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7篇

觀後感2.3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7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

“父親走過我們面前,

唱着樹上長出的新葉

孩子們相信那到來的春

也會和着父親起舞翩翩……”

這是E.E卡明斯的一首詩,在葬禮上由莫里的兒子誦讀,聽着那彷彿來自天堂的聲音,我結束了閱讀,安靜地合上了書本。下午最溫暖的陽光斜斜地從窗外探進來,碎了一書面的金黃。夕陽的餘暉是剛結束的莫里,依舊有着燦爛光芒。

莫里這個可愛的小老頭,帶來了多少感動,又帶走了多少人脆弱的情感。我能想象着作者米奇最喜歡的教授,他個子矮小,走路起來弱不禁風;穿上長袍的他看上去像是《聖經》裏的先知,又像是聖誕夜裏的精靈;它有一雙炯炯有神的藍眼睛,閃爍着睿智的光芒;它喜歡跳舞,搖滾樂,爵士樂,布魯斯。

可是,他是個堅強的老頭。一個讓人尊敬到心痛又喜歡到心痛的人。年逾七旬的他在1994年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在此後的一年內他天天被病魔無情地折磨着。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他得知自己患病後,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講述他最後的生活,他要將他的最後光陰與最後幸福送給全人類,作爲最後的禮物。以此告別他最可愛的生活。他找回了自己早前的得意門生米奇.阿爾博姆,在每個星期的星期二,爲他上一堂課,課程的內容關於人生,關於死亡,關於一切人們躲避的真實。

一個罹患了絕症,來日無多的老人

一個擱淺了夢想,漸染世俗的學生

十四堂人生課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似乎覺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而自己就是那個聽課的學生。那輪椅,那笑容,那臺錄音機,我聽見他在說:“我不想讓世界驚慌不安。我要知道發生了什麼,接受它,進入一種安寧的心境,然後離去”。這本書裏,莫里說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很多,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

因爲他讓我看到了一種對人生的泰然。

人生在世,難免經歷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對,無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沒有人能否認死亡的必然性,就像沒有人能否認地球是圓的一樣。人生莫非也就是生生死死。生,起始;死,終結。面對死亡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它”。 莫里教授對學生說,有一個重要的哲理需要記住: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爲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是的,如果我們不幸福,這無疑是親手爲生命鍍上悲色。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死於非命,甚至不像病症有前因後果。鐵鎖易解,心獄難釋,既然死亡必定回來,何必逃避這樣的恐懼卻因此遁入自己製造的囹圄?

特別令我感動的是,莫里老人雖然參透了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還在恭恭敬敬地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備課。體驗什麼呢?體驗死亡的來臨。他知道這是人生課程中躲避不開的重要一環,但在以前卻無法預先備課。就在臨終前的幾天,他告訴學生,做了一個夢,在過一座橋,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感覺到我已經能夠去了,你能理解嗎?”

莫里說“死亡,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可是不幸的活着也同樣令人悲哀。”

也許,不幸的活着會比死亡更加悲哀。

世上總有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總是營營役役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他們試着努力關注一大堆世俗標準下的重大問題,卻又不時受着能言善辯者的鼓動誘惑,輕易放棄初衷和堅持,終於也沒有了自己的判斷。他們迷茫,他們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裏,常常忽略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當歲月流逝,他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開始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有着千千萬萬個所謂的“來不及”。但到了那刻,也許他們已經到了莫里的那個時候了。於是他們便懺悔、哭泣......

所以,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說,不管以前的生活是怎樣,從此刻開始我們都應該用莫里教授的那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與他人,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再回頭感嘆,那時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再完美。

莫里,這個開朗樂觀的老人,這個靈魂的精神導師還告訴我們:

“——與生活講和。”

“愛會贏。愛永遠是勝者。”

“只有你覺得它可怕時它纔可怕”

“有時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見的,你還得相信你所感覺的,如果你想讓別人信任你,你首先應該感到你也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後倒去。”

.......

他讓我們學到的東西太多太多。

每一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去。臨死前,也許沒有人能夠像莫里那麼死的有意義,沒有人像莫里那麼死的無私。我想,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這一生,都會受到莫里的影響。他的泰然,他的純真,他的思考,他的無畏。

莫里用餘生給我們上了一堂永恆的人生課!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

“爲什麼沉默讓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症的老教授莫里問畢業了十五年、因偶然得知老師來日不多而來看他的學生米奇。

其實何止沉默,寂靜都常常讓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寫過這麼一句話: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安於孤單了。所以,哪怕不能同日生,也想求得同日死。人總是這樣,孤單而來(雙胞胎出生例外),卻奢望結伴而去,但結果是,人最終多半還是要一個人上路。

爲什麼人怕獨處?僅僅只是因爲獨處令人不安嗎?就像莫里問的那樣:“你獨處時內心平靜嗎?”記得曾與一位修行者作過討論:人的物質幸福感的持久性。這個問題就像“你幸福嗎”一樣,其實不只是一個你內心感知的問題,而是你內心欲求的問題。“知足常樂”、“無欲則剛”的道理誰都能說上幾句,真正能落實到行動的卻是不多。

《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看,這定、這靜、這安都來自一個字——“止”,人要“知止”。當人懂得“知止”時,正是最爲豐富的時候,當然,這豐富指的是內在的豐富,否則人就會淪落爲那個寓言《農夫與金魚》中的老太婆。

叔本華說得更直白些:“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看,正是這些超載的欲求使得人生的剎車常常失靈。存在主義說:“擁有即是被擁有。”這就是凡事的一體兩面,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全然忘卻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因爲對失靈的擔心,“我要作充分準備”成爲了一個完美的藉口,同時也是一個自欺欺人的幌子。怎樣纔算充分準備?這也正是我在做自我分析時拋給導師的第一個問題。

準備充分就能盡善盡美了嗎?孔子評《韶樂》“盡善盡美矣”,評《武樂》也只是“盡美不盡善”,可見,第一名,一百分、巔峯狀態從來就不是人生之常態,那麼,人真正能得到的又是什麼?如果你想要完善自我實現自我,那麼,你要的只是“高峯體驗”,而非“勇攀巔峯”。但是,我們似乎總是搞錯,拼盡全力,拼到頭破血流,卻拼得一頭迷茫——每個攀上巔峯的人首先要面對的是下降以及由下降而引發的失落感。我們以爲承諾總會兌現、夢想總能實現、每個問題最後都會得到答案、堆積的東西最終都能用上、幸福也早晚會與我們如影隨形、攀登的高峯永無止境……可現實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攀登遭遇滑坡,承諾變成謊言,夢想破滅成灰。

沒有人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是,不靜下心來讓渾水沉澱,你就永遠無法看清。因爲,你無法在一池污水中看清水中的自己以及水中之物。就像米奇的傷心:“我們學會了愛又怎樣?都會死去。”

是的,人難免都會死去。但,過程就是全部的意義,如果明白,“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又在哪裏?“道”不在別處,它正在你的心裏。所以,靜止是必須的,爲了沉澱、爲了靜下心來與“道”相遇。亞龍有書:《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其實,我們最應該相遇的那個人不正是自己麼。

遇着了自己,你纔敢於在活着時舉行自己的葬禮,看似荒謬,實則睿智。也只有如此睿智的老頭,纔會說出如此睿智的話語:“怕變老,是因爲你的人生沒有意義。”這和怕死是一個道理,和我們不斷地在追尋幸福也是一個道理。是啊,每一個沒有好好活過的人才更容易貪生怕死、纔會到處去尋找幸福。“如果你獲得了成長,你就不會迷戀年輕時的'歲月。”再延伸一下,如果你懂得了幸福的意義,你就不必去苦苦追尋。因爲擔心、因爲恐懼、因爲虛空,人才會死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包括死亡。

。控制慾是人類的原始本能之一,也是人內心恐懼的表現。而當人的內心被這些恐懼填得滿滿的時候,又如何去愛呢?又怎能感知幸福呢?莫里問米奇:“通過否認,我們能避免傷害別人的感情嗎?”何止是別人的感情呢?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受傷害。越害怕越迴避,以至於害怕得到愛,也害怕付出愛,卻又總自以爲自己一直是愛着的,其實那只是一直在以愛的名義控制着。因爲,恐懼與愛本是相對立的。恐懼讓人無法感覺幸福,而愛着的人永遠是幸福的。而我們只有真正懂得了愛自己,給自己的內心填上滿滿的愛的能量,纔有可能將心中的恐懼漸漸驅散。“我的擁有就在我身——這是構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內容。”這是叔本華的說法,老莫里只是讓米奇明白了這個人生最淺顯的道理,這也正是其人生的終極意義,也是他敢於直視死亡的力量所在。

心中有愛,教人溫柔。心若溫柔,始知幸福。這個時候,再不必問什麼“你幸福嗎?”因爲,被幸福圍繞的人你一眼就能認出來,他們總是如此的靜逸而祥和。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3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在書店的一角,我發現了《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翻開它,彷彿一個初生的嬰兒,我在接受着洗禮,如同一個虔誠的教徒,我在輕輕地禱告。那晚,當我終於在手電筒下合上這本書時,《相約星期二》對我的影響之深,是先前的哪一本書,也是之後的任何一本書都比不上。

莫里老人認爲:在美國,乃至全世界,人類的追求進入了誤區:擁有越多越好,商業行爲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人們反覆這樣對我們說,我們又反覆對別人這樣說,直到人人都認爲這是真理爲止。而對他自己而言,心中最滿意,最夢幻的一天的安排輕鬆,愜意,而毫不奢侈。從某種意義上對他來說,一個人生活的最低標準和最高標準幾乎是一致的,沒有矛盾的。他的這種平和的心態大概和中國古代的隱士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處吧!他的那種與世無爭,歸於自然讓我思考:社會上那些終日追名逐利,勾心鬥角的人,到底活得累不累。他們那樣做得到了些什麼?如果把他們擁有的一切和莫里擁有的一切比較,那他們用畢生精力換來的那一切究竟還有多重的分量?在莫里最後的這門課程裏,愛是永恆的主題。他說:“愛是唯一理性的行爲。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接受愛並施愛於人。沒有了愛,我們就象折斷翅膀的小鳥。”莫里在向全世界呼籲愛,呼籲人性的迴歸。

莫里的課,最終將在死亡裏劃上句號。他說:“要學會和生活講和”。他認爲這是人生最困難的事。他住死亡面前,真正做到了與生活講和。他平靜地,以一種超然的心態體驗着,死亡。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他說:“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平靜地面對死亡,那麼過去還有什麼困難可怕呢?”這句話,是一位臨終老人說的,對我們而言,它可以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向生活中每個困難挑戰。希望等到幾十年後,我們不會心懷遺憾地說這句話。莫里老人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了人生,詮釋了死亡。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反覆迴響着莫里老人說的話:“學會原諒別人和原諒白己,人不應該陷在懊悔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對你是沒有益處的”。莫里老人,和他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他說過的話,值得我們在生命細細品味。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他和朋友散步,去華盛頓廣場的教堂跳舞自娛。他還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爲貧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療。他博覽羣書爲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的學生保持聯繫,給遠方的朋友寫信。他情願花時間去享享口福和賞玩自然,而從不浪費在電視喜劇或週末電影上。他建立了一種人類活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這一模式充實着他的生活。這個人就是《相約星期二》裏面的莫里。

在《相約星期二》裏面,我最喜歡莫里的人生觀,他將自己的人生過得簡單又充實,平凡而偉大。這正是我們所倡導的健康生活狀態。

我非常認可莫里的生活方式,細細想來,我一直所追求的生活,就是能享受大自然帶給我的美景;享受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享受家庭帶給我的溫暖;享受朋友帶給我的歡笑;享受知識帶給我的內涵;享受寧靜帶給我的心靈淨化;而這所有,都希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交錯出現,那我的人生是多麼的美好愜意啊!

莫里還說:“許多人過着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於一些自以爲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爲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羣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其實我也已經無法再把他的語言放大或解釋或闡述一遍了,因爲我覺得莫里他講得已經夠透徹,夠清晰明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這麼去做吧!去愛身邊的人和物。

莫里還如是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如何施愛於人我就不多說,重點想說下接受愛,其實學會接受愛也是一種美德。學會接受他人,接受他人的關心,接受他人的讚美,接受他人的幫助。然後將你接受的關心、讚美、幫助等等轉贈給更多的人,於是我們說,只有學會接受別人的愛,纔會懂得如何愛別人。那麼,請給你的心開一扇窗吧!

書中莫里問了一連串的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該去關心他人還是關心自己的心靈世界?該恢復傳統的價值觀還是擯棄傳統?該追求成功還是追求淡泊?該說不還是該去做?這此問題因各價值觀不同而各異,我個人認爲怎麼樣都好,關鍵是你在這條路上,是否收穫幸福。讓我們也帶着這些問題,去追求我們的幸福人生吧!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4

也許是人到中年的緣故吧,最近一來我總是問自己:“人爲什麼要活着?”、“人生的意義在哪裏”,這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最愛問的問題,《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到了四十歲,人大多已經很“入世”了,不屑或不敢再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它還會悄然從心底冒出,讓我黯然神傷。這千古之問,有誰能說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學家,他們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卻並不解決我們平凡人的問題。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通過他的學生,向我們提供了一份人生的答卷。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書《相約星期二》封面的話,當時買這本書時,並不是因爲寫着餘秋雨的推薦做序,而是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人到中年,更渴望珍惜人生。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米奇把他對人生的話題拉了個目錄,每週二飛到老莫里身邊,聽他講述,其實不能叫講述,叫兩個友人之間談心更爲恰當,直到老莫里離開。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堂關於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老莫里漸漸影響着米奇,影響着周邊的人,我想還有讀了這本書的人。

這位叫做莫里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的病。這種病從腿部神經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爲止。這是一種殘酷的絕症--靈魂將眼睜睜地看着軀體一點點死去。但莫里決定帶着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學生,已經成爲專欄作家、記者的米奇相約,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起討論“生活的意義”,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慾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意義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後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了14個星期,讀後感《《相約星期二》讀後感》。米奇眼看着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臨終的老人都說了些什麼呢?如果你期待着微言大義的話,你可能會失望的。他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他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他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對整個社會……這些極爲樸實的話,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謎底其實可能很簡單。

但莫里老人並不簡單。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着他的時候,他還能談笑風生。談到死後火化,他對家人說:“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談到墓地,學生說:“我會去,但到時候就聽不見你說話了。”莫里笑了:“到時候,你說,我聽。”莫里以自己最後的存在,論證了人性的美好。一個普通的美國老頭,一些普通的話語和生活細節,但是讀完卻讓你悵然良久,這就是《柙約星期二》。

附:

《相約星期二》摘錄

“許多人過着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於一些自以爲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爲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羣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的意義的價值觀。”

談論死亡

“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我們過多地追求物質需要,可它們並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係,我們忽視了周圍的世界。”

“我注意到了樹上的變化,風的大小。我似乎能看見時間在窗臺上流逝。這是因爲我的時間已經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

談論家庭

“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我得病後對這一點更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心,你擁有的東西便少得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正如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的那樣,‘相愛或者死亡。’”“當他們父子三個坐在一起時,常常會有瀑布般的感情宣泄,親吻,打趣,相擁在牀邊,幾隻手握在一塊。

談論金錢

“錢無法替代溫情,權力也無法替代溫情。我能告訴你,當我坐在這兒等待死亡時,當你最需要這份溫情時,金錢或權力都無法給予你這份感情,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或權勢。”

“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

談論我們的文化

“人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變壞,而這一威脅正是來自我們的文明社會,來自我們的經濟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會受到威脅,因爲他會擔心失去它。當你受到威脅時,你就會只爲自己的利益考慮,你就會視金錢爲上帝。這就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談論原諒

“臨死前先原諒自己,然後原諒別人。”“流淚有好處。”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

在美國小女兒家忙裏偷閒看了幾本閒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主人公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教授,他已患了絕症,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目採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宣佈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那位學生會拒絕,於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牀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後一堂是葬禮。老師謝世後,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一下交付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全美國的轟動,連續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該書已譯成中文。

這門課的內容有:世界、遺憾、死亡、對衰老的恐懼、家庭、金錢、文化等等,莫里老人對待病痛、衰老、年齡、死亡的心態及有關的論述對我們年長者可能更有現實意義,關注更多一些,他樂觀平和的心態和富有哲理性的論述,我感到很受啓迪。

莫里老人得的絕症,他是逼視着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他不能動,活着全靠別人幫助,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得不便,但很快又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爲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說:“你應該懂得一個哲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爲你終究會要變老的”。是啊!因爲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莫里以一種更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問題。他說:“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意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學生問他你從來沒有害怕變老?莫里說:我樂於接受老,這很簡單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並不是衰敗,它是成熟。學生問:如果變老那麼有價值的'話,爲什麼人總說我願意變得年輕?莫里說:你知道這反映了什麼?生活得不滿足,生活得不充實,生活的無意義。因爲你一旦找到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想回到從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的更多,做得更多。“老年人不可能不羨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接受現狀,並能自得其樂”。‘我知道年輕也會是一種苦惱,所以別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着感到累———’。

他是怎樣看待死亡呢?莫里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是覺得自己高於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後,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做好準備,這樣你活着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活”,他還說:“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他還設想幾天後死亡火化時突然一句笑話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簡直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結論。

我所以摘錄以上莫里老人的話,是讀後我感到頗受教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逃脫,這就是自然。病痛、衰老、死亡是老年人面臨的現實,如果都有莫里老人的樂觀平和的心態,就能化解人生一切悲劇。

日過中午就是一天,人的年齡過五就進入下一個整數,再過幾天就是我七十五週歲生日了,過了生日就向八十邁進了。當我五六十歲時,還覺得七老八十離我還遠,如今我已是七老八十行列中的一員了,一下子感到餘年不多了,自問怎麼會這樣?倒不是我心態年輕,而是感到時光過得太快,拽也拽不住,忽忽的過去了。有人說要忘記年齡,其實不可能,每年家人爲你過生日自然記起年齡,每天日出日落就是時光的流逝。莫里老人還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着的生活”。我想人活到這份上,就是要和生活講和,活的豁達些,少操閒心,有的老人活得累,想爲子孫留下什麼,最近看電視劇蝸居,李老太太爲給孫子留下房子,最後把老命都搭上了,我沒什麼留的,所以不想。有的人想到死後墓地,我只想活着的事,死後的事不管。我想人老了要大度,自得其樂,少找煩惱,一切順其自然,過平常日子,每天看到太陽升起,高高興興的迎來新的一天,我就想這樣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度過餘年。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6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便是《相約星期二》的所有內容概括。面對這樣的概括,你或許不會對這本書產生怎樣怎樣的興趣吧?可是,就是因爲其精簡(注意了,我用的是“精簡”,而不是“簡單”),它引起了我的注意。

而在寫下對該書的心得體會之前,我不得不先將它目錄上的內容引用下來,因爲有這樣的內容,纔會使我在獲知要寫對某本書的讀後感時想到了它。

目錄如下:

第一個星期二——談論世界第二個星期二——談論自憐

第三個星期二——談論遺憾第四個星期二——談論死亡

第五個星期二——談論家庭第六個星期二——談論感情

第七個星期二——談論對衰老的恐懼第八個星期二——談論金錢

第九個星期二——談論愛的永恆第十個星期二——談論婚姻

第十一個星期二——談論我們的文化第十二個星期二——談論原諒

第十三個星期二——談論完美的一天第十四個星期二——道別

僅面對這樣的目錄內容,你還能說它是“簡單”的嗎?

假若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那麼她將在第一天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在第二天向世界,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第三天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到爲生活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

假若給莫里教授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他最滿意的安排是“早晨起牀,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他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那麼,假若給你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麼呢?我想過,可是,悲哀的是,除了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經歷的瑣碎事之外,我竟不知道我將做什麼。在我們看來,我們每天度過的都是完全健康的一天,於是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不知該作何反應了。

人在健康活着的時候,每天都在做着自己認爲應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世界環遊,或許是功成名就……然而,就在我們每天忙於追夢的時刻,時間已經悄然從身邊溜走……其實,莫里教授也不例外吧,所以他纔會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才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美好的每一天。

莫里教授的'課,最終將在死亡裏劃上句號。人生無常,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

莫里教授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爲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麼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麼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要學會和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他說,他認爲這是人生最困難的事。他在死亡面前,真正做到了與生活講和。他平靜地,以一種超然的心態體驗着死亡。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他說: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平靜地面對死亡,那麼過去還有什麼困難可怕呢?這句話,是一位臨終老人說的,對我們而言,它可以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向生活中每個困難挑戰。希望等到幾十年後,我們不會心懷遺憾地說這句話。莫里老人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了人生,詮釋了死亡。

在莫里教授最後的歲月裏,他幾乎是逼視着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這並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卻說:“我的時間已經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莫里教授就是這樣一邊樂滋滋地體驗死亡,一邊與米奇討論着人生。

這本書讀第一次是因爲好奇

讀第二次則是因爲敬佩和感動。

即使在讀了二次之後的現在,我知道我仍是無法體會和理解莫里教授的境界,但是我從莫里教授那獲得了一個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相約星期二》,這是一本好書,不管是莫里教授,還是他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他說過的話,都值得你在生命裏慢慢體會。

讀着這樣的書,你我的心靈都會得到一次次的淨化。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7

在美國小女兒家忙裏偷閒看了幾本閒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相約星期二》,這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主人公叫莫里。施瓦茨,社會學教授,他已患了絕症,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目採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宣佈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刻是星期二。這樣的課程沒有那位學生會拒絕,於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牀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後一堂是葬禮。老師謝世後,這位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一下交付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全美國的轟動,連續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該書已譯成中文。

這門課的資料有:世界、遺憾、死亡、對衰老的恐懼、家庭、金錢、文化等等,莫里老人對待病痛、衰老、年齡、死亡的心態及有關的論述對我們年長者可能更有現實好處,關注更多一些,他樂觀平和的心態和富有哲理性的論述,我感到很受啓迪。

莫里老人得的絕症,他是逼視着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他不能動,活着全靠別人幫忙,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得不便,但很快又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此刻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爲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杯具。他還說:“你就應懂得一個哲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正因你終究會要變老的”。是啊!正因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莫里以一種更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年齡問題。他說:“你就應發現你此刻生活中的一切完美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生競爭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當我就應是個孩子時我樂意做個孩子,當我就應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學生問他你從來沒有害怕變老?莫里說:我樂於理解老,這很簡單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並不是衰敗,它是成熟。學生問:如果變老那麼有價值的話,爲什麼人總說我願意變得年輕?莫里說:你知道這反映了什麼?生活得不滿足,生活得不充實,生活的無好處。正因你一旦找到生活的`好處,你就不想回到從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的更多,做得更多。“老年人不可能不羨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理解現狀,並能自得其樂”。‘我知道年輕也會是一種苦惱,因此別向我炫耀年輕的魅力,有他們的煩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着感到累。

他是怎樣看待死亡呢?莫里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是覺得自己高於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接近死亡並不必須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後,它也有十分用心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做好準備,這樣你活着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會了死也就學會了活”,他還說:“如果早知道應對死亡能夠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他還設想幾天後死亡火化時突然一句笑話把大家逗樂了,“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這簡直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結論。

我因此摘錄以上莫里老人的話,是讀後我感到頗受教益,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逃脫,這就是自然。病痛、衰老、死亡是老年人面臨的現實,如果都有莫里老人的樂觀平和的心態,就能化解人生一切杯具。

日過中午就是一天,人的年齡過五就進入下一個整數,再過幾天就是我七十五週歲生日了,過了生日就向八十邁進了。當我五六十歲時,還覺得七老八十離我還遠,如今我已是七老八十行列中的一員了,一下子感到餘年不多了,自問怎樣會這樣?倒不是我心態年輕,而是感到時光過得太快,拽也拽不住,忽忽的過去了。有人說要忘記年齡,其實不可能,每年家人爲你過生日自然記起年齡,每一天日出日落就是時光的流逝。

莫里老人還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着的生活”。我想人活到這份上,就是要和生活講和,活的豁達些,少操閒心,有的老人活得累,想爲子孫留下什麼,最近看電視劇蝸居,李老太太爲給孫子留下房子,最後把老命都搭上了,我沒什麼留的,因此不想。有的人想到死後墓地,我只想活着的事,死後的事不管。我想人老了要大度,自得其樂,少找煩惱,一切順其自然,過平常日子,每一天看到太陽升起,高高興興的迎來新的一天,我就想這樣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度過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