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手抄報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手抄報2.8W

春節是祖國的傳統節日,一家人吃團圓飯,一起看春節晚會。春節集中詮釋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孝道文化和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爲大家分享了語文春節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1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2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2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3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3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4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4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5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5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6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6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7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7

國中語文手抄報關於春節 第8張

國中語文春節手抄報圖片8

湖北春節習俗

荊州、沙市:第一餐要吃雞蛋

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黃岡團風:春節第一餐喝雞湯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武昌:正月初四“新婿賀年”

在武昌,正月初四爲“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岳父母家的人肯定會調戲新女婿,然而苦逼的新女婿只有忍讓和一笑了之的份啦。

黃陂:拜年有講究

黃陂拜年的順序爲“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母舅、九年級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孝感:獨有趣味

孝感位於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爲“拜年無大小”。

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九年級、初四爲止。

這裏的人們還有以七年級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爲七年級聽到狗羣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裏會招財進寶。

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爲“壓歲”。九年級纔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八年級取下燒掉,俗諺說:“九年級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大冶:嫁出去的女兒不能見孃家除夕夜的燈

湖北大冶過年有規矩,嫁出去的女兒不能見孃家除夕夜的燈,也就是說女兒嫁出去了不能回孃家過除夕夜哦。

襄樊:除夕12點整提水把缸裝滿

三十早上吃隔年飯(米飯)中午或者晚上團年,晚上守歲。12點整提水把缸裝滿,放鞭炮,七年級早上吃餃子。一般不走親戚,八年級走老丈人。九年級舅舅,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上放鞭炮。

恩施:過年不同時段的習俗

恩施是土家族,土家的年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傳說這一天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老鼠們都忙着自己的喜事去了,無暇顧及人,人們也乘機忙開了。

二十五要打餈粑,它是土家人過年和拜年時必備的食物和禮品。

二十六要推湯圓,將糯米對上少量的粘米淘洗乾淨,用溫水泡上半天,用石磨成米漿,磨好後用包袱裝好,吊起來將水分瀝乾,就可以做湯圓了。

天門:過年要吃蒸菜,翻餃子

天門人民都愛吃蒸菜,有“無菜不蒸”的食俗,形成“天沔三蒸”的美食特色,其中“天門三蒸”即三樣蒸菜,有多種搭配,有的指蒸魚、蒸肉、蒸雞,有的指蒸魚、蒸肉、蒸丸子,有的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

大年七年級要拜年,“七年級拜家神,八年級拜丈人”,七年級早上都到父母家拜年,拜完年之後纔到丈人家去。

湖北地方過年都吃啥

荊州人吃水煮蛋

在荊州,新年第一餐要吃荷包蛋,這意味着新的一年裏,家人都能“實實在在,吉祥如意”。朋友親戚來了也要吃蛋,並且數量要加到2個,選蛋須是煮得很嫩、能透過蛋白看見蛋黃的荷包蛋,寓意着“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新一年大家都財源滾滾。

武漢人吃三全菜

武漢人年夜飯桌上絕對少不了“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分別指“全雞、全魚、全鴨”、“全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有“無丸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湯不成席”一說。

雲夢人吃豆腐雜燴

炸制豆腐雜燴過年,是孝感雲夢城鄉的習俗,豆腐肉糜混合,裹上豆油皮,再入油鍋炸成金黃,葷素搭配,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

黃梅人吃粑糖

糖粑是黃梅人迎接新年不可少的美食。臨近農曆臘月,集市上的年貨攤都擺出來了,糖粑現做現賣,供不應求。酥鬆香脆的糖粑,一口咬下去,米香味和麥芽糖的甜味在嘴裏溶化,年味油然而生。

恩施人吃土家年肉

在恩施,土家族人過年有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年肉。年肉是用烘香的臘豬腿,連皮切成巴掌大的塊,肥瘦兼半,每兩塊相連,故稱爲“連肉”(年肉),年肉因爲是熏製過的臘肉配上糯米小米蒸制而成,淡淡的薰香之中夾雜着糯米小米的清香,油而不膩,入口即化,頗受人們歡迎。

各地人都吃餈粑

湖北省內各地過年都要吃餈粑的,這個習俗也是有來頭的。在以前,湖北人新年頭三天是不讓煮生米的,必須吃去年留下的剩飯菜,因爲剩飯不好吃,逐漸演變成吃麪條和餈粑了。在孝感,家裏來了拜年客,一定要以餈粑招待,俗語中有“拜年拜年,餈粑發裂”。可見餈粑在春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