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

歷史1.43W

在平時的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掌握知識點有助於大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1

一、從“無爲”到“有爲”(新儒學的背景)

(1) 漢初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 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諸侯國的勢力日益猛漲,土地兼併劇烈,匈奴爲患,威脅着西漢的穩定。

(3) 漢武帝時期,爲了加強中央集權,積極有爲的'政治思想成爲形勢發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學

1. 特點:糅合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的儒學體系。

2. 內容:

(1) 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 針對加強君權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宣揚“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針對爲人處世道德標準, 提出“三綱五常”儒家道德觀。

3.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

4.根本目的:神化專制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確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後的新儒學,適應了西漢政府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使其能夠通過思想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

(2) 措施:

①漢武帝起用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說成爲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

②將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規定爲教科書。自此,教育爲儒家所壟斷。

③國家興辦太學;地方設立郡縣學校,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 結果

①儒家思想成爲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②逐漸成爲兩千多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學習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學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後的儒學被當成真理而獨尊。

②主題:先秦儒學談論現實問題,而新儒學談論神學。

③功能:先秦儒學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學是爲現實政治服務。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2

一、智者學派

l. 產生背景

(l) 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峯。

(2)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題

(l) 探索主題:人和人類社會。

(2) 關注對象:關注人們之間關係、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等。

3. 思想主張

(l) 強調人的價值,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樹立人的尊嚴和,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2) 反對迷信, 強調自由。

(3) 在社會道德方面, 主張個人應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不應強求一律。

二、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蘇格拉底

(l) 主張

①關注人的倫理道德,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主張重建道德價值觀。

②重視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學真正成爲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2. 柏拉圖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

②在《理想國》里根據智慧品德把人分爲幾等, 各盡其責。

(2) 地位:爲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 亞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②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級的。

(2) 地位:成爲古希臘最博學的人,進一步發展了人文主義思想。

【學習探究】

1、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1) 相同點:都以人和人類社會爲探索的主題;都否定神的意志, 強調人的價值。

(2) 不同點:

①智者學派:強調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 忽視道德, 追求功利。

②蘇格拉底:強調道德哲學, 認爲人生的目標是追求正義和真理;強調人的理性, 重視教育。

2、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比較:

(1) 相同點:都是公元前5世紀東西方思想巨人;都強調人的價值,重視道德和秩序。

(2) 不同點:

①服務的政治體制不同:孔子維護“周禮”,推崇君主;蘇格拉底用美德維護民主政治。

②對道德來源認識不同:孔子強調人的自律和社會約束作用;蘇格拉底更強調知識的意義。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3

早期猿人: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

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

夏商周時期: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

秦漢時期:秦朝、西漢、東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鼎立、西晉東晉、南北朝並立

隋唐時期:隋朝、唐朝

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時期:五代十國、宋元明清(1368年至今)

近現代史:1840年-1949年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總結

1、開闢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會根源:歐洲人的“尋金熱”(開闢新航路的動機)

(3)宗教根源:傳播天主教

(4)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佔領傳統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條件):西歐生產力的發展、航海技術的提高、造船技術的發展、地理知識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15世紀中葉之前的長時期內,壟斷傳統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3、最早探詢新航路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4、第一個進行新航路開闢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線是——開闢了由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發現了好望角。

5、直達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達·伽馬

6、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哥倫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遠航的。

7、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路線是:從西班牙出發,到達南美洲,繞過美洲南端的海峽,橫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繞過非洲,回到歐洲。

8、新航路開闢的影響:

(1)對世界:①加強了歐洲同亞、非及美洲之間的'聯繫,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②地區性的貿易開始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③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2)對歐洲:①歐洲的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爲歐洲富國,西歐一些國家開始進行早期殖民擴張

③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影響)

高中歷史會考知識

一、意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

文藝復興的背景:

(1)出現了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業城巾。在激烈的競爭中紛紛採取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2)新興資產階級希望創造財富,他們重視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經營手段創造財富。

(3)教會嚴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發展。

二、文藝復興

1、性質: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借古代文化之名宣傳新的資產階級思想。

2核心:人文土義。主張以人爲中心而不是以神爲中心,認爲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3、表現:首先在文學藝術領域表現出來。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文學家,代表作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作者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慾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展人的個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們和薄伽丘一起被譽爲文藝復興“文學三傑”。但丁在他的長詩《神曲》中,率先對教會的醜惡現象表達了憎惡。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爲“人文主義之父”。

(3)達芬奇等藝術大師創作了許多傑出作品,一掃中世紀的呆板拘謹的宗教氣息。

5、文藝復興的擴展:

16世紀以後,從意大利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從封建愚昧中解放出來,開始更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高中歷史會考知識總結

一、理性時代的到來

1,原因:

(1)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

(2)自然科學取得重大進展。

(3)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的願望日益強烈。

2、代表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一大批啓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張:

(1)啓蒙思想家們不滿足於對人性的尊重,要求獲得人本身的解放,進一步發展了人文主義。

(2)他們否定一切外在權威,認爲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啓蒙運動的核心。

4、影響:

啓蒙思想家們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努力構建一個民主和科學的美好時代。他們以生動的文筆,通過戲劇、小說等形式,猛烈抨擊天主教會的權威和迷信,反對專制和愚昧,提倡科學、自由和平,促進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國的啓蒙思想家

1、伏爾泰,法國啓蒙運動的領袖。

2、思想主張:

(1)猛烈抨擊天主教會,稱教皇爲“兩足禽獸”,號召人民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

(2)他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

(3)他提倡“天賦人權”,認爲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應以人性爲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鳩:

(1)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

(2)影響:孟德斯鳩學說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他的代表作是《論法的精神》。

4、盧梭:

(1)著有《社會契約論》一書,闡述了“天賦人權”和“人民主權”思想。

(2)他認爲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統治者的權力來自他同人民簽訂的契約,如果他違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權推翻他。

(3)盧梭還認爲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4

先秦時期:瞭解西周的興衰及分封制的內容和實質;理解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如鐵器、牛耕的出現,以及水利的興修和手工業、商業的發展等;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理解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

高中歷史必修一總結: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標誌是天京的陷落;中國完全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誌是《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標誌是1905年中國同盟會的`成立;辛亥革命果實被竊取的標誌是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國共合作形成的標誌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大革命)失敗的標誌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誌是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誌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國民黨政權垮臺的標誌是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的標誌是新中國的成立。

高中歷史必修二總結:主要講述了中國從古至今經濟的發展,其中包括自然經濟、古代手工業發展、古代商業發展、古代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等幾個方面。其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有:自然經濟的基本原理、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歷程、古代商業的發展歷程、古代資本主義萌芽的特點和發展狀況、近代前夜的發展特點和遲滯的原因等。

高中會考歷史知識點5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 內容:

①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教, 強調人正當的私慾。

(2) 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 內容:

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爲主,君爲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義: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爲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 內容:

①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 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 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 意義: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內容:

①世界是物質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物質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 意義:啓示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學習探究】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階段 時間 地位、特徵

產生形成 春秋戰國 (1)由孔子創立,經孟子、荀子的改進,體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統治者重視。

(2)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擊 秦朝 “焚書坑儒”,遭受沉重打擊

確立正統 西漢

(1)把道家、陰陽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當中,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

(2)趨向官方化、神學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學從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內容, 理學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產物。

(2)由理學發展到心學,完成更爲理論化、思辨化過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現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啓蒙思想。

(2)批判理學,構成中國早期啓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進步性。

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認識:

儒家思想之所以從“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爲正統思想,並不斷自我調整,是因爲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長,不固步自封,更在於他們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發展。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