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精華】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歷史3.05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教學工作總結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人任高三的歷史的教育教學工作,這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以下是我的情況總結。

一、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

學校大力倡導教師個人的學習,根據本人所從事的具體教學工作和自己的實際,我認真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不斷變革自己的思想觀念,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武裝自己。

首先,爲打破自己原有的舊的思想觀念,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學會用系統思考的方法來指導具體的工作。通過不斷的修煉,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在教學中不僅僅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不僅僅本學科的成績,更關注學生的整體、全面的發展。

其次,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本學期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結合自己所教的歷史學科,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最後,積極學習探究式教學的有關理論和實踐探究式教學的理念。我認真的聽了學校各科老師的公開課,虛心學習他們的長處;同時,我還利用其他時間積極學習教學相關的理論,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對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紮實做好與教學有關的各項常規工作

認真制定教學計劃

1、學期之初,我就認真的研究高三歷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並和學科的教師商量,制定了較爲科學的高三第一輪教學計劃。

第一輪複習的主要特點是單元複習,需要學生紮紮實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再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適當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幹,又適當關照非重點。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使計劃達到更加的完善。

2、認真備課,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不僅是備教材,認真把握教材的重點和

難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和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同時,力爭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在課後,對導師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不斷引到學生形成科學的解題方法。在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儘量少講,而發動學生去探究,通過自身的努力建構知識,體會

到學習的快樂,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交流者和參與者,我總是在課堂上極力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5、狠抓歷史基礎知識,準確掌握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內在聯繫,形成學科內容的主幹系統和知識網絡

6、掌握基本的記憶方法和習慣,準確記憶基本史實,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使知識網絡化。

7、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和結論,這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

8、以單元爲中心,學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歸納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發展過程,從宏觀角度把握歷史。融會貫通,形成歷史知識的主幹。

9、複習策略

(1)每節課默寫一個重點知識點。

(2)以教師講解爲主,側重全面知識點。

(3)周測的進行,月考加強。

(4)強化學生複習資料:

(5)用時間講析資料上的練習。

10、學情(1)學生基礎性較差,識記能力差,有許多知識點學了即忘。

(2)除了優生以外,其他學生的學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學習是不善於思考,因爲沒有思考就沒有問題。也就不能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4)學生主動與科任教師溝通,師生之間學科交流較少。

三、對複習的反思

1、複習時(主要梳理知識)的時候,學生只需要簡單地回顧和記憶。不需要深入思考。在鞏固練習中,由於對應的知識,剛剛呈現,只需要簡單再現,因而思維層次較淺,教學過程中基本上多是強化記憶,強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2、複習過程中沒有持之以恆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課前的默寫、背書等這些在上屆學生試驗基礎上體現出較好的學習方法沒有能夠堅持到大學聯考的日子。

3、對學生沒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特別是優生的需求與不足。工作不夠細,只是表面的作些,並沒有真正細化分析,幫助學生找出學習當中的缺點和方法。

4、教師本人作題量不夠,以致作題的能力質量下降。因爲題量不夠,很難站在大學聯考的高度進行復習。所以高三教師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擬題的演練。

5、複習的針對性較差,往往面對的是所有的學生,可是每位學生的認知水平、基礎知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教學中沒能作到因材施教,導致中等生、差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最終導致放棄學習。

四、今後的高三複習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複習要有針對性,追求有效性。教學追求有效性就必須有針對性

的瞭解學生。具體做法如下:(1)每複習一個專題之前先提出教師自認爲本專題的重點和難點的問題,給學生作答,從而瞭解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缺漏點,大部分學生無法做答則細講,和引導。多數人能夠作答則少講,少練。(2)運用電子表格做一張學生學習情況表。專題名稱:學生姓名 考點1考點2 考點3考點4 備註 注意:掌握知識打鉤,沒有掌握打叉,強化後打勾和叉。 此表的構件有利於瞭解學生撫卹後還沒有掌握的內容,根據表中的反映情況幫助學習補充不足的知識,掌握了則強化對知識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因材施教。如果這些工作做到位的話那麼學生的基礎打的是非常紮實了。

(3)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小組討論法、列表比較法、自學法、表演法。

2、要注意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的銜接,從高一就要樹立學習的思想意識,要對高一、二年級歷史教師多聽課交流,使他們所教的內容有目的性,興趣性,平常大學聯考教研分析要及時在科組內反饋,使他們儘快成熟起來。

3、自己也要多看書,多作題,提高作題的質量,特別是典型題的解題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作題的方法和具備一定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應付大學聯考中的試題,大學聯考中的題目不可能出現平常練過的試題,只能是相類似的題型,因此教師提高、掌握、探究解題的途徑和方法,是今後任教高三歷史的重要工作。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本期任教七九年級的歷史,在領導同事的關心幫助下,在學生的配合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圓滿完成了本期的教學任務,現將本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儘管自己教齡已不短,但自己深深知道,不論是素質水平還是專業能力,都需要時時完善提高,因此平時注重了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先進經驗學習,向優秀老師學習,深鑽業務水平,充實完善了自己。

二、以提高學生素質和修養爲己任。時常教導學生到學校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提高自己素質,獲取知識,夯實自己的人生基礎。二是學會做人,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爲將來步入社會,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發現學生出現惰性,及時指出,要求其改正,從而使學生在素質,思想道德,行爲規範方面都有了顯着提高。

三、認真履行作爲一名教師的職責。一名初級中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爲學生的人生成長奠基,平時注重對學生知識技巧的傳授,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注重了學生的身心成長,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有享受到了成長的樂趣。

四、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精心備課,課堂教學準備充分,課堂上精心授課,語言精煉生動,富有技巧,啓發性強,活躍學生思維,方法多樣,師生互動氣氛濃厚,深入貫徹新課改理念,充分利用了課堂四十分鐘,讓每個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充好了電,打好了基礎,提升了素質。

付出就有回報,由於注重了自己的形象和授課的技巧,使自己的課堂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想上歷史課且能上好歷史課。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9月,遼陽縣各鄉鎮25所中學(現24所)參加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並選用人教版教材作爲實驗教科書。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獲得了一些經驗和體會。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是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傳統的以教師傳授知識爲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樹立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的教育新理念。爲了落實新的教育理念,使新課改一開始就步入正軌,早在20xx年10月末,教師學校中學部慄丙林主任就深入各中學對各校一線教師進行有關實施新課程的培訓。我當時作爲一名普通的歷史教師參加了培訓,之後還進行了交流、討論。讓我們受益非淺。之前,只是知道課程改革是必然,是趨勢,卻不知怎麼改、改什麼,培訓後猶如在教學的道路上點燃了一盞明燈,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之後,歷史學科教研員徐恩元老師多次到校組織聽課、講課等研討活動,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關鍵是交流,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積極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而教師的角色必須由傳統教學中的權威轉向師生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組織者、引導者以及學生髮展的促進者。這一傳統教學觀念的更新,爲課程標準的實施創造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二、發揮教研導向作用是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重要途徑

爲使新課改真正落到實處,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我們歷史學科充分發揮教研工作的教學導向作用。集思廣益,羣策羣力。首先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我們作爲研訓人員,都有自己負責研訓的學校。走下去,走進教師之間,親自參與集體備課,具體做法是一人主講一課,衆人共同參與。對教材分析、教材運用,學法指導、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教學全過程進行研討、分析,這樣即使個人的業務能力得到了鍛鍊,又使集體智慧發揮了作用。其次是通過開展大大小小的歷史教學觀摩,在講課、聽課、評課過程中體驗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檢驗備課效果的得失,從中找出差距,提出改進方法,這是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觀念轉變的有效途徑。20xx年4月在首山鎮一中搞的一次大規模全縣歷史教師參與的教學觀摩,課題是《三國鼎立》,效果就特別好。再次是通過撰寫教學心得體會,積累教學案例,重視案例的導向功能和教學設計等教學資料。這個途徑我們主要是由一些骨幹教師來完成,進而帶動其他教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交流、總結、提高,從而逐步實現觀念的轉變。

三、時刻關注教師的發展是關係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隨着下鄉調研次數的增多和對基層教師瞭解的深入,讓我越來越真切的認識到教師能否快速成長,對於今天的新課程改革中可以說起着決定作用。因爲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過程,是一個由國家課程轉爲教師實施課程再轉爲學生學得的過程,而教師是中間的橋樑、樞紐,其地位舉足輕重,所以說,課改的成敗,教師肩負着十分重大的歷史使命。那麼,課程改革對教師有哪些要求呢?

首先,教師能否經受住了職業道德的考驗。

在剛開始課改時,有的教師認爲自己教了十幾、二十幾年的歷史,可謂倒背如流,一味固守自己原有的上課模式。他們或是“填鴨式”、“一言堂”,不顧下邊學生的反應如何,一骨腦地把課“講”完,或是,講的少之又少,用題海戰術“狂練”,把原本教材中的大字小字面面俱到,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這樣做了,還會振振有詞:“我都累死了,講得嘴丫子冒沫,你還不會,那怪誰呢?”“所有題型,我們都練到了,‘修行’就在個人了!”殊不知,新的時代需要真正意義的人才,而不是隻會背幾個人物、幾個年代、幾個事件等的讀死書,死讀書的“人才”,而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你的學生將如何適應現在乃至未來的社會這一層面,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並真正地熱愛教育事業,與些同時,就要考慮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等等,需要教師在掌握課程標準、駕駛教材內容的前提下,設置問題,設計思考討論題目,並指導學生蒐集、查閱、整理有關新課程內容,而這無形當中就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花費教師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精力,倘若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是很難擔負這一教育任務的。

其次,教師要有創新意識。

課程標準的主導思想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思維,並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教師要有創新意識。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指出:沒有創新精神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而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也確實如此。那些靈活的創造性使用教材、創造性使用教學方法、手段的教師,他的學生也被帶到了當時的歷史氛圍中,興致盎然地學習着。比如同樣是講夏商西周的文化時,涉及到日食、月食的發生、記載,有的教師依照教材或是自己描述或由學生講解,一帶而過,而有的教師此時啓發幾位學生走到講臺,分角色扮演太陽、月亮、地球(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過程),其他學生飾演此天象出現時當時的老百姓的狀態(驚恐、四處奔逃等),並及時提出問題:出現這種驚恐現象的原因?這樣通過教師精心的設計、學生精彩(教師一定要堅信學生所具備的能力)的表演,這樣創新的教學,打開了學生想象的心扉,也就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目的。反之,那種千篇一律的泛講空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再次,教師要博覽羣書,形成厚積薄發的文化底蘊。

當學生帶着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走進新課程,參與課堂活動時,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複雜性,另外教科書的一些隱性問題含而不露也需要研究。開放性的教學使歷史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哲學、心理、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學科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而教師如果沒有廣泛的各領域的知識是很難師生交流、討論合作的。比如在講到《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一課中,爲什麼首先在意大利出現文藝復興?涉及手工工場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經濟理論;經濟決定政治、文化的政治理念;新航路的開闢涉及地理中的空間知識;殖民地建立後給世界帶來的影響,軍事侵略等等,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各領域的知識是很難上好本課的。所以教師,尤其是做爲一名歷史教師,一定要多看書、勤思考。授以滴水,應有滴泉。

第四,要有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能。

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其積極思維,強化其記憶效果,提高學習效率。雖然我們只是縣內各鄉鎮學校,條件有限,但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及縣教體局本年度加大遠程教育的投入,運用電視、錄像、課件製作等電化手段輔助歷史教學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現代教學手段是新課程標實施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之一。

四、實施新課程標準,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如何理解繼續與創新的關係。

歷史是發展的,歷史發展本身具有繼承性,任何教學改革都是在吸收原有教學方式積極成果的基礎上實現的。這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我們課程改革的原則。因此,必須正確理解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國中歷史課程改革,主要轉變學生死記硬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新理念,但不能因爲要以學生爲主體就談“講”色變,似乎一“講”就背離了課改精神。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認識。教師自己講,關鍵在於怎樣講,有利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有利於學生產生想象,有利於學生理想情操的薰陶,那麼這樣的講述也主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在改變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教學中,要注意在批判中繼承,在創新中發展,要避免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二)如何認識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係

有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理論:課程改革以人爲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中心,但在具體操作時卻不知從何處着手,或者做得還不夠。奎裏特說:“在課堂上,一名教師應該告訴他的學生應該怎樣看世界,教師要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還要和他們並肩學習。”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在理解課標精神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進行宏觀調控,適時創設情境,點擊學生靈感火花,質疑設問,激發學生髮散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處於最佳狀態之中。而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則要求教師在微觀的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他們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他們對書本的懷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學生有創意和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使他們積極思維、大膽發問、勤于思考、樂於探究,爲今後的發展創造條件。

(三)如何處理個別與羣體的差異關係

課程改革的靈魂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爲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教學觀念的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方法的多姿多彩,使那些天資聰慧,勤勉好學的學生有了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新感覺。他們在課堂上情緒活躍,思維敏捷,積極發問,搶答問題,個人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發揮,而大多數的學生卻因受社區環境、家庭環境等客觀條件的影響,侷限了他們的接觸資料、圖片、信息等教學資料的視野,限制了他們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因此,教師應如何面對這大多數的學生,正確處理這兩者之間的發展關係呢?這也是我們正在研究的問題。

(四)如何衡量教學過程與考試評價的關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課改成敗與否,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給予評價。而現在應試考試的評價機制,一張捲紙定成敗仍然成爲束縛教師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種更爲科學、全面的評價機制來應用,才能更好的促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高二的歷史教育教學工作,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景總結。

首先,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學期之初,我就認真的研究高中歷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並向學科的教師請教,制定了較爲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並且根據實際情景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使計劃到達更加的完善。

第二,認真備課,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認真的結合新課標並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和教法,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進取性,校長以往對我們說:“一堂課的資料對教師來說可能要講幾遍甚至幾十遍,可是對學生來說可能他這輩子就聽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費很多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本事,因爲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所以上課必須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資料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我每一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第三,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

爲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在課後,爲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一樣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夢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鼓勵他們學習靠努力更靠興趣,掌握方法歷史很好學。

第四,認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認真聽老教師講課,認真寫教案,教學反思。定期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有系統的帶領學生進行階段性複習,迎接階段性考試,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強和各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把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彙報給班主任最終取得他們的幫忙共同爲學生成績的提高做努力。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爲一名新教師,經驗不足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深知我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謙虛謹慎”是校長告訴我的真理。

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進一步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深入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學進一步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同時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提高。

第二,針對高中歷史的教學特點,認真研究如何上好階段性複習課,力爭經過階段性複習鞏固充實提高學生的成績。

第三認真的進行試題測試研究,把握大學聯考的大方向,使自我的教學更加科學,更有方向性,做到爲戰而練。

第四進一步的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學有效的統一。在教學中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突出歷史教學的目的和作用。

經過這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感悟到教和學之間的互動性的重要,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學相長”,“我與學生共成長”,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我,刻苦鑽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爲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自我的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