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大全(5篇)

其他1.17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教師的教學工作,瞭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及時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大全(5篇)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1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新時期的教育應該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的興趣、知識、經驗和思維,他們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一、營造教學情境。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課堂教學中應開放學生學習的情境,從而點燃思維的火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調動是形成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源泉。姜老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先激起學生朗讀詞語的興趣,積極地讀準詞語的字音。然後圖中的小動物與課文中出現的動物名稱一一對應起來,讓學生在腦中建立起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的可愛形象。這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願望,學生和小動物做好朋友,一同參與,一同學習,學生學習就更有趣味了,學生自然比較自信,也容易獲得成功的快感。

二、改善學習方法。

課堂教學是知識方法傳授的主陣地,但知識不是一勞永逸的.。學生在質疑討論中越說越明,同時也培養了思維、表達和合作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應大力提倡質疑、討論。在學習三種小動物過冬的方法時,姜老師讓學生先讀一讀,然後小組裏自由討論,把小動物過冬的方法先給小夥伴說一說。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學生之間的學習、思維方式便會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融合,自覺地取長補短,改善自己的學習、思維方式。

三、擴展課外知識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課外閱讀的具體要求。姜老師在學完了課文後,又介紹了一些其他動物過冬的方式,進行課外延伸,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培養學生喜愛圖書、樂於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姜老師努力把握住這一點,讓這堂課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讓學生真正地愛語文,懂語文,讓語文課成煥發生命活力,成爲學生的樂園。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2

這次聽了二年級兩位語文老師都上了《小動物過冬》,這兩節“同題作課”讓我感受頗深。《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極富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瞭解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同時在情感目標上要滲透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情感。這次兩位老師課前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課件非常精美,一個個動物頭飾等都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板書設計也比較新穎。下面我主要來評一評孫燕老師的這節課。

聽完課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孫燕老師對整個課堂的把握又更上了一層樓。她用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地朗讀,讓學生走進小動物的世界和小動物們共歡樂,同時在開心愉快中學到了小動物們過冬的各種方式,及爲什麼要這樣過冬的知識。

整堂課的教學中,最大亮點就是讀。表演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多種讀的方式讀出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自己獲得情感體驗,有層次性,爲學生個性化學生提供廣闊的平臺,抓住文中的`詞語讓學生品讀,方法較好。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課文中只介紹了三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但這三種過冬方式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進行課外延伸,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培養學生喜愛圖書、樂於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孫老師努力把握住這一點,讓這堂課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讓學生真正地愛語文,懂語文,讓語文課成煥發生命活力,成爲學生的樂園。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3

《小動物過冬》是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童話,主要講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張老師在執教時能很好地抓住這兩條主線來幫助學生理解、分析課文。教學目標較明確。

整堂課,張老師能用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用生動的過渡語去感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朗讀,讓學生走進小動物的世界。我認爲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導入環節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聯繫學生生活實踐,設計了“冬天到了,小朋友們是怎樣過冬的?”,由此自然引入“那麼小動物們會怎樣過冬呢?”,從而進入今天的'課堂學習,揭示課題時學習生字“物”,通過學生們通過“加一加、比一比”的方法,達到了分散識字這一教學目標。

2、注重學生的朗讀。閱讀課文主要是以讀悟文。本節課張老師根據學情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讀。用喜歡的方式讀,自由讀,指名讀,合作讀,表演讀,男女互讀。另外教師能在適當之處加入一些朗讀指導,如小燕子和好朋友分開時心情是難過的,應帶有難過的語氣來讀,真正做到了以讀爲主,以讀代講,實現了新課標要求的讓學生在讀中體會。

3、注重識字方法指導:張老師運用了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在讀音方面,教學生注意輕聲的讀法,如:量、裏等字;注意平舌音的讀法,並且通過個人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方式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課堂上特別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時候,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比如本課我們運用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看圖片”“聯繫生活”等方法識記生字,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更是耐心細緻,觀察仔細,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把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4、評價方式多樣化。在本節課中,教師能變單一性爲多樣性。採用學生自評,如在分段朗讀後,安排生生互評,形成民主、開發的學習氛圍,能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教師的評價也不再是單一的語言評價,體態語評價也得以充分體現。真誠地走到學生前給予讚許的眼神,一個微笑,一次認可的點頭等等,更能傳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

5、整堂課教師無論是從語言上,還是肢體表現上始終充滿激情,感染着學生。而且教師的基本功紮實,書寫工整,板畫嫺熟。語言有親和力。這樣的課堂給學生溫暖、親切、信任、放鬆的感覺。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值得商榷的是指導寫字一定讓學生學會觀察。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4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三隻小動物之間的對話,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課文還流露出朋友間溫暖的友誼。課文內容較淺顯,語言也較直白,可謂通俗易懂,可文中有一些詞語學生較陌生,像這樣的文章,其主要目的就是朗讀和識字,我深知要實現這個目的的難度,可許老師卻能這樣輕鬆地完成,實在是佩服。

一、人——魅力十足

在評這堂課之前,我想先說說許老師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那是笑容可拘,童心未泯,愛心透明。她一站上講臺,先不開口,就給人以倆字“舒服、夾意”,這種人看上去養眼,聽完課後又一感覺:那簡直是生活在兒童世界裏的天使呀!整堂課中,許老師始終充滿激情,我記得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激情不是簡單的情緒,而是教師對學生那份執着的愛”。也許正因爲這份愛,才讓許老師在課堂上如此魅力十足。她的每一句話語都充滿着對學生的愛,婉如學生的大姐姐一樣,接下來,我說說她那讓孩子聽了倍受鼓舞、貼心的教學語言。

二、話——煽情貼切

(一)、在認識動物名稱時,許老師說了這樣一連串的話來,調動孩子們大膽地讀,積極地讀。

1、指簡筆畫對學生說:“喜歡它就把它的名字讀準。”

2、(生讀後)許老師又說:“我聽出來了,你很喜歡他”

3、(要領着生齊讀了)“讓我們大聲、熱情地呼喚它。”

4、(不時不時誇獎孩子)“聲間真響亮!”

5、“小燕子到處飛,見識廣,我們可以親熱地稱呼它燕子姐姐。”

6、(生:“哇哇哇”叫後)“多響亮呀,就像一個神氣的男孩,讓我們一起跟它打招呼——‘青蛙哥哥’。”這些話,簡直說到孩子們的心坎裏了,左一個哥哥,右一個姐姐,把孩子們哄得樂呵呵地跟着學了。

(二)、指導朗讀環節

1、“這個辦法真不錯!接下來說哪隻小燕來讀讀?”

2、“小燕子,你讀得可真生動,又正確又通順,我們也很捨不得你離開呀,你要什麼時候纔回來呀?”

3、“那小男孩站得高高的,就請你。”

4、“讓我們請一隻青蛙哥哥大聲地跟我們說一說,他是怎麼過冬的?”

5、“我再請個青蛙哥哥向它挑戰。”

6、“哎呀,丟了這個動作,小青蛙冬天可就不夠溫暖了。”

7、“多帶勁呀,我們一起來鑽鑽。”

8、“我也有些心癢癢了,我就是那隻小燕子,誰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們倆來給大家商量商量。”

這些話既煽情,又把學生捧得高高的,個個聽了渾身是勁,叫誰不跟着學都難!

三、課——紮實有效

我們都有體會:一節精彩、生動的課往往讓人大開眼界,給人以震撼和美的享受,也讓我們體會到課堂的快樂,許老師這節課的大概流程是這樣:

(一)謎語激趣,情境中識字

(二)巧設問題:解讀一、二自然段。

(三)說“商量”,練“商量”反覆誦讀三至七自然段。

(四)寫字

也就是這樣一堂課,可以說融“情味,意味、趣味”於一體,環環相扣,行鄉流水,她把文本內容和識字對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收放自如,既有真情流露的朗讀,也有趣味橫生的識字,理解詞語,一堂下來,學生把字記得刻骨銘心,音讀得準確無誤,詞解得通透自然,文讀得情意濃濃,這對我們低年級來說,就夠了,也非常了不起。我記得於永正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看別人的課,就上不好自己的課。”可聽了這節課後,我又一次發現自己平時的課差距太大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當我們細細回味這堂課的精彩之處時,我們就會發現她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文識字和反覆多樣、有層次朗讀。一節課下來,我發現許老師對那些要認、要寫的字,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就拿“商量”一詞來說,它先後出現了十幾次,學生就在她靈活多樣的變化出現中不厭其煩地讀、記、說。

(一)字詞教學方法多、有側重。

1、隨文識字,方法多。

(1)、利用畫面,理解詞語

“正確理解和運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之一。”如在理解詞語“刮”:許老師演示了一幅畫,秋天到了,樹葉紛紛落下來。許老師問:“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待學生回答後,許老師巧妙點撥:“秋風的力氣是那麼大,連樹葉都從樹上掉下來了,又大又冷的風,我們就說“刮”。這抽象的詞一下子就被理解了。再如“聚到一起”,許老師演示動畫:“小燕子撲棱着翅膀飛來了,小青蛙一蹦一跳邊來了,小蜜蜂當然也不少了,這就叫‘聚到一起’”,隨後,許老師不經意說:“許老師不遠千里從江蘇趕到江西與大家……”(生齊答)“聚到一起”,這樣理解詞語的方法輕鬆、自然,貼近學生生活,又讓學生充滿了興趣。

(2)、做個動作,感悟詞語。

在教學小青蛙說的話——“我吃得飽飽的,鑽到泥土裏睡上一個冬天。”許老師讓孩子做個“鑽”的'動作,孩子們用手扒開泥士,頭往下拱。這些孩子也就有那麼可愛,就這樣簡簡單單,快快樂樂給理解了。

(3)、望文生義,拆字識詞

理解“春暖花開”一詞,老師教孩子們先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再合起來便是這個詞的意思。在理解“暖”時,許老師告訴孩子“陽光照在身上,我們會感到暖和”,“暖”是日字旁,漢字表意性在這裏得到了詮釋。爲了使孩子記得更形象,更深刻,又出示了一幅畫,畫面上有盛開的鮮花,有綠油油的小草,“春暖花開”的景色便牢牢地在孩子們腦海裏紮下了根。

看到這些識字解詞方法,我不由地想到:其實字詞教學也需要學生很感性地接觸它,它依賴於一定的語言環境,調動各種感官,讓字詞也充滿情趣。

2、突出難點,有側重。

如“滴”字側重,強調裏面的“八”和“口”,“暖”側重字形,強調形旁表義及右邊的筆順,“鑽”側重字音和字義,“第”側重同音字的區分。在詞語教學中,許老師也有所側重,那就是“商量”,它貫穿全文,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了“商量”的含義。

(二)朗讀有情,有味,有趣,層層深入。

“朗讀就是理解,朗讀就是創造。”這是竇桂梅老師對朗讀的解讀,許老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讀”這一手段,以讀代講,以讀傳情,讓學生反覆地,有目的地讀。一節課下來,光是讀書就達到20多次,其中還不包括許老師的範讀,引讀,體現了朗讀的層次性。初讀時,讓學生自由讀兩遍課文,明確要求,學生只對課文內容有個初步瞭解,然後讓學生介紹動物過冬的方法,在這其實是指導學生讀好重點句,分角色時,重點指導了燕子的兩個問句,並採用了“師生共讀,生生共讀,”讀出了對課文的理解,讀出了對朋友的關愛,課堂中許老師善於利用範讀、引讀、給學生奠定朗讀基調,讓學生從一知半解地讀到有滋有味地讀,從只是動動口唸到發自內心動情地朗讀。這一切都是許老師那親切自然,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所帶給我們震撼。如在指導讀兩個問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蟲子嗎?可以不會飛,怎麼到南方去呢?”,許老師這樣指導孩子讀出疑問語氣。

(一生讀),“可是在沒聽小青蛙說話之前,小燕子是充滿了擔心,哪隻小燕子再來讀讀這句話?”

(又一生讀)“充滿了疑問,難怪這裏面有兩個問號,我想請一個小朋友再來一次”

(又一生讀,開始讀得快了些,也讀錯了)許老師馬上提醒他:“彆着急,重來。”

(生便放慢了語速,讀出擔心)許老師評價:“多着急呀!”爲了激發學生朗讀小燕子和小蜜蜂的對話,許老師問:“會商量的小燕子,和小蜜蜂在哪裏?”,這樣一問,小朋友的小手都紛紛舉起來,又開始了快樂朗讀。

課堂中,許老師讓孩子參與朗讀的面廣,機會多,這也許就應證了她的教育理念:“讓每一朵花都燦爛地綻放。”

最後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語“讓我們記住這美好的約定!”,讓人意猶未盡,既爲這節生動的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讓學生理解什麼叫“約定”,感覺這句話還非說不可了。

小動物過冬評課稿5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教學的原則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散識字,寓識字於閱讀中,讓識字與閱讀相輔相成。

這節課講的是第一課時,根據新課程標準和這次遠程研修的精神我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學寫“物、刮、商、量、暖”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

整個教學活動圍繞這一目標進行,那麼張老師是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目標落實到位的呢?

一、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揭示課題學習生字“物”,通過出示秋風圖學習了生字“刮”。學生們通過“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達到了分散識字這一教學目標。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這一環節張老師更是運用了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在讀音方面,教學生注意輕聲的讀法,如:量、裏等字;注意平舌音的讀法,如:鑽、藏;在理解詞語方面,更是用了聯繫生活實際,看圖片,討論,做動作、造句等多種方法。並且通過個人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方式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這一環節,張老師更是把遠程研修的宗旨踏踏實實的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語言環境對識字的作用,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這是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最大優點,教學時充分發揮這個優勢,特別是字義教學,就可以避免以詞釋詞,機械地照搬字典上的解釋。如在教“暖和”一詞時讓學生找找近義詞、反義詞,通過讓學生一次次地朗讀,來體會它的意思,使生字的音形意達到完美結合。學生通過讀學習了“暖和”“春暖花開”“藏”“鑽”等字詞,更是通過讀理解了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在閱讀中識字,寓識字於閱讀中,讓識字與閱讀相輔相成。很好的完成了閱讀中識字這一教學目標。

四、分類識記,學寫生字:

這一環節張老師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時候,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比如本課我們運用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看圖片”“聯繫生活”等方法識記生字,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更是耐心細緻,觀察仔細,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把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另外,張老師的教學基本功有目共睹,普通話標準流暢,教態親切自然,板書工整認真。在課堂教學中有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例如在讓學生說說讀懂了哪些問題這一環節,因爲課文較長,教學設計是以讀懂的過冬方式爲“點”,輻射全文,引導朗,讀激發學生讀書慾望和興趣。那麼學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不會按照課文的'順序,老師的意願去理解的,張老師的引導作用,她的機敏,她豐富的教學經驗就更顯得尤爲突出。

這節課是我們遠程研修小組和二年級全體語文教師依據新課標和遠程研修的精神精心打磨的一節課,這節課我個人認爲是非常成功的一個課例。蘇軾說的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是這節課的打造者,所以很難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旁觀者清”,所以懇請在座的各位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