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篇

觀後感5.73K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

窗外,淡紅色的木槿葉隨風而落。每個星期二上午,都會按時赴約,我的必修課程,討論生活的意義。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   ——米奇·阿爾博姆

《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講述了作者與自己老師的一段故事,是他的親身經歷,也是他的人生感悟。成爲莫里老師的學生,能在多年後再次相遇,甚至,陪伴老師生命裏最後的一段時光,不得不說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每個星期二,米奇都會按時去莫里老師家聽授他的人生之課。因爲,他最喜歡的老教授身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這太不幸了,簡直難以相信,米奇回想着上大學時期,白天課堂上那位熱情幽默、晚上露天舞場魅力四射的老教授,依然在眼前,那麼清晰。就這樣,從談論世界開始,延續到最後談論道別,十四個星期二。每個星期,莫里老師的身體又不如上一週,可他深愛家人、溫暖朋友、熱情生活的人生態度卻一直沒有變,像太陽的光芒一樣。雖然時光不多,但是不能虛度,他不甘枯竭而死,要勇敢地面對死亡。

和米奇一樣,我也很喜歡莫里老師。他從不隱瞞自己的感情,樂於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真實地感動人們的熱愛。他不修邊幅,愛說話、愛大笑,他不斷地奔放自身的.幽默細胞,使周圍者體內的被誘喚出,它們互相吸引彼此升溫。儘管在後來,他身體日漸虛弱,皮膚鬆垂無力,可他笑的時候仍是毫無遮攔,彷彿聽到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話。

欣賞莫里老師特立獨行的人生哲學,很多都使我受益匪淺。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工作。不要讓它左右極端,要麼敷衍要麼疲憊。每個人的平衡點都不同,關鍵如何正確地找到它。在忙於重要的事情時,也不要使之單調乏味,要讓它們變得更有意義,纔會永遠有種奮不顧身的感覺。忠誠、信任和熱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定位切實可行的數個目標計劃,每天認真審覈,努力修正,並堅信明天。莫里老師說:“疾病一直在敲打我的靈魂,可奪不走它。病魔可以奪去我的軀體,但無法奪去我的靈魂。”他望着天花板停頓了下,接着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很多。”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的眼眶裏也已經盈滿了淚水……

愛吧,施愛和被愛都是幸福的。不要因爲家人、朋友是理所當然而忽略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熱愛。哪怕付出了九十九分愛,而只得到一分愛的回報。莫里老師也教會我如何珍愛生活,愛吾所愛。生命,何其短暫。要像禮花那樣啊,絢爛暗淡的夜空,自由自在地美好,無所顧忌地綻放。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

之前已經看過《相約星期二》的同名電影,書和電影的內容和講述方式都相差不大。個人認爲領悟能力夠的話,選其中一種看就行了。

本書選材是相當的好與難得,難怪餘秋雨也會願意爲書寫序。簡單地說,故事寫的是一位臨終老人爲一位迷茫青年上了14堂人生課,直到去世,課程在每個週二上,內容包括家庭、愛情、死亡等人生主題,每個話題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構成。略爲可惜的是,老人病得嚴重,他們每次談話的時間都不長,話題很大,所以也只能點到即止了,不過也是,十分鐘把死亡話題講透談何容易?!對人生話題有興趣的,可以將這本書/影片作爲一個引子,如果要深入探討,恐怕要找更多的學習素材。

從目錄來看,整本書經過了精心的編排像極了課堂大綱,有課程框架、有老師、有學生、有教室地點,以及課程安排每個星期二上課。這種編輯方式還是頗適合本書內容的。

說回正題,關於人生話題。裏面提到有幾個觀點對我頗有啓發。

關於自憐

不得不說,本書寫到的莫里老教授的心態實在太健康了!死到臨頭,他還能拿生命開玩笑,還很幽默,很坦然,這是非常難得的。作爲一個得了重病的人,他沒有抱怨,而是想着怎麼能爲這個社會再做點貢獻,自己都顧不得,他還想着遠方正在受難的陌生人他還每天看新聞,看到一些災難之類,會爲陌生人流淚,這種情懷、胸懷不得不讓人佩服。他沒有絕望,雖然病得很重,依然安於天命,沒有羨慕他人,而是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他知道自己曾經也年輕過,沒必要羨慕他人,而且老也有老的好處,那些經驗和智慧不是未經風雨的年輕人可以得到的。之前我還擔心自己老了怎麼辦,其實也沒怎麼辦,我還可以很好,因爲我會好好生活,我會有自己的獨特經歷,我會把我的經驗傳給下一代人,我到時依然會有能力爲社會做貢獻。前不久看電視節目有看到,一位退休老人,自己有拍攝愛好,退休後,他自己製作影片,組織老人院裏的老人觀看,豐富他們的生活。這不也是一種貢獻嗎?我也會錄像,也有這方面天賦,現在及以後退休了,我也可以做類似的事情,用自己的眼光去記錄世界。我相信人生由頭到尾,每個階段都可以很精彩!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現在社會很多元,媒體給我們灌輸了很多不同觀念,這就意味着我們一定要學會篩選,不是所有人都需要LV愛瑪仕、需要享受跟總統共餐,當然總統的老婆除外,至於對於我們這些大部分的普通人,這些物質與榮譽其實意義不大。許多人過着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於一些自以爲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庸庸,這是因爲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羣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按照世俗標準生活,很容易讓自己迷失自我,像餘秋雨在序言裏所是我們還是得審視一下自己:難得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嗎?然後建立的文化。

接受愛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前半句很好理解,後半句我也是看着故事才似懂非懂了。或許接受他人的愛,有時會讓我們覺得難爲情,像欠着別人似的,但在處於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像莫里自己不能自理生活,那麼享受別人的幫助(並懂得感恩),那是一種雙贏的事。愛,應該是一種普遍存在,不要讓愛變成負擔和壓力,施愛和受愛同樣讓人享受。我就很樂意去幫助人,雖然我的境界不高,只要對手能心存感恩,不用其他回報,我依然很樂意去幫助他人,如果對方還是個幽默體貼的人的話,我想我會對幫助他/她充滿期待。先接受,再超脫。用心完完全全地投入感情,然後再走出來。

最後,我要摘錄一段莫里老人的話:

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愛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因爲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給予他們你應該給予的東西。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3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寫在《相約星期二》封面的一句話,這句話精簡但卻有內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直到老莫里離開。“課堂上不需要書本,不打分數,也沒有成績,但討論的題目很多,涉及的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敬佩不已。

如果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麼?這是學生在教授臨終前幾天提的一個問題。教授想來想去,最滿意的安排竟然是這樣的:“早晨起牀,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莫里最後的願望,在我們看來是很容易實現的,我們每天過的不正這樣平凡的一天嗎?而對莫里來說就是這麼平凡的一天卻是最完美、最美好的一天。人在健康活着的時候,每天都在做着自己認爲應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世界環遊,或許是功成名就……就在我們每天在忙於追夢的時刻,時間已經悄然從身邊溜走而自己卻渾然不覺。我想莫里教授也不例外,所以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才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莫里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爲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麼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麼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他認爲:“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於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麼,就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他繼續說到:“只是當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於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於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我屬於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爲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環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餘生。

在莫里最後的歲月裏,他幾乎是逼視着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這並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卻說:“我的時間已經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莫里就是這樣一邊樂滋滋地體驗死亡,一邊與米奇討論着人生。這本書讀第一次時因爲好奇,讀第二次是因爲敬佩和感動。即使讀了二次,我知道我還無法體會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從莫里那獲得了一個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4

《相約星期二》有感“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卻成爲本書的內容概括。面對這樣的概括,你或許不會對這本書產生怎樣的興趣?可是,看一看這本書的目錄吧:世界、自憐、遺憾、死亡、恐懼、永恆…看到這些,你還能說它是“簡單”的嗎?

作者,我們權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樣忙碌於工作的縫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電視採訪,嘉賓是他的大學老師,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施瓦茨,他纔想起畢業時曾與老師有約相見。而此時的莫里已經患了肌萎縮症(ais),一種不治之症,莫名的衝動驅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師。於是,在此後的每週星期二,米奇都會應老師的要求來上課。十四周後,課程學完了,老師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來的卻是一本200頁的暢銷書,名字叫—“相約星期二”。

我們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當中的,上學、就業、升職、結婚、生子、創業、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爲什麼呢?因爲我們需要,大多數人至死都好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教授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說:“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行爲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覆地對別人這麼說——別人又反覆地對我們這麼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爲這是真理。大多數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簡單來說,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謂我們的需要,卻經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買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的圈套?千辛萬苦送孩子出國,是你的需要還是西方世界的誘惑?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鬆別人,也是放飛自己。

生活是很艱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對它們,我們該怎麼辦呢?莫里教授給出他的答案:世間病與痛,盡付笑談中。

“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這就是教授死亡前設想被火化時的話語。最後一堂課,他希望學生有空時能去去墓地,還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愛徒說:“我會去,但到時候聽不見你的說話了。”恩師說:“到時候,你說,我聽。說說你遇到的一切麻煩問題,我已作過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尋找,這是課外作業……”

聽一聽這幽默的對話吧,死亡也可以這樣的詩意。

假設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該如何度過?莫里是這樣設想的:“早晨起牀,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於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也許這就是所謂幸福的本質吧!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需要不知足的奮鬥,來滿足我們多欲的身,更需要知足的享受,來撫平我們焦慮的心。

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態卻是金黃色的,他說:“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爲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

死亡帶給莫里的不是痛苦,而是安詳的“圓寂”。高明的是,莫里不僅可以把悲劇變成喜劇,甚至可以將這一切昇華爲課程。14堂課的旅程,不就是我們人生的主題嗎?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

什麼是最困難的?

“與生活講和。”

這是一個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二,他和他最喜歡的學生來討論生活的意義。比如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和死亡。

莫里教授在七十多歲得了肌萎縮性(幾歲)側索硬化(ALS)——一種兇險、無情的神經系統疾病。直到那時,周圍世界的無動於衷和自己身體的日漸失控讓他失去了自己的愛好,工作,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枯竭,何其殘忍。莫里是強大的,他不甘枯竭而死,勇敢地面對死亡。他把死亡作爲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門課程,用自己詮釋了這段旅程。

他的學生,米奇,在畢業後忙於奔波於這個世界,摒棄了夢想,由於舅舅的死亡,讓他懼怕於生命的不可自控,從而瘋狂的熱衷於工作上的成就,覺得這樣能讓自己感覺到在主宰自己。直到有一天他換電視頻道時聽到了莫里教授的電視採訪,纔有了之後的相遇。

“死亡,”莫里說,“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米奇。可不幸地活着也同樣令人悲哀。所以許多來探訪我的人並不幸福。”

爲什麼?

“唔,首先,我們的文化並不讓人覺得心安理得。我們在教授一些錯誤的東西。你需要十分的堅強才能說,如果這種文化沒有用,就別去接受它。建立你自己的文化。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他們要比我——即使在這樣的處境裏——更不幸。

“我也許就要死去,但我周圍有愛我,關心我的人們。有多少人能有這個福份?”

他毫不自憐自哀的態度使米奇感到驚訝。莫里,一個不能再跳舞。游泳。洗澡和行走的人,一個再也不能去開門,不會自己擦乾身子,甚至不能在牀上翻身的人,怎麼會對命運表現出如此的樂於接受?他望着他費勁地使用着叉子,好幾次都沒能叉起一塊番前——那情景真令人悲哀。然而我無法否認,坐在他面前能感受到一種神奇的寧靜,就像當年校園裏的清風拂去我心中的浮躁一般。

我感覺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思想觀點,人最容易有的一些自哀自憐,憤怒生活的不公,面對生活磨難的悲觀,而莫里教授的坦然,樂觀,溫暖給人的力量更是一種震撼。他在一步一步與生活講和:疾病的轟然到來,讓他在最後的歲月裏被無休止的痛苦所籠罩。

關於死亡:“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死,”莫里重複道,“可沒人願意相信。如果我們相信這一事實的話,我們就會作出不同的反應。”

“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作好準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着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

怎麼能夠去準備死呢?

“像佛教徒那樣。每天,放一隻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元憾了?”

“事實是,米奇,”他說,“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

關於家庭;家庭不僅僅是愛,而且還告訴別人有人守護着你。這是我母親去世時我最想得到的——我稱它爲心理安全——知道有一個家在守護着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

最後,不管生活給予人什麼樣的遭遇,有種心態足以化解一切人生的悲劇。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爲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他由此得此結論:

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生競爭的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當你應該是個孩子時,你樂子做個孩子;當你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你也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你樂於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你屬於任何一個年齡,

直到現在的你。你能理解嗎?你不會羨慕其他的人生階段——因爲你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這樣,你便獲得了最寶貴的東西,一顆善良的,敢於面對的,快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