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高中歷史知識點:科舉制

歷史4.99K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爲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哪些纔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歷史知識點:科舉制,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知識點:科舉制

科舉制含義: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讀書人蔘加人才選拔考試的制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經歷了1298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

隋朝建立、唐朝完善併爲後代沿用的選拔官吏的制度。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高門士族擁有政治特權,世代壟晰高官顯位。南北朝時士族門閥已日趨腐朽。

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採取科舉取士的辦法,隋初規定原有的秀才、明經兩科,由州縣學送生徒到中央參加考試。隋煬帝時又置進士科,科舉制逐漸形成。唐朝前期,科舉制進一步得到完善和發展。

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三個階段:

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的發展、評價及影響:

(1)發展:

開創──隋文帝: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繼承和完善──唐太宗:以進士、明經兩科爲主;武則天:首創武舉和殿試;玄宗: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

進一步發展──北宋初期:實行分級考試、改革考試方法等;中期:王安石變法改革科舉制度。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結束──清末(1905年)戊戌變法時廢除八股。

(2)評價:

進步性:

①改變了秦漢以來以推薦爲主的官員選拔制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②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矛盾,擴大了統治基礎;

③有利於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

④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穩定,推動教育和文化的發展。

侷限性:忽視實用學問的研究,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壓抑了科技的發展,阻礙社會的進步,是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的文化因素。

(3)影響:

科舉制度對中國及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法國、英國、美國等國家的選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國的科舉制度的影響。西方現代的文官選拔制度,我國現代教育制度和幹部選拔制度都是中國科舉制的繼承和發展。因此,孫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國科舉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將中國的科舉制度稱之爲“中國第五大發明”。

科舉制度創立利弊:

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一制度爲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1、積極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時期):

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

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朝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

2、消極作用(後期?明清時期):

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產生了極爲消極的影響。清末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科舉制度的演變:

(1)宋朝的科舉制度

與唐代相比,宋朝科舉制度在規模和制度上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①科舉制度的地位提高。宋初廢止了兩漢以來的察舉制度,視科舉爲取士正途。

②擴大科舉名額。宋朝科舉考試除按照常例錄取正奏名之外,還增設特奏名。特奏名是特賜連續多次應省試而不第的年老舉子以本科出生,又稱“特奏名及第”或“恩科及第”。

③提高科舉及第後的地位和待遇,對寒門子弟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

④確定考試時間。宋英宗時確定了科舉考試時間爲“三年一貢舉”,此後成爲定製。

⑤內容改革。王安石變法時,廢除貼經、墨義、詩賦等傳統科目,改試經義,專用《三經新義》取士。

⑥殿試成爲定製。殿試始於唐朝武則天,但沒有成爲制度。宋太祖時形成三級科舉考試製度,即州試(由地方官主持)、省試(由尚書省禮部主持)、殿試(由皇帝主持)。後又將殿試成績評定等第。

⑦建立新制,防止科場作弊。爲了維護考試的客觀性和公平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舉考試的實踐中建立了一些新制度,主要內容有:

a.建立鎖院制,即主考官(稱知貢舉,還配置“同知貢舉”,即副主考官,使權力相互監督和制約)一旦受命,立即住進貢院,與外界隔離,以避免請託。

b.實行別頭試,即凡是省試主考官、州郡發解官和地方長官的子弟、親戚、門生故舊等參加科舉考試,都應另派考官,別院應試。別頭試最初出現於唐朝進士科考試中。

c.採用糊名法,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唐武則天首創此法,但沒有形成制度。

d.創立謄錄制,即在謄錄官監督之下,由書吏用硃筆謄抄試卷。謄抄後的試卷稱爲“硃卷”,原來的試卷稱“墨卷”。宋朝科舉考試製度在擴大科舉名額,提高及第者的社會地位和待遇的同時,在制度建設方面也作了積極而有成效的探索,爲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2)元朝的科舉制度

元朝科舉考試分爲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和御試(即殿試)三級。將地方解送考試,始於元朝。相對於其他的朝代,元朝科舉制度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①民族歧視明顯。元朝統治者將國人分爲四等,四等人在考試科目、答題要求、考試結果等方面各不相同。

②規定從《四書》中出題,以《四書章句集註》爲答題標準。《四書章句集註》成爲科舉考試的答題標準,取得了與《五經》的同等地位,成爲士人和各類學校必讀的教科書,影響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文化教育長達數百年之久。

③科舉制度日趨嚴密。比如考生進入貢院時要進行嚴格的搜檢,不許夾帶違規的文字資料;考生違反考場紀律,取消考試資格;詳細規定了有關官員應盡的職責等。

(3)明朝的科舉制度

明朝科舉制度是中國科舉制度史上的鼎盛時期。它在繼承宋、元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稱爲“永制”的科舉定式,將八股文作爲一種固定的考試文體,並將學校教育納入科舉體系,這嚴重地影響和制約着學校教育的發展。

①建立科舉定式明朝科舉制度確定每逢三年開科考試,規定科舉考試分爲鄉試、會試和殿試,再加上具有預備性質的童試,實際上分爲依次遞進的四級考試,即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試:又稱童生試,是府、州、縣學的入學考試,也是科舉的預備考試,包括縣試、府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祕密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試、院試三級考試。縣試由知縣主持,錄取者參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錄取者再參加由各省提學官在府、州巡迴舉行的院試,院試錄取者取得縣學、州學、府學學生資格,稱爲生員,俗稱秀才、相公。

鄉試:又稱鄉闈、大比、秋闈、秋試等,是在省城舉行的考試。在鄉試舉行之前,由各省提學官主持的考試稱爲科試,考試成績一、二等的生員纔有資格參加鄉試,稱爲科舉生員。鄉試錄取者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爲解元。舉人是一種正式的功名和資格,可經吏部銓選而授官。鄉試中榜稱乙榜、乙科。

會試:在京城由禮部主持的考試,又稱禮闈、春試、春闈等。會試中式者爲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又稱廷試,由皇帝主持,規定不用八股文。殿試沒有黜落者,只是確定考生的等第,結果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只有三名,第一名爲狀元,第二名爲榜眼,第三名爲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稱傳臚。殿試中式爲進士,又稱甲科、甲榜。一甲三人立即授官,二甲、三甲進士參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試,稱之爲“館試”,錄取者入翰林院學習。翰林院爲明朝“儲才重地”,其受重視程度爲前代所絕無。

②八股文成爲固定的考試文本八股文是在宋朝經義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是一種命題作文,有固定的結構,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又稱出題、領題等)、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其中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四個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各有兩股,兩股的文字繁簡、聲調緩急,都要對仗,合稱八股,八股文之名由此而來。八股文對於考試文體的標準化,促進人才選拔的客觀公正,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它禁錮了士人的思想,嚴重敗壞了士風、學風和社會風氣,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尤爲危害。

③學校教育納入科舉體系學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爲了參加科舉考試,只有接受學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學子纔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緊密結合,一方面,有利於士人向學,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更爲重要的方面,學校教育被納入科舉體系,成爲科舉制度的附屬物。明朝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點是學做八股文,學習各種科舉中式者的八股文刻本是讀書人的主要功課,而經史等典籍遭到冷落。

(4)清朝的科舉制度

清朝以科舉制度爲“國家掄才大典”,考試分爲常科和制科。常科是主要形式,包括文科、武科和翻譯科等。文科是清朝科舉考試的主體,沿襲明制,三年一大考,士人依次通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武科的目的在於選拔文武兼備的軍事人才,實行武童試、武鄉試、武會試、武殿試四級考試。翻譯科始建於順治時,是清朝創立的一個科目,意在選拔滿蒙語言文字翻譯人才,分爲滿洲翻譯(將漢文翻譯成滿文)和蒙古翻譯(將滿文翻譯成蒙古文)。制科是清朝科舉考試的特殊科目,設有博學鴻詞科、經濟特科、孝廉方正科。其中,博學鴻詞科影響最大,設於康熙時,選拔標準是“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選拔的方法是高級官員推薦和皇帝親自考試相結合。清朝統治者制訂了縝密的科場條例,爲士人提供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以維護和鞏固其統治,但是,清朝科場舞弊層出不窮,積重難返。學校受科舉的影響日益加深,逐漸成爲科舉的備考和訓練機構,學校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等都圍繞着科舉考試進行,教學管理鬆弛,學校喪失了作爲教育機構的獨立性,完全成爲科舉的附庸,日益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