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其他1.32W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學生 餘秋裏 家長 余文俊

人們常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社會這個大環境而言,家庭教育從微觀的角度直接施加影響於人,在人的教育和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教育發展史上,人們很早就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的教育職能很早就存在了。中國古代就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故事和《顏氏家訓》、《大公家教》等家教文獻。在中國,歷來就重視親子關係,重視長輩對子輩的家庭教育。古語云:治國、齊家、平天下。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一貫就重視治理家庭。可以說,我國的家庭教育歷史十分悠久了。而近現代,中外許多著名的教育家,如誇美紐斯、洛克、盧梭、福祿倍爾、陶行知、陳鶴琴等,在他們的教育著作中,無不強調家庭教育在兒童身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那麼如何搞好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呢?我認爲做好以下幾點是十分重要的。

一、用愛感染孩子

一般來說,雙親對子女都呵護備至,寵愛有加,對子女的生活、成長傾注着極大的關心和愛護。父母的愛,特別是母親的愛,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特殊的偉大力量,它能使兒童感到自己常處在安全和幸福之中。因此,父母經常會通過情感來控制子女的行爲。由於子女對父母往往懷有依戀、愛戴和信任感,所以他們也願意聽從父母的教育和安排。如果家長一味地指責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恐慌,甚至叛逆等不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舉止。因此,家長要給孩子關愛,多與他們交流、談心,用自己的愛感染子女,促他們上進,使他們健康成長。

二、思想教育抓牢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動機和出發點是從家庭利益出發,盼望子女能有出息,在考試、升學方面獲得成功,從而有個好工作,進而有個好家庭。這種想法並不是不好,只是會導致父母“重智輕德”現象的發生。父母一味的要求子女考出好成績,忽視了思想品德教育,甚至爲子女護短,對子女百依百順。一旦孩子成績滑坡,家長的心態又不正了,對孩子大聲吼叫、訓斥,甚至體罰。長期以往,孩子對學習就產生畏懼心理,又何談“拔尖”呢?而且家長放鬆了對孩子的思想品德的要求,子女的很多缺點就會越來越明顯,甚至誤入歧途。因此家長應該端正教育目的,明確教孩子是爲祖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家庭氛圍良好

相對學校而言,家庭中家長與子女的互動接觸類型一般多屬於非正式和高頻度的。家庭的接觸交注是以“融洽”和“喜愛”爲媒介的。一般來說,在學校裏學生會感到拘束,不能完全放開了,而在家中,子女變得隨意、自然。因此,在輕鬆的氣氛下,家庭教育的效果比較有影響。那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呢?密切交往是關鍵。有的家庭中父母很含蓄,他們不愛表達,與子女的交流很少。這類家庭的子女在家中會有一種拘束感。在父母面前放不開。時間一長,雙方都不善於溝通,家庭氣氛較沉悶。有些家庭成員之間經常聊天、談心,家庭氣氛輕鬆、活躍,還有些家庭父母與子女經常做遊戲,節假日郊遊,較好地體現了家庭的娛樂功能。在良好的家庭氣氛下,家庭教育影響自然地傳遞到受教育者身上,教育效果很好。

四、期望不可過高

爲人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頭地,出類拔萃,能有所成就。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關資料顯示,家長對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則子女對自己學習成就的願望越強烈,其學業成績也普通提高。因此,家長的期望也是孩子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動力之一。但是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高,採取了許多不正確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如強制壓服、粗暴專橫、過早定向、拔苗助長,參加各種培訓班等,不僅違背了教育規律,而且使子女身心受損。過高的期望,往往導致親子雙方關係緊張甚至對立,出現“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結果。因此,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要遵循適中度原則。

五、挫折教育必要

自計劃生育實施後,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這樣,兒童就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出現了“6+1”的模式(六個大人加一個小孩子)。對於家庭的教育而言,其有利條件是家庭成員對兒童傾注的感情和教育精力可達到最大值;不利的是,家長對兒童會過度關心、溺愛,特別是祖父母,更是將他們視爲珍寶,“追着喂,拍着睡”,甚至到學校去代替孩子搞清潔衛生。於是,孩子被寵壞了,他們變得驕橫、易怒,好逸惡勞,“只知受愛不知愛人”。有關研究認爲,獨生子女較非獨生子女的學習和道德行爲習慣普遍要差。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認爲有時候孩子吃點“苦頭”也是必要的。比如,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節假日幫助家裏打掃衛生,寒暑假還可讓他們去野營,鍛鍊其意志。有時候,孩子們遇到了困難,大人不要馬上去幫忙,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

六、與校常保聯繫

國內外的教育家普遍認爲,現代的學校,如果沒有家長們積極地參與其工作,就不可能存在。教師需要一些真正的幫手家長,這也是他們應盡的職責。學校要儘可能多地同家庭聯繫,反之,家庭也要儘量與學校多聯繫,家長要與老師多交流,雙方配合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作爲家長,在關心孩子成績的同時,更要注意孩子的思想傾向,有空可以同班主任老師多交流,積極參加學校或班級舉行的家長會,認真閱讀“家長學校”發下的資料,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掌握家庭教育規律,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補充學校教育之不足。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只有調動家庭的教育力量,社會才能更好地實現對青少年的控制和教育。作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要認真負責地爲他們導航,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