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

其他1.2W

教師把課堂提問作爲教學環節設計的主要部分,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有哪些?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

優化檢測方式。

英語的單詞檢測是每週都必須完成一定任務的,我一改往前大家統一時間同一任務的檢測模式,將檢測內容出4套不同的測試題,監測的時間很靈活,學生可以選擇在一週的週一至週四的答疑時間,無論哪天只要準備好了,就可以隨時到我這裏隨機抽取一份試題檢測,試題的答案和登記表都在我辦公桌旁邊的牆上貼着,學生檢測完後自行覈對,錯誤的地方我就會讓他及時訂正或者給他講解疑惑,完成任務了就自行在表上作好記錄。這樣基本既避免了學生在測試時有時會抄襲或者有疑惑也不解決的情況,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生間互相監督互相競爭的學習氛圍的形成。

在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調整後,很明顯的是學生答疑的情況有了顯著的改善,通過平時的單元檢測也好,期中的段考也好,都反映出多數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通過不同的任務設計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互動。

這種選課走班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可能和原來完全不同。大家沒有固定的班級,沒有固定的夥伴,相互間的合作和交流僅限於課堂上。如何加強學生的溝通合作,幫助他們儘快熟悉夥伴,愉快的學習,我也做了一些嘗試。

有效的利用過程性評價幫助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精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開始,我對於過程性評價的理解是混亂的,也是非常深惡痛絕的。每兩週一次的過評讓我痛苦不堪,經常爲了完成過評耗時耗力絞盡腦汁,但是好像沒什麼效果,學生不怎麼當回事,家長也很少看。我將過評表好好分析了一下,那上面既有對於學生學習習慣的監督,也有對學生學校效果的反饋,覺得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它來服務於我的日常教學。於是,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節奏和教學任務將過程性評價記錄作了改變。

例如,在學生的口語實踐練習中,我讓學生以英語教學班爲單位自行組合完成英語配音任務,準備時間是兩週,要求必須是三至五人,不足三人者在團隊合作評分項上有扣分。不同班級的學生互相評價,給出評價建議和分數,然後三個班級中最好的三組做巡迴展示。這一活動前期準備比較費時費力,但是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觀看或者收聽別人的音視頻時,學生們非常認真而且很有收穫。他們收穫的不僅是在完成任務時克服困難的勇氣,通過不一樣的渠道學習知識的樂趣,還有和同伴愉快合作後的情誼。

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環節,提高學生複習的有效性。

在每個學段的考試前,我們學科都有口語測試的環節,佔比10%。爲了使學生能夠即達到口語練習測試的目的,同時又能很好的幫助他們自己養成良好複習總結的習慣,我設計的內容是提前三週將任務佈置下去:要求學生從本學期所學的話題中任選一個,要求儘量多的使用本話題相關的重點詞彙和語法表達,每一個話題給出簡單的內容提示和要求。

在第一週的準備後,學生需要把所選話題的內容寫成文字,以電子稿的形式發到我郵箱裏,我在第二週會將學生的電子稿打印出來後,給每個學生約好時間當面批改,及時指出他們的錯誤並且說明錯誤的原因,督促他們及時糾正。第三週的答疑時間,學生按照交稿時間編好的組,每天下午15人,自行來我教室進行口語交流測試,除了講述他們所選話題外,我或者是其他同學會根據他的所講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其他同學根據他的表述和反映給出成績。這樣,學生的口語測試成績既能夠體現他的口語交流的能力水平同時也能夠通過寫作的小練筆幫助他們及時總結複習。

一年下來,摸爬滾打,有過苦悶和疑惑,也有喜悅和快樂,我邊思考邊摸索,和同事們也常常溝通和交流,我的這些想法和做法也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不停的調整和改進。教無定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能夠更好地服務學生,服務於每一個學生,是我們不變的目標。所以,我們依然在路上!

在“變”中尋找課堂教學策略方法。

新的教學模式倡導的是將課堂還給學生,需要真正落實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教學,那麼45分鐘的課堂講不講,講多少成了首要的問題。四高一第一學段的兩個月,我真的是可以用焦頭爛額,精疲力盡來形容。

首先是課堂上,比較嚴格的恪守少講,學生基本能自己掌握的基本不講的原則,然後等候下午答疑時間學生自覺的來我這裏答疑解惑。沒過多久,我發現我們的學生多數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種理想化的好學生:又好學而且積極上進。下午答疑時間,相比較對面化學教室的門庭若市,我這裏簡直是門可羅雀。

難道是學生真的很好,所學的知識都掌握了麼?可是前診也好,後測也好,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少啊?於是,我開始想如何在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使學生能夠積極有效的答疑。我的辦法是把教室變成超市,學生根據老師的學習任務和自己的學習能力,儘可能的在課堂上各取所需。在教學任務不變的前提下,從老師的授課形式到學生的學習形式等方面做出改變。授課形式上不再死板的遵從四步走:前診,自研,任務完成,覈對任務。而是靈活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完成任務的步驟和順序,而我則根據學生的選擇適時的'監督指導。

課堂的教學任務的推進也逐漸從班級變成小組,這樣,使得學習能力相近的同學能夠自行組合,便於我在課堂上更加有針對性解決他們個性化的問題。在授課內容方面,對於課堂上需要通過覈對答案來檢驗自己完成任務情況的環節,我也一改往日用PPT投影,大家集體覈對的方法,變成將不同類型的課後練習以分類的方法課前打印好粘貼在功能教室的各個角落,由學生根據自己完成任務的能力和速度去決定何時覈對答案。

這樣做的目的是,對於一些基本的容易自行覈對糾錯的任務,由學生自行對照然後互助完成,而那些課後練習中能力提升的部分是學生容易出錯的,也最能發現學生知識漏洞的內容。原本基礎較好的同學完成的快,他們的疑惑和錯誤經過老師稍稍點播就很好的完成了,從而可以開始其他任務的學習。而那些程度稍弱的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同伴互助後還有的疑惑就是我要重點給他們輔導的地方。

課堂上無法完成答疑解惑的,我會要求他們在答疑時間來完成任務。如此一來,我基本上一直能夠跟進每一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這樣的課堂看起來很亂,因爲不時有學生下座位去到教室的各個角落去核對自己完成的練習,但是,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基本上都能夠兼顧到,基本可以做到個性化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標籤:教學方法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