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荷塘月色讀後感彙編15篇

觀後感1.3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塘月色讀後感彙編15篇

荷塘月色讀後感1

似曾在夢中見過那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那在皎潔月光下凌波搖曳的芙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現了我的夢境,令人心醉。

聽着那歌聲,我好像已經進入那片“荷塘”了:皎潔的月光發出朦朧的光芒,透過樹葉在地上鋪了一層碎銀。一切景物彷彿都沉浸在乳白色之中。荷塘裏,有一隻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兒,給靜謐的夜晚帶來了一份生機。一朵朵荷花像陶醉了似的,隨着風兒輕輕的舞動着,搖曳着,在給青蛙伴舞呢!一隻只螢火蟲發着亮光給這朦朦朧朧的大地添了幾分神祕。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着,像在比賽似的,在荷花叢裏你追我趕,好不快樂!

在這瀰漫着竟爭硝煙的時代裏,如荷月般寧靜的人已經日漸珍稀了。在學校裏,一切從考試出發,學子們明爭暗鬥和對手竟爭時,難免不“遍體鱗傷”。在社會上人們往往爲金錢而鬥得“血肉模糊”,爲名利而拼得“你死我亡”,還有爲私仇而打得“體無完膚”。這些傷口就是用“黑玉斷續膏”、“九花玉露丸”、“天山雪蓮”也治癒不好。現實生活是如此的.渾濁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又有幾個能出淤泥而不染,如山泉般清澈呢?雖然競爭是時代的特徵,但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與竟爭沒有必然的矛盾關係,人的精神境界的清和濁關鍵還在於人的情操和修爲,人們可以在世俗生活的滾滾紅塵中苟延殘喘,也可以撥開濃霧,擁抱藍天。

願我們的心境如荷一般清純,蘊蓄淡淡的幽香,像月光一樣清澈,皎潔如霜,始終保持着一份清雅情愫,縱然在渾濁的淤泥中永遠清新曠達!

荷塘月色讀後感2

《荷塘月色》是一篇很優雅的散文。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夜晚出來散步,走到了荷塘邊,欣賞荷花、葉子和月色。之後,又想到了寫荷詩。“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讀着讀着我也似乎也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從中我感悟到了作者內心的彷徨與迷惘,而我的心情也隨着波動起來。朱自清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描寫了一個寧靜,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爲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人靜時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他覺得自己是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要做的事,現在都可以不理,並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走着走着,我彷彿看見了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零星地點綴些白花……”風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簡直就是月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深深陶醉……這篇文章寫得很美,尤其是對荷花、葉子以及月色的描寫,以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掉。每次,我讀完以後,覺得好像學到了什麼人也不知道的知識。

每讀一遍,都是那麼愛不釋手,彷彿手裏捧着金子似的。文章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們現在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環境中,更應該好好的珍惜!

荷塘月色讀後感3

我走近書桌,拿起《荷塘月色》這本書,慢慢讀了起來,靜靜走入了文中的世界。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對黑暗的現實既想“超然”卻又努力“掙扎”的心跡。

文章一開頭寫到:“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作者想借遊荷塘排解苦悶,於是從一開頭,他就以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似乎也走到了荷塘邊,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和彷徨,我的心情也隨着波動起來。

朱自清在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寧心靜後,描寫了一番寧靜與現實不同的景象——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描繪,象徵性的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爲排遣心中的苦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不睬,這種詩一般的境界多麼的令人神往。他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我受用這無邊的荷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的荷花,風中滿是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月光與荷花描繪的美麗圖畫,作家把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描寫的那麼神聖寧靜,我在他筆下盡情地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漸漸地,合上了書,閉上了眼,回想着朱自清這位偉大的民主戰士,我閉上了眼,荷塘田田,盈盈月色,我們在夢中相見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4

在朱自清的衆多散文中,最令我陶醉而沉迷的,便是這《荷塘月色》了,讀後感之《荷塘月色》之感。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月下的荷塘靜如隔世,風輕花香,吸引着詩人的光顧,同樣也吸引着我的目光。細細觀來,寬闊的荷塘中亭亭玉立着些沉睡的荷花、荷葉,我彷彿看到,月光柔和地鋪在花上、葉上,哪怕是最中央的花蕊,月光也慷慨地灑下她的憐愛,整個荷塘好似籠罩着輕紗,在夢中沉睡。空氣中,淡淡的花香,夾雜着薄薄的.霧氣,真是個人間仙境啊。我忍不住就要跳進書中,與那荷花共舞,與那荷葉共樂。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也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上,讀後感《讀後感之《荷塘月色》之感》。"花兒受葉兒滋養,葉兒被流水洗滌,一切的生命源於這水,這脈脈的水,這清澈的水,這細密密的水,而水卻被荷葉朦朦朧朧地蓋住了,使葉子更清更晶了。在這淡月微雲之下,我的思緒也忽然想到了"明月清風照綠葉,輕雲薄霧映彩荷"這句話,用它來形容這荷塘意境,再合適不過了。

伴着這清香的荷塘,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美的嚮往,對寧靜平淡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那種江南水鄉的無限回憶與懷戀。

荷塘月色讀後感5

朱自清在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後,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爲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人靜時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要做的事,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並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走着走着,我彷彿看見了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零星地點綴些白花……”風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簡直就是月光與荷花美麗淋淋盡致,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深深陶醉……

看着看着,突然如水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樹間透着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是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麼也沒有。《採蓮賦》、《西洲曲》兩篇文章節選使我的心也隨着作的心涼了下來,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的'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彷彿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文章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工作,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荷塘月色讀後感6

這個寒假,我有幸閱讀了朱自清的作品,捧着朱自清精選的散文《荷塘月色》,讀着一篇篇令人讚不絕口的抒情散文。月光下的荷塘,外國孩子的種族歧視,我一一感受着。

在荷塘的上面,可以看見田野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子,淡淡的月光靜靜地瀉在荷塘上,這是朱自清筆下描繪的荷塘。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是淡綠的,月色是平靜和白色的。兩者融合,創造了一個和諧安寧的夜晚。

朱自清一生富有童真和愛,他說,他有一個習慣:看到有趣的孩子,總想和他親熱,做好夥伴。如果不能親熱,即使隨便親近親近也好。

有個孩子,朱自清時常想起,在他的作品《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有寫到。有一年暑假,在從溫州開往上海的車上,朱自清看到一個漂亮的外國男孩。帶着愛意,朱自清久久地看着這個漂亮的孩子。沒想到,當孩子下車時,漂亮的小臉變得兇狠起來,他漂亮的藍眼睛像在說:“咄!黃種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嗎?”然後他得意洋洋地下了車。

這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我本應該是天真可愛的,但卻因爲“白人世界”的種族歧視而被污染,變得悲傷。難道只有白人是上帝的愛子嗎?不!任何人都可以成爲上帝的寵兒。

朱自清的好朋友葉聖陶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朱自清的散文:“能表達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有幸擁有這些最偉大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和快樂的花園。我們要保護它們,一代又一代傳下去,讓那一縷又一縷的書香綿延不斷,生生不息。

荷塘月色讀後感7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來自朱自清寫的篇目《荷塘月色》,讀完這一篇文章之後,有許多的感受。在其中,我最喜歡其中的第五段了。

在這一段中,起先便開始由月光映入荷花開頭,讓人不覺的想象到了一個美麗的夜景,月光像流水一樣靜靜的泄在荷葉上,把荷花照應着一樣牛乳洗過一樣的白,一切都好像夢一樣,環繞着我們。之後,又把景物轉到了四周,遠光穿過高高的樹木,灑在了荷塘中,通過月光的照射,路旁柳樹的影子映到池塘的荷花上,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景色。

在這一段中,作者把所見所聞形象的描寫了出來,靜靜的月光,勃勃的青霧,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淡淡的雲,樹影和月影,這些景觀處處顯示着幽雅寧靜,而這些獨特的感受只有在獨自處於夜晚的.荷塘邊才能感受得到,在這裏,荷塘中的荷花與月色相互交融在一起,再通過一些周圍的景物的烘托,爲第六段在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做了鋪墊。在這一段中,作者也用了一些修辭手法,比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這一句,作者就用了通感的手法,從視覺轉移聽覺,形象的溝通了人的感官,進行了多角度的描寫,使文章更加的充實,更加的豐富。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一句,用一個“瀉”字,以動寫靜,寫出了月光的柔和,幽靜,使讀者身處於此環境之中。

總之,在這篇文章中,有許許多多的優美語段,但我獨愛這一段,或許因爲喜歡這柔和的月光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8

文中的開頭並沒有直接描寫荷塘的月色,而是說作者“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雖然當時語文老師也曾跟我們分析了作者當時寫下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讓我們瞭解到了作者的處境。可能就是因爲“心裏頗不寧靜”這個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於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樣子”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時仍然沒有着筆寫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發了自己的內心感觸。“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人。”從中可以看出此時的作者纔是真實的原本的他。沒有任何修飾,也沒有任何虛僞,只“覺得是個自由的人”。在當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實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因爲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爲之。所以趁着“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這個時候,“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好了。”

從荷塘寫到月光,再從月光寫到荷塘的四面,層層開展層層推進。雖然作者對荷塘四周的楊柳、遠山、還有燈光,甚至蟬聲蛙聲都沒有詳細的描寫,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爲從作者的“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當中看出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結尾作者用了“採蓮”的事來結束。從荷塘想起採蓮,再而想起《採蓮賦》和《西洲曲》來: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就這樣,整篇文章在如詩如歌如畫般的音調中落下了帷幕。

荷塘月色讀後感9

假期裏,我們要完成六本書的閱讀,我將最能讓我感動的三本書寫出來。這是第一篇。

《歌聲》:我們都知道,歌聲只能聽到,而作者利用觸覺、視覺、嗅覺形象的、詩意的將作者所聽到的“中西絲竹合唱”的三曲清歌形象的描繪了出來,讓我們通過這三種感覺知道這聲音是非常美妙、非常動聽的。

《匆匆》:是的,我們要抓住任何機會,來填滿即將流去的無聊的時候,讓這些正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成爲一種可能,一種超越自我的可能。作者運用其豐富的想象能力,形象的描繪了燕子,楊柳,桃花等自然萬物的榮枯,表達了其內心的`複雜情感,描繪到了極限,動人心扉,耐人尋味。

《荷塘月色》:看到這個題目,我以爲只是純純的描寫月色下的荷塘,但看了導讀後,我知道,作者是藉助這篇文章抒發了其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走出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感情。作者通過描寫荷塘、描寫月色巧妙結合起來,突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朦朧、優雅之美,還運用了“通感”這種修辭手法,讓讀者記性深遠的想象。

《春》:這算是我看過的最美的一篇散文了。這是一幅從內心深處繪製出的一副藝術畫。春季,男女老少都在這個季節裏表現出生命的自由、活力。通過這篇文章,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天真熱情,欣喜歡快,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國家民族的作者,和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荷塘月色讀後感10

文章用細膩的描寫,向我們展開了一幅“荷塘月色圖”。從哪裏都點明瞭作者對這兩樣事物的喜愛之情,賦予了它們一點獨特的美感,把兩樣事物經過充分融合,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開頭的自然,早已把我們的靈魂拉入了朱自清的世界,生動的動作與環境描寫,讓我們融入其中。接着就逐漸把我們引領到荷塘邊,用他那支述說着美好的筆,寫下了荷花的美麗高雅,葉子的無私襯托,一縷縷沁人心脾的花香迎面飄來。令我們心曠神怡,在冥冥之中又用動態美來滋潤了你的心靈。對葉與花都給予了一個個“美名”,讓它們形象地刻畫在我們的眼前。

“月光如流水一般”引出了下文中的柔和月光,“又像輕紗的夢”更平和了我們的心情,似乎可以想象地出當時的宜人景色。寫月光的句子不多,卻向我們展示了“靜”的特點,真是一幅多麼美的.畫面!讓我不知不覺地聯想到:天上的月光與我相襯,平和的水面忘記煩惱,只有一個人,在花香之中游蕩,沒有任何束縛,沒有任何憂愁,眼中只有那一望無際、點點星光的美景罷了……

《荷塘月色》帶給人的是一種溫馨,給人一種能淨化心靈似的獨特的美,是一種喜中帶憂的獨特感受。作者用了並不華麗的語言,就向我們渲染出了一幅毫不普通的畫頁,這何況也不是一種美呢?

淡墨細寫,卻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美意;細筆輕描,卻構思出主體;和諧契合,只留下一種自然,只留下一種親切。

荷塘月色讀後感11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許多多有名的散文,但是,讓我記憶頗深的還是《荷塘月色》。

這篇文章的作者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曾寫過許多有名的文章,比如我非常喜歡的《匆匆》,《春》《背影》等,而從這文章中的晚上荷塘邊皎潔的月色可以看出作者渴望追求美好的生活,對黑暗的現實想“超然”又想“掙扎”的心跡。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也似乎走進了這幽僻的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愛熱鬧、愛羣居——當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裏,愛冷靜、愛獨處“白色恐怖”,當然在這種“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園”。從文中我感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着蓊蓊鬱鬱的樹,樹間透着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我彷彿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荷塘月色讀後感1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所作。這是能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能滋養我們的精神的生命!

《荷塘月色》共分了四個專輯。第一輯是《感悟生活》;第二輯是《故人舊事》:第三輯是《行走的蹤跡》;第四輯是《思索人生》。

感悟生活是朱老對生活的理解。大致將朱老眼中的生活分爲兩種。第一種:生活中細小的細節中的美,如果細細品味這美的話,生活將美好。第二種便是興趣或愛好了,做着自己喜歡的'事絕對是一種享受。

第二輯《故人舊事》。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我所見的葉聖陶》朱老眼中的葉聖陶實在出乎我的意料。葉老十分樸實,朱老總覺得他像一個天真的小孩。

第三輯《行走的蹤跡》,朱自清先生是一個樂於尋覓美、享受美、感悟美的人。美無處不在:自然風光裏,人文景觀裏、地方習俗裏、吃喝閒談中都有美的蹤跡。尋覓美的蹤跡,便是一個行走的過程。朱自清先生能將它描繪得淋漓盡致,這些文字不一般啊!

第四輯《思索人生》。作爲一名傳統有良知、有氣節的知識分子,朱自清先生對人生的思索從未停止過。他的那個時代,戰亂頻仍,時局動盪,民生困苦、外強奴役,種種的一切,彷彿污濁不堪的空氣,使人窒息壓抑。面對社會的不公和醜惡,朱自清用自己的筆高聲吶喊,甚至疾言厲色,冷嘲熱諷。他筆下的文字述說了社會的醜惡,讓人渾身不舒服。

這觸動靈魂的優美文字,源自文學大師的心靈深處,在歲月的長河裏,如寶石般閃爍星的光芒,陪伴我們一路遠行。

向朱自清先生敬禮!

荷塘月色讀後感13

清清月光下,隨着朱老的腳步走入清華園。

那片荷塘,美麗、幽靜。

帶着淡淡的憂愁走出家門,趁月色還好,花還未央。趁幽靜的小路還無人打擾,一路迷茫走着,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月色下的荷塘,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玉立如舞女的裙襬,趁微風荷葉隨風起舞,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映入眼簾。點綴其間的雪白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性。形態各異的荷花在荷塘中:“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嫋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裏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讓人迷之嚮往。

最美的常是那縷微風,一縷“微風”讓這荷塘生動了許多:“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霎時,荷香瀰漫,似有若無,花葉共舞,我也在微風中心靈沉醉在這荷之中了。

這似乎還不夠極致!塘上的月色已靜靜地等了許久:“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月色迷濛柔和,淡淡的雲霧環繞其間,淡淡的喜悅又被月色所勾勒。

漸漸的又走回了那條小路,恍然再次走回現實。夜,繁星點綴,月光灑落人寰,寂靜中那強烈的渴望自由之感順着微風抨擊着朱老的心。

趁我還年輕,趁我還在追求着那所謂的自由,現在便奮力拼搏!

荷塘月色讀後感14

這是一篇借景抒懷的散文。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從這開頭就可以讀出作者心緒不定,爲外面的事情所煩惱,可能就會想方設法去發泄。“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心情吧。”那就去賞月光下的荷塘。在那你就會發現一切。

在第三段裏“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從這裏可以讀出作者渴望一片寧靜的吵雜而複雜的世界,渴望一片言行自由自在的天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段寫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乾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文中用了比喻和擬人的詞突出了視角上的曲線美,把葉子比作舞女的裙,讓人聯想到少女的翩翩起舞。“微風過處,吹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有着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句話一開始讀時覺得感官上有些矛盾,不合常理,縷縷清香本是嗅覺聞出來的,然而後面卻說彷彿高樓上有着渺茫的歌聲,歌聲是聽出來的,怎麼會有呢,這也許就是文學藝術寫作的藝術手法吧,把不同種類的感官功能溝通融合在一起,微風過處,遠處時隱時現的歌聲也和在荷花的香味了,一起讓人神魂縹緲,有着仙境般的感覺!“葉子底下是嘩嘩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充分發揮了朱自清的想象力,因見葉子極美的風致,雖然葉遮住了荷塘,但仍能感受到底下的那動聽的流水聲,因有流水的滋養,荷塘纔會開得旺盛。這段文章中有靜態有動態,動靜皆宜,把整個荷塘的景由靜態寫成動態,給人留下極美至神韻的景象!讓你回味無窮!!

整篇文章能讀出作者渴望美,並通過文字構建了心中的美!

荷塘月色讀後感15

我不由的產生疑問,朱子清先生爲什麼要寫下這篇《荷塘月色》?作者從去荷塘的途中走過曲徑、樹、看到月色。不免產生淡淡的哀愁。在凝望荷塘邊景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月光 ,不免產生淡淡的喜悅 。

我們眼見的荷花:“嫋娜”“羞澀”“點綴”微風迎面還“送來縷縷清香”“彷彿……渺茫的歌聲……”;

我們眼見的荷葉:“與花……顫動”“肩並肩密密的挨着”“凝碧的'波痕”;

我們眼見的荷塘:“薄薄的青霧”“浮”。

我們眼見的樹林:“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漏着幾段空歇”“樹縫漏着一兩點燈光” “月光是隔……荷塘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於是朱子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就成了謙謙君子,成了抒情散文中的異苑奇葩,成了

散文史上的牡丹風華。

梁元帝《採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周敦頤《愛蓮說》裏說得好: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

我在這兩位大作家在他們的筆下,細細品位,宛如一幅幅淡淡的丹青,幽幽掛在我們的眼中。令我們掛念、令我們思、令我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