學生聽了,心底會更高興。又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發言,教師評價他“你真棒!”,學生會感到高興,但是他未必知道自己“棒”在哪裏,教師就應該評價他“棒”的具體表現:“你真棒,能認真閱讀文本,概括出中心思想。”“你真棒,讀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這些“誇”,就“誇”到了學生的“點子”,不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也使其他的學生找到了方法,受到了啓發。學生是喜歡老師“誇”的,作爲教師,在“誇”學生的時候,“誇”準了,效果更好。

會說話的教師不一定成爲優秀的教師,但優秀的教師一定是會說話的人。要想在普通教師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學會“說話”,也就是要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學無止境,在今後的教學生涯,我還必須不斷地學習教師的語言藝術,提高教學素養。

教師語言藝術 篇4

本週四的下午,我參加了區進修學校舉辦的提升教師語言藝術專項培訓。承擔本次培訓的教師在語言方面有自能力出衆,不僅普通話標準,還具有感情,詞語的運用上也頗有特色。

在培訓的過程中,老師理論結合實際,聲情並茂的講述普通話的的基本要求與技能技巧,從最基本的聲母與韻母的發音,說話的氣息運用節奏把握,到語言的藝術性上,讓枯燥的理論常識在一陣陣的掌聲中結束。培訓中,老師還讓我們欣賞了幾段在他培訓下,一些學校教師的關於語言的作品,有老師們自己演唱的歌曲,有朗誦等等。通過這次培訓,在理論知識上我懂得了如何去更標準的發音、吐字,講課時如何更有保護性的去用嗓子,以及在課堂教學的語言運用上如何做到更有激情、更有藝術性。

參加培訓的全體教師聽的認真,記錄詳細,練習的過程中更是本着謙虛、不恥下問的態度,互相交流,。老師們積極學習的態度深深的感染了我,讓我不得不再爲一個“情”字而感動——簡單的`付出折射着老師們對工作的激情,渴望學習的熱情,對語言藝術的鐘情,這些都深深感染了我。

可以說,有所進步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哪怕一點都好。尤其是看到其他老師們積極學習的態度,讓我看到了教師這個隊伍發展的前景——充滿朝氣和激昂!

教師語言藝術 篇5

一、語言形象化

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形象化的語言,再加之語調的變化,生動有趣地表達抽象的知識內容,必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知識點形象化,同時結合當下的社會熱點,一些廣爲人知的趣聞,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知識,更加提升學生接收知識的實效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自身語言的情感來帶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從教師的語言中受到觸動,由此轉化爲學習的熱情,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獲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課堂上語言的形象化能讓學生受到感染,並更容易地開啓學生的感情之門。

二、語言幽默化

思想政治課由其課程的性質所決定理論性的內容所佔比重大,而且抽象的'知識點較多,這就容易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着枯燥、無趣等問題。這就需要在有限的課堂中能夠高效地用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課堂上充滿着愉悅輕鬆的教學氛圍,以期提升教學質量。思想政治課和學校的德育相互聯繫,由此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相應的寓言、成語等,教師使用幽默風趣化的語言,讓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知識,也能對照自身,丟棄不良的學習習慣,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結語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上好思想政治課的必要手段。課堂中的教學語言使用及時準確,具有藝術性,能夠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這也是教師所需要提升的必要技能。

教師語言藝術 篇6

熟練運用簡約語言的正確方法

教學運用簡約語言並不簡單,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如何提高教學語言的簡約性呢?

(一)通過讀書,積累語言素材

教師的語言功底全要來自於平時的知識儲備。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泛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爲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教師只有廣泛讀書,不斷積累更豐富的知識,教學語言的表達才能更加精練,切中要點。讀書時切忌走馬觀花,應吸取書中語言的精華,積累語言素材,提高課堂語言表達的簡約性。

(二)通過練習,提高概括能力

教學環節往往需要總結性的概括,如問題解決完後關於方法和技巧的總結概括,課堂結束時的課堂小結等。課堂語言概括性強,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言之有物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明確地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語言既是一種工具,又是一門藝術。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裏的分析,畫龍點睛的點撥,可以把學生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開啓他們的心智,陶冶他們的情操,自己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錘鍊自己的語言,摒棄空洞乏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一、教師課堂用語要尊重事實,言之有物。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言之有物,使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必須具體講明學生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切忌要求混亂,言語籠統,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收不到實效。教學語言最忌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廢話連篇。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漫無邊際地誇誇其談,或者缺少重點,必然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說話言之有物的具體方法

教師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做到言之有物呢?

(一)語言要富有知識性

課堂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主要來源。傳授多少知識給學生,是檢驗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標準。課堂語言滲透着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目的的探究,是教師定向思維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課堂語言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性。同時,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傳授儘可能多的信息,最好不要涉及和課本知識關係不大或無關的內容。

(二)語言要有具體內容

“物”是指教學的具體內容。言之有物,就是要求教師說話要有具體充實的內容,講有針對性的要點,少說繞彎子的廢話,儘快切入主題。在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不由自主將一些與學習不相干的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但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卻沒有或很少涉及,以至於口乾舌燥講了半天,學生還是不知所云。

(三)語言要健康文明

教師語言要健康、文明。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體現,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爲人師表的重要因素,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審美修養有着極大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爲了啓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必須用健康、文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的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美好、高尚的心理世界。

(四)以理服人

言之無物還要求教師避免嘮叨,同時要以“理”說服學生。過多、不當的語言刺激不但不會加深學生的印象,反而容易使學生反感,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做到以理服人,使其心悅誠服地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教師只有把道理說得明白、透徹,纔可以解開學生心中的困惑,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 篇7

新課程改革理念中較爲鮮明的一個變化,應該是教師話語方式的轉變。學生成爲學習主體的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亦須明確。一節語文課,教師說什麼,怎麼說,說多少,這都是課前要充分考慮的內容,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所謂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就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審美原則,正確處理教學中的各種關係,把語文知識和信息正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的語言技能。那麼,語文教師在運用課堂教學語言時,有哪些藝術技巧呢?

一、言之有“路”

每節課前,對本節課的大致內容要做到胸有成竹。如何讓我們的課堂一次成功,或者接近成功,還有待課前的模擬“演練”。從畢業踏上工作崗位起,教師每天備課都會分幾步走:先熟悉文本,瞭解教學內容;參閱相關資料,請教有經驗的教師,融合自己的思考感悟,在備課筆記中形成詳案;接着由繁到簡,將詳案梳理成提綱式的簡案,理出大致思路;最後再由簡到繁,在腦海中實時“預演”簡案思路,有時還會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根據預設的時間長短,增刪內容、調整思路。所以每次上課鈴響之前,教師都會處於一種緊張的備課狀態。現在想來,這樣的緊張是值得的,正是這一次次的緊張爲工作之初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言之有“情”

與數、理、化嚴密的邏輯性相比,語文的人文味兒要濃一些。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似乎更喜歡和符號、數字打交道。在我們抱怨學生不聽話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專業情意還不濃。所謂“專業情意”,即指從事語文教育的情感態度。細細觀察能發現,語文教師對語文教育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有一生摯愛語文教育的教師,像於漪、錢夢龍等;有將語文教育作爲維持生計的教師;也有不得已而誤將語文教育當作職業的教師。於漪、錢夢龍視語文教育爲自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中國語文教育的脊樑。這份專業情意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

1.激情投入,以情帶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着飽滿的熱情講課。教師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帶着鮮明的感情色彩,學生置身於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就會受到薰陶和感染。曾經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最後一課》觀摩課,整個教學設計緊扣小說的文體特點展開,若就此而言,未見特別。但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際,這位老師設計了一個愛國詩朗誦環節。滾動的字幕、柔和的音樂、觸人心底的話語,加上這位老師飽含深情的誦讀,換來了學生不約而同的雷鳴般的掌聲,相信也換來了他們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悟!

2.詩情設境,以境醞情。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還應用詩情畫意般的語言,引領着學生去感受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好。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的魅力應該來自於內心深處,來自於這種不斷豐富的過程。所以我想如果一個教師要想有魅力,就得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修養不斷提高,這樣魅力才能長存。教師要運用自己的獨特魅力,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習語文的意識,啓迪智慧,讓學生融入其中,感悟文本,構建詩意化的課堂。

3.聯繫生活,以情悟情。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承擔着育人的重任!所以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課外遷移、生活感悟亦相當重要。曾經上過《父母與孩子的愛》這篇課文,雖是一篇外國小說,但其中的情感卻是相通的,理解沒有難度。於是課堂上讓學生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父愛與母愛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簡單而又獨特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感受,但又各自不同。經過課堂討論,大家似乎發現了身邊的共性——父愛是深沉的,母愛是易得的!有同學說:“父愛如山。”有同學說:“父愛無言,愛在心頭口難開。”還有同學說:“母愛最無私。”同學們似乎理解了父親們的沉默,接受了母親們的嘮叨,也發現自己一直都是這麼漠視身邊的愛。學習歸有光《項脊軒志》之類的寄情古文,筆者也會有意識地帶學生去體味、感受。在學校,經常和學生家長接觸,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一句話不合,扭頭走了;一句話不順,幾天不說話;不知道孩子心裏想什麼……這個年齡段,也多是孩子的叛逆期。所以課堂上,我常會引導學生由古人的“孝”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古人:“父母在,不遠行”“辭官以奉父母、敬老愛幼”……這樣的延伸、體悟,或許比生硬的批評教育更易讓學生接受。

三、言之有“方”

1.善串。

串,即串聯,也就是課堂上的承接、過渡。看似無關緊要,其實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串聯得好,環環相扣,一節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沒有考慮,過渡生硬,只剩下“接下來”“下面看”的課堂,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曾經上過一次全市公開課,內容是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詩歌的鑑賞學習,自然少不了誦讀。因爲是杜甫的詩,又寫於特定的背景下,誦讀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找了一個還比較合適的音頻資料。多媒體展示音頻朗誦後讓學生嘗試,進行誦讀體悟。因爲沒有相應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感觸,學生根本讀不出其中的韻味。再加上公開課的緊張,學生甚至連停頓、輕重音都出現了重大失誤。讀完後,課堂還要繼續,於是我就鼓勵大家,說:“現在大家知道老杜的厲害了吧!他的沉鬱頓挫不是一般人能感知的。既然我們在誦讀上把握不準情感,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詩歌內容的學習,在詩句的鑑賞中加深對這份情懷的理解!”這是一次預設之外的串聯,只能臨場應變,帶有一定的風險,處理不好課堂容易冷場。如何避免或是儘量減少這種尷尬,備課中的預設串聯就應該是周密考慮的重要內容。

2.善評。

評,即課堂評價,教師對學生絕對要不吝評價,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個人認爲,課堂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氛圍營造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回答不理想,我們可以鼓勵:“這個問題不簡單,可能現在考慮還不成熟,可以繼續思考,我們請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回答的閃光處,絕對可以用“漂亮”“真厲害”“比答案漂亮多了”“我都沒想到”等詞語鼓勵學生。教師課堂上的一句鼓勵,對這位學生是肯定,對其他學生也是激勵。

3.善變。

基本上用一個音調一上到底的課,只會使學生覺得平淡無味,甚至昏昏欲睡,更不用說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而同樣的內容,如果採用不同的語調,教與學的效果就明顯不同。針對不同的語言風格,教師的語言也要富於變化,或激情迴盪,或自然流暢,或娓娓道來……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的語言特色,讓不同文體的課文展現出各自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體的語言藝術美。

四、言之有“範”

範,即規範。常言道“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作爲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課堂用語必須規範。有時爲了調節課堂氣氛,可以適度幽默,但不能太過隨意,課堂的神聖和嚴肅不容忽視。又因爲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情景化的,常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如學生講話、玩手機等),教師的教學語言很容易受到影響。教師如果不注意身份和場合,亂髮一通脾氣,就會損壞自己的形象。所以,教師要三思而後“言”。比如處理意外情況時,要機智些:用眼神暗示法,或用停頓提醒法,或用幽默化解法……最後,教師需注意教學語言要簡練,儘量避免重複語言,少些囉唆,少些“啊”“呀”雜音和嚴重的方言。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這樣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若都能注重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修養,那麼這個四“言”交融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將迎來一個色彩絢麗的春天!

教師語言藝術 篇8

摘 要:語言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人們傳達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曾有人概括語言表達的重要性: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極爲重要,教師是通過語言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成爲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着教學的效果。我們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語言素質,實現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美。

關鍵詞:國中語文 教師語言 藝術性

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努力地培養、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自己出色的語言藝術表達,化深奧爲淺顯、變抽象爲形象、使枯燥變生動。不同的語言,帶來不同的表達效果。爲此,我們的語言要求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形象性和全面的概括性等。

一、教師語言的重要性

1、語言藝術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課堂教學無論是傳播知識、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還是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都是通過師生雙方語言的表達和交流來實現的。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如果表達準確清晰、生動有趣,那麼學生就愛聽樂聽,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有利於節約教學時間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言而喻,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對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影響是直接的、深刻的、不可忽視的。具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可以讓學生從老師那裏學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自己的內部動力,啓發他們主動去思考,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

2、語言藝術能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優秀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美學特徵,它包括準確簡潔美、情感體驗美、啓發激勵美、動態節奏美、幽默諧趣美,教師的語言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發展。教師美的語言本身就是學生的審美對象,它必將對學生產生美的感染,使學生從中獲得審美感受,生髮審美想象,豐富審美情感,拓展審美意識。教學藝術家的語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聲音清亮,具穿透力,聽起來十分舒服;語言豐富多彩,運用自如,簡潔明確,生動形象,很有魅力;感情完全投入;聲調的輕重快慢,抑揚頓挫,總讓人感覺那麼自然那麼優美。他們的語言猶如詩歌語言一般精練、小說語言一般生動、散文語言一般優美、戲劇語言一般傳神,這優美的教學語言本身就是十分豐富的審美材料。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對美的語言的熱愛和陶醉,必將促使他們自覺、積極地去進行審美創造,從而在創造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二、教師語言要有高超的藝術性

1、激勵語。

中學生充滿朝氣,使他們具備積極向上、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但是由於中學生自身在成長過程中的弱點,使他們極不容易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常常缺乏信心和勇氣,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這就需要教師使用激勵語煥發他們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勵性的語言,要從正面入手,以讚揚的方式說出來,從消極中看到積極,從現象看到本質,從眼前的狀況預示未來美好的前景。例如對語文考試成績高的同學,希望他們繼續努力、戒驕戒躁,對成績低的學生希望他們下次考好,不因一次成績好壞否定學生的未來,要把有低沉、悲觀、懊喪情緒的學生鼓動起來。除了從理智上的解惑之外,更需要情緒上的感染。

在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激勵學生,如《七根火柴》可以激勵學生說,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同學們應該珍惜,好好學習。課文的內在激勵性在於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熟悉,充分利用課文的內涵和外延。

2、批評語。

批評語是對學生的缺點、錯誤進行否定評價的口語。批評能有效地克服學生的缺點,糾正錯誤,規範學生的行爲和思想品德,增強學生對是非、曲直、美醜的辨別能力,有時還能從反面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對待學生既要敢於批評,又要善於批評。批評必須注意方式方法,以正面教育鼓勵學生進步爲主,批評僅是輔助手段。批評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抱偏見,不抱成見,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如對學生上課講小話,多次提醒不聽後再嚴厲批評,儘量減少當衆批評,而是課後糾正,從正反兩方面批評。在批評學生時要不傷學生的自尊心,不侮辱學生的人格,語言力求委婉,嚴中帶慈,直接批評和間接批評相結合。教師要控制情緒,不因情緒的變化而影響批評。

3、提問語。

提問是教師有目的地設疑,以引起學生積極定向的思考。提問是中學語文教師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它是課堂教學展開階段中教師運用的主要教學技能。提問是深入的階梯,是觸發的引導信號。提問效果的好壞,往往成爲一堂課成敗的關鍵。首先問題要清楚,目的要明確。提問要使學生一下子就能聽懂,知道該怎樣回答。不能設一些不疑之問或莫名之問。教師要確定好問的範圍、深度和廣度,組織合理適當的語言發問。要講究問的順序,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應有條理地進行。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語言素質,從語言藝術上下功夫,努力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使知識更加直觀化、形象化。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到位、練得到家,還語文語言美的真面目。

教師語言藝術 篇9

讀了《教師語言藝術》這一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書中一個個生動的例子,體現了老師們在運用語言時的藝術,在解決問題時的機智、幽默。我從中受益匪淺,下面就簡單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規範性

只有規範的語言才能把要表達的意思講清楚、明白,只有規範的語言才能談到語言美。作爲一名教師,只有語言規範,才能使所講的概念、原理、規則做到準確、完整、周密。

以五年級教學的《小數的性質》爲例,“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在教學這個內容時,我將“小數的末尾”這幾個字用紅色粉筆着重寫出,讓學生說說對它的理解。所以之後的練習中出現了這樣的判斷題“在小數點的後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學生都知道是錯誤的,完成情況較好。

二、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鼓勵性

教師語言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學生正處於成長時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因此教師必須愛護他們,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時時鼓勵他們積極上進。

新學期,我發現其中一些學生的課堂作業書寫很不認真,家庭作業更是如此。我剛開始非常生氣,批評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讓書寫不認真的同學重寫,可是收效甚微,大多數同學還是書寫馬虎,以至於作業的正確率也不高。換新本時,我提醒學生是新的課堂本,讓同學們認真書寫,在學生剛開始寫作業時,我還特別在教室中轉一圈,表揚了幾個平時書寫馬虎,但這次認真的同學,這幾個同學就更加認真了。我還表揚了全班同學,表揚他們的書寫都很認真。批改作業時,我發現學生的書寫認真了,正確率也大有提高。於是我又抓住時機,評講作業時,肯定了全班同學學習態度的轉變,指出學習態度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關鍵,希望他們在今後的作業中都能這樣認真。學生們受到了鼓勵,之後的.作業書寫確實比之前進步不少。我也在反思,教學中如果一味對學生進行批評,反而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反感,也會對所教學科失去興趣;相反,如果教師能夠很好的鼓勵學生,對學生多幾分耐心和愛心,就會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師的語言要具有教育性

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平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要講究藝術:說服、疏導、鼓動、表揚、批評。可以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和教育內容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中豐富的教師語言範例給了我不少啓發,要做到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不容易,但我們只要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積累,我們的語言一定會日漸豐富並充滿藝術性的。

教師語言藝術 篇10

一直都覺得作爲老師,語言一定要豐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可悲的是,自己的語言卻是那麼匱乏,因此常常懊惱不已。最近看了《教師的語言藝術》這本書,讓我對教師語言有了新的認識,有時無聲的語言更顯魅力。

一、時刻保持微笑

微笑的人更容易讓人接近。無論是平時的生活中,還是在教學活動中,我喜歡微笑。因爲有了微笑,學生就會感覺很親切,願意和你親近;因爲有了微笑,就會獲得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會更加的聽話、努力。課堂中,最害怕的就是沒人舉手回答問題,就像在唱獨角戲。其實並不是學生不會,可能他已經想到了答案,只是害怕錯了而不敢回答而已。他的眼神在和你交匯,但他的手卻遲遲不肯舉起來,這時,你不妨給他一個微笑,讓他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相信學生看到你鼓勵的微笑一定會鼓起勇氣舉起膽怯的小手。在他回答時,即使答得不到位,也請你給他微笑,這樣會讓他以後不恐懼發言,變得更加自信。老師的微笑就像一縷縷晴和燦爛的陽光,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甘露。親愛的老師們,記得展開你美麗的笑臉哦!

二、用眼神來表達

教師擁有一雙敏銳的目光,不僅可以觀察學生的行爲、表情,還可以通過眼神調控學生的行爲和情緒。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裏是怎麼想的,有時不用說出來,你的眼神就已經表現出來了,因此,我們可要好好利用最具表現力的眼睛的威力。上課鈴聲結束了,班級裏還是一團糟,說話的說話,喝水的喝水,收拾課本的收拾課本……看到這樣的情景,相信大家一定滿肚來火,免不了大聲訓斥他們一番。有時你氣得要命,學生卻一點感覺也沒有,而且還影響你上課的情緒。此時,不妨肅立講臺,冷冷地看着他們,眼神掃視班級一圈,然後盯着那個講話聲音很大的人。相信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眼神,聲音一定會戛然而止,手中的動作也會迅速停下。因爲他們知道老師生氣了,所以有時眼神比語言更有效。教師的眼神很神奇,一個眼神,替代了老師的千言萬語,包容了老師多少教化。聰明的老師們,讓我們有時用眼神來說話!

三、擁有溫柔的手

人的手是很能說話的。在教學中,我們的`手勢是講課的輔助手段,它和語言的配合,能使我們傳遞出的信息更加的形象,讓學生更易於理解。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老師的手也顯得更加重要。學生考得不好,心裏很難受,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傻傻地看着桌上的試卷。此時,他或許在想,考得這麼差,老師一定會批評我吧?回到家裏,等待我的會不會是暴風驟雨呢?可能作爲老師你也很鬱悶,辛辛苦苦教了這麼長時間,他竟然考成這樣,太讓人失望了,真想找他談談。你不知道,你的言語可能會讓他更加的自責,讓他的心情更加跌入低谷,他所想的就不是以後要怎麼好好學了,而是硬着頭皮聽你的教導。如果你能換個方式,用你溫柔的手摸摸他的頭來溫暖他的心,我相信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和慚愧,他會暗自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因爲你的手傳遞了你的寬容和鼓勵。熱愛學生的你,伸出你溫柔的手吧!

四、靜下心來傾聽

學會傾聽很重要,因爲教師的傾聽可以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小,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想法有時和我們大人真是很不一樣,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來代替他們的想法,要給他們說的權力,靜靜地傾聽,你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決不能以平時的印象來給他們定奪,或一時的表現抹殺他的全部,這樣對於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班裏有位學生最近一直狀態不佳,突然又有學生來報告他的不是,第一反應就是要去批評他。雖然很來火,還是喊他們上來,詢問到底怎麼回事。等我認真傾聽完他們各自的話語,發現原來並不怪他。試想,要是沒有靜下心來傾聽的話,不就冤枉他了嘛!所以,教師的傾聽能夠打開和進入學生的心扉,讓我們遇到事時都能靜下心來認真傾聽!

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的無聲語言在盡顯它們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好好運用好他們吧!相信無聲語言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教師語言藝術 篇11

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不言而喻,這句話旨在強調教師語言的重要性。

前些日子到市圖書館消遣,偶爾看到了《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這個書名立刻吸引了我,遂借閱回家細細品讀。

《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首先向我們強調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書中引用了兩位著名教育家的話。其中一位是蘇霍姆林斯基,他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另一位是馬卡連柯,他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爲語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意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反思這些教育大家的至理名言,相信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有深深的體會。同樣一節教案,有的教師能夠用順暢連貫的語言把每個教學環節自然而然地連接起來,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能夠在糾錯中柔聲細語如春風化雨般溫暖孩子的心田,能夠在不經意間表達對孩子的欣賞進而激發孩子的內動力,但有的教師卻語言枯燥,詞彙匱乏,課堂教學生硬呆板,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截然不同。

《教師的語言藝術》一書分多個章節,分別從課堂提問的藝術、批評的藝術、表揚的藝術、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藝術、如何和家長進行交流等十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細細品讀,每一部分都淺顯易懂且簡單實用。特別是因人而異批評法和如何與不同的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對作爲班主任的我來講,在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面啓發很大。

我們的教育工作面對的'是活生生的、性格迥異的孩子,《教師的語言藝術》中,針對教師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如何做到因人而異進行了科學詳盡的闡述——對於疲沓型學生,採用嚴父式,對於內向型學生採用慈母式,對於暴躁型學生採用以柔克剛式,對於敏感型學生採用溫和式,對於偶爾犯錯型學生採用表揚式,對於知錯就改型學生採用激勵式,對於屢教不改型學生採用嚴厲、漸進、反覆強化式,對於倔強型學生採用商討式、建議式和啓發式,對於性格懦弱型學生採用雙向交流式、幽默含蓄式和迂迴式。

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教師的語言藝術》建議,可以分別採用以下溝通交流的方式:知識型家長,如實反映情況,多徵求家長意見;溺愛型家長,先對孩子給予肯定,再懇切反映情況,婉轉批評滲透期望;脾氣暴躁型家長,要採用和風細雨式交流,使其明確貴在共同幫助孩子進步;放任不管型家長,多報喜,少報憂,強調家教的重要性;後進生家長,說優點要有力度,說缺點要婉轉,貴在樹立家長的信心。

教師、學生、家長是我們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三個要素。語言是架起三者心心相通的橋樑,教師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善於和不同類型的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是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極其重要的因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中還有許多寶貴的經驗,還需要我在研讀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付諸實踐,力爭在閱讀中提高認識,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教師語言藝術 篇12

摘要: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人與人直接互相進行溝通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努力學習語言藝術能更好地表達出最佳的溝通和交流的效果。在教育上來說語言藝術也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方法之一,在高職美術的教育課堂上也不例外。美術教育上的術語較多,而美術教師的語言藝術直接影響到教課時老師與學生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從教師語言藝術在高職美術教育中培養的目標入手進行分析,高職院校教師是如何通過語言藝術以更加生動、鮮明、形象的教育語言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言藝術;教師語言;高職院校;美術教育

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是中華文化的歷史載體,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在教育中語言藝術也是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運用規範的創新的語言藝術進行師生溝通,能更好地拉近教師與學生彼此的關係。在美術教育中課堂語言更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師生交流和溝通能推動學生的學習進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語言教育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上課時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相互討論美術知識和實踐理論使美術變得更加簡單易懂。所以高職學校的美術教育上教師所使用的語言藝術對美術教學的質量有着重要影響。學校必須針對不同科目的教師進行語言培訓與備課,使教師的語言變得豐富起來,積極地引導學生與老師的溝通與交流,更好地促進高職美術教育的發展。美術課在很長時間以來,在很多高職院校當中被視爲一門技術課程,讓人感覺美術教育就只是簡單的畫畫而已,教師也只是把自己所會的基本手法與知識教給學生就可以了,從而忽略了美術教育中的語言藝術的應用和重要性,只是簡單講解一下基礎知識就讓學生開始着手實踐。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得不到很好的調動,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隨之變差。

一、教師的語言藝術在美術教育中情境導入的應用

美術課作爲重要的教育課程,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不可或缺的環節。美術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和對待事物的不同態度。美術教學中的情境導入針對新課程的學習內容是展開新課程的學習關鍵。較好地幫助學生情境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使學生更加感興趣地投入新課程的教學中去。而教師語言藝術的應用在美術教學的情景導入中更起到了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作用。首先,簡潔明瞭的語言能夠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精準的語言也是創造情景的關鍵所在。教師的語言規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考方式,用準確、易懂的語言對某件事物具體描述,學生們才能用正確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學習的內容。反之,複雜、繁瑣的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會使學生進入思想盲區,從心理上排斥教學內容,牴觸美術。教師有效地運用語言藝術能使學生耳目一新,使自己的教師形象富有朝氣,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年齡的距離,使其不會排斥與老師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教學中去,而不是感覺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氛圍壓抑,思想上就開始逃離課堂教育。教師要提前備課,豐富自己的語言能力,牢牢抓住學生的思維邏輯,利用語言的魅力去活躍課堂氣氛,讓美術知識靈活地呈現在課堂上。教師通過運用不同的語調和節奏的教學語言藝術,會在學生的腦海裏留下深刻的學習知識印象。比如,在上課時進行藝術設計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引用鄭板橋的《板橋題畫竹石》這首古詩進行情境導入,用古詩去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時,結合詩詞含義巧妙地將繪畫技巧融入到課堂裏面,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豐富了課堂上的教學內容。

二、教師的語言藝術在美術教育中啓發教學的應用

美術教育不同於數學、語文、英語等其他的教學科目,美術的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交流與溝通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與學生互相幫助,相互合作。組成合適的興趣小組共同去完成一幅作品或是幾幅作品,會使學生互相瞭解,並學習別人的優點,從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在美術課程中營造好的教學環境,不要太死板,同學之間離開自己的座位,可以互相探討學習中獲得的.心得。這樣教室裏充滿了學生的歡聲笑語,也沒有了平時教學的緊張氣氛,但是切記要使每個學生有一定的底線,避免課堂上學習紀律失控。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互相交流,不僅能瞭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也能有效管理課堂的學習秩序。教師利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藝術向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問題提問,引導學生對一系列的美術問題進行思考,反思接下來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與教師溝通的同時意識到自己學習時所遇到的不同問題,是否會耽誤學習的進度,或是打擾了別的同學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知道,課堂上的交流和溝通是爲了更好的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而不是爲了交頭接耳,討論一些與課堂上無關的內容。希望學生在課堂上互相幫助,互相督促,爲了共同完成教師佈置的學習任務而交流學習。通過各種不同的富有內涵和啓發性的語言交流,使學生們更瞭解教師的內心想法,相互瞭解使課上教學更加的順利。

三、教師語言藝術在美術教育中評價的應用

開設美術教育是爲了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兼具的國家棟梁,爲國家培養出優秀的美術人才。美術教師在此項任務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師在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美術指導與評價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表現,運用準確、簡明、客觀的語言藝術進行學生點評。對於學生美術作品中的優點要給予充分的表揚、鼓勵,並希望其他學生向他學習。對於學生美術作品中的缺點,應該明確指出其中的不足與誤區,給予相對的建議。不僅要進行教育也要進行鼓勵,要求學生積極改正其中的不足之處,下次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生興趣做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人才,但是萌芽成長成參天大樹也需要時間與過程的。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作爲引導者的教師進行指導教育。在審視自己的美術作品時,高職院校的學生容易出現不夠自信、不滿足於現狀、表達不清自己的真正情感等問題,教師就要從每個學生的不同角度入手,運用文明、簡明、靈活的語言藝術對學生進行指導評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之意,不是一味進行批評教育,要賞罰分明。這樣纔不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開始排斥美術,不認真學習美術。有效的語言藝術的運用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美術中的魅力,更加堅定地學習美術知識,不斷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勞逸結合,和學生產生互動。比如,挑選一些學生的美術作品,讓學生自己上臺向師生講解自己美術作品的內涵,作品表達的是什麼,講述自己的創作經歷,從什麼事物上獲得的創意等。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活躍了教學氛圍,使學生更熱愛學習美術知識,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師語言藝術在美術教育上的培養目標

美術教育中語言藝術運用,是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於美術本質的認識,這也是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目的所在。並且把美術作爲一種實用的技能熟練運用到社會實踐生活中,培養學生對美的表達能力,從而成爲祖國未來的美術人才,爲祖國以後的美術市場發展需求做出傑出貢獻。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目標主要是體現在,一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鑑賞能力。作爲一名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者,首先要具有過硬的美術鑑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要善於發現事物本身的美感,並對事物本身的美感進行有把握的分析和點評,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述給學生,培養學生健康科學的審美觀念。二培養學生掌握和使用美術技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將美術知識和美學理論結合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生活實踐服務社會,從小就適應社會上的市場發展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以便於學生在畢業時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由於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相對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更規範的教育體系,所以還是將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作爲基礎,更加新穎的美術教育理念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一般都是偏重於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過早對學生的未來進行了定位,嚴重打擊學生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而教師利用風趣且富有內涵的語言藝術,對學生進行耐心指導,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易懂,課堂上也更加的活躍,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無限的想象力。

五、結語

語言是我們互相交流的主要工具,語言藝術也就是我們的話語藝術,而教師有效地運用語言藝術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別出心裁的創新語言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慾,獨特巧妙的語言可以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溫馨的語言又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學生知道學習美術知識是美好的。所以作爲一名優秀的美術教育者,只有不斷提高自己語言藝術的表達能力,才能給自己的學生帶來積極、熱情、感興趣的美術教育體驗。總而言之,教師語言藝術在高職美術教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與學生互相交流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主要方法,對學生學習美術的學習興趣起到了積極影響的作用。

結合

高職美術教育的特點,教師在語言藝術上的運用推動了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進度,是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關鍵所在,對培養祖國未來的美術棟樑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提倡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丹鳳.淺析高職美術教育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xx,(09):169-169.

[2]鄭惠鳳.高職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教師語言藝術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xx,(02):143.

[3]呂藝徵.探討高職美術教育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華章,20xx,(33):219-220.

[4]竇曼娟.高職美術教育現狀與教學改革思路探析[J].教育與職業,20xx,(05):190-191.

[5]徐喆.高職美術專業基礎課中的情感化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20xx,(11):154.

[6]羅曉萍.提升高職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分析[J].赤子,20xx,(12):175-175.

教師語言藝術 篇13

一、語言應通俗易懂

教師的語言要通俗化、大衆化,流暢自然,讓學生容易理解。要防止詞語的堆砌,用詞要豐富,追求語言生動形象,但不能一味地堆砌華麗的辭藻。要防止說半截話,滿口定義概念、技術術語,晦詞澀語,故作高深,使學生如墜霧中,如聽天書,不知所云。要做到通俗易懂,要求教師應做到四點。一是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還要摸清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採用學生容易理解和喜歡的語言講述。二是語言要簡短完整,少用過長的語句。三是語速適中,語調抑揚頓挫,聲音適當。教師聲音過高,學生容易緊張、疲勞;教師聲音過底,學生不易聽清楚,影響教學效果。抑揚頓挫的語調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四是語言有邏輯性,條理清楚。只有做到這四個方面,才能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提高教師語言的有效性。

二、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言要生動、恰當

語氣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出不同的語意和情感的說話方式和狀態。說話的人在不同的情緒、情感中,會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聲音、氣息。而不同的人在大致相同的情緒、情感狀態下說話,聲音、氣息也會形成一些相同的特點。不同的語氣必須爲不同的內容和情境服務。教師應善於根據特定的內容、對象、場合與目的,使用不同的語氣,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表達效果。專業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除利用專業術語準確地講解外,生動活潑的語言常常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生動活潑的講解,能活躍教學氣氛,而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也往往在活躍的氣氛中產生。專業教師在講解中利用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準確恰當,恰當的認識對實習操作往往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透徹的講解是消除學生錯誤思路的基礎,也是好的工序安排和好的加工方法的思想源泉。因而,教師在示範指導、講解新課及巡迴指導中,都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恰當和透徹。

三、語言要具有啓發性

教師在精準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周密設計、使用教學語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打開思路,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啓發性,用啓發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每一個提示、每一個舉例都要成爲探索點、觸發點,打破學生腦海中的平靜,恰到好處地點撥,使學生腦海中波濤迭起,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的點撥既要把問題說到,又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總之,教師只有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擁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把不容易理解的書面語言轉變成學生易於理解的通俗語言,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配合示範操作,達到教學目的,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教師語言藝術 篇14

一、語言藝術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1.1使用條理清晰、精煉的語言提高美術課堂的效率。精煉的教學語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最多的信息,從而能使課堂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偶爾出現一兩句充滿詩意的語言,不僅會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而且還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2使用故事化的語言進行美術教學。在語文教育中,教師有時候會通過圖像對比較難懂、晦澀的成語或故事等進行教學,以便於學生的理解。因此,在美術教學中,也可以使用故事化的方法欣賞作品尤其是《清明上河圖》等長卷敘事式作品。長卷圖像作品,通常以敘事爲主,把其分開欣賞時通常比較費力,如畫家顧閎中把《韓熙載夜宴圖》繪成五個情節放在一張畫卷上,通過畫卷,老師可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到主人公被大臣排擠、且不被重用的鬱郁不得志的心情與無奈,這樣不僅你能讓學生對畫卷有一定了解,而且還能深入體會到主人公的心情,從而引起共鳴,進而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

1.3引用詩句,增強美術作品的意境。美術作品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及豐富的藝術傳統知識,如欣賞我國古代山水畫時,應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情景交融”的意境,各個時期的山水畫都有着其特有的意境及風格,意境及風格不同,人的視覺感受也會有所不同,高職生有着較強的自我意識及現代意識,和現代美術作品相比,古代山水畫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比較抽象的作品。因此,爲了便於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可在教學過程中引用古詩詞。根據相關研究可知,我國古詩詞和古代山水畫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高職生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對古詩詞已有一定了解,結合詩句欣賞古代山水畫,可使學生對作品有更深的瞭解。如欣賞倪瓚的《六君子圖》時,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畫面景色會給人一種荒涼、蕭條的感覺,但是引用詩句“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後,通過前兩句,可使學生對畫中意境有更深的感受,通過後兩句,可使學生對作品所要表達的元代漢族知識分子對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的不滿及憤怒有更深的理解,從而可使學生對畫家的藝術個性及情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從中達到共鳴。這樣通過詩和畫間的相互聯繫和對比,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教學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4使用提問式方法進行美術教學。教師的提問在美術課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能力得到一定訓練,而且還能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培養與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多層次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互動性的課堂使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上園林設計藝術課時,教師可通過詩歌“一琴几上閒,數竹窗外碧。簾戶寂無人,春風自吹人。”讓學生解釋其中所描述的植物、亭臺樓閣等美術設計元素、藝術畫面及園林意境,然後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對園林設計的獨特藝術形式進行講解,又如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遵循所遵循的原則是什麼?主景和配景之間有什麼關係?”這樣通過提問不僅能使學生對學生對園林設計中的主景與配景的關係、植物配置的原則等有一定了解,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對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給學生講解美術及園林藝術設計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就會帶着求知心理主動認真上課,積極思考,從而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5運用幽默而富含激情的語言提高美術課堂的魅力。好的開始對成功的課堂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上課前應面帶微笑並使用飽含激情而洪亮的聲音和學生說:“同學們好!”此時,學生聽到老師那麼響亮而有激情的聲音肯定也會大聲地說:“老師,您好!”這樣,通過師生間的相互問候,整個課堂都會活躍起來,學生會更投入地根據老師的引導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爲了讓學生對美術構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在作業過程中,可讓學生從中選出最小和最大的圖畫,然後讓他們通過對比方式對這兩幅畫進行評價,從而加深他們對美術構圖的理解;另一方面,對成功的課堂教學而言,風趣而幽默的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能使學生從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與啓發,而且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當課堂中遇到特殊情況,如發現學生同桌之間或上下桌之間聊天或呼傳字條,頓時心生怒火時,如果對學生大聲訓斥肯定會使整個課堂的氣氛及教學效果都受到影響,於是選用幽默的語言對全面同學說:“如果老師像孫大聖那樣會分身術,那麼往後看的同學也聽到老師講課了。”這樣大家笑過之後,不僅會使那兩位學生漸漸回過神來專心上課,而且還會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並使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1.6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慾望。使用巧妙的語言來設置懸念,可把學生引入到美術作品的求知情景中。對於許多美術作品,學生都沒有比較深入的瞭解,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於是在認知方面還有一定困惑。因此,上新課或對作品進行欣賞前,爲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慾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困惑來設置懸念,從而使其在課堂中能夠主動對作品進行深入探索。如對於《蒙娜麗莎》這一作品,很多同學對它的認知通常都是“她”迷人的微笑及神祕的身份,而對它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卻缺乏一定了解。此時,教師可從作品的創作背景引導學生對其作進一步的瞭解,讓學生明白時代性是其主要的意義與價值,讓學生知道文藝復興以前,神和宗教是人們繪畫中最主要的題材,對於人本身則很少關注,《蒙娜麗莎》在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優秀的人物作品,其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運動時期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其不僅是對美術藝術的探索,而且還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人類本身的探索。需注意的是,使用懸念的`語言藝術引入作品時,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一定要新穎而又富有啓發性;另一方面,反問句和設問句是懸念法導語中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運用過程中應注意語氣的疑惑性及語速,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隨着教師的引導而不斷思考,進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探索精神。

二、語言藝術在學生評價中的應用

2.1親切的語言能使師生間建立良好關係。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使用比較親切的語言,這樣不僅能有利於師生間感情的交流及關係的和諧,而且還能使師生間建立良好的友誼,進而可使美術課堂的教學更加高效。

2.2含蓄而得體的語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不斷髮展。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平時表現,使用客觀的語言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在表揚學生的優點的同時,也要含蓄地指出其不足之處並給予相應的糾正方法。如:你畫的很好,可是要注意審題,應分清主次。”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2.3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一定增強。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與學生適當的鼓勵與積極性的評價。當學生的美術作品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評價時,不僅能使其對學習更感興趣,而且還能使其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激發其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語言在日常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藝術性的語言運用在美術教育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良好關係,進而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通過語言進入情境導入、語言藝術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語言藝術在學生評價中的應用三方面作了相關論述,以使語言藝術的運用能使高職教師的美術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標籤:語言藝術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