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高等教育教材多樣化與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思考的論文

教材1.77W

[論文關鍵詞]教材多樣化、獨立學院、教材建設

高等教育教材多樣化與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思考的論文

[論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衆化背景下,教材多樣化是高校教材建設的一條基本原則,而教材的特色則是教材多樣化的實質所在。獨立學院作爲一個新興的辦學羣體,在教材建設規劃、教材建設特色和教材選用等方面出現了與之快速發展不相協調的現象。文章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就獨立學院教材多樣化建設的工作重點、發展方向以及舉措等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議。

  一、教材多樣化的內涵與本質

教材多樣化的概念在國內最早見於1987年教育部頒佈的《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工作章程》中,而作爲高等學校教材建設的原則,則在2005年才確立。教育部在《關於申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選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堅持多樣性的原則,鼓勵編寫具有不用風格和特色的教材。”

教材多樣化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教材品種、教材內容、教材呈現形式和教材建設過程等方面的多樣化。

教材品種多樣化,即進行教材系列配套,可以是同一專業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幹課教材配套,也可以是同一門課程的基本教材、輔助教材、教學參考書進行系列配套,或是文字教材與電子教材配套。

教材內容多樣化,即根據人才培養規格和途徑的不同,教材內容在取捨上應有很大的不同,以適合不同的教育層次和辦學羣體。相同名稱的課程在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中,其教學內容應各有特色,各不相同。在同一層次的高校或是同一學校內的不同專業間,由於專業特點不一,教材內容也應不一樣。甚至還可以由於課程性質不同,教材類型有專業型、學科型和普及型之分。

教材呈現形式多樣化,可以是傳統的紙質教材,也可以是電子教材;可以是精裝本,也可以是平裝本;可以是通用本,也可以是簡明本。

教材建設過程多樣化,也就是說在實際發生的工作過程中,教材多樣化可分爲不同的階段,即教材編寫階段多樣化、實驗(試用)階段多樣化、出版階段多樣化和發行(選用)階段多樣化等。

任何事物的本質都是由其內部特殊的矛盾所決定的。教材多樣化反映的是教材內在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是此教材區別於彼教材的本質屬性,也就是教材的特色。只有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才能形成教材的多樣性。教材多樣化在本質上就是教材的特色化。教材特色化是追求教材本質屬性實現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追求教材表面形式差異的過程。

  二、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高等教育呈現陝速發展的勢頭,招生規模持續擴張。2008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萬人,在校生2021.0萬人;2009年639.5萬人,在校生2144.7萬人;2010年計劃招生達657萬人。2008年有普通本科院校755所,普通高職院校1169所,獨立學院315所,分校辦學點95個,高等教育呈現出辦學主體多元化、辦學羣體層次化的特點。從辦學規模看,獨立學院已成爲本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國的高校教材經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三輪的建設,出現了一批諸如“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十五”和“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等內容新、體系新、方法新、手段新的高水平教材,各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也加大了對教材建設的.投入,進行了系列教材規劃,擴大了教材品種,實現了部分教材系列配套,提高了教材的教學適用性。但由於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在改革和發展中產生的一個新的辦學羣體,發展的歷史較短暫,還沒有適合於自己的特色教材,與其自身的發展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教材建設規劃滯後。經過10年的發展,獨立學院規模和影響日趨擴大,但由於許多專業的課程體系尚在不斷實踐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與之相配套的教材體系很不成熟,新建專業更是無教材體系可言。

教材建設特色不足。獨立學院有其獨特的生源情況和人才培養定位,要求教材具有實用、適用、夠用和創新的特點,而目前很多教材爲追求較寬的適用面而放棄了自己的特色,淪落爲內容龐雜、面面俱到的大衆教材,從而加劇了基礎課教材低水平重複而專業課教材短缺的現象。

教材選用缺乏科學性。爲體現本科教學層次的特性,達到教育部對高校教學水平評估的要求,獨立學院在教材選用時存在“附優攀高”等盲從現象。目前所出版的國家級規劃教材和麪向21世紀課程教材等優秀教材很多種類並不適合獨立學院的學生使用,面對教育部門對優秀教材選用的考覈指標的指向,獨立學院選用教材的趨向發生了改變。

教材品種短缺,呈現形式單一。目前獨立學院使用的教材品種主要是理論教材爲主,在呈現形式上則以紙質爲多。新建專業在開設之初很少有適合其生源特點和符合其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教材,專業性強的課程教材、實驗教材以及實踐實訓教材可選品種單一,更談不上選用優秀教材。大多數課程教材選用的是“二本”或是“一本”院校的理論教材,或是高職高專的實驗實訓教材。

  三、獨立學院實現教材多樣化的措施

(一)打破傳統觀念,合理選用教材。選用優秀教材是各高校選擇課程教材的基本原則之一,獨立學院也不例外。優秀教材選用率作爲體現一個學校辦學規範化、科學化的基本指標,已被廣泛認可,成爲國家教育部評估高等院校本科教學是否合格的基本指標之一。因此選用優秀教材也就成了教材選用工作的中心和導向。但不考慮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片面強調優秀教材選用率,其實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其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也有其侷限性,它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從優秀教材的分佈看,雖然經過幾輪建設,目前高校優秀教材的數量已有上萬種之多,但分佈很不均勻,大多分佈在基礎學科、基礎課程。面對數以萬計的課程,從總體上看大多數課程可選擇的優秀教材品種是很有限的,何況高校教師來自不同地域和師承,有其不同的學術流派和教學風格。同時大學教材也不應是教科書,而應定位於向學生展現多樣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的參考資料。因此對於非基礎課程,我們要打破傳統觀念,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讓任課教師充分行使教材選用的權利,要改變同一門課程只能統一選用同一教材的慣例,允許擔任同一課程的不同老師選用不同版本的教材。

獨立學院作爲一個新興的辦學羣體,其本科教育歷史較短,不論師資力量、師資結構,還是科研實力、教學經驗與教學水平,與傳統大學相比有較大的差距,教材編寫隊伍薄弱、教材建設資金不足,編寫教材不是強項。因此,獨立學院教材多樣化建設的工作重心應是教材的合理選用。面對數以萬計的教材,如何根據學校自身教學特點和生源情況、選用合適的課程教材應成爲獨立學院教材建設工作的主要內容。教師通過選擇使用教材,進行認真細緻的備課,形成教案,系統瞭解本學科、本課程和相關教材的情況,就能充分把握現行教材的優勢和不足,發現教材的知識空白點,從而明晰教材編寫的思路和方向,爲教材多樣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材管理部門要加強教材的選用比較研究,特別是對公共課、專業基礎課教材,要進行適當的梳理,從人才培養目標的角度提出教材分類選用的指導性意見,定期整理出適合不同層次和生源特點的教材選用建議目錄,使優秀教材儘可能多地進入到課堂,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以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爲龍頭,加強特色教材建設。教學改革是學校發展的源動力。通過教學改革和建設,可以促進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如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精品課程建設,可以促進精品教材和學科系列教材的建設;以電化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可以促成大批課程的教學課件電子教材和網絡教材的建設;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開放實驗室和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教學管理改革,能推動一批新穎的、有特色的實驗實訓教材建設等。

開展特色教材建設是實現教材多樣化的本質所在,也是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方向。首先,獨立學院在制定教材建設規劃時,要有重點地向特色教材傾斜,要提高教材編寫的學術地位,鼓勵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專家、教授撰寫高質量的特色教材。其次,特色教材建設要與地方需求緊密結合。獨立學院承擔着爲地方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任務,各地對人才的需求有地方的特色,學校不能閉門造車,不但要組織師生走出校門,走進企業,瞭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還要請各行各業的專家到學校座談和指導,論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集思廣益,凝練專業特色,開設特色課程,與傳統大學進行錯位競爭,使獨立學院在某些領域佔領制高點,並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開發出有特色的系列教材。浙江萬里學院從2006年起已連續5年開展“走進企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適應性”教師社會實踐與科技創新活動,通過社會對本科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形成以學生能力發展爲核心的育人理念,大力開展合作性學習課程教學改革,並將教改成果進行物化沉澱於教材之中,編寫出版了一系列基於合作性教學的特色教材,其中9部教材已被列入2009年浙江省高校重點建設教材。

(三)重視講義編寫工作,提高對講義建設的扶持力度。與出版教材相比,講義更具特色和個性。教材一般是由多個作者合作創作而成的,其內容受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的層層制約而缺乏個性,而講義一般由任課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在參考他人的成果基礎上自行編寫,其內容結合了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融人了教師的思想特點和思維方式。講義還具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特點,可以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結構,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校對人才培養規格和模式定位,以及專業特色,有針對性選擇講授內容,在有限的時間裏使教材的內容有所側重。因此從知識傳播和教學效果上來看,講義作爲一種特殊的教材,加大其建設力度,不失爲實施教材多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興學科和一些冷門專業的專業課程,其教材的選用餘地很小,編寫各具特色的講義更是獨立學院教材多樣化建設的必要補充。

(四)利用教學資源集成,定製出版教材。獨立學院教材多樣化的正常開展,不僅需要學院、教師在實施主體內進行積極推動,還有賴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出版社的支持。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點,使得很多專業課程教材的通用性較差,出於經濟效益的考慮,大多數出版社並不熱衷於這些專業課教材的出版。但由於課程門類衆多,教材的總體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因而導致這些課程教材成了出版部門的“雞肋”。隨着電子技術和網絡的發展,教學資源數字化、集約化管理的不斷深入,這個瓶頸或將被很快地打破。一些有遠見的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在竭力推進這項工作。通過現代通信和網絡技術,學校與出版社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合作研發數字化教學資源,將不同學校不同專家各具特色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收集整理,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篩選和組合,並擇優加載到課程教學支持系統中。在協商解決好有償使用版權問題的基礎上,任課老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教學方式和方法,按照自己的教學體系和教學風格,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組合,按教材的實際需求數由出版社印刷,這樣不但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也解決了專業課教材知識更新速度慢、品種單一的問題,爲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開闢一條全新的通道。

  [參考文獻]

[1]張珍滎,何全旭,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2),

[2]陳利華,芻議適度提高對講義建設的支持力度[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4),

[3]陳秀華,黃淑堅,地方高校教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6,(9)。

[4]石筠改,教材多樣化簡論[j],課程,教材,教法,2000,(9)。

[5]周琦,肖瑛,高校教材建設的目標與原?t[j],中國大學教學,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