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範例15篇】

其他3.1W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麼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範例15篇】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簡單有趣,意義深刻,耐人尋味。千家街國小夏老師執教的這堂課,可以用“三化”來概括:課堂結構簡單化,教學方法多樣化,學習活動個性化。她突出了教學重點:學習新字新詞,較好地解決了難點:明白獅子媽媽所說的話,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下面我具體談談。

一、課堂結構簡單化

整堂課夏老師設計了四個步驟:導入揭題,角色見面;初讀感知,觸摸角色;深讀感悟,演繹角色;鞏固練習,拓展延伸。步驟簡單,突出了夏老師簡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過程的思想,而且思路清晰。

二、教學手段多樣化

整堂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啓發式、談話式、探究式……方法靈活。

1、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在開課時,夏老師利用電教手段,先以鮮活的畫面,讓學生感知獅子的特徵,激發學生對獅子的興趣。然後讓學生給獅子打招呼,尊重了他們的個性體驗,這樣,豐富了學生的情感,當有學生說:“你好嗎?”時,夏老師馬上說:“你和誰打招呼呀?”訓練了語言,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2、識字講方法,詞語理解生活化

接下來夏老師請學生幫她記住獅子的獅字,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當學生回答:“老師的師加上反犬旁”時,夏老師因勢利導說:“他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的。”把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滲透到教學中,爲今後的自主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潤物細無聲”。

整個識字過程,夏老師始終注重兒童中心,把生字當成“字寶寶”,和小朋友捉起了迷藏,當學生學會字音後,她說字寶寶藏到句子中去了,讓小朋友把它們喊出來,尤其是把那個非常懶惰的字寶寶“懶”字請出來非常恰當地讓學生理解了字義。

在理解詞語“滾、撲、撕、咬”時,夏老師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表演體驗,這時課堂教學是生成性的,動態發展的。

3、理解感悟注重了情感

當夏老師完成了識字教學以後,她讓學生把“非常刻苦和懶洋洋”分別送給兩隻小獅子。這是一個精心的.教學設計,不但讓學生形象地理解了詞語,而且“你爲什麼要這麼送呢?”這一提問,讓學生回到文本再一次感情朗讀。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的第一部分以後,夏老師讓學生用兩種不同的線條做閱讀筆記,找出小樹和懶獅子所說的話,並要求學生感情朗讀,在指導學生讀好句子時,她問學生:“哪個句子最難讀?”學生說:“最後一句,很難讀出驕傲的感覺。”這說明學生對文本有了較深的情感體驗。

三、學習活動個性化

1、朗讀課文不是由老師指定學生而是讓小朋友自己確定“我想讓你來讀”,充分地體現了夏老師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思想。

2、在學習一隻獅子非常勤奮時,課本上已經把它的勤奮寫出來了,那另一隻獅子就一句:“什麼也不幹”夏老師善於利用教材,問“那麼它在幹什麼呢?”不但讓學生有個性化的想象空間,而且體現了夏老師用教材教的思想。

3、當學生學習完課文以後,夏老師說:“你想對它們(兩隻小獅子)說些什麼?” 此環節的教學設計,教者沒有拘泥於教材的侷限,而是利用勸獅子這一手段,讓學生展開對話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最想說的話,“你爲什麼不學本領呢?”“你爲什麼不願意吃苦頭呢?”“你要向那隻勤奮的獅子學習”……從而達到了啓迪學生關注生活做一個勤奮的人的理念。

4、注重挖掘課程資源,在本課時的最後一個教學環節,夏老師設計了一道很有創意的作業“把獅子的變化”用圖畫畫出來。利用獅子以後的故事,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充分的對話,延伸了教材的內涵,挖掘了教材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對獅子以後的生活狀態反映了他小小的人生觀,是學生個性的體現。

但是我們也遺憾地看到夏老師在課堂上的一點缺陷,下面是我不很成熟的看法,我想和大家一起商榷:

1、關於人文教育

《課程標準》在字裏行間有意突出“人文”一詞,給我們語文老師一個信號,要“以人爲本”,尊重人,關心人,服務人,發展人。夏老師這堂課也注意了人文教育,但是做得不是那麼完美。例如:老師說“你想對兩隻獅子說些什麼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很大聲地說:“我喜歡懶獅子,因爲它很可愛。”夏老師沒有理睬這名學生,繼續自己的教學。這也正是我首先說的教學難點的突破問題。別看是一個學生就一句話,可是,它潛在着價值觀的問題,它體現了老師是否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否尊重每一個學生。

2、關於價值觀的培養

價值引導是實現課文價值取向與學生獨特體驗之關鍵,決定於課文的人文內涵及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價值觀的引導上,夏老師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懶獅子除了懶,還有什麼毛病?學生說:“它以爲自己的父母是森林大王,今後……”老師:“懶獅子想依靠誰?”學生:“想依靠它的父母。”老師:“依靠父母的什麼?學生:“依靠他們的地位”……”這一連串的提問,一個是有沒有要經過思考的價值,最主要的還是,這些問題,你讓學生想弄懂什麼?沒有明確。如果把這些問題合成一個問題“懶獅子爲什麼會有依靠父母的想法?它的想法對不對?”這樣就沒有那麼瑣碎,也有一個明確的導向。

這一點欠缺在夏老師的板書上也體現出來了。板書圖文並茂,而且十分簡潔,兩之獅子,兩個詞語,在勤奮的獅子下面還有四個表示動作的詞語,可就是缺少了對課文難點的突破對學生價值觀導向的關鍵詞語。

一篇課文都要給學生一種思想的啓迪,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生命。這篇課文的教育價值就在於讓學生如何看待生活,是做一個勤奮的人,還是做一個懶惰的人。在課的尾聲時,夏老師讓學生自由朗讀7自然段,問:“獅子媽媽怎麼說的?”“讓懶獅子學什麼本領?”“真正的獅子該怎麼做?”等一些問題,雖然學生的回答都有道理,但是,和作者的用意,編者的用意有一些偏差,那就是沒有說出:要獨立,要學會生存。這時,夏老師如果能夠像識字教學時那樣給點撥一下,把“從小就要學會獨立,學會生存”這種意識灌輸給學生就更好了。

3、關於朗讀的指導

在課堂的第二個環節“初讀感知,觸摸角色”時,夏老師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我認爲應該讓學生讀或者老師範讀。夏老師可能認爲自己的普通話不是很標準,其實我的普通話也很糟糕,錄音雖然讀音標準,但是,它僅僅是音準而已,沒有感情,而且學生也很難做到和她溝通。如果由老師範讀,它就帶着老師的情感體驗,是老師和文本的對話,學生聽的是老師的範讀,那麼同時老師又和學生在對話,這種朗讀,讀的音標不標準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它把文本變成了活的對話。還有課堂上讀的次數多,讀的形式也不少,但是,總感覺沒有讀出味道來。可能是老師的指導不到位。例如:在讀懶獅子說的話時,有一個學生說了很難讀出驕傲的感覺,那麼,老師如果能夠讓學生說說人驕傲的時候會是怎樣的神態,會有怎樣的表情,該用怎樣的語氣,再讓學生讀,這樣學生就能讀出味道來了。

總之,這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教者採取多種教學方式,把學生引進了文本,聯繫了生活,尊重了體驗,感悟了生命,體現了夏老師講究教學方法,着眼創新發展的教學思想,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2

徐老師對學生技術知識掌握的教學非常有一套。做到了情景引入,步步深入。他首先通過讓學生看地圖,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學生認識了中國地圖,還認識了五角星表示了中國首都北京。這些看似最平常的知識,但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感知能力十分有限非常需要老師的指導與講述,我想這樣學生能更深刻而有效的瞭解知識。緊接着交流北京的一些資料,勾起了學生想去看看的渴望,順水推舟的引導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低段就是一個不斷積累文字知識的`階段,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是首要的。徐肅波老師在生字教學環節,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回想曾經學過的一些識字方法進行認字。比如用比一比,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認識新字。再接着找朋友,說句子,層層深入,更好的落實字詞的運用與表達。

可在指導朗讀環節,還是不那麼盡人意。儘管老師很強調,但是學生還是不能掌握。主要問題在於老師沒有更好的重視朗讀,表達句子的情感,進而朗讀無味,沒有情感的層層遞進,因而朗讀出來總是那麼的平凡,甚至是呆板。比如在指導句子:沿着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彎彎的小路”,老師進而突出“彎彎的”教學,但學生還不能在讀中悟出“彎”字,缺乏的就是讀的量,讀的形式,有層次的指導朗讀會更好。還有一處:媽媽告訴我,沿着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這句子應強調哈哈哈說話語氣。

在生字書寫的教學中,非常紮實。做到:看、記、想、說、練等步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態。

在徐老師的這節課中,讓我學到了紮紮實實學知識的課堂教學。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3

《雨後》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詩歌。詩中運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對小兄妹雨後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準確而又傳神地刻畫了鵝兄妹倆不同的個性特點及喜雨愛水的心理特徵。閱讀了許紅琴老師的教學設計,我受益很多,我決定教學中從孩子們的生活入手,喚起他們的生活與情感體驗。

首先,聯繫生活,喚起生活體驗

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說,夏日雨後,外面空氣更加清新,天氣更加涼爽,到外面玩水是不陌生的。所以,在課始,我就提出了讓孩子們精神振奮的`話題:夏天,一場暴雨過後,你最喜歡幹什麼?學生們都津津有味談起了玩水的事情,由此引出對課文的學習。生活場景的回憶,詩文的描述,把孩子們帶入了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了學習興趣。

其次,朗讀感悟,激起情感體驗

爲了讀好兄妹倆踩水的有趣情景,我採用了表演讀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表演中進行回憶,設身處地揣摩兩人的心理,激起孩子們心理和情感體驗的共鳴,在身臨其境中,在邊回憶邊朗讀中感悟兄妹兩踩水時的興奮與歡樂。同時,引導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語,使得朗讀更到位。

再次,啓發想象,描繪童心童趣

在學完全詩後,我問孩子們:除了兄妹倆,這一羣孩子玩得多快樂?這一問,孩子們好像也來到了那個廣場,紛紛張開想象的翅膀,描述起曾經體驗過或想象中的孩子們玩水的快樂情景。最後,我讓孩子們將這首詩抄在晨誦本上,並配上畫。孩子們興趣盎然,任由想象馳騁,用畫筆描繪自己的心情,充分體驗享受到了童心童趣。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4

雪地裏的小畫家

《雪地裏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是一首優美的兒歌,文字既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是第一冊教材中不多見的一篇美文。我覺得張鵬飛老師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新穎,思路清晰,充分體現了在新課程理念下自主,開放的語文教學的設計思路,重點突出,整節課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析這堂課的教學。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首先,他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教學,課件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雪景圖,讓人身臨其境。拉進了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課文的慾望。老師說:打開窗戶,你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整個大地蓋上了厚厚的白雪,這時你會說什麼?“下雪啦,下雪啦!”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來,那種興奮感,衝動感,就不言而喻。這樣學生自然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之中,產生了自主學習課文的慾望。,朗讀也就水到渠成。然後餘老師出示了生字“啦”,引導學生用“啦”來說話,並且讓孩子讀準字音,明確這個字要讀輕音。既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學好了生字,真是一舉兩得。

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課堂的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愉快的學習情境,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課件的精彩運用,可以說是這節課一大亮點之一。

二、挖掘、拓展讓識字教學更紮實更有效。

新教材提倡"多認少寫,"有"自主識字"的願望。識字是低段語文課的一個重點,識字教學中,張老師讓學生在讀文中識字,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領讀、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的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掌握字音。教學中,張老師充分調動孩子的已有識字經驗,放手讓孩子剖析識字過程,讓一部分識字能力頗強的孩子,帶動了識字能力較弱的學生。在新授蟲字旁時,張老師適時地拓展讓孩子對偏旁的含義有個大概的瞭解,並且讓學生說出帶有蟲字旁的還有那些生字,這樣充分地調動了學生課外識字興趣,增加了識字量。另外學習生字也各有特色,讓同桌互說,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怎麼記的?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些基本是形聲字,學生基本能自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特別是“睡”,眼皮垂下來了,這樣一說很形象,學得更紮實,讓學生記住字形的同時也記住了字義。

利用幫“小雪花”識字的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到喜歡的方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對探索識字方法奠定了基礎。其中還安排了複習易學課文《日月明》和識字歌,複習了舊知識,拓展了新能力,讓學生實施知識遷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不僅使學生逐漸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也增添了學生熱愛生活,學習語文的樂趣。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5

一、揭題導讀多韻味。

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的把握,主要是強調學習過程中“情、趣、韻“的追求。課始,力求在讀讀背背,吟吟誦誦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春天。

方法一:導讀揭題。

1、讀句導入。讀讀下面這段話,並補充完整。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

2、齊讀這段話。說說你對燕子的瞭解。

3、陽春三月,春天的使者燕子翩然而至,拉開了春天美麗的畫卷。(出示課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捕捉幾幅春天的鏡頭。(設計點評:把課文第一段話作爲特殊的謎面,以近似猜謎的方式引入新課的學習,更符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既增添了童趣,又快速接觸了文本,營造出濃濃的語文學習氛圍。)

方法二:古詩營韻。

1、春天到了,站在春天的肩頭,感受着春天的溫馨和甜蜜,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人對春天的讚美。請同學們來背誦幾首有關春天的詩。(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板書與課文有關詩句)

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B.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C.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2、明媚的'春光裏燕子翩然而至。(出示課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課文中去發現這些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設計點評: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古詩積累,導入新課學習,架構起學生舊知與新知的橋樑,使學生在吟吟誦誦中享受詩韻,邁入春天。)

二、品讀積累守本位。

學語文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這必須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來完成。以學生讀通課文感知內容爲基礎,力求通過想像品讀、配圖解說、積累誦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地讀,完成全程閱讀。

方法一:概括品讀,摘詞解說。

1、概括畫面。讀着課文,你發現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給畫面取個好聽的名字。(預計學生能概括出“可愛的燕子”、“光彩奪目的春天”、“機靈的飛燕”、“春天的曲譜”等有關燕子外形、飛行、停歇及春光四方面內容的畫面題目。)

2、圈點品讀。哪些詞語描繪出燕子的機靈可愛與春光的明媚,自由選擇四個畫面中的其中之一,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圈圈點點做上記號。

3、交流品味,感情朗讀。

4、摘詞解說。請同學們自選其中的一個畫面,在小卡片上寫上圖的名稱,在卡片上摘錄關鍵詞語,看着卡片介紹自己喜歡的這幅畫面。

烏黑光亮俊俏輕快

剪刀似的

可愛的小燕子

斜着身子“唧”的一聲

掠沾盪漾

機靈的飛燕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6

《好漢查理》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

課文中,查理和傑西兩個人物形象真實:查理既調皮又善良,喜歡幫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做派;作爲殘疾人的'傑西心態非常健康,她沒有自艾自怨,真誠又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點。

劉小青老師正是抓住了這一脈絡,在學生感知課文大意後,引導他們走近查理這個小男孩,說說他是個怎樣的孩子,你認爲他是個好漢嗎?爲什麼?進而質疑:是什麼讓查理髮生這麼大的變化?通過一遍遍朗讀傑西的話,讓學生想象說話人的神態和心理活動及對方的感受。課尾,一個頗具深度的提問“羅伯特送給查理的僅僅是一把刀嗎?”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從而在愛的主題下蘊涵了“信任與理解” 的思想。

此外,劉老師始終抓住“好漢”這一關鍵詞,從含義到體現之處再到一起來誇誇查理,首尾呼應,中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劉老師對某些新詞如“羨慕”、“拔刀出鞘”通過聯繫上下文等進行理解,對了解人物特點有一定幫助。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7

近日,聽了李蕾紅老師執教的《我多想去看看》一課,不禁爲她的精心設計而叫好,整堂課,李老師創設了多種學習情境,學生始終處在愉悅的狀態裏學習了課文。精彩的地方多不勝數,如:

1、教學伊始,創設情境。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李老師在課的開始,創設情境,藉助課件,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猜想、帶着嚮往進入課文,引發學生和文本的對話,當學生與本文的願望融到一起時,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詩歌;指名讀,引導學生相互評價讀。

2、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品讀感悟三句話時,學生的模仿讀、體會讀、比較讀,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主動積極的.狀態下,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首詩歌共三句話。品讀感悟第一句時,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傾聽,並評價。利用評價的方式來告訴學生哪個地方該怎麼讀,這種方法很好地指導了學生讀書。

師:師範讀第一句。你覺得老師哪個地方讀的好?

生1:大山這個詞讀得好。我聽出大山很大。

師:那誰能像我這樣讀讀嗎?

生2:讀。

師:不僅山很大,小路也很彎。讓小路再彎點,誰來讀?

生3:讀。

師:還不太彎。你讀。

生4:讀。強調了彎彎的。

師:小路多彎啊。你也讀。

生5:讀。

……

3、教師根據詩歌三句話內容的不同,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考慮學生對壯觀一詞理解有難度,及時出示天安門升旗儀式的掛圖並進行動情地解說,引導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下理解詞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大家看,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時,來自祖國各地的名羣衆早已不約而同地相聚於此,在清冷的寒風中滿懷崇敬地等待着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大家看,觀看升旗的既有白髮老人,也有幼小的孩童;既有工人、醫生,也有許許多多中、國小生。

看,他們的服裝怎麼樣?

生:都穿的一模一樣。是解放軍的服裝。

師:他們的動作怎麼樣?

生:非常整齊。

師:那這種場面用書上一個詞形容,就叫?

生不約而同:壯觀。

師:會學習的孩子和老師一起來寫這個詞,師生板書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8

聽了黃老師執教《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整堂課,黃老師創設了多個學習情境以及環節,使學生不知不覺認識了許多漢字,學習了課文。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做到入情入境。黃老師在課的開始,創設情境,藉助畫面,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猜想、帶着嚮往進入課文,引發學生和文本的對話,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本堂課有以下兩個方面優點。

一、抓住細節識字教學落實比較到位

一年級是學生識字的重要開端。因此,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這節課中,黃老師的識字字教學抓得紮實到位。他將本課要學的字分散在句子中,避免了單一識字的疲勞。讓學生在句子中識字,避免脫離課文。再讓學生讀準字音,通過不同方式朗讀,培養了學生認真細緻的識字能力。

二、抓詞語理解課文

黃老師在教學“天門廣場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一句時,問題設計的非常好,激起學生的情感。黃老師拋開抽象的解說壯觀的`意思,而是讓學生一起觀看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的壯觀場面圖片,對於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裏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神情專注看完圖片,黃老師借情續情,問孩子們,你剛纔看到了什麼?然而請孩子們把剛纔看到的壯觀場面讀出來,孩子們在反覆誦讀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北京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昇華。同時也讓學生領悟“壯觀”的意思。遙遠的意思理解落實的很到位,通過地圖演示,以及列數字來說明遙遠的意思。

幾點建議: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現在備課備什麼?備了教學重點、教學環節、備了課件,卻忽略了“備學生”。這班學生還只是一年級,可整堂課的內容含量卻那麼多。因此,造成一些環節的操之過急了。看來今後,對學生還得倍加關注,備課一定得備學生。教師也應針對不同的教學環節,不同的學生採取的不同評價方式。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9

近日,聽了吳明紅老師執教《我多想去看看》一課,不禁爲她的精心設計而叫好,整堂課,吳老師創設了多個學習情境,學生始終處在愉悅的狀態裏,在遊戲中,不知不覺認識了許多漢字,學習了課文。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做到入情入境。吳老師在課的開始,創設情境,藉助畫面、錄音,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猜想、帶着嚮往進入課文,引發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詞串模塊,使抽象的'詞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共要學13個漢字,吳老師在教學中沒有過多地包辦代替,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漢字,自主探究漢字,在自主感悟中發現一些漢字的規律,培養漢字的能力。我想,只要我們善於把乾巴巴的抽象“符號”變活,善於尋找規律,就可以使學生愛學、樂學。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0

卡羅納

我聽了周老師的課,受益匪淺。周老師爲了突破重點,較好地達成情感目標(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把課文重組成兩個版塊。

一:找出描寫卡羅納的悲痛欲絕的語句,體會感悟,指導朗讀,表現出卡羅納的心情。

二:再讀課文,找找卡羅納身邊有哪些人在關心他,並劃出有關語句,細細品味,說說他們是怎樣關心卡羅納的。

課堂實錄一:

師: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悲痛萬分,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卡羅納

心情的`語句,再認真讀讀,用你的朗讀聲表現出卡羅納的心情。

生默讀找劃語句,一會兒幾個同學就認真地練讀起來。

師:相信大家已經體會到了卡羅納悲痛的心情。誰先來讀一讀。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我從卡羅納的臉色中體會到他失去母親是多麼的傷心、難過。

師:卡羅納承受着多麼巨大的悲痛呀!誰再讀。(指名讀)

師:你體會到了卡羅納的悲痛。讓我們一起讀。(學生齊讀)你還從哪句話體會到了卡羅納的心情。

生2: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卡羅納失去了母親,他的內心充滿了悲哀,他羨慕我還能擁抱媽媽。

師:你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走進卡羅納的內心,讀。(學生齊讀)

師:卡羅納失去了母親是那樣的痛苦、傷心。假如卡羅納就在我們身邊,你會怎麼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傷心。

生2:幫助他走出傷痛。

生3:鼓勵他,讓他重新快樂起來。

這堂課,周老師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起了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讓聽者也深深地被感染,引起共鳴。我覺得是一堂很成功的語文課。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1

《“紅領巾”真好》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課文,單元主題是“環保”。這是一首融合了深深的情、濃濃的趣,韻味十足,充滿意境的兒童詩。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爲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紅領巾、小鳥對於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並茂,學生們樂於接受。

z老師執教此課,學習目標還是挺明確的,就是熟悉課文,流利的朗讀課文,並受到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教學過程比較清晰,一開始讓學生們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紅領巾,明白誰就是“紅領巾”,並自始至終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是紅領巾,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等。並設置了“知道這羣可愛的紅領巾是誰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學習課文。

接着讓學生說出自己所想象的木牌上的宣傳標語,直接引入第三小節的課文,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說話練習: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麼?木牌上還可以寫些什麼?讓學生在不脫離文本的前提下進行說話,無形中增長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然後,我要學生互相討論:爲什麼紅領巾們呀去保護小鳥?讓學生從文章找出答案,並和同桌互相討論,得出結論,紅領巾們是因爲小鳥可愛、快樂、機靈、活躍纔去保護小鳥,這樣很自然的進入到了第一,第二節的課文學習。

不足之處是朗讀的訓練時間安排還不夠。朗讀感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境界,朗讀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導。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語文新大綱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安排充分的朗讀,也就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引領孩子在一次次的讀、一次次的體驗中理解課文,體味情感。教師的課件製作很精美,但有時出示不夠及時,學生貼近文本時間較少,過多地依賴課件,應把課件和教材的位置擺正。

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學生表現比較活躍,教師也採用了很多方法來激趣。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應是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和形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於一定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一、二兩節講述的是清晨小鳥的快樂、活躍,第三節是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如何把文字所傳達的開心快樂轉爲學生的快樂,變成學生的直觀體驗,從而讀出快樂呢?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並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這一點教師做了努力,但效果不明顯。建議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最理想的。可是要二年級國小生達到這個理想的目標還有一定的難度。希望譚老師在此方面注意訓練,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創設高效課堂教學。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2

《臺灣的蝴蝶谷》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的一篇優美散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色。錢老師在執教第二課時時,運用多媒體、實物等教學手段創設了優美的情境,把學生領入充滿迷人景象的蝴蝶谷中,使學生在簡單、活潑的氣氛中,直接“聞其聲、觀其景、臨其境”。把學生的認識欲、積極性完全激活了,到達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優美情境,引領學生走進課文

首先錢老師運用多媒體展示臺灣的山谷圖,一羣羣色彩斑斕的蝴蝶在山谷裏翩翩起舞,這麼美的景象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吸引住了,學生彷彿隨着那美麗的蝴蝶來到了臺灣迷人的蝴蝶谷,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課文中。

在講到黃蝶谷和彩蝶谷時,又通過動畫演示,展現出金光燦燦的黃蝶谷和五彩繽紛的彩蝶谷的景象,爲了能讓學生真切體會彩蝶谷的美,錢老師把實物花瓣撒向空中,當五顏六鈀帶着香氣的花瓣緩緩飄落的時候,再多的語言都是不需要的了,藉助這些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完全在課文中徜徉、留連,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美景,體會了課文。

二、抓住了關鍵字詞,探究美

錢老師在教學課文時,始終抓住一些關鍵的字詞,通過反覆品讀、比較、回味來理解課文,體會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詞之妙,如: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圈出描述動作的詞,然後討論爲什麼用“飛過”“穿過”“越過”這三個詞,能變換位置使用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白了這三個詞不僅僅具體準確地描繪了蝴蝶的動作,而且又避免了單詞的重複。此時錢老師提出,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也要在用詞上下功夫,不能總是用那幾個詞,由於是實例點撥,生動形象,學生易於理解和理解。

基本最經常的訓練。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教學中,周老師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默讀、自由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當學生通過朗讀體驗到大瀑布的雄偉壯觀後,周老師讓學生利用課文的語言讚美瀑布;緊之後,出示枯竭後的瀑布課件和品讀課文相關段落,學生自然產生了失望、悲傷等強烈的情感體驗,周老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通過“讀”把情感表達出來,這些實踐點的落實促成了學生語感的構成。言語實踐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讀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進學生把書讀好。

二、心靈對話——悟之源

在流淌着個性的語文生活中,學生帶着個性化的體驗,充滿了審美的愉悅,多角度地詮釋了文本的內含。“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課程標準》只有對話,纔是真正的引導;只有對話,才能走進心靈;只有對話,才能彼此接納;只有對話,才能相互造就。在這堂課中,周老師讓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碰撞;親近作者,與作者交流,讓學生與文本與作者進行了“零距離”的心靈對話。積極靈去傾聽心靈,到達心靈相通,情感共鳴,構成獨特的閱讀體驗。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中盡情地流淌,學生就產生了與文本對話的內在需要,變“要我說”爲“我要說”,師生對話就成爲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過程。當週老師用多媒體展示大瀑布兩個截成不同的情境,掀起了學生強烈的情感波瀾,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從孩子們的語言中可看出他們發自內心的要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呼喊。

三、走向實踐——悟之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而培養這種潛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把文章感悟與人生感悟有機地結合起來,去生髮創造新思路、新問題和新價值。在這一課中,周教師巧用了課文的空白點,讓學生當堂準備稿子,當一回巴西總統向巴西人民作一回演講,巧妙地爲學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臺,激活了學生的內心世界,迸發出學生的情感火花,讓真情在學生慷慨激昂的演說中流淌。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與文本對話,對話的實質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時空,他們激情澎湃,將對瀑布的熱愛與同情,對環境的憂慮通過自己的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這樣的平臺是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再是教材的解讀者,教案的執行者,是一個善於創設情境,富有教育機智的人,他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喚醒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課堂上,周老師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努力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讓學生們“悟”得其神,“練”得其法,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智慧得到盡情展現,課堂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臺,值得我思考和學習!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3

在自主合作中探究——評吳老師《動物的互惠互助》一課

一、自主——確定探究目標。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新課程要求我們徹徹底底打破傳統教育中老師牽着學生走的“滿堂灌”教學方式,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使他們成爲真正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吳老師在教學《動物的互惠互助》一文,課始她把課題板書好,讓學生讀準音、讀連貫,再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疑問。學生們思維活躍,熱情高漲,大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經過羣衆梳理,歸納出兩個重點問題:

1、哪些動物互惠互助?

2、它們是怎樣互惠互助的?

此時,吳老師由衷地表揚學生:你們能自己確立學習的目標,真了不起啊!老師的肯定與信任爲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爲深入學習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合作——體驗探究過程。

心理學研究認爲:人的發展不是一個完全外塑的`結果,而是一個在認識、實踐中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應引導學生憑藉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

1、選取最感興趣的部分合作學習

《動物的互惠互助》一文爲了說明“動物的互惠互助”這一搞笑現象,列舉了蜜獾和導蜜鳥、海葵蝦和紅海葵、鱷魚和千鳥這三對動物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趣事加以證明。學生對這三對動物互惠互助的現象十分感興趣。吳老師引導學生採用六人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並根據本小組的實際狀況選取最想探究的部分進行閱讀,能夠選一對,也能夠選多對。這樣做,爲的是照顧到每個小組、每個學生,使他們享受到閱讀的快樂,體驗到被老師尊重的幸福。一旦選定學習資料,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地全身心投入課文中,或圈圈劃劃重點詞句,或在有疑問的地方做好記號,對這部分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崔巒同志曾指出:“要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因爲自主閱讀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不然,勢必助長學生的依靠心理,又怎能進行有目的的討論與交流呢?也就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終身學習的潛力。在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以羣衆的智慧攻克難關。也能夠把自己讀懂的資料和小組同學分享,其他同學如有同感,則互相補充,如有疑義也可反對、辯論。在此過程中,思維與思維的碰撞十分顯著,我們在激發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時,就應多注意教給

學生一些溝通的技巧,尤其在出現意見不合時,更要去除自我爲中心的思想,尊重事實,構成共識。例如,有學生對“蜂蠟”一詞不理解,小組的成員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猜想,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爭得面紅耳赤。此時,我們能夠帶給參考意見:課後查查有關資料。

2、選取最具特色的方式合作展示

課堂上,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之後,根據已有的學習經驗商議如何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或有分有合地感情朗讀,或有主角分配的小表演,或用聲情並茂地介紹……只要是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的,都就應得到掌聲與肯定。這樣的展示其實也是其他小組學習課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是理解的容器,而是涌動着生命靈性的個體。他們儘管還沒有系統地深入地學習課文每一部分,但是由於有預習作基礎,因而對本小組以外的學習資料並非一無所知,反之,還會有新的問題產生,隨着新問題的產生,學習又向縱深邁進一大步,新的智慧便由此生成,課堂也就煥發出個性閃亮的色彩。例如,有學生在聽“蜜獾與導蜜鳥”研究小組的彙報後,立即發問:“導蜜鳥‘做出特殊的動作’究竟是怎樣的動作?”再如,某學生聽了“海葵蝦與紅海葵”研究小組的介紹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紅海葵能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海葵蝦夾着它就不危險嗎?”當聽到這些發自內心的聲音,我們感到無比驚喜,這纔是學習啊!這時,吳老師及時保護他們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課後繼續探究。下課後,各小組通過查閱圖書、請教老師或上網蒐集資料等途徑蒐集到了其他動物互惠互助的資料,及時摘錄或下載下來,並進行交流與展示。展示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精彩的介紹,有剪貼、摘抄本,有圖文並茂的手抄報、搞笑的網上錄象……在此過程中,學生多項潛力得到鍛鍊與體現,尤其是在更新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得到體現,語文素養更得到進一步提高。

僅使學生逐漸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也增添了學生熱愛生活,學習語文的樂趣。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4

田老師剛纔給大家展示了《樹和喜鵲》這課的閱讀教學。對於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該如何開展,下面我就結合田老師的這節課來說說我們的想法和做法。

在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師教學用書》中,本學期的閱讀教學目標是這樣的:閱讀目標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4)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6)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我們教研組通過教研,根據學段目標和文本與學生的特點,擬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孤單“鄰居”“招呼”等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學會運用。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一、爲了落實第一個教學目標,在精讀教學時,我們是這樣做的:

這節課複習詞語導入後,精讀第1、2自然段時,抓住“孤單”這個詞,讓學生結合第1自然段讀一讀想一想:你從哪裏看出樹和喜鵲很孤單。讓學生在語義的層面理解“孤單”就是隻有一棵、只有一隻,“孤單”就是“一”。

然後老師問:生活中,你有沒有孤單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感受孤單的情感。這樣,學生從語義和情感兩個層面對“孤單”進行了理解,與樹和喜鵲的情感有了共鳴。

這時,讓學生:你能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嗎?學生在理解了孤單的基礎上,讀好第1自然段就比較容易了。理解語言是讀好書的基礎。

在精讀3—6自然段時,我們也是這樣做的。讓學生抓住“鄰居”“快樂”“招呼”等詞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詞語的意思,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讀好文本,讀懂故事。

文本故事只是個語境,是理解語言的載體。通過這個載體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在訓練中促使學生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我們老師們要強調語言的理解,而不是文本內容的理解。讀好文本故事、理解文本內容是爲了理解語言,落實低段閱讀教學的訓練重點。那我們爲什麼理解詞語,學習這些詞語是用來幹什麼的?

理解是爲了積累,積累是爲了運用。所以,在這節課的'最後環節:讓學生用上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故事內容。這就是把這些詞語,從課本中搬到學生的口語中去。這樣,搬的次數多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提高了。

二、關於第二個教學目標“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的達成

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不僅是把字音讀正確,更重要是讀出標點符合表達的語氣,讀出語義,讀出詞句表達的情感。

這節課是第一課時的延讀。第一課時重在讀準字音,本節課重在讀出語義。學生在理解詞句的上,就比較容易讀出語氣、語義和情感,讀出自己的理解。但不是理解對了,就能讀好了,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當學生需要幫扶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範讀。低年級的學生善於模仿,讓他們多模仿,多讀幾遍,在讀中不斷提升讀書水平。

田老師在這節課中就是這樣做的,在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的基礎上,給學生範讀課文,讓學生讀出語義,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學生聽說習慣的養成

在這整節課中,田老師還注重了學生聽說習慣的養成。“大家聽他說”“你讀給大家聽”“誰聽的最認真”“大家都往這看”“你是聽的最認真的”“你們是這樣想的嗎”,田老師像喊號子一樣,不斷地說,不停地講。

國小語文評課稿範文15

《樹和喜鵲》是部編版語文第二冊的第6課。這是一則有趣的童話,寫的是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起玩耍,一同遊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胡老師整堂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心裏感受,讓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談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沒有夥伴和朋友的生活纔會孤單。理解“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很自然能理解課文,學生體會了這篇課文的人文價值。

教師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語言價值,着重於語言文字方面的訓練,培養了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基本功。老師設計了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如:你就是那棵樹,當你長出第一片小葉子的時候,你想對鄰居說什麼?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所想的情景,同時也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又如:喜鵲喜鵲,你有那麼多鄰居,可以和鄰居們幹什麼?像這樣的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訓練,胡老師課上還有多處。可以看出,整堂課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高於一般一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平時胡老師這樣不斷訓練的結果。

胡老師整堂課非常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且十分溫和善於啓發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化解學習過程中的難點,並抓住學習重點。老師積極地參與學生的`討論,用自己投入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因此,整堂課上自始至終學生臉上都洋溢着學習的熱情。

如:一開始,學習練習上下文理解“孤單”,孩子們積極地響應,能想想自己什麼時候覺得孤單,後來體會樹和喜鵲的快樂,教師引導到位,突破了教學難點,理解了有夥伴的重要性。課堂上讓學生參與,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如:爲了幫助學生有了鄰居熱鬧的場面,胡老師讓學生來做做它們的動作,模仿喜鵲和樹的口氣來說話,學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然而,課堂教學使缺憾的藝術。一年級的孩子學習課文還應該多給他們一些讀課文的時間。其實,無論是什麼年段的語文課,課堂上都應是書聲朗朗。朗讀就像一位出色的導遊,引領着學生欣賞課文中每一處風光秀美的地方。反覆地讀,把文章讀得越好,學生就越能體會到作品的思想內容並受到感染。

不必老師再費口舌去分析講解,學生們很容易就理解到。比如,學習第6自然段,以讀帶講,師生合作對讀:師讀“每天天一亮”生往下接“喜鵲們……”;師讀“天一黑”,“他們……”,嚮往快樂是孩子們的美好天性,學生立刻明白樹和喜鵲快樂的原因,結合自身實際能理解到朋友的重要,無痕滲透人文教育。在反覆朗讀中,還能讀出“嘰嘰喳喳”、“安安靜靜”這類詞語的妙處,課適時積累拓展。

另外,對於朗讀的指導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有些地方,如2、6自然段的感情基調是不同的應該讀出差別來,前者聲音低沉,後者歡快。讀準字音後,讀不僅就是讀,還得有感情,老師可以進行範讀,讓學生試着比較一下怎樣讀更好。

總之,本節課亮點頗多,如果朗讀跟上去了,整節課就更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