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手工DIY

實用的手工作文七篇

手工DIY3.2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手工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手工作文七篇

手工作文 篇1

“五一”勞動節這天,我參加了《湘潭晚報》小記者俱樂部組織的手工風鈴DIY活動。

下午兩點,我來到了易俗河的碧桂園鳳凰廣場。剛剛走進大廳,只見裏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歌聲、笑聲、說話聲,混成一片,好像屋頂都要被掀開了一樣。在報社老師的引導下,我在簽到處簽了到,領取了做風鈴的材料,有序地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準備開始做風鈴。

我打開包裝盒,只見裏面有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四根鋥亮的小鋼管,一根紅絲帶,幾顆小螺絲。我先把四顆小螺絲擰在小房子的底部。小房子的底部是一塊硬木板,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螺絲擰上去,每一顆螺絲都要留一點頭,到時風鈴的絲帶好固定在螺絲的頭上。

接下來要用絲帶把四根鋼管穿起來。我把線從鋼管一邊的小孔穿進去,再從鋼管另一邊的小孔中拉出來。有的鋼管孔特別小,線根本無法穿過去,我就用螺絲刀在小孔上使勁地鑽,把孔鑽大了,再把線穿進孔中。絲線就像小寶寶一樣調皮,穿進孔中會沿着孔壁往上往下滑走。我只好耐着性子重新一次一次地穿,一根管子有時要三四次才能穿好。我深深體會到,有些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也需要細心加耐心才能做好。

經過我的一番辛苦努力,一個漂亮的風鈴終於做好了。風鈴的上面是一座小巧玲瓏的藍色房子,下面懸着四根小小的鋼管,輕輕一搖,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好像黃鶯在林中啼鳴,又像溪水在山澗發出的叮叮咚咚聲,好聽極了。我高興地舉起風鈴,要奶奶幫我拍下了這令人興奮的一刻。

手工作文 篇2

11月5日下午,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莊凱鈞同學的媽媽王老師爲我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手工課。恰逢萬聖節,王老師出了應景的主題:面具DIY。

首先,王老師向我們展示了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圖片,有的是流光溢彩的孔雀,有的是熱烈似火的狐狸,還有英俊瀟灑的佐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翩翩起舞的蝴蝶,它振翅欲飛,栩栩如生,讓我們歎爲觀止。小小的面具居然有如此魅力,我們迫不及待想進入DIY環節了。

王老師開始發麪具了,它們的款式各不相同,我們都爭先恐後地挑選了自己鍾愛的款式。DIY正式開始,我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先用蠟筆或水彩筆爲面具塗上了底色和花紋,然後用水鑽或羽毛做點綴,這樣就大功告成了。看似簡單,實則內含乾坤。塗色要講究均勻,關注色塊與色塊之間的拼接;水鑽不在多寡,而在恰到好處;羽毛要粘貼牢固。雖然所用材料大同小異,但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浩臻同學製作的面具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它的顏色搭配自然協調,着色均勻柔和。呂寧同學的也不遑多讓,個性鮮明,見之難忘。

面具DIY,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製作一個面具,而且讓我們懂得:做好一件事,需要熱情,更需要耐心。

手工作文 篇3

今天在家沒事,我突然想做個小手工,做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小手包。

我在櫃子裏找到一塊白色的小方巾,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絞出了大概的雛形,但顏色太白了,我喜歡鮮豔的.顏色,於是找出我的水彩筆,在上面畫上我喜歡的圖形,在塗上漂亮的顏色。突發奇想,我又找來透明膠帶,順着包的邊緣粘了一週,看着非常漂亮時尚,而且耐髒。我覺着自己好聰明啊!

包包做好了,我非常喜歡,媽媽誇我是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手工作文 篇4

過去鄉下人家的鞋子都靠手工做,家家都有一本鞋樣薄,記得我家的那本就又厚又大,其中夾着全家大人小孩的單棉鞋鞋樣。鞋樣有兩種,一種鞋底樣,一種鞋幫樣。做鞋大致可分爲以下幾道工序:即納鞋底、做鞋幫、上鞋子。做棉鞋工序較複雜,不作詳述,只說做單鞋。

納鞋底。納鞋底所需材料是蒲包爿、碎布、新布、花大線。根據所做鞋的尺寸大小,找出合適的底樣,再將底樣用筆覆在牛皮紙或硬板紙上,然後將其剪下,縫在蒲包爿上,再按底樣大小剪下,將剪好的底樣用新布包邊縫好。底樣用新布做面,只做一面,另一面上鋪碎布料,叫“襯鞋底”,鞋底的厚度由自己掌握,薄了不結實,太厚了無法納。鞋底襯好後,再用一塊完整的新布貼面,再沿鞋底邊緣縫好剪齊,鞋底襯好後就開始納鞋底。做鞋一般在農閒時,會做鞋的村婦們一有空就納鞋底,串門講老空也都手裏拿着鞋底。納鞋底可真不容易,千針萬線,納一針都並非輕而易舉,先將鋼針戳進鞋底,再用頂針使勁一頂,然後拔出鋼針,抽緊花大線後,再納第二針。納幾針後當針尖發澀時,常見婦女們將針尖在額頭上篦幾下,據說是磨磨針尖,其實是人的額頭上能分泌一種油脂,針尖篦幾下沾點油脂就能光滑些,納鞋底能省點勁。

做鞋幫。做鞋幫所需的材料是:鞋裏、鞋面、硬襯、沿條。做鞋幫要用硬襯,所以先要做硬襯。根據所需硬襯的多少,打好漿糊,找一些整塊的廢舊布料,將布料放入漿糊盆裏,讓布吃透漿糊,然後將布料貼在一塊木板上,先貼一層,再貼二層,一般要貼三四層,全部貼好曬乾後,將其揭下即成硬襯。根據所做鞋幫的式樣與大小,找出合適的鞋幫樣,用筆將其覆在另一張紙上,剪下貼在硬襯上,再按樣剪硬襯,,將剪下的鞋幫樣做上鞋面鞋裏,再用黑布作沿條將鞋口沿好,叫沿鞋口。鞋子分單鞋和棉鞋,單鞋的式樣又分圓口、方口、搭攀,、牛筋等。棉鞋式樣有老式的蚌殼形和新式的結帶形,還有幼兒的老虎頭棉鞋和老太太的繡花棉鞋等。

上鞋子。鞋底鞋幫都做好後,最後一道工序是上鞋子。上鞋子一般都到皮匠店裏去,但也有自己上的,上好後用木楦楦上一兩天就可穿了。記得在過去,我家的鞋子都由我大姐做,大姐生在舊社會,因無錢上學而成了文盲,但大姐心靈手巧,單鞋面鞋都會做。每當農閒時,她就忙忙碌碌地爲全家老小做鞋子,大姐做的鞋式樣好又合腳耐穿,村婦們還經常向她討教做鞋的經驗呢。大姐還會上鞋子,我家的鞋都由大姐做大姐上。上鞋子的方法大致是這樣的,將鞋幫翻過來反上,上鞋子要用結實的麻線,否則穿不久就會裂口。上鞋子的主要工具是手鑽與木楦,手鑽頭略呈扁形帶孔,將麻線一頭穿進孔內,然後用手鑽使勁鑽透鞋底鞋幫,拉緊麻線,再鑽第二針,如此這般,鞋子上好後,再用力扳到打彎翻過鞋幫,將楦頭塞進鞋內撐緊,過一二日定型後拿出木楦,一雙新鞋子就做好了。

做鞋確實不容易,如今無論在鄉下還是在城裏,如何做鞋已鮮爲人知了。現代人都買鞋穿,大人小孩都穿皮鞋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高檔鞋,很少有人穿布鞋了。如今的姑娘和媳婦們,會做鞋的恐怕已爲數不多了,自己動手做鞋,已成塵封的故事。

手工作文 篇5

"“給我也折一個吧,求你了……”

“給我折一個,給我折一個。”

“我的好前桌,也給我折一個吧……”

“別吵了,我一個一個折”。同學們有序地散開,露出中間那個說話的安小可,我們班公認的“手工達人”。

老師一下課,安小可的桌前總會圍來一羣“手工愛好者”,爭着搶着讓安小可折,自己再回去細細研究。而安小可,總是不厭其煩折着,有時還細心地講解着步驟:“這個呀,得先折箇中央十字,在對角向內折,折出這些摺痕後,再把紙翻過來,朝着這個方向折三折,另一個方向也這樣,之後呢,再沿着摺痕,壓成這樣的形狀後,就……”安小可正在教“學徒”們摺紙盒子。

安小可的紙工,也爲教室增添了不少美麗。近期不是要“最美班級”的評選嗎?安小可毛遂自薦,成爲了這次佈置班級的負責人,她在幾張紙上畫了小花、果子、小樹,貼在“繪畫天地”裏;她爲同學們的美文裱了框,增了色彩,爲作文的外表增添了美感。她把張張作文紙“歪歪斜斜”地貼在“習作園”內,凌亂之中透着絲絲點點的整齊……當然,他最拿手的紙工也是少不了的。安小可在千紙鶴的翅膀上粘上膠,貼在“紙工園”裏,她還貼上了充氣兔子,奔跑的狐狸和睡懶覺的小豬等等生動可愛的小動物們。安小可的努力,讓我們班在這次評選中獲得了二等獎。

安小可有着出衆的美術才能,是我們班的美術課代表,而且成績也不錯,在班級中人緣很好,她的手工爲我們帶來了快樂,爲繁瑣的學習生活增添了樂趣。"

手工作文 篇6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我製作的手工作品:陶藝圓牀。

在開始製作之前,要準備三個又圓又滑的泥球和一個刻刀。

首先,我們先把其中一個泥球揉成一個又大又扁的圓形,其次再把刻刀拿來在旁邊把多餘的部分掛掉。再把多餘的部分揉成一個球,在球上掐一點點泥巴。緊接着把掐下來的泥巴揉成扁扁的橢圓形,就一直把被掛掉的泥球一點一點掐掉,揉成橢圓形,捏在圓形的周圍。這樣牀的圍欄就做好啦!然後,再把第二塊泥球和第三塊泥球揉在一起變成一個大泥球,接着掐下來一大塊泥巴,把它揉成兩個幾乎相同的圓球,當牀上的靠墊。再掐下來一塊泥巴,把它揉成一個枕頭的形狀,放在靠墊的下方。然後,把最後剩下的泥球壓扁,鋪蓋在剩下的地方,陶藝的圓牀就做好啦!

我對我的作品非常滿意,因爲這個作品非常有特色,所以我非常喜歡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學們也好好珍惜和愛護自己的作品!

手工作文 篇7

今天媽媽帶我到她同學的店裏玩,阿姨問我:“想做手工皁嗎?”,我一聽很覺得希奇,當然願意做了,於是我開始學做手工肥皂。

先把原始肥皂切成很多小塊,那肥皂白白的,像切菜一樣,在爸爸的幫助下很快就切好了。然後阿姨幫我點燃了酒精燈,把切好的肥皂放在玻璃杯裏,用酒精燈把它燒成液體。這個時候把準備好的模具拿出來,各種各樣的模具,有心型的、樹葉、小兔子、水果樣的……。我選了個心型和樹葉的,把燒好的液體倒到模具裏,加上顏料用玻璃棒攪均勻,放在冰箱裏等他凍成固體。過了十五分鐘後,從冰箱裏拿出來一看,凍好了,從模具裏取出來,爸爸幫我修了一下邊角,二個漂亮的手工皁就做好了。

最後阿姨給我二個很漂亮的包裝小袋子,把手工皁外面包上保鮮膜,放在小袋子裏就可以了,我決定把他們送給我的老師。做過之後才發現其實挺簡單的,也很好玩,我以後還要到阿姨那裏去,做更多的手工皁。

標籤:七篇 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