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教育4.09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作爲一名一線教學工作者,教學內容基礎,教學工作具體,有時候在繁瑣的工作當中,很容易忘了屬於這一份職業的星辰與大海,更多是沉浸在日常的單一重複當中。然而,越是基礎的工作,越需要有一個遠大的高屋建瓴的嚮導,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這本書的主題雖然有些宏大甚至沉重,但全篇讀完,能讓讀者對於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任務產生進一步的思考。特別是第一章到第三章,令我非常有收穫。這本書當中,懷特海針對當時英國存在的教育問題進行了反思,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觀點,但對於今天的中國教育現狀,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懷特海認爲,教育是爲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並圍繞生活而展開運行。凝練成爲一句話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就是說他主張將教育與生活聯繫在一起,並把學生視爲有血有肉的個體,而不再是工具。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將知識運用到鮮活的生活之中,再通過生活實踐來驗證知識的科學性,而不是當一個知識的搬運工,機械地將知識填裝到學生的大腦中。畢竟教師就是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實施者之一,也就是說一名教師在立足於教育現實的同時,也要時刻保有一份堅定的教育信念和追求。

書中提到:“不能讓知識僵化,而要讓它生動活潑起來——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問題。”對於這一點,我也感觸頗深。單純的概念必須要結合生活當中能接觸的實際事物來舉例,學生們纔會又快又好地掌握。在解答一些具體問題時,帶入到生活場景,學生們也會更印象深刻。在今後的教學中,這個做法也值得我繼續發揚光大,在備課時考慮如何結合當下學生們喜愛的話題上多花心思。

關於教育的節奏,懷特海結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分爲三個階段:浪漫階段、精確階段及綜合運用階段。在他看來,教育的節奏,是指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學習方式應該在學生的智力發育達到適當階段時採用。不同的情況下,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時間和持續的時長都不盡相同,而我們的教育應該是這樣一種不斷重複的週期。所謂教育有周期,其實就是教與學都有周期,從“教”的方面講,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計劃,從“學”的方面講,有一個接受過程甚至是反覆練習的過程都是常見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計劃性的同時更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教育的節奏這一章裏,懷特海還特別提到:“如果教師在滿足學生有節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處地起激勵作用,學生一定會不斷地爲某種成就而欣喜,不斷地重新開始。”這一句話我是十分贊同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非常需要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很多時候,一句簡單的讚揚,就能夠激起學生們更加積極的學習熱情。希望自己能時時牢記這一點,努力給予我的學生們更多的正面反饋,幫助他們投入到學習的樂趣當中。

這本書在讓我透過日常教學工作以外,能更多地去思考關於教育的'本質,對我而言大有裨益。

01、作者簡介:

懷特海,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教育家。他與羅素合著的《數學原理》標誌着人類邏輯思維的空前進步,被稱爲永久的偉大學術著作之一;創立了龐大的形面上學體系,《過程與實在》、《觀念的歷險》等是其哲學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廣泛承認。

02、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原版首次出版於1929年,是他有關教育的演講論文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觀念。他主張教育應該充滿生活與活力,反對學生灌輸知識,面應引導他們自我發展;他強調古典文學藝術在學生智力發展和人格培養中的重要性,倡導使受教育者在科學和人文方面全面發展;他還重視審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義,認爲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經常目睹偉大崇高,道路教育便無從談起”。懷特海的教育思想對今天提倡的“素質教育”有很大的參考與指導價值。

03、精彩分享:

1、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是使學生透徹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這些原理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具體事例。在隨後的實踐中,這些人將會忘記你教他們的那些特殊的細節;但他們潛意識中的判斷力會使他們想起如何將這些原理應用於當時具體的情況。

2、 填鴨式灌輸的知識、呆滯的思想不僅沒有什麼意義,往往極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最美好的東西遭到了腐蝕。

3、 人的大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它是永恆活動着的,能對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應。你不能向對待工具一樣,把它磨鋒利了纔去使用它。不管學生對你的課程有什麼樣的興趣,這種興趣必須在此時此刻被激發;不管你要加強學生的何種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在此時此刻得到練習;不管你想怎樣影響學生未來的精神世界,必須現在就去展示它——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難去遵循的一條規律。

4、 教育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藉助樹木來認識森林。我極力主張這樣的解決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間毫無關聯的狀態,這種分崩離析的局面扼殺了現代課程中的生動性。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當理想降低到實踐的水平時,其結果便是停滯不前。特別是當我們把智力教育看做僅僅是獲得機械呆板的大腦能力,看作僅僅在於對有用的原理作系統的敘述,那麼就不可能有任何進步,儘管在對課程大綱無目的的重新安排中,在迴避那不可避免的時間短缺的徒勞的努力中,將會進行許多活動。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上帝創造了這樣一個世界,其中衆多的知識主題絕非一個人所能夠掌握。羅列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各種科目,用這種方法來對待這個問題是毫無希望的。知識的科目太多了,每一個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充分證明。也許這種知識材料的過剩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幸運,因爲對重要原理處於一種愉快的無知狀態,使世界變得有趣了。我非常希望你們銘記於心的是,雖然智力教育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傳授知識,但智力教育還有另一個要素,比較模糊卻更加偉大,因爲也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古人稱之爲“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識就不可能聰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獲得知識卻仍然沒有智慧。

標籤:讀後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