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歷史計劃總結

歷史2.28W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計劃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計劃總結

歷史計劃總結1

通過學習,感覺收穫頗豐,對歷史有了較深入的瞭解和認識。經過這次研修使我們對選修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和認識。當然,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有漫長的、艱鉅的路要走,需要我們有正確地態度,與時俱進的理念,及時反思和總結。在這裏,我對暑假學習做簡要的反思與總結。

一、繼續轉變教師的角色。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必須來一個重大轉變。這幾年的課改中,應該說這種角色已經有了一定的轉變,但是還遠遠不夠。以後的日子,我們要堅持新課改,繼續完成這種轉變。

二、繼續轉變教學方法。雖然近幾年課堂教學模式形式多樣化,但實質上並沒有多大的變革,很多東西流於形式。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把這些形式的東西內化爲實質。新課改的課堂中,教師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的空間和機會。

三、繼續轉變教師的學生觀。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着差異,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生也存在着差異。學生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教師要極其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給每一個學生學習歷史予以幫助和信心,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重視他們的自主探索,自主發展,提供給每一個學生學好歷史的空間。

四、繼續轉變教師的評價觀。豐富的教學方式,學生個性的差異與發展,必然決定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觀要做重大轉變。那種純粹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應廢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的評價,要注意對學生動態發展,橫向聯繫的評價。既要看到他們學習的弱點,又要發現他們學習的長處。

五、繼續轉變教師的教材觀。我們的老師大多習慣了拿着教材教。新課程標準下的教材則賦予了新的內涵,它指出教材不是聖經、不是寶典。每一位教師必須採取“揚棄”的態度,合理利用,靈活利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有新準備、新姿態,以便能迅速適應新課改,推動教育教學的新發展。因此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就成了當務之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教材的定位,它只是知識的載體,而不是全部。每一位教師必須樹立與學生一塊成長的觀念,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努力鑽研課程標準,大膽探索課改方向。

歷史計劃總結2

參加此次“國培計劃”是我走上工作崗位後參加的歷時最長、形勢最正規的脫產培訓學習,說它歷時長是因爲它將有4個月的培訓學時時間,說它正規是因爲它有正規的教學課程,有組織、有領導,學習的內容涉及面廣。授課的有各大名校的教授、學術權威等。可見“石大”對此次國培計劃的重視。

其實,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學習、吸納、借鑑的過程中,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拓展自己,,使自己在不斷地登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度去看待問題,理解問題,思考並解決問題。當然有些學習是在你的工作中無意識地學習並掌握到的,而有些學習是我們有意識的主動地去理解、接受的。我認爲後者的效果、速度、程度會遠遠高於、快於前者。所以每當有學習的機會時,我都願意積極主動的要求參加。我希望抓住每一個提速自己教學能力,提升自己思想理論高度,提高自己看待問題,闡述問題,拓寬自己素養內涵能力的機會。

本次培訓課程內容涉及面廣,有拓展我們視野的:“西方歷史視野下的個人主義”、有帶有學術研究提升我們理論高度的“西方歷史學理論與方法”、“20實際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有對我們現有的歷史知識面延伸的“世界近代史專題”、“中國近現代史專題”、“中國歷史教學設計”、“中國歷史學業評價與考試命題”、“明清史專題”、“隋唐宋元史專題”;有對世界歷史發展研究的“中國歷史學理論與方法”、“20世紀中國史”、“中國歷史學科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世界各國基礎教育歷史課程改革評析”;有親臨實景感受歷史變遷的“博物館學知識與實踐(烏市情景教學)”、“考古知識與文物解讀(烏市情景教學)”;有對我國現階段和今後長期教育發展展望的“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中國歷史學科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中國基礎教育歷史課程改革評析”;有提高教師素質的“教師職業素養培養”等等。真的可以再提升和拓展、拓寬教師的知識面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

授課的教授有來自蘭大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希隆,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叢日生,有北大教授賀維方等等,能與這些大家、專家、教授面對面,能親耳聆聽他們闡述自己對中外歷史發展中具有代表性事件獨到的見解,是我們每個學員難得的機會和榮幸。讓我們這些生活與我國偏遠落後地區且植根於我國基礎教育一線的教師,真正在思想上、理念上、思維方式上、教學方法上都能提升一個高度,能與我國教育理念發展接軌,能瞭解我國教育發展動態,同事把我國教育發展植根於世界教育發展的大環境大背景中去,從中找出我國教育與世界教育發展的差距與不足,積極汲取世界教育發展的優點及可取之處,改革我國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弊端與不足這樣的高度;也有從基礎出發,講授名家怎樣從普通教師一步步鍛鍊成長起來成爲教學能手,教研專家的點滴事實。農七師教研室唐長根主任的《做一個名師》就是這樣的。他的講解植根於全國各地的基礎教育的實施、發展、實踐、挫折、失敗、經驗、成果等方面出發闡述了基礎教育改革的目的,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以及作爲名師應具備的素養。既有成功的事例也有失敗的個案,讓我們感覺到這些個案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也好像就發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唐老師講的有些學校爲了防止教師有舊教案所採取的不同措施:有上交舊教案的做法、有把舊教案剪去一角的做法、有讓教務處批註日期的做法等等,總而言之這一系列的做法就是爲了杜絕教師再用舊教案。而有些學校則是鼓勵教師用批註日期備課法來備課,調動了許多教師的備課積極性,遊得教師甚至在一課的教案上出現了三四個日期。這樣從基本功做起,日復一日,久而久之,何愁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提不高呢?因爲這已不是在簡單的備課了,而是透視出你對教師這個職業認知態度,是你對自身素養培養的嚴格要求,是你做事的嚴謹態度,同時也是你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對自身知識素養、品格素養、人格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這樣的做事態度,這樣的教學態度能不讓我們每一位學員感動嗎?課可見,基本功是在平時的點滴中積累起來的,同時我也相信在我們的學員中也不乏這樣的教師。

我們歷史國培班一共有30人,可惜有3名學員不知什麼原因放棄了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們來自兵團各個師、團場。在學習中大家相識、相知。在學了近一個月後,大家彼此已經能叫上名姓了。能相識是我們的緣分,能相處是我們的情分。在學習中大家彼此交流增進了友誼。

受益最深的感悟是:一個人就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吸納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新的觀念,不斷的充實自己、更新自己、更新自己、超越自己。因爲通過聆聽各位教授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地講解剖析國內外歷史的發展、演變的優劣,使我們的思想境界突然變得開闊了許多,對許多歷史事件也有了更深層次和更高空間的理解。比如馬健川教授講的《如何理解政府管理》中,對國內外政府管理的歷史發展規律;政府機構存在的許多問題做了比較客觀系統全面的闡述,從中我們逐漸理解和明白了國家管理制度也是在逐漸完善的過程。暫時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當出現問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這就是政府管理制度的完善過程。

王俊峯教授的《E世代學生心裏健康教育》講座,給我們分析講解了噹噹學生的心理狀況、價值觀取向、人生態度、生活理念等,以及當今現實社會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以及負面影響,而我們應該逐漸的去理解並融入他們之中,因爲我們也只是人類歷史長河發展中的一個過客。對於上輩,我們也曾經叛逆過、對抗過。時過境遷,現在我們也成了他們的上輩,成了實施教育的宣判者,他們又成了反叛我們的一代,我們不去理解融入又能怎樣呢?當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其實改變自己就是讓自己去理解融入這個變化太快的新E世代,想想真是受益匪淺。烏市教研室歷史教研員孫梅老師首先從我國大學聯考入手,談到大學聯考這個指揮棒指揮着中國的基礎教育。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乎類似胎教這樣的早期教育便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開始了。當孩子一出生就無意識的踏上了各種學習的戰車,投入到各種學習的“戰鬥”中,父母也因爲社會上和周圍各種各樣的比賽、競賽、評選、海選,打着“愛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把孩子推上了這列永無歸期的戰車。於是孩子就開始了不斷的學、學、學,父母還在不斷的推、推、推。孩子的天真、活潑、好動、愛突發奇想、奇斯妙問的天性被扼殺了。早早的被各種特長學習、晉級比賽所禁錮。孩子的“特長”有了而天性沒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國目前教育的這種現狀。

聽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叢日生的《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精神》專題講座後,對中西方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差異又有了新方面的透視,即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精神。

我認爲不管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是通過實踐的、積累、發展、改進、創新、演變、變革,纔到了今天的中西方文化,也纔有了中西方文化的個性差異。透過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來評論孰優孰劣,我認爲過於籠統,過於偏激也過於教條。因爲,中西文化能發展到現在必定有它存在的空間和推進它發展的推手。只是在它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不斷地吸納,不斷地摒棄,去其糟粕,吸納不同文明的精華,才使中西文化蘊含着這樣博大的內涵和豐富的精髓。即使這樣,也不是說中西文化都是完美無缺的。因爲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習俗習慣的不同,使中西文化存在着許多不同的差異。比如:中西文化對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都有許多差異。但隨着科技的發展,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各國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中西方文化的聯繫也越來越頻繁、密切,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越來越凸顯。西方文化的一些觀念也逐漸滲透到中國文化中,中國人也開始慢慢地從觀望、靠近、理解、接納、受用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價值觀。能接納說明中西文化中有共性、有空隙、有需要填補、補充、完善地部分。那麼,西方針對中國文化是不是也像中國人接納西方文化那樣大度呢?西方文化爲什麼能很容易的滲透到中國文化呢?是它的強勢?是它的先進?還是它的優越性呢?很值得我們反思。

歷史計劃總結3

1、讓學生明白歷史的重要性,爲實現有效性建立基礎。之前因爲學生不明白學習歷史對他們自身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所以他們也就不認真地對待歷史學習。作爲老師我們要告訴自己的學生,歷史是一個重點學科,不光國中要學習,高中也要學習。歷史是文科生大學聯考的必考科目,也是學業水平測試的必考科目。理科的學生也必須要通過學業水平測試,因此理科生也必須要學好歷史。另外,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古人的經驗和教訓,對我們今後自身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2、創設相應的歷史情境,提起學生的興趣。學生親自體驗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歷史的理解,還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歷史是圍繞着歷史故事展開的,課堂也要圍着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進行。我們讓學生親臨其境,感受到歷史的獨特魅力,以此來增加教學有效性。

3、老師要認識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上課以學生爲主,多聽學生的意見和看法。以往的歷史課上,老師只是一味地盲目講課,學生也是麻木地聽課。課堂的氣氛不能帶動起來。很多學生的注意力也都不在課堂上,這就使得我們的老師上課的目標始終達不到。因此,在以後的歷史課上,我們老師講完一個歷史故事,就問問學生的看法,並與學生探討,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

4、老師不僅要備好課,還要及時總結。備課十分重要,老師的教案是一節課的靈魂,課上的討論和學習都是按照教案走的。因此,一定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備課,上課期間也要多看學生的表現,課下要及時總結,把學生掌握不夠好的地方挑出來,下次上課的時候再給學生重複一次,以加深他們的理解。另外,那些自身知識能力差的老師一定要抓緊提高能力,多讀書,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量。

5、多鼓勵和讚美學生。我們老師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不同的評價,表現好的學生多讚美,表現稍差的學生要多鼓勵,多給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能被調動起來了,有效性也就能很快地達到了。總之,歷史學習對我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國中歷史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方案,努力提升自己教學的有效性。

歷史計劃總結4

截止到目前,線上教學已經進行了三個多月了,我們七年級歷史按照學校要求,同學科老師分配好教學任務,每週2課時,因爲線上教學不同於在學校課堂上的效果,所以我們學科組商量放慢講課速度,老師講新課,多以ppt上課。做到提前備課,利用釘釘羣直播上課,七年級歷史完成下冊一半的學習,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線上學習,發現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的上課總體效果不如在學校,教師不能及時收到學生反饋的信息。學生有沒有在聽,有沒有專心聽我們不得而知。

每天直播間的在線人數不能保證,總有個別同學出現逃課現象,有的同學還出現掛機現象,看到名單裏有此人,實際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部分學生能不能學會不好掌握,作業的'提交每次總有不交的同學,一次次的催促特別被動,但對於比較調皮的學生家長又顧不上。另外有些同學存在分享作業,一個同學把作業做完,把答案和圖片分享給其他同學,別的同學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總是在抄,幾乎沒有效果。

這次線上學習,對於自律性強的學生來說,和在學校一樣按時起牀用心做題,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有些同學雖然自律差點但是家長負責,所以這次效果也不會太差。少數自律差家長管不住,處於放任自流狀態。這次的學習將會出現自律性很強的黑馬出現。

做好銜接工作我覺得應該從四個方面着手:

1、對本學科的學情進行精確的分析,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性評估,然後在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

2、對於已經在網上學習的內容有重點的進行講解和複習,同時加大對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確保每名學生較好的掌握已學的知識內容,然後在進行新的課程教學。

3、可以適當採取單元式的主題教學,內容難度不要過高,然後在進行新的課程教學。

4、對於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要採取多種措施,消除在家不規律的學習習慣

現在是已經開學我們以單元爲課題先期進行復習,然後做些專題,以考促學,結合學校的要典進行不同層次的pk激活班級的氛圍和活力。

歷史計劃總結5

(一)教研組情況分析:

本組共4位老師

(二)學期工作目標:

1、認真學習和執行教學大綱,學習教學新常規,妥善安排各年級的教學進度。

2、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及時檢查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個別輔導情況。

3、有計劃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課程標準,組織課題研究和教學論文的撰寫及學生小論文的撰寫與評比。

4、組織安排公開課、評課,講座等教研活動。

(三)具體方法、措施:

通過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學習教育局發佈的教學新常規、通過開課、評課、同伴互助、講座等形式開展教研活動。

1、加強集體備課,分工合作,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2、老教師幫帶年輕教師,年輕教師發揮優勢特長。

3、加強集體聽課,學習優點,指出不足,提高效率。

4、開好一人一課,認真點評,發揮實效,提升教學整體水平。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夯實基礎,加強學法指導。

(四)教研活動

第17周教研活動:6月2日週二集體備課備課

歷史計劃總結6

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項目”教師培訓學習。本人利用課餘時間及節假日看完所有培訓視頻,完成各個模塊的規定學時。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農村教師的個人感受上來說“受益匪淺”是最恰當不過了。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現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農村中學,對於現在教育發展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情況的瞭解,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培訓,本人對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知道了解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國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在線教師授課與教學改革研討、教師自主研修、班級沙龍討論、合作式探究互動等,讓參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在此次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之下,我完成了本次培訓,收穫頗豐。

(1) 專家學者強大的感染力。在在線視頻聽課中,看到授課專家不是史學泰斗,便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同時,他們又各具特色,見解獨到。

(2) 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

歸納所有專家的視頻講座,都會發現這個字眼“真”。作爲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儘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真實。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代唯物史觀爲指導,儘可能地蒐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並引導孩子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 做一個終生學習的歷史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作爲一名教師要敢於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呵呵人文素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三方面發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4) 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

閉門造車的難成大器的,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三、培訓課程設置合理,形式豐富有效。

從課程實施上看,既有聆聽的講座,又有課堂聽課評課活動又有學員班級討論沙龍,形式多樣又追求實效。

四、通過培訓,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體會深刻。

(1) 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把埋頭苦幹的頭擡了起來,發現教育的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精彩的視頻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的認識。

(2) 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今後我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3)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啓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着的撲在國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4) 以課例研究爲載體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五、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

以課例爲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過程中每一位專家都付出了艱辛個努力,一次次的課例視頻講座,我們都有極大的收穫。一次次的課後交流,我們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結成智慧的結晶。

培訓已接近尾聲,學習仍將繼續。通過這次“國培”遠程學習,使我走上了國中歷史教改路上的有一個起點,我將迎着教改的春風奔向教改的陽光大道。

標籤:計劃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