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理講座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

12月30日下午學校幫我們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講座。是關於情緒方面,聽了黃xx心理諮詢師的《情緒管理與健康》的講座,感受到人的情緒與現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繫。黃老師講課非常生動,也舉了很多真實的案例和互動的小環節,在歡快的氛圍中,我瞭解到,作爲老師的我們同樣也是這種心理疾病的發生者。而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應當如何應付成了關鍵的問題。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所以要求教師學高身正;社會對老師角色的美善化,對教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值,使得身處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但長期超負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壓力,經常處於心理應激之中,必然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國小教師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和生命質量。而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緒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腸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努力改變這些。總是保持健康的心態。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樂,助人爲樂,自得其樂,苦中作樂。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適當的運動。還需要戒菸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問,我有沒有這種性格“看什麼都不順眼,有人時和人過不去,沒人時和自己過不去。”

人的健康50%取決於情緒20%取決於睡眠20%取決於運動10%取決於飲食。我想,做到這些我們的健康纔不受影響。所以好情緒的培養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對壓力,放飛心情。

聽了這次講座,真的覺得,生命是可貴的,但是也相當的脆弱,珍愛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計較,心胸要寬廣,對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靜。就象黃老師講的那個關於風箏的故事,遇事應當完全瞭解事實後再作定論,而不是衝動的做出結論。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說,這樣就不至於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來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爲那種不幸福的人。

總得來說,好情緒創造好未來,讓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爲一個幸福的人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着去做到的。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寬容,而不要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更加愛護我們的學生,關心自己也關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們身邊。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2

今天聽了陳紀英老師關於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儘管身上覺得疲累,但心理卻覺得如沐春風一般,在教學工作中所有過的困惑、鬱悶都煙消雲散,心裏從內向外透着一股說不出的清新、敞亮的氣息。陳老師以詼諧幽默的語氣解讀了屢屢發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爲我們找到在根源所在。

陳老師在報告中說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走近學生,學生接受了你,你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走近”、“走進”,看似只有微小的差別,或許在平時我們還會混用,但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卻有大大的不同。學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個體,哪能容我們直通通的走進他們的內心,所以我們只能先走近他們。怎樣才能走近他們,是不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就能走近他們,其實不盡然。如果我們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法,想當然的認爲學生需要而爲之,往往會產生實得其反的效果。象陳老師說的一個小事例,在假期回來的第一節課先給學生3~5鐘的時間處理一下自己的事情,無非是同學幾天不見了,自己遇到的新鮮事想第一時間內跟同學分享,幾分鐘就搞定了,既滿足了學生交流的慾望,又同時給學生提了個醒兒,假期結束了。這樣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認真上課了。回想我們多數情況下所做的,往往是想當然的認爲,學生的心跑野了,得在第一時間內把這繮繩勒緊了,而事實上就不那麼當然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方能找到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

陳老師還講到師生關係是教育的生命線。現在都說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我們都高舉平等的口號,又是否真正做到平等。陳老師在這也舉了個小例子,也是幾乎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學生沒寫作業,“爲什麼沒寫”,“我忘了”,“你都能記住什麼”。這樣的對話似乎在每一個老師身上都時有發生,接下來的談話就陷入僵局,談話這演變成了老師自己一個人的說教,學生要麼低頭不語(這是好的),要麼脖子一扭,臉一仰,不理你。這樣沉默的反抗讓老師覺得自己的師道尊嚴受到挑戰,然後說教就變成了批評甚至諷刺挖苦,將學生推的又離我們遠一些。回頭看看這其中的對話過程,我們又何曾給了學生與我們平等對話的權利,學生說什麼我們堵什麼,學生說什麼錯什麼,反正你沒做作業就是錯了,再狡辯更是錯上加錯。學生沒有申訴的機會,我們也就無從瞭解學生沒做作業的真實原因。師生關係的構建需要交流、需要溝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滿足學生心理上的安全需要,讓我們蹲下身子,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對話,師生關係會在這樣的基礎上走向和諧。那麼我們的教育也會成果累累,親其師而信其教,親其師而信其道嘛。

在陳老師的講座中我還有很感觸,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去領悟、去體驗、去實踐。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3

這次福州市骨幹班主任培訓,我有幸聆聽了劉曉明的《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爲,心理問題已成爲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羣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爲祖國的有用人。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4

通過對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麼成就、做好哪些準備、如何循序漸進的行動”,我應該對自己有個的規劃了,讓沒有夢想的日子遠離!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對心理健康的問題非常感興趣。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學習,我也知道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爲,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爲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5

聽了北師大劉儒德教授的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授,感想深刻。作爲一直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我,更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可以系統地學習這門課稱。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理論的支持,即人的學習動機分析理論。

首先,我重新熟悉了關於學習理論的知識,包括行爲主義的學習理論,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等。也將學習本身當作一個學習的內容,講述了學習的分類: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發現學習。以及不同類別的學習運用於不同的知識和採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對學習的流程進行分析,以及學習的動機等。從這些方面去解說了學習這個平時實際我們都天天在做的事情。也通過這個分析,發現我們其實還可以改進我們的一些做法,比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採取不同的方式。以後教學的時候,更是如此。有些知識就是適合講述,而另外的一些知識,可能就不能採取講述的辦法。應該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去發現。

其次,我又重新思考了學習的動機問題。這是自己成長和以後組織學習中都會遇到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保持學習的興趣,或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將這些興趣保存下去,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前者是自己學習成長的必要條件,後者是當一個好的老師需要的能力。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有來自於學生內部的內部動機;也有來自於外部,比如學校的獎勵,老師的表揚,家長的稱讚等的外部因素。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響的,這些影響就是我們如何處理自己學習和教學中出現問題所要考慮的。

另外,作爲老師應該做到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作爲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這次學習,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6

上週日在新教師培訓中,我聽了xxx老師的心理輔導講座——壓力與壓彈培養。

李老師通過壓力覺察遊戲、自畫像投射測試、自制人際支持系統網等生動活潑的方式,淺談壓力和壓彈的培養。整整兩個小時的講座,學生聽得饒有興趣,絲毫沒有疲倦之意。講座中,我有幾點感觸很深:

一、年青教師壓力不小。

據講座資料顯示,從年齡座標比較,20——30歲的年青人是中國壓力最大的人羣。20——30歲是人踏上社會的轉型期,壓力主要來源於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從行業座標比較,中層管理者80分,經理層75分,教職員工75分,高於下崗工人(68分),也高於一般企業工人(59分)。

年青教師的壓力一方面來自自身:自身要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另一方面,也來自學校這個特殊的環境:繁瑣事情多、學生聲音嘈雜、社會期望較高、家長關係難處理,雖然工作時間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還得帶回家做,此外,備課的工作可能使教師回家去後還在苦思苦想,不斷尋求更好的方案。

確認年青老師有壓力是正常的事情,就應該正確對待它。就我個人來講,就應該正視壓力,培養壓彈。“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呼喚,是用心靈來澆灌心靈。”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處世積極,能夠感染學生,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二、瞭解你——我——他。

李老師在講座上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瞭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語言爲工具的,但不恰當的語言的運用會適得其反。儘管本意是好的,但情緒的宣泄卻可能傷害他人,破壞彼此的關係。

換一個角度,嘗試着去理解他人,那就會知道別人最需要的是怎樣的語言,自己真正需要說些什麼。講座上,李老師談到了兩點:

1、要就事論事,不要就事論人。

人是通過事情來了解人的,往往因爲一些消極的事情而否定一個人的全部。當一個人被全盤否定時,那種感覺非常難受,並不利於他的改變。教育的目的是爲了使其向好的方向轉變,所以不能夠否定一個人的全部,而應該就事論事。

2、知道說什麼,知道什麼時候說,知道對誰說。

說話之前要打好草稿,選擇合適的時間、想好合適的內容、考慮彼此的關係。

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支持網絡。

李老師在講座上要我們畫了一張蜘蛛網圖,網的中心是“我”,按照遠近次序,分別在網中填上當自己遇到壓力時可用的資源。

我發覺自己的壓力網絡比較窄,當遇到壓力時可傾訴的人也只有4—5個。儘管自己感覺已經夠多了,也足夠了,不過李老師說,壓力網絡越大越好,而且要在網絡中加入學科中的領軍人物與優秀教師。學科中的領軍人物和優秀教師往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給自己補充心理能量。

四、區分清楚工作的重點。

“要區分清楚壓力的來源,確認重點,確認那些可以放棄。”教師的工作很繁雜,從早到晚基本沒停下來的時間。如果事事都覺得是同等重要的,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散,那會事倍功半。剛剛進學校的新老師,往往會想把什麼事情都處理好,但是總覺得力不從心。我曾經就有這樣的感覺,於是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

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踏踏實實地把課備好,課後作好反思工作。雖然不是每一次都有師傅來聽,而且備課的辛苦可能也不能爲人所知,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教學能力的提高必定能有所進步。教育教學能力纔是教師發展的根本。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7

此次安排的講座是外出老師學習所參加的一個心理健康培訓的反饋,裏面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值得我把我學習的內容和大家進行一個分享。

講座開頭我就被《微笑的力量》視頻,深深的吸引住,讓我帶着微笑的、愉悅的心情去聽整個講座。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理念與實踐》講座培訓心得學校心理健康的目標有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爲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和生活,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及時給予必要的危機干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學校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減少和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重點是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內容。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8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由於影響學生心理髮展與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形成、維護和促進學生心理髮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徑也應該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學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提高常規性教育活動的實效性。

1、注重課堂實效,加強全面教育。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由於目前尚未有相應的教材,因此在備課上比起其他學科的老師要多一個環節:收集資料,確立主題。在選材上就要考慮注重實效性,一方面是根據年級特點,另一方面就是根據學生的發展選材。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學科既沒有教材,也不考試,很多學生並不重視,要讓本學科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並在課堂上解決自己的問題,不僅在選材上注重實效性,在教學形式設計方面更需要多樣性。爲此,通過故事呈現、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辯論等活動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收穫。

2、做好宣傳工作,增強健康意識。

首先是根據校園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欄工作,每個月出一期黑板報,發動所有學生收集材料後報心理老師審覈即可設計排版。

其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經常選讀一些和心理健康有關的小故事 ,內容的選擇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在趣味性中蘊含豐富的哲理。

3、加強個別輔導,做好諮詢工作。

本學期只要有學生有什麼心理髮方面的問題,我都會積極主動的和他們進行交流,並一一作好記錄,認真分析、及時跟蹤,積極反饋,通過平等的交流,幫助學生儘快獲得自助。

 二、積極創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工作性質要比其他學科的老師更爲複雜、瑣碎,僅僅靠上課和諮詢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渠道、多方位進行。爲了多方位瞭解學生心理動態,本學期設計了班級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本週班級最突出的問題,最需要老師給予關注的同學及其表現,我根據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解、覈實,對需要交流的一些問題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到家長,對突出的現象和個別學生進行相應的關護。這樣一方面能彌補家長沒有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另一方面可以對班級學生的心理動態進行跟蹤瞭解。

 三、加強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資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除在學校內部全面滲透、多渠道推進外,還需要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教育網絡,全方位、立體式地實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氣,但更需要有行動的決心,在行動中不斷創新、改善。對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徑、內容與模式,我們還將進一步摸索和研究,我們希望得到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搞好這項工作,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個性社會化的實現,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出新的貢獻。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9

5月24日晚上,在長寧區少科站大禮堂我有幸聆聽了延安國中舉辦的《青春期的心理需要》的講座,黃欣雯女士有理有據且有互動的演講使我感觸頗深。

首先,感謝學校能爲家長提供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孩子從國小到慢慢融入延安國中這個大家庭。我也慢慢地感受到他的健康成長和逐漸獨立,當然偶爾也會有小小的與我們的衝突。直到有一天,兒子對我說:“媽媽,你應該理解我,我現在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我的心裏一驚,難道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嗎?而此時我的心理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我慶幸兒子能對我說出他的想法,甚至對兒子都有些感激!鎮定一下自己內心慌亂的情緒後,我笑着對兒子說:“兒子,我只聽說過有青春期,哪有青春叛逆期呢?”正在我對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茫然時,延安國中舉辦了這個講座,真的非常感謝學校。名校就是名校,她不僅能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全面發展,關鍵是她能準確把握孩子的思想脈搏,家校聯合,給孩子以適時疏導和教育。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耳濡目染了中國大學校園的本科生研究生林林總總的學習面貌和思想狀態後,我更能體會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更能理解延安國中舉辦此次講座的良苦用心和必要性。

其次,這次講座讓我對孩子的一些行爲更加理解從而對孩子也更加包容。黃女士首先採用互動的.方式給我們介紹了青少年的變化與發展,家長們頻頻舉手或點頭稱道,我更理解了現在孩子的一些行爲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消除了自己原有的擔心與焦慮,從而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並及時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最後,這次講座對我自己也是很大的提升。黃女士就自己的育兒體會,對於“過於自信且有點自負的孩子”的產生原因進行簡單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對我啓發很大。“天才是放對位置的人”說的多好啊!有的家長不顧孩子本身的喜好和感受而逼着孩子去學各種樂器、參加各種培訓班。這樣孩子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最終的結果大多也是可怕的,也許這也是中國學生爲什麼進了大學之後就迷失了方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吧。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自幼學鋼琴,孩子彈的不到位就用尺子打孩子的手,結果孩子對鋼琴很牴觸;而我們學校一個鋼琴專業的外國大學生來中國進行短時間訪問時仍能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去琴房練琴,並且還積極觀看在上海舉辦的音樂會的演出!與他交流之後得知,這些都是他自願的!如果家長能針對孩子本身的特點並給其提供適當的條件和教育,將“要孩子學”變成“孩子要學”,那麼,或許中國的“天才”會多一些吧!

總之,這次講座讓我受益匪淺,真希望延安國中今後能多多舉辦此類有針對性的教育專題講座或活動,多多提供家長與學校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家校聯動,共同爲培養健康優秀的祖國未來而努力。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0

隨着社會高速發展,市場競爭加劇和生活節奏加快,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下,受網絡等媒體影響,不少人因期盼與獲得的不平衡以及生活工作中累積的壓力,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如不能得到有效開導及化解將出現難以估量的後果。

20xx年x月xx日,本着以人爲本的企業發展理念,爲關愛廣大職工心理健康,疏導員工在生活工作的心理癥結,從根本上員工找到心理存在的問題,xxxx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誠邀著名心理學專家xx教授,在公司會議室開展心理學健康講座。經過數小時的講解,全場在輕鬆歡愉的氣氛中度過。xx教授從“人的三個層次、力量來源、邊界思維、概率”等方面,通過生動講解和職工互動等方式向廣大員工闡述了從心理層面應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工作生活,如何處理與人交際溝通時出現的問題。

x教授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講座過後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現將對參加此次講座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不妥之處請諒解。

一、從精神層次提高人生站位。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就是因爲我們有複雜的思考能力,豐富的精神世界。然而大部人對自己人生站位停留在物質獲取及社會關係上面,這樣就會形成期盼與獲得不平衡的心理問題,不可否認改善生活品質提高社會關係是人之本性。但我們更應該從精神層次來定位自己,對待工作。在熟知的偉人中,如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放棄美國給出的優越待遇,經歷艱難也要回國爲國家導彈事業獻身。這樣的人已經把個人在事業中獲得的名利拋之腦後,在精神上與更高層次的民族大義相關聯。作爲一線公路人,不應以單純的物質報酬感到快樂,還要以身爲國家公路人,社會主義發展貢獻的一份子感到自豪!

二、自律人生,掌控力量的來源。我們總是因爲鬧鐘響起纔不情願的起牀,小時候如果不是父母催促便不會主動寫作業,長大了不到迫不得已就不會主動改變,不會自律的人生就是被外界所控制。自律是人與人之間產生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方法。西漢匡衡鑿壁偷光苦學,終成一代文學家。今年大學聯考才結束,一名昂子喻的盲人考生考了635分的好成績。他們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自律。關於自律不應該是嘴上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是很多人的通病,而是給自己定一個能完成的目標,工作上也是一點點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找藉口持之以恆的堅持。掌握了自律就是掌控人生,只有掌控人生纔不會因被外界驅使而痛苦。

三、不以主觀心態,對待他人。在我們的平常工作中常會因爲某位司乘人員的態度影響一天的心情,列如一輛綠通車因貨物不能滿足政策不能免費,而產生不滿。我們看來我們是對的,司乘人員卻認爲我們在故意刁難,當雙方都認爲自己沒有錯時,矛盾就出現了。其實,拋開主觀心理看待問題,是否因爲我們解釋工作做得不好,宣傳工作不到位才產生這樣的問題。換位思考,學會從別人角度思考,找到自己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四、加強學習,提升思維邊界。看待問題應該從更寬廣的長遠角度出發,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心有多寬舞臺就有多寬,馬雲在創建阿里巴巴前期時說過,要將公司打造成世界級別的電商平臺,那時很多人認爲他癡人說夢,現在看來事實證明他長遠的目光是正確的。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樣的思維,當我們感到思維受到侷限時,就應加強學習,學習是提升思維邊界的唯一途徑,不學習猶如井底之蛙,永遠不知道天地的廣闊。

五、奮發努力,提升成功概率。努力不一定成功,成功卻必須努力。我們生下來不會走路,是在一次次摔倒中從走到跑,那些百發百中的也是在無數次練習中才掌握命中技巧。就算在網絡上看到別人的光鮮亮麗,其背後的艱辛又有多少人看到。作家冰心《成功的花》一文這樣寫“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靠運氣獲得的成就也伴隨巨大的風險,只有努力纔是通往成功路上概率最大,風險最低的方法。

思想決定行爲,態度決定一切。內因對事物發展起到決定性,外因僅起到減緩或加速的作用。態度就像一面鏡子,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生活和工作就用相應的結果反饋給自己。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1

11月6日晚7點,在南院多媒體四樓教室,由心理諮詢中心楊元花老師主講的“心理諮詢”知識講座正式拉開了帷幕。與會人員有:楊元花老師、心協全體成員、各區隊心理委員。講座主要圍繞“感恩的心,感受幸福”而展開,旨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關心、學會合作;然後重點講解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區分原則;心協會員和區隊心理委員的職責。

聽《感恩的心》通過手語感知無聲世界裏的愛,看一幅幅圖片感受不同意境中的幸福。此次知識講座在楊老師的帶領下以一首《感恩的心》作爲開場白拉開了序幕。大家都沉浸在“感恩”的氛圍中,在楊老師的號召下,心協的全體會員都站起來以手語的方式感愛幸福,原來幸福可以簡單到一個微小的動作,感恩的心串聯着我們每個人的心。伴隨着音樂的動人旋律,通過圖片感受幸福:老年夫婦漫步林間、嬰兒天真無邪的酣睡、衣衫襤褸的小孩對知識渴望的眼神……幸福來自不經意間,幸福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幸福更是來自對夢想無悔的追求。我相信這一幅幅的圖片都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心協會員,也達到了感受幸福這一目的。

接下來,楊老師在講解之中,力求讓會員正確理解“心理諮詢”,瞭解協會章程及心理委員工作注意事項。

識別心理正常與異常。在這次講座中,楊老師從常識標準和心理標準兩方面介紹心理正常與異常。使廣大心協會員和區隊心理委員能夠簡單的識別異常與正常心理。

爲了啓發大家的心靈,開展了破冰遊戲——無家可歸。通過這次遊戲讓我們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交友問題,大家表現積極,也各自發表感言。這樣的遊戲有利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了解和交往、啓發大家要積極主動去交往。

此次心理知識講座通過圖片、音樂、遊戲等元素,讓每位心協成員既體驗到了心理健康的快樂幸福又增長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此次講座可謂是十分圓滿。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2

20xx年11月12日晚上6:30,作爲四川音樂學院心理委員的一員,我聽了一場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這個講座是我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心理委員的第一課。

通過上大學心理健康課程,我瞭解了許多關於心理方面的問題,也使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學生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機或疾病,不會主動向心理諮詢中心或是專家尋求解決方法。例如一些大學生經常口口聲聲說“鬱悶”、“空虛”或是“寂寞”、“無奈”等,這就有可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初期症狀;而失戀、考試不及格、不會做家務、受到同學嘲諷等在平時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爲導致他們情緒崩潰的導火索。但這些小問題、細節平時都不爲他們所重視,他們意識不到容易引發的危機,也就不會主動尋求幫助,直至最後問題日積月累、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大學生應該更主動一些,關注自己的心理動態,主動向專家說出自己的所想。

我們應該都知道,如今,心理健康這個話題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身體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我們要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即身體、心理都要健康。心理老師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她給我們定義了心理健康的標準,提出了大學生面臨的成長問題。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理財習慣、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人際關係及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分析等。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要適應社會角色,環境的變化。我們應該要很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已是成年人,不再是未成年人。既然如此,就要更多一份主動心,責任心,很多問題及事情都要靠我們自己主動去做,去解決。要能儘快的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不要總是懷念過去的時光。每到一個新的環境,習慣就好。就像我們剛來到大學,也應該讓自己儘快的適應。否則就會出現許多的心理困擾,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第二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雖然有句話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很多時候你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或是你不可能離開一個羣體獨立存在。所以就需要我們建立好人際關係。比如學會傾聽別人或是讚美別人。總之就不要讓自己脫離大衆。其實,我自認爲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好。雖然自己也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人際交往方面很狹窄,不敢主動與別人交流等。現在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相信自己以後也會在這方面多加註意。

第三方面:大學生常見的失落、自卑心理。自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表現得很明顯。首先,來到這裏也不是自己最初的夢想,因爲某些原因,只能選擇到這裏來。看着班上的同學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學校,自己不免有些許的失落。再者,來到這裏,在學習上遇到了許多困難。生活中同學多才多藝。這更添加了我自卑的感。但現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失落。老師的教導、師兄、師姐和同學們的關心讓我更加堅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過去。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爲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爲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爲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爲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爲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爲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爲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爲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峯。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

在心理課講座上老師提到心理委員必備的條件。如知識條件、技術條件、諮詢人員的道德禁忌等,讓我們一下子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感,作爲心理委員,自己首先不能對那些不法的行爲或錯誤的態度置之不理,如果心理委員都麻木不仁,同學在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這方面就又可能陷入盲區。心理委員責任重大,不能掉以輕心。

我不泄露他們的隱私,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我希望我能成爲一個稱職的有責任心的心理委員。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3

成爲心靈智者,創造幸福人生

——心理健康的自我呵護

壓力導致身體和心理疾病這四個方面的心理壓力會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人一旦覺得壓力大,身心都會反映出來。所謂身體的反應可以導致各種不適,最簡單的就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身體不適會影響生活狀況、影響工作、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疾病,比如胃潰瘍、不孕不育、癌症等。在發達國家,醫學體系已經改稱爲生物、心理和社會理念體系,也不再單純把人當動物看待,就是因爲人有心理反應,有社會過程。

心理壓力當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會下降,腦力勞動成績也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工作系統的錯亂。當身體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作出嚴格的判斷非常難。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點兒不相干的,科學研究證明還沒有。一旦生病,應該積極地求醫問藥,積極考慮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體和精神雙管齊下,就更有利於戰勝病魔,恢復健康。

自我調節和減壓要分成幾個方面來實現。首先要提高認識水平,要知道心理壓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

其二,要逐步地變化,不要變化太猛,要把變化改爲一種緩慢的過程,要有適應期。 其三,維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規則,就是要從事適度的體育鍛煉,它不僅對身體有好處,對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在鍛鍊過程中,人會自然而然地擺脫一切煩惱。

其四,要進行社交活動,尤其是退休人員。

最後,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壓力太大,覺也睡不着,可以找專業心理諮詢人員幫助。 不過,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壓力有利於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到了某個基點纔會產生負面作用。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4

爲期兩個多月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即將結束,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給了我很多的改變,尤其是對學生的看法與視角上。參加過很多的培訓,這次對我來說收穫最大。對於我這個剛踏上教師路的菜鳥來說,一直以來最讓我頭疼的事就是怎樣走進學生的心裏,怎樣能比較有把握的掌握他們的心理。國中階段是所有老師都最頭疼的一個年齡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敏感、矛盾、自我意識,自我情感等各方面都在發展。記得在剛上班的時候,孩子們的叛逆,張揚着實讓我這個初涉教師行業的新教師吃了不少苦頭,因爲自己當時也沒有很快的轉換的自己是一名教師角色,沒有站在一個研究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時常感到非常的無奈,不理解作爲一名學生他們怎麼會如此的讓老師煩心。但是通過這次的培訓瞭解了一些專業的中學生心理髮展狀況的知識以後,我開始理解並且能夠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孩子們的各種狀況。對於一些類似的老師講的案例的時候還能時不時的對上自己班級學生的問題,儘管應用的還是不是很熟練,但是我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也是我這次參加培訓的最大的收穫。 這次培訓的每一位老師講的都非常好,也講的很用心。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嚴秀英老師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的一節課。

1、認識自我——成爲首要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對於國中年級學生的青春期心理,提出要培養其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提出培養國中生的職業規劃意識,樹立早期職業發展目標。

對於國中階段要求學生培養職業規劃意識,最開始我是沒有想到的,但是聽了老師的講解之後,覺得這真的是比較有用的一件事。在現在的中國各家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20多歲還要被家長寶貝的當成小孩一樣來對待,相應的這些祖國的下一代缺少了他們應該擁有的最起碼的獨立自理能力。有許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學習到底是爲了什麼,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幹什麼,只是漫無目的的跟着老師學習,對於自己的學習也沒有什麼規劃,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堅持不到最後,而且還會產生厭學的情形。但是如果老師及早的知道學生規劃他們的職業目標,讓學生有一個目標,這樣再來學習就會增加很多的動力。

2、開展心理輔導

開展心理輔導儘管在許多大的城市都比較受重視,但是對於我們所在的鄉鎮農村學校來說,還沒有收到很大的重視。但是《綱要》指出,面向中國小生開展的心理專題教育可利用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相信在我的提議下我們的學校以後也會花更多的精力在學校的心理健康建設上。

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活動爲主,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團體輔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

開展心理輔導必須遵守職業倫理規範,在學生知情自願的基礎上

進行,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學生隱私,謹慎使用心理測試量表或其他測試手段,不能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禁止使用可能損害學生心理健康的儀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的傾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瞭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

關於心理健康的含義,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即心理狀態、成長髮展、社會適應和道德倫理。

良好的情緒狀態是指平和、穩定和愉悅。

良好的認知狀態是指自知、自控和自律。

情緒化的人往往使他人難以適應,也很難與人共處,當然也影響自我判斷力和學習、工作的效率。對於國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處於一種愉快和憂傷相互交替的矛盾狀態,因此採用一定的方法來培養他們的平和穩定愉悅的情緒狀態不僅對他們的學習有幫助對於他們以後的人生髮張也是相當的有作用。

良好的認知狀態即良好的自知自控自律的能力是中學生很難達到的一種能力。現在的社會各種學校以外的誘惑更是考驗着他們的自控自律的能力。在這方面適當的引導而不是激烈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好。而對於自知的能力,國中生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並且發展的很快的一個階段,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自我意識,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青少年常見的心裏異常:(1)焦慮,是由緊張、不安、憂慮、擔心、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複雜情緒狀態。焦慮大多是因爲遭遇到威脅和內心衝突而引起的,不過這些威脅的象成分一般多於真實成分,焦慮中的人往往誇大威脅的嚴重性。正常/病態;偶爾發生/持續存在

對於這些青少年的焦慮情緒,主要輔導策略是:

通過創設寬鬆環境、做鬆弛訓練、調整預期等方法,減輕他們過重的心理負擔。

(2)抑鬱,是一種持續的心境低落、悲傷、消沉、沮喪、不愉快等綜合而成的情緒狀態。 抑鬱與焦慮是有一定聯繫的。嚴重焦慮者常常伴有抑鬱的心境。

(3)恐懼,是指面對某些特定對象(如人、物或場景)時產生不合情理的強烈恐懼或緊張不安的體驗,並伴有迴避行爲的一種情緒障礙。恐懼與恐懼症的區別:恐懼症存在典型的迴避行爲,而一般人的恐懼可以有迴避行爲,也可以沒有迴避行爲;強烈的情緒反應和自主神經系統徵象(如心悸、心慌、臉紅、手抖、出汗等;明顯影響正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導致人的生活質量下降。

(4)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是指兒童智能正常,但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衝動等問題。

(5)攻擊性行爲是指傷害別人且不爲社會規範所許可的行爲。 學生攻擊性行爲可能有下列原因:①生理上內分泌不平衡;②錯誤模影視暴力行爲,以此爲榮;③參加了不良團伙,染上惡習;④被別人

過度壓制,心裏過於緊張,一遇機會全部釋放;⑤不能控制自己衝動過激的情緒。

教育事業是一個偉大而艱鉅的任務,學生的身上肩負着祖國未來的重擔,那麼我們身上就肩負着這如何讓他們肩負起祖國未來的重擔。所以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也是一個責任重大的職業。無論怎樣的學生問題我相信只要你有心,有愛心有職業心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解決的。

心理講座心得體會15

我有幸參加了由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聽了這幾位教授、專家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後,我受益匪淺,體會頗多。

一、通過學習,我瞭解了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我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15年,也一直認爲自己是個積極肯幹、身心健康的人。聽了專家的講座,知道教師的健康心理要從這幾個方面來看:能積極地悅納自我;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熱愛教師職業,積極地愛學生;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和諧的教育人際關係;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

我覺得心理健康的教師首先是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從內心深處認同這個職業,真正覺得自己從事的職業是高尚的,有意義的。另外就是要自我肯定,認同自己的能力,說“我能行”。還有就是要有平常心、包容心,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還要保持一種不斷進取的心。熱愛這個事業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就會有幸福感,就會快樂的工作,享受工作,心理自然就健康了。

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

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

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通過教師心理健康的學習,我也知道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爲,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爲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四、要謙虛謹慎,不要傲氣

無論是從處理好師生關係還是從處理好學校、家庭、社會關係來講,都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要集思廣益,不要主觀臆斷。一定要有很強的平等、共同學習的意識,遇事多商量、多溝通,經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心胸寬廣,不要小肚雞腸。一定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寬廣胸懷,能夠聽取各種不同意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少一點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關懷之心、友愛之心,這樣給學生良好的示範作用。會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學會給自己減壓

河西學校的李校長在講座中講到:教師這個職業給賦予了太多的讚美,同時也給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有時感覺自己有很大的壓力,怕教不好學生,怕學生處安全事故,怕領導批評、怕社會常常感到孤獨、無援、痛苦。我覺得李校長講得非常好。以前總覺得這些痛苦不能和別人說,因爲你是老師。而李校長就說要把內心的苦悶宣泄出來或者轉移掉,並交給了我們很多簡單實用的減壓方法。

我想起自己常常在鬱悶的時候會吃很多零食,原來是在給自己減壓。尤其是她提到的與人交談,與人交談不僅可以使我們內心的消極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泄,把積鬱在心裏的能量及時釋放出來,也可以使我們獲得朋友、親屬及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幫助我們抵禦沉重的心理壓力,消除緊張情緒。壓力大時,找來一些極幽默的笑話、相聲、漫畫、書籍等來聽或看,並從內心發出開懷大笑。也可以減壓。

六、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別人當然也包括學生,與同事和睦相處,互學互助、尊重領導,彼此理解,與學生民主

平等,教學中,教師更應放下權威身份,對學生要求不過高也就是對自己不苛刻。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標籤:心得體會 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