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簫音樂教學反思6篇

音樂2.22W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簫音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簫音樂教學反思6篇

簫音樂教學反思1

《媽媽的心》是人音版五冊第五課的一首充滿童稚、樸實無華的讚美祖國母親的歌曲。在進行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我首次嘗試了用詩歌朗讀的辦法進行導入,選擇了合適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起來朗誦。剛開始很多學生特別害羞,但是音樂一響起,全體學生都安靜了下來,在一定氛圍的感受下,表現慾望亦然旺盛,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或樂於與他人合作溝通共同完成朗誦。因此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悄然形成,爲下面歌曲的學習做好的鋪墊。

在本節教學過程中,在導入部分,我用一段閱兵式的片段做引子,激發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這樣的情緒培養在後面的教學過程中一直都不斷的提出來。同時,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把有效地聆聽、感知放在第一位,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加入律動。只有對歌曲有了整體認識,在後面的教學過程纔能有效、積極地進行。

整首歌曲的學習相對順利,歌曲旋律優美,許多學生都非常樂意學唱,在歌曲最後一句的學習上,有點困難。最後一句是全曲的重難點,首先是空拍的處理,我教學生邊拍手邊唱,但是很多學生往往拍手和唱不能很好的合上,於是我又讓他們把前面的八分音符用“空”讀出來,這次雖然好一些,但仍有一部分學生不能領會這個八分休止符到底怎麼運用,所以教學效果一直不甚理想。我想起了前幾天在河南省國小音樂課教學評比活動上,老師在公開課上處理空拍的方法,在空拍處,讓學生點頭來學唱,即“點頭不唱擡頭唱”,於是我效仿這個方法進行指導練習,果然學生們領會的很快,也調動起了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八分休止符的難點迎刃而解。

這不禁讓我反思,在國小音樂的教育中,我還是應該繼續俯下身子,讓自己成爲一個國小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枯燥的樂理常識交給他們,讓孩子在“玩中學”,我想這應該是我以後乃至整個教學生涯中都要不斷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簫音樂教學反思2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爲不斷優化後面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爲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我認爲每學期對自己進行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第一、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

因此先唱歌、後識譜和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在農村,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他們沒有那麼好的先天素質,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爲主。條件允許的時候還讓學生和着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對於有素質的學生,也可以讓她來做帶頭作用,教大家一起來識譜,這樣就起到了帶頭作用。

第二、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

所以我對自己的音樂課做了相關的調整,前5分鐘是師生的相互問候,用音樂唱出來。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第三、音樂教學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要拋棄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輕鬆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我們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爲主體。爲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通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例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和歌譜,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機會。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

第四、樂器和舞蹈在課堂上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更活躍。

而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輔導學生的樂感,先讓學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做樂器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動起來。因爲農村的條件有限,所以我們可以自制打擊樂器,比如用空的礦泉水瓶裝上傻子當沙錘,還可以用飯盔當打擊樂器,從生活中可以提出來很多樂器,非常普遍也很實用。

簫音樂教學反思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我是zz國小的xx。

今天我反思性說課的內容人音版國小音樂二年級下冊第7課《跳動的音符》中的歌曲《簫》。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後反思後,將本課的再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歌曲《簫》是一首2/4拍,五聲徵調式,抒情優美又不失愉快歡樂的漢族民歌。歌曲旋律悠揚,節奏較爲寬鬆,以八分、四分音符節奏爲主,偶爾在小節中出現附點四分音符。

二、教學目標分析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處理,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演唱歌曲《簫》,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形式學習歌曲、表現歌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運用連貫的氣息,用舒展、流暢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樂句,能夠按樂句進行呼吸。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通過演唱歌曲《簫》,讓孩子們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流暢舒展的旋律。能用連貫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來表現優美抒情的歌曲。

教學難點:

能運用連貫的氣息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唱好一字多音。四、過程分析:

在教學本課時,我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爲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首先我採用音樂導入法導入新課,先讓學生欣賞簫與鋼琴合奏的樂曲《春江花月夜》,讓學生做好思想和情緒的準備,在饒有興趣的情境中投入學習。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爲了讓學生對簫這個樂器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爲接下來理解歌詞做好鋪墊。

通過上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對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將歌曲《簫》的第一樂句作爲發聲練習曲,讓學生在聆聽、練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課題後通過初聽整體感知、復聽哼鳴模唱、再聽尋找相同樂句,三次的分層聆聽熟悉全曲旋律。接着通過聆聽老師範讀歌詞,讓學生記住歌曲的結構,幫助他們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突破重難點時以問題“歌曲中哪一句唱起來有困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解決歌曲的難點。歌曲中最後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課的難點,讓學生反覆聽唱,引導學生氣息平穩的唱歌,以及如何換氣,在哪個位置換氣。

在歌曲感情處理方面要求聲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風格,又要連貫、抒情,體現旋律的特點。當學生初步會唱歌曲後,指導學生用抒情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簫》。教師用自己的示範表演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薰陶。

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本單元的單元課題爲“跳動的音符”,基於不脫離單元背景的思考,我設計了音樂創編環節。音樂是一門及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課標中提倡引導學生通過即興創編等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合作遊戲瞭解5個音的變幻能創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在上這節課前,我曾精心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在沒有進行教學實踐前總覺得這樣的設計應該算是完美的。但是上完這節課後,感覺到有不足之處。出於對學生不熟悉,與學生配合交流不夠好。如果我能在一開始就信任我的孩子們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孩子們對音樂的獨立見解,或許更能讓音樂變成孩子們自己的音樂 。

有反思,就有進步,相信我能夠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長。以上是我的反思性說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簫音樂教學反思4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是開啓人類智能的一把鑰匙。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這是因爲音樂充滿着想象,學生在藝術欣賞、演唱、演奏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創造心目中的音樂畫面形象及內心感受。

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如果教師將創造能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啓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這樣的音樂課堂會因創造而精彩。在我的實踐、失敗和成功中我深刻體會到創造想象的開拓是音樂教育的宗旨和靈魂,下面我把自己的點滴認識談之一二。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創新思維。

音樂作爲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境與氣氛,才能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音樂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欣賞一年級《小寶寶睡着了》這一課時,爲了激發學生興趣,瞭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我採用多媒體演示與實物演示相結合。用多媒體演示一幅夜空的畫面,我抱着一個洋娃娃,在《搖籃曲》伴奏音樂下描述:“在一個佈滿星星的夜晚,周圍寂靜極啦!一位慈愛的母親輕輕得搖着搖籃,哼着歌兒哄小寶寶入睡。”學生一下進入了一個恬美的意境。接着我問學生這時媽媽的歌聲應怎樣?學生會說是柔和的、優美的、輕聲緩慢地等等。然後我讓個別學生也來扮演一下媽媽,扮演的那個學生在伴奏音樂下自發性地邊表演邊用“m”哼唱了起來。可見,妥帖的環境不但能促進兒童對音樂的感知理解、鑑賞、更能有效地引發創造的可能性。

二、啓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啊,想象力是人的知識、智慧、願望、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了想象力便有了創建新形象的能力。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着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有許多教師認爲: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而美國教師則認爲:把學生教得有許多問題纔是教學成功的表現。事實證明: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具個性、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古人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共產兒童團歌》這首歌曲時,我就嘗試着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完成教學目標。我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歌詞歌譜,找出最不能理解的地方發問。果然,一雙雙小手陸陸續續舉了起來:“蘇維埃是什麼意思?”“中板是什麼意思?”“在歌詞下面爲什麼有橫線?”……小小的幾個問題,就像一塊塊神奇的魔石,激起孩子“心動”的漣漪。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首先便有了一種很強的求知慾,迫切想解開這些疑問,在接下來進行集體研究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聽得也特別認真。

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能夠有一點看法,有一點問題,有一點收穫,哪怕只是那麼一點點,也是學生所得。在上課時,如果我們能多問問學生的意見,多采納他們提出的建議,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懶”一點,在旁稍作點撥、引導;學生忙一點,忙着提出學習目標,設計學習方法,這樣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而教學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爲呢?

三、主動參與,激勵學生創新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切身體會與感受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並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實踐的創新。

人們在欣賞、演奏或演唱音樂作品是,往往通過音樂想象來重新塑造音樂中的形象,創造音樂情節,從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審美的目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想象中,鼓勵他們嘗試獨特、大膽的想象讓學生擁有創造的靈感。低段孩子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如在欣賞二胡齊奏曲《小青蛙》時,讓學生隨着音樂的發展創編故事。這樣一來,同學們想象的閘門打開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在高段年級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地去感受音樂帶來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音樂結束後,讓同學講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對每位同學的創造性思維作出充分的肯定,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四、捕捉時機,誘導學生創新動機。

在歌曲教學中,有好多知識點

適合學生進行發散性的創編,如果教師不能做個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學生就會喪失一次創新的實踐。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誘導學生去創新。

如在欣賞《鴨子拌嘴》時,聽着音樂孩子們高興地當了一回“小鴨子”。爲了激活思維,挖掘潛力,給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我由衷地說了這麼一番話:“小朋友真能幹,既是遵守紀律的國小生,又能編動聽的故事,還是了不起的舞蹈家。一定還有其他的本領吧?”學生馬上就七嘴八舌起來,有個小朋友說他能把這音樂曲敲出來,“可是沒有樂器怎麼辦?”其中有一個大叫起來:“我能自己製作樂器!”“好,那咱們就回家做做,練練。”第二節音樂課的課堂上出現了很多瓶瓶罐罐,我和孩子們玩成了一團……從中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打擊樂器的特殊功能,也提高了創作能力。

五、留有餘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一方自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引導他們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最終形成自己的個性。讓學生盡情地表現形成個性化的表演,恰恰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天地。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提供儘量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幫助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優點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如在引導學生聆聽《野蜂飛舞》時,我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音樂。有的學生就用畫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有的學生以野蜂爲主題,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或身邊的物體模仿野蜂飛舞時的聲響;也的有學生用體態語言來表現。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探究、親身體驗的機會,因此學生個個神采飛揚,不亦樂乎。

綜上所述,只有創造性的教學才能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力。孩子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教師的任務已不只是教他們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導他們通過思考,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與實踐的過程中,創造力才能得以激發。另外,課堂始終是孩子們的。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側重理念,且淺顯易懂。提出問題以後不應多加約束,讓學生自由思考,暢所欲言。討論時,教師只是指路燈,結論應該讓學生自己獲得。

簫音樂教學反思5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音樂教學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夢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經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國小音樂這短短的半年時間,便有着這樣的深刻的體會: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我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學會“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本事(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本事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當首先放在聽覺本事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爲音樂教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經過自我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日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爲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剛纔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資料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必須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教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二、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爲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首先就是投學生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所以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一樣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上音樂課時,我就從學生喜愛的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曲或影視着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感受參與鑑賞。學生主動的參與進來從而教師學能從中,引導學生興趣的去學習瞭解音樂的不一樣領域。如自我很喜歡這首歌曲就,把你對這首歌的喜歡之情,容入歌曲中讓聆聽者明白你喜歡這首歌曲。以這種教學手段

引領學生明白音樂不單單只是開口就唱,還要表達人內心的情感。音樂教學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唱。讓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就要讓音樂課堂豐富、多元。充分利用藝術之間的這種相融通關係,充分發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一樣表現手段,整合成綜合合性的音樂教學方式,如用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用表演及情節表現音樂情緒,情感,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明暗、相同與不一樣等等。所以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與審情趣,先讓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堂。

三、培養學生的能動性

學生隨着年齡特點及鄉鎮環境的等因素,造就當地大多的學生行爲都十分被動,連提問都是極少數學生舉手這樣的情景,越到高年級就越嚴重。教師上課就像是一個人在自演獨角戲,別說是音樂課裏律動和創編這些環節能讓學生主動參與。看到這樣的情景我首先從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着手,讓學生興趣主動的參與進教學當中來。從這些音樂教學上讓學生明白音樂文化價值的所在。一齊探討流行音樂的發展路程,讓學生也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世界多元文化。從而把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延伸到音樂教學資料當中來。再讓學生用自我所理解的情感來演唱自我最喜歡的歌曲,從而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音樂教學一向在不斷改革都是爲了學生、學校、社會等充分肯定音樂的美育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作爲音樂教師應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簫音樂教學反思6

《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甜美的兒童歌曲,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爲2/4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由緊湊的節奏和明快跳躍的旋律,形象地表達了螺號聲聲以及海邊兒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時的急切心情;第二段將節奏拓展,尾音拉長,給人以舒展優美之感。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用歡快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小螺號》,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學重難點是感受和表現歌曲歡快活潑的情趣。

對於這首歌曲,其實我自己也非常喜歡,聽着歡快而悠揚的歌聲我彷彿感覺到自己又回到了年幼的孩提時代,彷彿也面對着大海感受它的博大。所以在情感態度上我已經有了很大的投入,也很想讓如此動聽的音樂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但是農村的孩子很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大海,所以課堂上,我用圖片和聲音導入,讓他們先去感受大海的寬闊與美麗,再引導孩子進入本課內容,爲了使課堂更加的生動,從設問引入到情景設置,帶領孩子來到海邊,感受大自然的變幻與神奇,培養學生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另外,我用恰當的比喻把課堂中的裝飾音引入到了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模仿上滑音與波音的聲音,並運用肢體語言形象的表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鬆中學習、快樂中理解、玩中掌握、形象中模擬、模擬中感知、認知,並達到了我預期制定的目標。

而對於在第二部分曲調中長音的時值是三拍半這個學生不是很能唱到位的難題時,我想到了用指揮劃拍這個辦法,這樣既控制了三拍半的時值又具有樂感。學生在節奏感得到鍛鍊的同時也將歌曲表現得更爲生動。本課的學習也在這個環節達到了高潮。孩子們甜美的歌聲,唱出小海螺回到溫暖的家,從而使他們富有愛的童心得到昇華。

但在此課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我在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時,沒有做到讓學生靜下來,專心的來欣賞音樂表現力,學生很自然的隨着音樂哼唱出來。我則盲目的認爲這麼多學生都會唱,那在我的教學中不是很容易了嗎?但事情往往是因爲平時教學要求的不夠嚴禁,而導致學生不會欣賞就無法正確學習歌曲中暴露出來的難點問題。這是我多年教學中的一盞紅燈,我要把這盞紅燈儘快的消失在我曾失誤的教學中,讓學生從會欣賞簡單的歌曲開始,慢慢的去欣賞著名的音樂作品等等。在歌曲教學中沒能及時抓住難點:咬字、吐字及對學生備的不深、不透。總之,不足之處一籮筐。我要以此爲借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探究。

縱觀整堂課我覺得還是比較具有親和力的,也適合學生的年齡段,我爲學生創設了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同時,我也注重了學生的發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想,只要老師對課堂投入了情感注入了心血,那我們的學生肯定會熱愛堂課並喜歡音樂!

標籤:反思 教學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