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

教育1.0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1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書中許多文章都給了我一些啓示,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教學合一》這一篇。陶行知先生在這篇文章裏闡述了:“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這句話提醒我們應該怎樣來做一個老師。“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他說的教學生學的意思就是教師不能在課堂上把學生看成一隻鴨子,把知識當作糧食,只知道把鴨子爲飽,而應該是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教師爲主導,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經驗知識,學會獲得知識的方法。這不僅爲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爲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麼。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爲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索,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爲自己的發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爲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於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就拿我們體育教師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緻的瞭解,諸如其性格脾氣、運動能力、學習能力、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爲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爲經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生厭煩心理。

最後,陶先生用“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這句話給了我們一個忠告,我們現在處於一個網絡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許多的知識,作爲老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一個有着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教材上的內容變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教師,他的課堂會日漸單調、陳舊,這樣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獲得快樂與幫助呢?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2

忙完了縣第二教研片常規檢查、教學設計比賽等事宜,終於能靜下心來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感慨於陶先生寬廣的視野、研究問題的深入,楊禮仙:《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想。以此爲鏡,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與教學,反思自己的工作,目前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

一、對待學生寬嚴有度“過嚴則易失子女之愛心,過寬則易失子女之敬意”這是陶先生在評陳著之《家庭教育》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引起了我對自己的教育技術的反思。自從擔任班主任以來,我時時處處對學生嚴格要求,雖然我嚴於律己,做出行爲的表率,雖然我一心爲學生的學習、生活操心,但常常會感覺到學生在仰視着我,這眼神裏有敬畏,這眼神裏有躲閃,我常常會爲此感到不解,感到心痛。看到陶先生的這一句話,我頓悟到我過於信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可能會讓我欲速則不達。特別是我現在教低年級學生更要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此時要求可適當放寬一些。陶先生還提到類似的兩種有害兒童的心理: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陶先生那麼早就發現現代父母的通病,真是了不起!

二、“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有幸參加了“課堂實效”課題研究,讓我更容易理解陶先生“教學合一”的理論,我知道了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把現成的解決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得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其它的方法,解決其它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爲主動學習者。我已經做好長期學習、實踐陶先生“教學合一”這一理論的準備。正如陶先生所說的“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如果教師只會固步自封,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學習、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如沫春風。可以說是對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禮,陶行知先生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將會繼續影響、貫穿在我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3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頗有感觸。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裏,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爲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的,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爲中心”。

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

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爲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爲‘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爲“有行的勇氣纔有知的收穫”。

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中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4

我是一位新老師。剛當班主任時,怕我管不住,我對孩子們很嚴厲,剛進班就給孩子們定規矩,一犯了錯誤,就說一不二地按照規矩予以懲罰,這種高壓的方式讓班級基本穩定,也達到了我的預期。

現在靜下心來想想,一年多來,給予孩子的嚴厲多於微笑,批評多於協商,呵斥多於原諒,偏“專制”的管理對於一個新教師老師來說,是比較有效的。但是時間久了,問題暴露得也比較明顯,孩子在老師不在的時候常常會做出違規違紀的事情。這樣做班主任,我覺得很累。

規矩是一定要有的,我想沒有人會否認,規矩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規矩讓我們的工作有序、有效,沒有規矩的自由主義,短時間內,讓我們感到自由和輕鬆,時間一長,種種壞習慣便悄然滋生,到那時想改猶如芒刺在背,拔除十分痛苦。

那麼,就需要教育者在規矩中滲透愛的表達,我認爲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在制定規矩、運行規矩中教師的雷厲風行是必須的,在全班大聲而嚴厲的告訴大家,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你犯錯誤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在前期要交代清楚。教師嚴格的形象對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在執行過程中,我覺得要特別注意給學生留面子,之前,因爲我的衝動和莽撞,也致使過學生因爲自尊心受挫而無法做思想工作,雖然學生當時沒有跟我頂撞,可是從他不屑的眼神中,我已經感受到了自己的失當。所以,無論有多麼衝動和憤怒,一定不能當衆呵斥學生。

在辦公室處理學生,可以適當嚴格一些,當然,也不是衝着學生髮火,可以讓他先反思一會兒,想一想爲什麼老師要處理自己。

陶行知說:

你的教鞭底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裏有牛頓,

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所以無論如何,請不要讓孩子覺得你的教育中只有權威、冷漠和嘲笑。對待學生也是如此,學生是我們明天的朋友還是敵人,就取決於我們今天的態度。

如果可以,我還是覺得在疾言厲色後,多跟學生一起走一走談一談,取得學生的信任之後,就能給自己省下很多麻煩。

任教第一年,我的愛心氾濫,結果威信喪失殆盡,班級混亂不堪,第二年開始,我聲色俱厲,班級表面上安然無事,孩子們內心卻很受壓抑。我希望自己能不斷摸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從“維持秩序會會長”真正向“靈魂工程師”靠近。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5

每次看書都有一個習慣,拿起筆把優美的字、詞、句用一個小本子摘抄下來。唐代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時語文老師也曾說過,沒有寫不好的作文,只有書沒讀夠的學生。想寫好文章,讀書是最好的途徑。

週末的休息時間裏,沒有了上課的勞累。來到市區的書店裏,找一個僻靜的角落,拿着《陶行知的教育名着》讀了起來。書中的有一句話這樣說道:“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啓發學生獨立思考。”這句話給我的感觸不僅僅是點破了傳統教育的弊端,還說了老師的“教”得注重方式方法;學生的“學”也得注加強培養。

現如今,大多數學生的學只侷限於學好老師所教,考好學校裏的考試。大多數老師的教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試卷上的題目會做。前者離開了老師,便止步不前;後者培養的學生,只會生搬硬套。當今時代——信息社會,知識的更新十分迅速,以前那種學習一點知識夠用一輩子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日不學十日空。每天我們都要學習,只要有一天不學習,前面的學習都白費。

信息時代的社會,我們培養的學生不能只會“聽”,更要學會如何“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作爲學生成長路上的導師,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學會思考,指導他們如何學習。我作爲一名五年級的數學老師,平時在講題目的同時,多給學生以引導,教會他們如何學,而不是死記知識點。數學的學習過多都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遇見困難懂得如何分析解決。學生只有不斷地進行書籍的閱讀,才能得到知識的積累,也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我想,這也正是教育的真正本質吧!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陶行知先生對待教育事業的付出是發自內心的。愛心是教育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的教育是缺失的,是不完整的教育。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知識儲備還很有限,教學經驗缺乏也在所難免。平時,我不僅強調學生要時刻學習,而且也要求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努力提升自己。讀書最大的樂趣不是你比別人讀了多少書,而是你從書中得到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這纔是讀書的樂趣所在!

無論工作多忙、生活多累,我們都應該抽點時間出來,靜下心看看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習永無止步,在以後的工作中持之以恆的讀書來武裝自己,努力成爲一名知識豐富的人名教師!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6

在學校裏,老師們就對我們說:是陶行知爺爺讓中國教育事業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這次學校組織我們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

其中陶爺爺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爲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爲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麼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着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後,一個個帶着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了傳統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爲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爲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麼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展。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要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做爲一個新教師,更要向陶爺爺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們的老師。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7

"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裏,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穴,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爲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的,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爲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爲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爲‘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爲"有行的勇氣纔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這一點對於我們現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同樣具有指導意義的!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8

郊尾寶坑 林曉白陶公曰: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翻開《陶行知教育名篇》,不說陶公的教育思想,僅從陶公文章的字裏行間可窺見一斑:其行文暢所欲言,揚揚灑灑,不拘泥於格式,既沒有高深的學術字眼,也沒有堆砌華麗的詞藻,但卻材料鮮活,趣味十足,蘊意深刻,切切實實貫徹着“真”字。“教學做合一”是曉莊師範的'校訓。他提倡的不僅僅是教學生學,不僅僅是教的方法應遵循學生學的方法,乃至提出老師須一面教一面學。

強調“好學是傳染的……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陶公曰:“實際上,如果破除成見,六十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思及自身及周圍,教學變革的口號是天天在提,然而更多的先生卻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固守着原有的教育理念、陳舊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的教學知識整日沌沌度日。雖兢兢業業,雖愛護有加,但學生往往已淪爲呆滯的應試接受者,先生的再學習再思考成天方夜談,他家之事,更何談及變革 。

因此,陶公一“學”字,實則大有文章,學則思變,時常研究,常找到新靈感,找到新樂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在《師範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中,他告訴我們“要忘了你們的年紀,變個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隊伍裏去……一塊玩,一處兒做工,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這話乃真理也,唯”變小孩子”,我們才能融進班集體,融進學生裏,知他們所想,思他們所需,樂他們所趣,真正成爲當中的一員。

事實也確實如此,師與生不是對立的,唯有合一,唯有相融,唯有共鳴才能共同進步。作爲一名新老師,我試着去傾聽學生的想法,利用有限的時間跟他們一塊玩:一塊打羽毛球;組織開展趣味體育比賽;教學生折折手工;在有限的條件裏,教他們唱歌等。

在玩中,我發現那個只考1分的學生,會變魔術,頭腦其實很機靈;那個只考3分的學生,有很強的力道,羽毛球打得很好;那個不會標點符號、天天寫錯別字的學生,唱歌很棒的……而我在與學生玩中,也學會去思考學生們真正要的是什麼,學會去摸索、會去學習、會去鑽研,並將這個學習思考的過程,可學生一併探索分享。同時,我在與學生相處中,瞧見了學生們那純潔無暇的心靈是多麼美麗,收穫着學生一點一滴的暖暖的感動。

在收穫中,我也更樂意爲他們尋找着更快樂的學習方法,更和諧的相處之道,教學也就不再枯燥無味,所有的學習皆變得趣味十足,在學而知新中誨人不倦。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9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頗有感觸。

陶行知是“五四”前後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要進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將其與傳統教育區分開來。陶先生稱傳統教育爲“吃人的教育”,因爲這種教育下學生只讀死書、死讀書,逐漸失去了生活裏、創造力。相較而言,生活教育則剛剛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讀活書、活讀書,這樣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這種是非分明的論斷雖有些偏激,但一語道出了傳統教育的弊端,並且爲我們指明瞭教育發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簡單的例子讓我們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這對我們現今的教育很是有啓發。就從國小的課本上來看,教材中的課文越來越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也開始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再看課程的設立,多了綜合活動、校本課程等綜合課;最後看學校的制度,逐漸從管理學生轉變爲學生自律,通過與社區合作,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校與社區結合,讓學習與生活結合。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裏,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她用種田爲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爲中心。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其次這個“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學習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邊行邊知,邊知邊行,堅持到底,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