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解讀語文》有感

觀後感2.9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解讀語文》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解讀語文》有感

讀《解讀語文》有感1

暑假期間,我翻閱了《解讀語文》這本書。對書中遴選的中學語文經典篇目,錢理羣、孫紹振、王富仁三位學者對同一文本,進行了角度不同、盡顯個性的解讀。

翻開書本,孫紹振先生所做的序——《讀者主體和文本主體的深度同化與調節》赫然於眼前。基於語文課堂閱讀低效的痼疾,孫先生認爲,不遵循文本主體的讀者主體解讀是造成文本誤讀的根源。

“閱讀就是讀者主體、文本主體和作者主體從表層到深層的同化和調節。”如何做到閱讀的深化呢?孫紹振先生佐以實例提出以下四點解讀方法:重視閱讀過程中的三個主體和文本結構的三個層次,讀出文本結構深層的文化密碼來,讀出作者駕馭文體形式的才華,在比較中顯出人格與風格的精彩。

將序言讀了兩遍,我漸漸明白了自己在文本解讀方面的短板:經常在文本顯性的表層糾纏,缺乏進入文本隱性的深層的意識和方法,更不提對文體的風格琢磨了。那一刻,我覺得讀這本書正當其時。魯迅作品內涵豐富,蘊藉深沉,不少學生感覺作品艱澀難懂,一線老師中不少人因爲能力或精力的原因對魯迅作品的解讀停留在淺層,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此書有1/3的內容是對魯迅作品的解讀,就應該先讀讀這些文章,我重讀了《祝福》《阿Q正傳》等魯迅經典作品,邊讀邊思,每篇文章總有若干不解之處。其後,我花了幾天時間閱讀了此書中三位學者關於魯迅作品的解讀部分,拿序言中的方法去驗證,和自己的閱讀體驗相比照,有了一些體悟。然而仍覺得沒讀懂,便又讀了幾篇相關的知網文章。

錢理羣先生是研究魯迅文學的知名學者,他關於魯迅作品的解讀觀點和方法,對魯迅作品教學特別有價值。對此,我印象深刻的有三點。

一是,“錢理羣先生通過對魯迅生活及精神狀態的研究,最終尋求到了魯迅作品中希望—絕望—希望的模式。”這個觀點,有助於宏觀上把握魯迅部分作品。

二是,魯迅“把他的主人公置身於社會(羣衆)的衆目睽睽之中,在與社會(羣衆)的關係中來展現他的悲劇性格和命運從而形成‘被看與看’的敘述模式。“被看與看”的雙重視點會帶來觀察與評價的對立、反差,人物形象、命運和小說的主題會帶給讀者更深的思索。

三是,“魯迅的語言具有色彩感、音樂感、鏡頭感,將魯迅作品時應該緊緊抓住這三大特點。”聚焦作品中的色彩、音樂和畫面鏡頭,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去感受去感悟,是賞讀經典作品語言的有效抓手。

再讀魯迅作品,我發現魯迅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內涵和個人風格,表達了魯迅先生對國家命運、人民精神和個體生命的深沉思考。作品中塑造的許多人物形象帶給人們恆久的啓迪與價值。被吃人的封建制度和迷信思想毒殺的女傭祥林嫂,生活重壓下麻木不仁的的貧困農民閏土,被科舉毒害、受到世人冷落、歧視的的落魄讀書人孔乙己,以自戕式復仇對社會進行絕望反抗的知識分子魏連殳,用精神勝利法戰勝現實失敗、獲得精神自洽的愚昧農民阿Q……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啓示我們思考人性和社會,不斷尋求優化精神、改良社會的路徑。

被譽爲“民族魂”的魯迅先生,讀懂其人和作品的關鍵是什麼呢?帶着這個思考,我繼續讀下去,似乎找到了答案。

誠如李怡所說,幾代研究魯迅作品的學者“共同特點就是將魯迅的思想與文學視作現代中國人人生與生命探索的重要表現……‘心靈的探尋’的方向則是現代人自我精神發展的基本走向。”

“心靈的探尋”,是錢理羣解讀魯迅作品的主張。錢先生對魯迅研究的基本看法是:“《心靈的探尋》可以說主要探討的'是魯迅的“人學”。對魯迅“人學”的開掘,具體來說,就是‘作爲個人的魯迅和民族精神代表的魯迅,人類探索真理的偉大代表的魯迅’的三者的統一。”

錢先生認爲,“魯迅在思考着中國普通人民的悲喜命運時,無疑也是在思考着自己”“魯迅的悲劇意識和喜劇意識,最後必然歸結爲對自我的審視”。唐偉認爲:“他(錢理羣)在思考魯迅精神世界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反觀自己”;研究魯迅作品“既是錢先生對心靈的探尋,也是經由對魯迅心靈的探尋完成對自己心靈的探尋,完成自己心靈的一次勘察追問。”

錢理羣條分縷析地將“魯迅的心靈”分解成“思維”“心境”“情感”“藝術”等若干單元。而仔細辨查,便不難發現,書中的每一個單元,事實上都直指“人”的根本問題。對於青年時代的錢理羣而言,研究魯迅,“不是在學院中把他當作研究對象,而是把他當作引導者,首先學會怎樣做人,然後有體會,寫出書就是《心靈的探尋》”。

讀着讀着,我讀出魯迅作品似乎始終聚焦在人的精神困境與突圍上。

覺醒的革命者,憂思的知識分子,如《故鄉》《祝福》中的“我”、《孤獨者》中的魏連殳、《藥》中的夏瑜,他們或同情勞苦人民,有良知、能自省,或追求進步,希望砸碎舊社會創造一個新社會,然而都不被他人理解,孤獨無助。希望與絕望反覆糾纏着他們,在精神困境中尋求突圍,他們甘之若飴。

魯迅筆下有一類生活艱難、困窘潦倒甚至受歧視欺凌的人,如閏土、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他們無力掙脫悲苦命運的枷鎖,或變得麻木遲鈍,或自欺欺人、得過且過,或精神萎靡、走投無路,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精神世界漸漸崩塌。阿Q更是因不敢正視自己現實生活中的處處挫敗,用精神勝利法和種種臆想來挽回自己的尊嚴。阿Q的形象啓示我們,要敢於正視生存困境,要願意進行精神上的反省與自救,一個人的精神小屋才能屹立不倒。

無聊的市民,自私、迷信的農民,麻木的看客,有權有勢的地主劣紳、舉人老爺,這些人物的精神本質上是矇昧混沌的,淺薄、偏執的自我認知讓他們自以爲是地活着。他們活得恣睢而渾然不覺,精神上雖無困境卻最爲可悲。

以上是我今年暑假閱讀《解讀語文》之魯迅作品部分的一些感受,離真正讀懂還需要繼續地讀,經常地讀。教材中的經典文學作品,要想進入文本隱性的深層,讀出作者駕馭文體形式的才華,既需要老老實實地讀文本,讀關於的經典解讀,讀教師用書,也需要教師自己對文本的意脈、主旨、文體風格等形成個人的觀點。正如孫紹振先生所說:“和文本做深度對話,是要有學養做本錢的。”

讀《解讀語文》有感2

寒假期間,我和同事認真閱讀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和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共同編寫的《全日制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感觸頗深。

解讀的序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王湛親自撰寫,題目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體系》,它從五個方面詳盡地闡述體系如何建立的問題。我認真地讀了幾遍序言,感受到了教育部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我認爲,領導的重視是課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一、領導重視

正如王湛副部長所說,教育部正是想通過語文課程的改革,來建立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瞧,領導的決心有多大。那麼我們這些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就更加要有決心,搞好國小基礎教育,讓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當代昭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二、目標明確,標準詳盡

對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的制訂解說,《解讀》用詞準確無誤,同時,不難看出,它具有超前意識,時代感強的特點,我把它的六個方面的實質簡單的概括爲:改革就是在有針對性和講究實效性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教師應注重評價的功能,學校應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

在制訂各項目標的過程中,標準力求站在高處,把握大局,建立一個總的目標性綱領。在具體實施目標的過程中,《解讀》又制訂的非常具體。例如:對語文學科各個階段的實施目標及實施建議方面,標準就制訂得非常全面,不光有“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練習”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而且各部分制訂相當完善。例如關於“閱讀”,“標準”分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

確立現代閱讀理念。

2.閱讀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閱讀能力。

4.關於知識和能力的關係。

這四個方面全面、系統、詳細。爲我們這些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指明瞭方向,同時又明確了目標,一舉兩得。

三、有縱比和橫比

“標準”除制訂了當代課程標準外,還對比分析了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對未來的教育寄予了厚望,同時在書後還附加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立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摘錄,使我們有的比較,更利於我們工作的開展,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彎路,更快地探索出新的適合我們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

四、具體操作有章可循

“標準”制訂不但全面詳盡,而且課後還選編了一些語文實驗教科書課例,課例後面還有教科書編寫者說明,《解讀》中的這些細小環節對於我們非課改年級來說,無疑指明瞭努力的方向及改革的思路,使我們有章可循,有葫蘆可比,我們這些非課改教師有了這本課標,再經過我們的努力探討,實踐,怎麼可能畫不出有自己特色的“瓢”呢?我們的目標:讓中國的先進教育經驗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標籤:有感 語文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