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國學

國學講座心得體會

國學3.06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學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講座心得體會

國學講座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16日上午9時至11時,我在登封市鹿鳴山莊三樓會議室認真聽取了家風家訓國學經典講座,感觸很深,收穫很多。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尤其是先人們的家風家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

我們應該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培育良好的家風家訓,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孩子樹立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家風家訓是古人的修身治家的經驗總結,是傳播正能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和點睛之作。

誦讀國學經典,聆聽家風家訓,品味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承繼民族智慧,培養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兒女,是我們作爲家長的神聖使命。

按照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倡導的誦讀國學經典的16字方針:“直面經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終生受益。”我們深知,誦讀國學經典的目的不僅讓孩子記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尋根,尋民族精神的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先人智慧之根,在誦讀國學經典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厚重孩子的人文底蘊。

《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

作爲家長,我們要把聆聽家風家訓、誦讀國學經典列入教育孩子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配合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等活動,讓家風家訓、國學經典真正植入孩子的生命,成爲影響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脈。

經常陪伴孩子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幫助孩子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言傳身教,循循善誘,營造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用國學經典的良好環境,通過家庭教育對孩子進行文化浸潤,對孩子進行養成(禮儀)教育、環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關注孩子成長,陪伴孩子成長。

全球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教育理論:“聽30-50遍,很熟悉,出上半句,對下半句;聽50-100遍,能熟練背誦;聽150-200遍,進入潛意識,終生不忘。”家風家訓、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

在陪伴孩子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時,要求孩子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讀成誦,耳熟能詳。

家長要有耐心,多抽出時間陪伴誦讀,不求責備孩子,引導孩子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提高素質,提高修養,發展能力。

配合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要求孩子每日必須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1小時,每週背誦3-5首古詩,讓學生輕鬆地背,愉快地記,提高學習經典的興趣和質量。

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誦讀的內容,積極開展有趣有效的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活動,比如經常和孩子進行家風家訓、國學經典誦讀比賽,鋼筆書法比賽,家風家訓國學、經典故事演講比賽等等,以此激發了孩子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的熱情,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健全孩子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個性,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不但能提高孩子的朗讀水平、理解能力和文學修養,而且使孩子知識面開闊,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大大提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誦讀家風家訓、國學經典能使孩子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豐富孩子的語言素材,也讓孩子在誦讀中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

牛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聆聽家風家訓、誦讀國學經典,讓中國傳統文化流淌在孩子的血液中,家長也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提高。

國學講座心得體會2

收穫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一:提高自身素養,爲教育工作打好基礎。

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

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

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

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

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

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

《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國學經典裏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

《論語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

工作後利用業餘時間粗略地看了《論語》,現在,在工作的環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說得太對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濟濟,讀中師出來的她們基本功非常紮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都懂。

而且教學多年的她們經驗非常豐富,面對問題學生都能輕鬆應對。

原本認爲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應付自如,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

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並利用假期練習書法,爭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練得更紮實。

收效還挺不錯,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裏說:“因材施教。”真是經久不衰的真理。

剛參加工作時,由於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自認爲做到了人人平等。

其實卻是違背學生髮展規律的。

由於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理想。

事後,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爲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徵詢建議。

最後得出結論: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比如我教畢業的幾個孩子有什麼問題經常跑來和我說。

例如,到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

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樣,要求她們必須死記硬背文化知識。

而是建議一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孩子朝體育方面去發展,一個愛繪畫並且很有天賦的孩子朝美術方面去發展……使她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在爲人處世上,我也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不少。

曾學到過孟子的這樣一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更應該以此做爲自身的行事標準。

人可以窮,但是要有骨氣,要有奮鬥的決心,現在這個時代,只要勤勞,就能創造財富。

做爲一個農民的孩子,我從小就是吃苦長大的。

但是我卻很感激少年時的貧窮,它就是一筆財富。

它讓我知道一切都來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

它讓我早早地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成爲一個孝順的孩子。

它更讓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財富。

讓我成爲一個正直,勤勞的人。

現代社會機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驟富的人,但是,由於來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顯得那麼不塌實。

作爲發展中國家,我國才過上好日子沒幾年,不能滿足。

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處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來要求自己。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衆多外國學者的關注。

她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留學。

那些哈韓、哈日、學hip-pop的孩子們都睜開眼好好看看吧。

我們雖然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

但是當京劇、武術、中醫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經典都拿出來品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

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很多值得學的東西,個人認爲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了,纔不愧爲一箇中國人。

國學講座心得體會3

4月22日,春雨綿綿,我們學校有幸邀請了北師大著名的國學教授劉冰先生來我們學校講座,其主題是“用國學成就美麗人生”。

劉冰先生帶着她的徒弟們冒着風雨風塵僕僕地來到我們學校。

五、六年級的同學們坐滿了階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門,期待着劉冰先生的到來。

終於,階梯教室的大門開了,從門口走進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臺,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一鞠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學講究禮貌。

接下來劉冰教授開始自我介紹,先生的言行舉止處處顯示着“禮貌“二字,讓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來“禮貌”待人會讓人心情舒暢。

劉冰教授將她徒弟中的兩個小徒弟請上了臺,一個是隻有三歲的小妹妹,一個是十歲的小弟弟。

劉冰奶奶說:“我的這兩個徒弟很厲害,小小年紀已經會背《弟子規》、《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女兒紅》……,這些可都是國小的必修課呀。”說完,她讓兩個徒弟在現場背起了《弟子規》來,只見他們背得頭頭是道、滾瓜爛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對他們產生了一種敬佩感。

是呀,同樣作爲國小生的我對這些卻一無所知,我感到萬分慚愧。

他們不但會背,重要的是他們還能理解其中蘊含的意義。

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一冊冊育人佳作,將我們偉大祖國的文化美德永遠流傳下去。

用國學武裝自己,用國學成就美麗人生。

國學講座心得體會4

12月2日下午13點30分,我們學院榮幸的請到了重慶市優秀教師,現已是從西南大學退休的教師、教授李達武女士爲我們全院進行這個《國學經典與個人修養》講座。

首先簡單的介紹了我們李達武教授的個人簡歷。隨後她幽默地說:“首先......很感謝未來的中國的總理級以及培養這樣的最大權威額辛勤的老師們,大家下午好!今天講座內容分五個部分來講解......”聽完李老師的對我院師生第一次的開場白,全場響起了激烈的掌聲!講座內容:一、以古見今,啓迪人生。從博學的角度,可以用王之渙的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從我們以前學過這首詩的理解來說,可以分爲四個方面來總結從這首詩:1.向上感,追求欲。2.萬物聲聲不息,生命在於運動。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4.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在看到大概的提綱後,李老師通過講解例子,用幽默讓大家輕鬆的接受她所將的意義。二、拓展學識,淨化心靈。國學的經典有四書五經,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以前的國王制度也就是現在的法制。在諸多的流派中,我國最奉行的是儒家。主要是從“仁”、“禮”這兩個方面來說。仁,就是要有仁義之心。而禮則是通過我們讀書,來學會中待人。我們讀書的最初目的:名利知恥。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學會適應這個社會。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史記》,而我國的二十四史中《史記》就在其中。《史記》是以寫人爲主,是由我國文學家司馬遷忍辱負重感觸深刻的寫出來的。在《史記》中寫了近一百五十多篇人傳......然後簡單的介紹了我國的三玄:老子、莊子、周易。李老師把詩歌用歌的方式唱給大家聽,自己創的譜,深情的唱了《詩經》。而且老師還帶動全場的老師同學一起唱歌,用歌的形式來記住古詩詞。三、豐富感情,提高能力。我們要在學習中快樂着。因爲傷心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拋開煩惱,開心的過自己會過的更好。四、邊走邊唱,健康向上。五、心存感激,奉獻愛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信,報得三春暉!”我們要感恩父母,他們一身都在爲我們辛勤的付出,我們要用好的學習來回報他們。也有句話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回報我們的祖國、學校、老師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在李老師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演講,全場一共響起了二十多次掌聲,最後我們一起唱《水調歌頭》,結束了這一堂人生中又一個啓迪人心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