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菊與刀》讀後感5篇

觀後感2.82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菊與刀》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菊與刀》讀後感5篇

《菊與刀》讀後感1

菊和刀代表了兩種性格,一種是寧靜平和,一種卻是殺戮。這正提現處書中日本人的兩種性格集於一身的矛盾。體現這種矛盾我個人認爲首要是日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當還是孩童的時候,特別自由、開明。隨着年紀越來越大,超過9歲便開始壓抑人的個性,讓他們屈從。這種前鬆後緊的教育方式也導致了日本人性格上的矛盾。

日本人是務實的'人種,他們忠心可以爲了心中信仰殊死搏鬥,即使是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他們又在戰敗時選擇接受屈服並找到一條好的解決之道。他們剋制守禮,按照祖先傳統的孔子之道,尊重師長,聽從父親。但是卻只知孔子之道皮毛,並不知其理念,導致日本人只能做到形,而領悟不到神,只一味地按部就班。

日本人敏感,自尊心極強,“復仇心”也極強。你在感謝他們的體貼之時,怕也是要擔心自己不注意的兩句話導致他們的情面受損,甚至可能拔出刀和你決鬥。當然這是開玩笑了。

這本書描寫了日本人很多的行爲和特徵,作者寫這本書是爲了瞭解日本人並很好的管理他們。我覺得真正想要了解這個人種,更好的方法是真的跟他們相處。

《菊與刀》讀後感2

《菊與刀》講了一套研究方法,在研究一個國家的同時,也教會我們怎麼樣研究一個國家。這在本書的第一章就可以更客觀全面地看待與瞭解日本人的思想、行爲的來源。但是《菊與刀》由淺入深,越到後面越難理解,很多東西尚不清楚,或只能停留在表層。

菊在中國被稱爲四君子之一,象徵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而菊在日本則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的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謙和的一面,也說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樣的品質。刀則讓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隨身兵器,在武士眼中它承載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戰的一面。“菊與刀”簡簡單單三個字承載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這個民族的矛盾性。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大都能從日本人的兒童教養中得到理解。日本人的兒童教養可以聯想到機器生產,但是他們培育出來的兒童卻又不缺乏創新。日本人對於兒童教養的嚴格要求卻又使兒童保持了童年時代的歡樂。

與此同時,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範圍流行,客觀上隱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後的一面,而在經濟上,優秀的日本製造帶來的非凡成功是日本人無意於文化上的反思。

《菊與刀》讀後感3

“人類社會總是在設計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況的處理方式和評價方式被贊同,那麼這個社會中的人就將其視爲全世界的基本理論,不論困難有多大,他們都將這些結論合爲一體。”翻開《菊與刀》這本書,第一眼就看見了這樣的學直論。不禁感嘆這位“日本通”美國作者對人類學的博識。書中諸如“輿論調查的結果只不過是讓我們對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瞭解罷了”。

此書更大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對於傳播學,而在於作者對於日本國民性的深刻洞察。雖然地理人文環境各有不同,形成也各有特點。但日本國民性的瞭解,對於自身國民性的觀察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對於一民族而言,是有共通性的。如果對一些基本理論都瞭解不了,卻對異族之好戰或其它秉性攻伐,未免貽笑大方。

日本人對於登記制度的依賴是令人震驚的。這一點也久爲觀察家所詬病。但是這個民族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社會制度,形成的充斥於社會每一個角落,每個領域的民族風氣,卻是同樣令人震驚的。也許對於一個民族而言,並不存在所謂的.“劣根性”,而只存在不善於整合作用的懶惰國民。

現代人不勤於完善自己,便將罪過推到古人身上,將所有過錯“國民性與對象模糊的歷史上,是極爲自欺欺人且不負責任的。這樣的習氣,習慣之下,永遠無法使民族得到改善,而只會使得族羣駛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中,愈加放肆與消極。

《菊與刀》讀後感4

日本的很多文化有非常清晰的源自中國文化的部分,但又具有如此鮮明的特色,本書是探討日本文化不能不讀的一本書,僅是出於對日本文化的好奇開始讀這本書。

開卷之初,略有失望,居然成書在很多年之前,距今有相當長的時間。但讀了一部分之後,就發現作者的文化功底異常深刻,能夠深入到文明的底層去解析異域文化。

如原文中的一些觀點,個人非常認同:

美國人在壯年時期依靠自由的個人選擇來實現人生目標;日本人則通過嚴格的個人約束,進行精神修養的鍛鍊來實現人生超凡的境界,而獲得自由難以實現的效果。

在日本,畫家、詩人、演說家及武士爲了實現“無我”的狀態幾乎都是採用這種修行訓練方法的'。他們不是爲了學到“無限”的超能力,而是爲了能不受干擾地感受有限的美;或者換句話說,他們是爲了學會一種實現目標的調整手段,讓自己能夠恰如其分地實現自己的目的。

如果對日本文化感興趣,或者對日本文明中體現出來的諸多矛盾性不解的人,非常推薦閱讀這本極具思想深度解讀的上佳之作。

刀不是用來進攻別人的象徵,只是勇敢地剖析自我的比喻。

《菊與刀》讀後感5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就有很多想要說到的,但是爲了不影響節奏,都將想法埋藏在了心底。現在來看,也只有大概了。

這本書,讀到前面部分的時候,其實我是覺得沒多大意思的。因爲作爲一箇中國人,並不能夠說對日本有多麼深刻的瞭解。所以,作者前文寫的內容更像是在科普,而我卻沒有能力對其進行反駁、指正。但是到了後面講到修爲、教育的時候,更多地和我國的情況產生了一些共鳴,讀來興趣驟增。就全書來看,確實有邏輯不通、前後矛盾、引證謬誤等問題存在,主要歸結於缺乏田野調查和作者本人立場所致。

我不知道這本書究竟對戰後的`對日政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但我認爲,日本人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所獲審判並不能夠告慰衆多因爲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而慘死的冤魂。日本在其戰敗後表現出的180度大轉變,不過是其隱忍性格的表現,卻背叛了自己不堪受辱的民族性格。看今日日本,所作所爲多像隱忍之後準備報復。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值得密切關注。還是那句話,提高警惕,居安思危,切莫讓歷史悲劇重演。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