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品【14篇】

觀後感2.2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品【14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名爲《愛的教育》的書。這部書的作者從一個國小生的角度,以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一些小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闡述了愛的意義。雖然我對愛的意義有些還不能理解,但我已被書中揭示出的什麼是真正的愛所震撼。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意大利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裏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所見所聞, 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之愛。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及故事,卻體現出了感人肺腑的力量,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例如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裏,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問候時的神態,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倫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爲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勇敢地爬上樹梢,最後爲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揚了普通的人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誠,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抒發了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

讀完這本書後,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考。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雖然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 作爲一名國小生,我應該努力做到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這纔是真正的愛,這纔是愛的真諦!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2

《愛的教育》是以一個三年級國小生日記的體裁寫出的。是敘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裏行間,皆離不開一個“愛”字。父愛,母愛,友愛,師生之情……等很多動人的故事。現在就讓我來帶領大家遨遊這本書的海洋吧!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這樣無知,這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愛的教育》是一部流傳世界的名著,它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它的每一個故事都那麼感人肺腑,充分展現了作者對家庭、學校、父母、兄弟姐妹、師生之間關係的看法。

這本書中,有一個叫施泰基的小男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學的那一天,施泰基的父親帶他來學校,當着同學們的面,他對老師說:“請老師費心,多關照這個孩子,因爲他有點笨。”可今天,老師宣佈了他的成績,他在班裏從最後一名到了全班第二名,這個成績真是突飛猛進,一下子提高了好幾倍。以前,剛開始認識的時候,大家常常嘲笑他,都在背後叫他“呆子”、“石頭”,但是施泰基不管別人怎麼數落他,他依然刻苦學習,今天,同學們都對他刮目相看。說到這兒,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是啊,俗話說得好“笨鳥先飛”嘛,只要你堅持,有恆心和毅力,哪怕是再笨的鳥兒,也不會掉隊的。人們往往在一帆風順的時候乾得很有勁,而一遇到困難、挫折,就沮喪,就悲觀,喪失了前進的勇氣。但是施泰基不管有多困難,他也要挺身而出、堅持到底,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這讓我想到了一名弱智的指揮家——舟舟。他雖然是一名弱智的人,但他並沒有因爲自己是弱智而向命運低頭,而是靠着對音樂的獨特感覺,靠者老師的教導和自己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創造了一個奇蹟,成了殘疾人藝術團的.一名著名指揮家。同學們,我們要以施泰基和舟舟爲榜樣,努力學習,用成就來回報栽培你的父母、老師。

我從《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明白了:愛有很多種,有親人之愛,有朋友之愛,有師生之愛;有萍水相逢之愛,有天長地久之愛……愛別人就是在自己,我們要讓世界充滿更多的愛。愛要從小事做起的,讓愛時刻永駐人間。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4

一提到書,我就有說不完的話題。書猶如我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陪我走過十幾個漫長的假期,無聊時,我常拿起它消遣時間,讀書帶給了我無限的樂趣,使我受益匪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愛的教育》一書了。

《愛的教育》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世界名著,它被世界各國公認爲是最富有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超越了時代和國界限制,被譯成數百種文字,成爲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作者採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其中,愛、成長和教育是全書的主題,濃濃的情感是全書的基調——親子之愛、師生之情、同學之誼、社會之同情,極富感染力和教育性。這些“愛的故事”貼近孩子的生活和情感,更將真誠、友愛、堅強、善良、高尚的真情緩緩流入孩子們的心田,滋養心靈。書中每個故事都使我難以忘懷。

記得這本《愛的教育》是在國小三年級爸爸媽媽送給我的。當時,我捧着書,一蹦三尺高,興奮得不得了。時時刻刻都看,彷彿哪天不看它就難受。有時,我上廁所,順手拿起它,看得十分入迷,30分鐘過了,媽媽在外面喊:“上廁所怎麼上這麼久啊?”哦!原來我一看就忘了時間;我看書,一看就是10幾分鐘,過了一會兒,開飯了,飯桌旁卻不見我的蹤影,一進臥室,一看,又在看書。可我卻說:“我在‘啃書’,在吃精神糧食嘛!”再比如說,寫作業時,本子下,藏着它,趁爸爸媽媽出去了,就把書拿出來看,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一個晚上就過去了,可作業還一個字未動。因此我落下做事拖拉、效率低的壞毛病。也從中明白一個道理:讀書也要有正確的方法。

書在不同的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地位。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經濟學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而我說:“書不僅是不開口的老師,更是我最好的夥伴!”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5

書是摯友,讓我們與知識同行;書是師者,讓我們的頭腦充滿知識;書是舟,讓我們通向知識彼岸。我與書有不解之緣,於是,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愛的教育》。

這本書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爲主線寫出了學校與家庭中的愛。《愛的教育》語言簡樸卻每一個字眼都透出了濃濃的溫情,另人感動不已,最令人感動的就是書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

馬可爾父母因家庭的負擔,負債累累。於是馬可爾的母親便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可不知爲什麼,他的母親突然失去了和家庭的聯繫。在沒有母親的日子中,馬可爾與父親天天以淚洗面,有一天,13歲的馬克爾終於忍受不住沒有母愛的日子,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去千里之外尋找母親。馬克爾的堅持、執着的決心終於打動了父親,父親爲馬克爾籌備好了一切,馬克爾開始萬里尋母。世界之大,馬可爾不知道從哪裏尋找,而且哪有如此容易找到母親?一路上,馬可爾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人們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母親。馬克爾的出現令生命絕望的母親重獲希望,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與母親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看到這動人的場面,我不禁對他們的母子之愛肅然起敬。再想一想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還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尊敬長輩,這是多麼的不應該啊。

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會發現身邊會有許多關心你和愛你的人。愛很簡單,它是在冬日裏的一杯溫開水;它是夏日中的'一杯冰水;秋日中的一杯濃茶。注意一下你身邊的人吧!他們都很愛你,愛不能用金錢換取,在我們失意冰冷時,請搬出它,那純純的、暖暖的愛會讓我們忘卻一切。看完《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什麼叫愛。

是書讓我們變得聰明;是書讓我們變得懂事;是書讓我們受益匪淺;是書伴我快樂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6

寒假裏,讓我收穫最大的是: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書,這本書你們一定是知道的,對啦!就是《愛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是一個名叫安利柯的一個小男孩的故事。

裏面的故事情節非常精彩,首先,我非常喜歡他寫的`比喻句。從閱讀第一頁起,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因爲他的比喻句和其他方面都很好,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慢慢“品嚐”這本書的“味道”。

當我看到67頁的時候,我就發現67頁和69明顯不同,我還發現1至67頁寫的是介紹,而69頁和422頁是寫教育和告別的。說到這裏我不由自主佩服作者的條理性非常清晰。

每當我看到非常精彩的章節時,奇怪的是,只要我閉上眼睛,就能浮現出畫面,好像我也融入到裏面去了,我猜可能故事內容太精彩了吧!當我準備不看時,可我一看到一點內容就想繼續往下看,唯有媽媽叫我,要成書呆子啦,我才從故事情節中被“救出來”。於是,我自言自語說:“也許,這就是書的魔力吧!”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這本書,我用了三天空閒時間看了兩遍。每一件事的結尾,都會有小男孩的父母或姐姐寫的評語。有一次,我看到一個關於軍人的評語,我就立誓絕不嘲笑軍人。還有一次,我被一條關於母愛的評語深深地感動了,我就再一次立誓,絕不讓父母爲我們而早離開。

看完了這本書,我深深的被感動,我流了幾滴淚,一滴是爲軍人而流的,一滴是爲母愛而流的,而另一滴是爲可憐畸形兒童流的。

又要和大家說再見了,這本書啓發了我:即使你學習再好,但沒有孝心和品德,也是沒有用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7

這本書是以一個國小生安利柯的日記的形式來講了許多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就好像那些孩子們在一起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一樣,顯得格外親切和驕傲。

書裏共有一百篇日記,每一則日記都講述了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每一個愛的故事裏都有一顆少年人高貴而可敬的心靈。

文中的'語言非常淺顯生動,所寫的事情和細節又非常感人。雖然每個故事都不長,但卻像一部電視劇一樣,波瀾起伏,高潮迭起,總是讓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令人回味無窮。

愛,是這本書的主旨,就在最平凡、簡單的字裏行間,融入了世間種種最偉大的愛:老師的愛、父母的愛、兒女的愛、同學的愛……每一種愛都並不是驚天動地,但卻使人的心靈受到震撼,引人深思。

在《小抄寫員》中,小男孩敘利亞看到父親每天幫父親做抄寫工作,越來越疲倦,甚至對自己的健康感到絕望時,就在父親入睡後起來幫助父親做抄寫工作父親醒來後,以爲自己工作還很有效率,恢復了自信和笑容。直到有一天,當他抄寫得快要睡着的時候,感到父親的手撫摸在他的頭上,哽咽着對他說:“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讀到這裏,眼淚就會流下來。我想,讀到這裏,每個讀者的心靈都會被這種父子之間的愛深深地打動。小小的兒子對父親真摯的關愛和愛,受到父親的誤解和訓斥後,把難過藏在心裏,還繼續爲父親分擔的心思,讓多少人終生難忘。最後父親的手撫摸在兒子頭上時,那種盡在不言中的悔恨、感激和疼愛,又會喚醒多少漸漸變得冷酷和麻木的心靈啊!

愛如茉莉,潔白純淨,沁人心脾卻樸實無聞。愛如陽光,平淡無奇,給予人的卻是無限的溫暖。愛如春雨,沒有火一樣的狂熱,只是細心滋潤。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8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愛。

【愛的教育】雖然文字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其中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中馬爾科萬里尋母的故事。因爲父母欠債,馬爾科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人保持聯絡。可自從媽媽上次說身體有些不舒服後,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絡。家人用盡了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也變得冷清了。馬爾科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途中,他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親。

馬爾科的`出現使母親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媽媽終於好起來了......讀到這裏,我不禁對馬爾科的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爾科差不多的年齡,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媽媽有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讓我不滿意,我就把火撒在媽媽身上。可媽媽卻從來沒有抱怨,永遠都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原來,愛就是如此簡單,愛就藏在每一個角落,就看你有沒有發現它,有沒有把它找出來,給予別人而已。

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愛,只要我們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就會發現原來愛一直在身邊,比如:親人間的關愛,朋友間的友愛,甚至陌生人之間的愛......

同學們,請你們懷着一顆聖潔友愛的心。投入需要幫助的人,讓人人也獻出一點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9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第八章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馬爾科六千英里尋母記。

這一章節主要寫了:爲了擺脫貧困,兩年前馬爾科的母親遠到阿根廷當傭人,因爲音信全無,少年馬爾科便堅持獨自到美洲去尋找母親。經過二十七天的艱苦航行,到了阿根廷首都,他滿以爲可以很快見到母親,卻被告知堂伯死了,無法知道母親的住址。幾經周折得知母親隨主人搬到科爾多瓦,當他坐了三天四夜的.船和一天的火車到科爾多瓦時,又被告知母親在圖庫曼,歷經千辛萬苦到圖庫曼並找到母親時,母親因爲思念親人而不肯動手術已經奄奄一息,馬爾科的到來給了母親精神支持,最終救活了母親。

我的體會是:一個才13歲的小孩子,竟然獨自一個人從熱那亞去往美洲,走了6000里路。支持他走完這麼多路的信念是什麼?是他心中對母親濃濃的愛。在行走途中,他遇到了許多苦難和挫折,可他有放棄嗎?沒有,我們學校操場一圈200米,我們跑一圈就累得氣喘吁吁,而那個小男孩竟然驚人地馬不停蹄繞操場走15000圈的路程。這種毅力和執着,是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小皇帝”所沒有的。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去爬泰山,剛剛爬了沒多久我就累得大喊“不爬了,不爬了”,想想那個爲了尋找母親而走6000里路的男孩,他一路上沒有充足的食物,飢腸轆轆地走了6000里路,再想想自己的行爲,真的太不應該了。

同學們,讓我們學習男孩的執着精神,不讓自己陷在父母的蜜罐溫牀中。用自己的力量,走好那人生路上的“6000里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脫離父母的溺愛和呵護。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初次與《愛的教育》相遇,“愛究竟是什麼?”的困惑便纏繞在我的腦際。感謝這個暑假,讓我與《愛的教育》的主角——一個意大利國小生恩里科一同去尋求答案。

徜徉在書間,樸實動人的故事內容,洋溢着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真摯感人的故事情節,充滿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衆多故事中,這樣的鏡頭讓我久久揮之不去。恩里科父親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自己的老師柯羅賽蒂,他隨即決定帶着兒子去看望老師。幾經輾轉,當白髮蒼蒼,手拄柺杖的老師出現在父親眼前時,父親一個箭步向前,緊緊抱住老師,興奮、淚水和情感充斥着整個屋子。那些事,那些人,在相談甚歡中,找不到半點倦意。當老師突然拿出一本父親小時候作業的瞬間,我的眼眶不知不覺潤溼了。我想起我現在的老師來了。多少個清晨,一杯杯酸甜可口的牛奶,豈止是對我的嘉獎;多少個午休,一句句沁人心脾的教導,豈止是對我的鼓勵;多少次燈光,一處處細緻入微的批改,豈止是對我的交談……我不禁想要問問自己,過去,我們掛在嘴邊的所謂“辛勤的園丁”、“淚乾的蠟燭”,如今他老了,養育的“花兒”有多少還記得老師的言傳?培養的`“葉子”,有多少還記得老師的身教?文中的父親以身作則教誨自己的兒子。我的爸爸不也是這樣嗎?他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嚴格要求我寫好字,一開始我很不服氣。後來我在他的桌子上發現了一個本子,翻開來一看,裏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字,那都是我爸爸平時練的。原來,他爲了我,下定決心寫好字給我做榜樣。我的老師更是如此,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生活,都始終踐行着“打鐵先要本身硬”的道理。我心頭模糊的愛在那一刻變得具象起來。

《愛的教育》成爲了我的好朋友。在與他交往中,我感到愛像是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撫過我的身體;愛像是一杯清水,時刻滋潤我的心窩;愛更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的野花,需要我隨時發現,隨時採摘。愛是言傳,更是身教。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在人世間,到處都充滿愛,《愛的教育》將“愛”表達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讓我難以忘懷。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爲它能讓我感受愛的溫暖。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者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所寫,在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下,二十歲加入軍隊,寫了許多愛國主義的短片小說,在四十二歲那年,寫出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原名爲《心》,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用一個意大利的國小男孩安利柯的眼睛講述他在四年級校園內外的故事。安利柯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他眼中的'善與惡,美與醜;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在《愛的教育》裏,講述了許多愛的故事,大至祖國,人民,小至父母,同學,朋友,但不管這些愛,是大是小,全部平等。在這些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利柯的父親在二月二十五日爲安利柯寫下的《街道》。這篇文章寫的是安利柯回家的路上不小心碰撞了一位婦人,但他卻並沒有在意她,直接走過,正巧被樓上他的父親看見了,後來父親用書信的方式告知安利柯:街道是應該被尊敬的,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程度可以從街上行人的舉動看出來。如果在街上有不好的行爲,在家裏也必定同樣有不好的模樣。沒錯,如果我們在街道上的行爲非常文明,非常和諧,這樣不僅自己看得舒服,外地人也會認爲這是一個美好的城市......

在還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並不懂什麼是“愛”,以爲“愛”是指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關心。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漸漸明白了,原來“愛”不僅是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還有同學之間的友情,如安利柯吧自己心愛的玩具火車送給了伯萊克西;還有人民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如安利柯父親瞻仰卡華伯紀念碑;還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包容,如先生沒有責罵在課堂上玩娃娃的學生;還有學生對老師的敬仰之情,如安利柯的父親過了幾十年還坐火車去看他以前的先生……

世間的愛,無處不在,它能讓我們感到幸福,感到溫暖。《愛的教育》把這份愛傳遞給了我們,讓我們一起再傳遞下去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作者亞米契斯寫的著作。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

雖然故事裏面的文字都很簡單樸實,但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比如:每月故事中——爸爸的陪護人。講到了西西洛的父親在法國工作,前幾天回到了意大利,但在途中,忽然生病了。他的妻子想親自看看他,但家裏一個孩子正生病,不能分身,於是只好讓西西洛去看望父親。到了醫院,西西洛他向醫生描述了爸爸的樣子,終於找到了爸爸,他天天陪他,照顧他,還向醫生詢問爸爸的'情況。有一天在取藥的途中,他看見了自己的爸爸,爸爸要他回家,可西西洛仍堅持陪護着這位原本素不相識的“爸爸”,因爲他要完成一個使命:照顧這個已經5日生活在一起的爸爸。但是,儘管在少年的細心呵護下,病人還是沒能逃過危機。直到他病逝。

故事中的西西洛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顆愛心!而我呢,當然也要做一個:“西西洛”。

有一次,我在校園外撿到了一個鉛筆盒,上面寫了棋盤街國小,一年級二班。於是好心的我就送到了老師的辦公室裏了 。幫那位同學找到了鉛筆盒。回到班裏我就向吃了興奮的藥物一樣快樂。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伸手去幫助別人,自己會很快樂。我們要向捨己爲人、樂於助人的人學習!

只要讓世界充滿了愛,那麼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創造愛的世界吧!讓我們在愛的沐浴下共同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這個暑假我過得很有意義,因爲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這本書通過對生活樸素的描寫,使我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認爲這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書中有一篇文章叫《要學會愛人》給我印象最深,主要內容是講,安利柯的父親看見安利柯走路時不小心撞了一個婦人,連對不起也沒說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氣,並告訴他今後應該怎樣尊敬別人,培養好的品德。通過這件事,我想到了我自己,說實話,我有時也和安利柯差不多,家長在時我都很有禮貌,但當家長不在時,我就變懶了,見到誰就低下頭當沒看見,別說打招呼了。

記得有一次,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碰見我家隔壁的.王叔叔,大老遠我就低着頭,裝做沒看見,我也不知人家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從此把我看成一個壞孩子呢?總之,我這樣是非常不禮貌的。

還有一次,是在上學的路上,當我走到一個上坡路時,發現一位老奶奶手推輪椅吃力地往上走,本來這時我應該趕緊去幫忙,可我還在猶豫了,到底去還是不去呢?正當我猶豫不決時,我身旁的一位阿姨連忙跑過去幫老奶奶推車,並對她說:“上坡路陡,我幫你吧。”之後,又把那位老奶奶送送到了目的地。看到這些,我非常的後悔,後悔我當時爲什麼猶豫。我突然發現我的愛心哪裏去了,我怎麼變成這個樣子。我便暗地裏對自己發誓,以後我要做一名有愛心的人。

從此以後,我學會了關愛他人。如果有同學摔倒了,就連忙扶起來;看見有人遇到困難,就及時幫助;給老人讓路、給盲人引路、見窮人施捨、見傷員施救這都是文明的表現,都是愛的表現,我都努力去做。慢慢地,我懂了:一個人要培養良好的品德,必須從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大事成不了。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滿愛心!正如一句歌詞所唱的:“只有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未來。”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人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這本書把人們的痛苦和快樂都真實地寫了下來,以及那些幫助被困難、悲哀困擾着的人的故事。這本書有許多溫馨感人的環節,也惟妙惟肖地寫出了每個人的真實情感,這些都是通過一個孩子——恩利科質樸的眼睛進行寫照的。

每當想到裏面的故事時,我就十分感慨,比如“卡隆的母親”這一節故事中看到卡隆失去母親的難過,就告訴我要孝敬父母,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讓他們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還有“殘疾兒學校”這一節故事提到“做操的`時候,殘疾兒跟着老師的口令伸出裹着繃帶或上着夾板的手足,有的坐在凳子上站不起來,只能把頭頂在他們的柺杖上,呆立着不動;有的伸開胳膊運動的時候,因爲疼得喘不上氣來,臉色蒼白地仰倒在椅子上,可是臉上還是露出微笑”,讓我感受到殘疾兒堅強可貴的精神以及殘疾帶給他們的痛苦和悲傷……

而在要懂得愛老師裏這一段裏,老師在信裏說“恩利科,老師爲孩子辛苦了這麼多年,有的甚至辛苦了一輩子,他們培養了多少個高尚和富有情義的人啊!然而有一些人卻不知好歹,他們輕視老師的勞動,帶給老師的煩惱要遠遠超過他們帶給老師的歡樂。何況老師還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還有不少苦惱的事情,這些都難免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偶爾也有不耐煩的時候不是很自然的嗎?你們不去注意老師是否病了,有沒有苦悶,卻總是責怪老師脾氣不好,如果老師知道了該有多傷心啊?”我想到自己經常留校,老是讓老師操心就覺得很難爲情,以後我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不讓汪老師、吳老師再爲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