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手抄報

小年手抄報內容

手抄報3.18W

小年手抄報內容資料蒐集整理如下:

小年手抄報內容

小年的風俗來歷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爲過小年,是祭祀竈君的節日。

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竈”的話。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爲祀竈、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爲門、井、戶、竈、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竈、中雷)。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爲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竈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竈君爺爺,又有竈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裏,竈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着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人祭竈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裏,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爲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竈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竈節日。

小年祭竈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儀式。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爲“迎春日”。祭竈活動在我國流傳很廣,舊時,差不多家家都設有“竈王爺”的神位。竈王爺又被稱作“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冊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竈王的神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將神像貼在牆上。神像有單座和雙座之分,如果奉祀人無配偶,則只供單座像。竈神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裏,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送竈多在一更左右黃昏入夜的時候舉行。舊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禁止女子參與祭竈,後來則要求不那麼嚴格,由一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先到竈房,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和供品。此時婦女要用淨泥塗飾爐竈,叫"掛袍"。供品有關東糖、糖瓜、南糖及涼水一碗、草料一碟,爲竈王爺之馬而備。還有專門爲祭竈製做的小羊油紅臘,上香以後,按尊卑長幼依次三叩首,同時口中有禱詞,無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話多說,壞話少講"之類。然後用糖稀往竈口一抹,或將一塊糖投入竈中,用意是粘住竈君之口,謂之"粘竈"即少說話,即便說出話來,也是甜言。還有酒糟塗抹竈門,叫"醉司令",讓竈王酒醉,也是少說話的意思。香盡之後,取出香根,與揭下來的紙像及草料等一同燒化,將涼水潑在地上,大禮告成。

竈王爺今夜送走了,只等除夕夜再接回來。 從禮儀形式上分,還有"闊祭竈"和"窮祭竈"之分。王公府弟、巨賈宅門爲了排場,供品相當豐盛,還爲竈王爺糊紙活,有昇天用的車馬等,而小戶人家只在竈臺上放碗涼水,燒三炷香,磕三個"素頭"後,把竈王碼一燒,亦算禮成。 關於祭竈還有許多相關內容。祭竈日期,沿襲下來有二十三、二十四兩天。明代之前以二十四日居多,逐漸改爲二十三日。有些地方還分二天進行,二十三日夜"祭葷竈",用雞鴨魚肉,美味佳餚爲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竈",供品用水果、瓜子及點心等,但無論葷祭還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兒。

北京風俗,商號有"三節結賬"的規矩。從祭竈開始,各商號派人各處收賬。還不起債者四處"躲債",一直到除夕夜纔不再討債。於是北京有"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包餃子"之說。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竈王"和"打竈王"的活動。 "跳竈王"是民間由古代"驅儺"發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由臘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竈王"的日子。進入臘月後,乞丐們三五成羣,扮竈公竈婆拿竹枝鬧於門庭,乞錢,謂之"跳竈王",也含有驅邪之意。這一活動主要在我國的東南方進行。

標籤:手抄報 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