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陶行知教育理論學習體會

教育7.25K

還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利用課後時間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後,發現真的是受益非淺。

陶行知教育理論學習體會

在書中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能改良個人之天性。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性情有善惡之分,但是後期的教育卻能使惡者變善,使善者益善。過去我只知道“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通過閱讀了他的文集後,我更感受到他的偉大,他對教育問題的卓識遠見着實讓人佩服,其中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值得我們思考。

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爲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爲中心,認爲不以生活爲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爲中心之教育。生活無時不在變化,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與生活原是一家,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這是辦不好事情的。而生活是“生生不已”的,教育因此也必須隨生活而變化,教育決不是一成不變的。

首先我們要重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一。家庭的生活環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內容對學生有直接、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作爲一名教師,應該轉換角色,延伸學校教育的外延,善於挖掘和協調各種教育資源。傳統教育意義上的教師傾向於把自己的班級看作是一個單元,並把它與外界隔絕開來,管理班級自已一人包乾,管理範圍只侷限於學生在班在校的時候。結果往往導致“狹隘的集體本位主義”。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現代學校教育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開放的學校,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離不開社會教育的廣泛支持。我們對學生的瞭解不應只停留在“學校的人”,更應擴展到“家庭的人”、“社會的人”。有些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往往表現爲雙重性格。這種雙重人格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他助長了學生的投機心理,養成虛僞的性格。老師應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溝通。所以教師要主動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相互溝通交流,多做些社會調查,把學校教育延伸和結合到各個生活領域,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做人,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構築起一道全面的、完整的、堅強的“人格長城”。

其次陶行知先生認爲,“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主張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學什麼。人生需要麪包,我們就得受麪包教育;人生需要戀愛,我們就得受戀愛教育。”因此,在課程設置等方面要根據學生的需要,特別是職業學校,在各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需求以及專業特點,積極整合各課程,開展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到用人單位去鍛鍊。

最後我認爲更好的教育是教育要回歸生活,不能死讀書,讀死書。我們要積極運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要活讀書,把教育與生活緊密的聯繫起來,把學校和家庭聯繫起來。讓生活教育成爲家校共育的核心,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共同目標下,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相互理解和信任。家校雙方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補充,重視生活教育,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