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參觀博物館有感(精選15篇)

觀後感7.85K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觀博物館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參觀博物館有感(精選15篇)

參觀博物館有感1

20xx年3月7日到區博物館參觀,看到了上至商周下及明清的出土文物。展覽的品種繁多,有石器,青銅器,鐵器,玉器……

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數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劍身一尺來長,其造型大致均爲寬窄寬窄結構,看過關於兵馬俑的研究的電影《復活的軍團》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防振結構。青銅劍由於青銅本身的屬性很容易被折斷,鑄造使用寬窄寬窄的防振結構可以延長銅劍的壽命,同時可以增強他的殺傷力。於是不得不感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能讓青銅劍的優點發揮到極致。

再次給我予震撼的便是在家鄉西林出土的西漢時期的銅鼓。鼓身遍爲青銅鑄造,直徑約爲一米,由上鼓和下鼓兩個部分構成。上鼓和下鼓分別爲鼓身的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合起來便是完整的鼓身。鼓面繪有精緻的圖紋,至今仍清晰可見。關於銅鼓的功用,據說是用來盛放古代句町國國王屍骸的,因爲銅鼓出土時鼓內盛放有人的骸骨。那何以見得這骸骨便是國王的呢?據導遊解釋,西漢時期鑄造青銅價格還比較昂貴,鑄造這麼精美銅鼓的花費一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般人根本沒有辦法支付,平民死只有用陶瓷罐盛放,故推斷爲國王等貴族的屍骸。利用銅鼓盛放屍骸這種現象在全世界範圍內雖非絕無僅有,但亦是鳳毛麟角。銅鼓和銅鼓葬是我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源地便是中國,便是廣西,便是西林。西林素有“銅棺銅鼓之鄉”的美稱。於是思緒便飛到那個歷史上閃亮的句町王國。

出門在外求學,每當提及家鄉,我的內心總是一種隱隱的痛。在外人看來,家鄉永遠是原始和野蠻的代名詞——包括我自己也曾這樣認爲。那是一片荒蠻的土地,窮山惡水。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窮山惡水養刁民”,家鄉的人受教育程度有限,故相比之下較不講理,兼之好事。據說某地的工廠拒收家鄉的男性民工。這也是我心頭的痛楚之一。住在這裏的人世代自給自足;那是封閉在羣山懷抱裏一座小村莊,僅有一條泥濘不堪的“公路”與外界相通。這樣的一條路,來往的車輛便順理成章的少,於是每當放假回家,等車,坐車便成爲了我心頭不可磨滅的痛。就這樣,在衆人面前,我羞於提及自己的家鄉……

站在銅鼓面前,我不停的思想着,原來家鄉曾經也用有過這麼一段輝煌的文明。緊接着,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於是我在衆人面前大膽的站了出來——我就是銅鼓衣鉢子孫。如今,家鄉日漸發生改變,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祝願家鄉的明天更加美好。我愛我的家鄉。

參觀博物館有感2

今天,我們整個五年級同學乘着校車,在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參觀了博物館的旅程。一路上,花兒迎風搖晃,好像在問我們:“你們要去哪兒?”樹木青翠欲滴,鬱鬱蔥蔥,綠的尤其可愛,好像在對花兒說:“他們要去博物館。隨後,又轉過來對我們說:“博物館是知識的海洋,你們一定要認真哦!

一轉眼間,我們的目的地---博物館到了,同學們一個個都驚歎不已,有的甚至還發出了驚歎聲。首先,我們秩序井然的排好兩隊。接着,講解員阿姨充滿熱情的把館內的注意事項講述了一遍。很快,我們開始參觀了,我們一共參觀了四個館分別是:民俗文化館,歷史文化館和長江文化館還有東山村遺址文化館。通過這次的參觀我瞭解道:張家港有七千多年的歷史,還認識了:公元前400—300年的玉鐲,公元400—300年前玉塊,公元960-—1279年的龍鳳蓋罐

......

這次博物館之旅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瞭解了張家港的歷史,讓我懂得了很多,增加了我的課外知識。博物館---讓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博物館——一個充滿知識的地方!

參觀博物館有感3

今天氣溫很宜人,沒有了週四的寒冷,我決定去參觀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xx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貴文化遺產於當代建築成就於一體,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年接待觀衆能力超過100萬人次。北京國寶薈萃,首都博物館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在這裏,觀衆不僅可以看到歷代宮廷古瓷,還可以欣賞名家翰墨;從溫潤玉器中體會古人對平安生活的嚮往,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新首都博物館擁有3000多平方米的臨時展廳,陳列了《古都北京歷史文化與城建》、《古都北京藝術精品展》、《京劇文化展》《京都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層還有潘玉良畫展,可謂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參觀了每一層的展覽。我對歷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先參觀了歷史文化展覽。從戰國時代一直到民國解放時期的歷史文物一一陳列在櫥窗中,貨幣、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專用物品都展示在觀衆眼中。清朝盛世時期的街市微縮景觀圖全部用木頭雕刻,做工精細,工程繁雜,陳列了皇帝身穿的龍袍,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與辛勞。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當考究,筆筒、帶勾、鳳釵、金簪、金鏨花飾件、紋鐲等全部是純金做的,顯示了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是當時的百姓望塵莫及的啊!

四層是藝術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這裏一覽無遺了,彩瓷、青花、黃釉等種類繁多,我對這種古董沒有什麼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個好看就行,我拍了兩張比較喜歡的,一個是松石粉彩多穆壺,還有鏤空六方套瓶,這兩種都應該算彩瓷,當然還有喜歡的,但手機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許遺憾。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一進入這個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個仿搭的戲樓,裏面在介紹京劇的角色、行當,我沒有坐在那裏看,繼續參觀,從左邊看是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的演出資料以及他演出時所穿着的戲服,做工精緻,保存完好。右邊是京劇的臉譜及角色,因爲我對京劇不是特別懂所以就不多介紹了,說錯了就是對國粹的褻瀆了。

還是看看民俗文化展覽吧,還是民俗最貼近百姓生活了,這一點無論何時都是讓人懷念的。這也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這是西方國家所沒有的,許多外國觀衆對這些老北京京腔京韻的文化也是感到驚奇不已的。當我進入這個展廳時,感覺像回到了老北京,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這裏立刻感覺到了做個北京人的自豪與驕傲。老北京的結婚習俗、過年習俗、包括生子的習俗讓我們這些生長在80後的人感到新鮮。結婚在老北京是件很繁複的程序迎親儀仗隊、擡婚轎、擡聘禮、洞房花燭等一系列的程序,雖然繁複但熱鬧非凡,新娘要穿鳳冠霞披,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就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完成了。過年是中國的大節日,過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這個節了,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財神、賣年畫、貼對聯、祭竈神,充滿了年味,大人孩子各個精神飽滿,迎接春節。老北京的街頭滿是熱鬧的景象,街頭賣藝的一人踩高蹺、舞扇、雜耍,一片太平盛世,體現了老百姓對平安生活的嚮往。

地下一層是畫家潘玉良的作品展,她是中國畫家的女中人傑,最早一批留學海外的畫家,從師西蒙等國外知名油畫大師,雖然我是學藝術類的,但是對她的作品瞭解的並不多,但看了就有益處。

這次參觀令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館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精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參觀博物館有感4

今天是出門旅遊的第二天了,我們又乘了大概六個小時的車,趕到了西安,去了名揚中外的兵馬俑博物館。

我們來到兵馬俑博物館門口,只見那裏遊人如織,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相互映襯着,我們隨着人流走進了博物館的大門。

我們這個團隊還請了導遊,兵馬俑有好幾個展廳,我們先去了一號,剛走進門,我連聲讚歎:“哇!好壯觀呀!”聽導遊說:“1、2、3這幾個展廳中,一號最大,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不過現挖掘的兵馬俑只有現存的兵馬俑的一萬分之三!”可想而知,兵馬俑的數量之多!規模之巨大!

眼前的兵馬俑活靈活現、神態各異。有的身穿鎧甲,頭髮向後,腳半蹲,平視前方,好像想着遠方的親人;有的頭戴官帽,身披鎧甲,皺着眉頭,好像在想着攻打敵人的妙計……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一個特別的俑,這個傭身披龍袍,頭戴皇冠,兩手放後,不錯,這就是秦始皇。我們不得不讚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隨着導遊,我們又去了2號坑和3號坑,2號坑裏沒有一個完整的兵馬俑,經導遊的介紹我們才明白:一號坑的兵馬俑都是經過藝術家的修補而產生,2號坑根本沒補過,有的身體完好,但是一個無頭怪俑,有的是個瘸俑,兩腿不知哪裏去了,還有的只剩下四肢,身體都不見了……總體看上去凌亂不堪。三號坑和二號坑的狀況不分彼此。

出了展廳,我很疑惑,我們國家只有萬分之三的兵馬俑被挖掘出土,其餘的爲何讓他長埋於地下也許,我國的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緣故吧,與其挖掘後不能把那些俑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還不如索性不去挖掘,讓他們長眠於地下,不會受到傷害。等國家日益強大了,有了能力後再去處理也不遲。也許,我們國家還不夠富裕,沒有經濟實力去開採,建房保護……

我們從兵馬俑出來,又去了華清池,去領略古代四大美女的楊貴妃的風采

參觀博物館有感5

今天是我這次北京之行最開心的一天了,一整天我都是興奮無比、勁頭十足!因爲我們全家一起去參觀了北京自然博物館。

當我邁進自然博物館大門時,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令人讚歎的景象。這裏有水族館、動物的奧祕、走進人體、恐龍公園。我一下子不知道該從哪裏看起。那就一邊走一邊看吧!水族館就不用說了,形態各異的水底生物,總是令人眼花繚亂。趕快和小魚合個影吧!

動物的奧祕所展示的動物科學知識非常全面,我們看到的動物標本活靈活現,非常逼真。這裏講述了各種典型動物的日常行爲、動物之間的關係、動物的運動、感覺、覓食、防禦、繁衍等方面的內容。

在走進人體館裏,我看到了我們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的結構,並且看到了我們從一個小胚胎,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和變化,成爲一個小嬰兒的過程。

在一個模擬媽媽的子宮裏,我趕緊坐進去體驗體驗,輕輕閉上眼睛仔細感受,隱隱約約聽到了心跳聲,還有水的咕咕嚕嚕聲,我頓時覺得好溫暖、好神奇呀!

我走着看着,忽然,一個巨型的恐龍化石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馬門溪龍化石,大約有二十多米長。原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恐龍公園,我趕緊拿起手機,拍下了一個個形態逼真,活靈活現的恐龍造型。

緊接着我們又參觀了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和神奇的非洲。

通過這次參觀自然博物館,媽媽和我邊看邊記,使我增長了不少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反正,我覺得今天是我來北京最開心,最有收穫的一天了!

參觀博物館有感6

8月16日,秋高氣爽。我們利用上午的時間參觀了北京鐵道博物館。

剛進館,只見一座浮雕矗立在我們面前,展現着中國鐵路的發展從蒸汽時代,到電力時代,再到高速鐵道時代。再往裏走,就能看到清朝鐵路的故事,比如: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詹天佑發明的人字形鐵路等等。之後就是新中國鐵路展,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鐵路有兩萬公里長,並且也有一些基礎的設備。雖然以前的遺留的設備破舊,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依然在艱苦的環境中研發了許多的車型。之後就是電力機車時代了,在此期間,中國的鐵路總營運里程達到了五萬公里,也形成了鐵路網,而青藏鐵路也修到了格爾木。再往後就是中國鐵路發展的巔峯21世紀:隨着技術不斷提升,青藏鐵路修通了,並且我們的高鐵也出現了。中國不斷地突破困難,創造了多個第一:全球最高橋樑北盤江大橋、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車型復興號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模型,上面有一輛電力機車和一輛和諧號,我覺得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以及另一個時代的崛起,預示着中國鐵路的“大躍進”以及展現了中國鐵路工人的智慧和技術的提升,讓我感到了祖國的富強。

目前,中國的鐵路依然保持着高速的發展,在傳遞溫暖,把乘客安全、快速、便捷地送到目的地。我覺得中國成爲充滿時代生機的東方大國名副其實!

參觀博物館有感7

我國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我爲了更加了解它,和媽媽來到了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巨大的模型船,這艘船高約2.5米,長約5米,花紋雕得栩栩如生。大廳左邊牆上是《無款南巡道里圖》,又稱《京杭道里圖》,爲國家二級文物。設色娟本青綠山水。縱78.5釐米,橫20xx釐米。

往裏走是第一展廳——《運河的開鑿與變遷》,裏面是運河出土的各種文物。有唐開元通寶錢,20xx年杭州大關橋北運河出土,認爲是沉船上留下的,或是爲了戰爭避亂將錢幣有意埋在這裏的,有人因此將運河戲稱爲“金河”,有陶網墜、石網墜、磨刀石,磨刀石長37.5釐米,寬37釐米,還有......

繼續走,轉彎處是大運河變遷意示模型。牆壁上是大運河形成表。從表中,我知道了運河分九段,分別是:邗溝、山陽瀆、通濟渠、永濟渠、濟州渠、廣濟渠、會通河、通惠河、江南運河。

我又參觀了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第三展廳——《大運河杭州段的綜合保護》和第四展廳——《運河文化》。

中國的京杭大運河是一段偉大而不平凡的歷史。通過這次參觀,我受益匪淺,明白了:京杭大運河是通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艱苦奮鬥開鑿出來的!

參觀博物館有感8

今天,是國慶放假的第二天,媽媽帶我去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

博物館周圍綠樹成蔭,人們坐在長椅上盡情地沐浴着這溫暖的陽光。有的在看報紙;有的在吃零食;有的在聊天;還有的在逗自家的小寶寶玩。到處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走到博物館的大門口,兩面中華民國的旗幟呈現在了我的眼前。那國旗是由九個金黃色的圓圈圍起來的,外面是一個黑色的有九個角的大星星,星星的每個角上也都有一個金黃色的圓圈。雖然不知道這個九代表着什麼,但是我依然對這面國旗充滿了敬意。因爲,這面國旗代表了中華民族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艱苦歷程,也體現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想到這裏,我便大步流星地走了進去。

我和媽媽首先參觀了毛澤東家史家事管。一進大門,一個金光閃閃的毛主席雕像呈現在了我的眼前。雕像中的毛主席嘴巴緊閉,眉頭緊鎖,雙手背後,顯得十分嚴肅,好像在思考着什麼。兩隻腳分開成八字形,像是在來回踱着步子。

從毛主席的介紹中,我瞭解到了毛主席平時是一個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人。而從毛主席與家人的照片上我由懂得了毛主席在家中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而有對子女要求嚴格的父親。他總是喜歡給子女講一些關於革命的故事,還鼓勵全家人投身到革命事業當中去。平時家裏有什麼事情總要和家人商量之後再做決定,從不自作主張。毛主席有一句話使我特別感慨,他說:我是國家的主席,而不是毛家的主席。平時我們在學校當了一個芝麻大點的官都要回去炫耀一翻,還指使家人替自己做這做那的,我們真應該向毛主席學習,學習他那不以名利壓人的精神。

參觀完博物管之後,我突然覺得自己在這一天中明白了許多,許多……

參觀博物館有感9

今天,我們去了海軍博物館,參觀了各種各樣的展覽品,這些展品代表了中國海軍的歷史發展過程。

我們先去了兵器館,裏面有全長7。2米的瓦斯魚雷、有36毫米導彈、還有54毫米導彈……

接着,我們去了歷史館和現代館。歷史館裏有靠撞擊的大船、有口吹劍、還有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戰。現代館裏有長江號、有大炮和飛鷹號……

然後,我們又去了貝殼館,看了形態各異的貝殼。有橙色又光滑的貝殼、有星星貝、有巨大的珍珠貝、還有活的貝殼……

最後,我們到室外參觀,看到了大飛機,看到了28毫米的導彈。到了軍車停車地,旁邊還有海軍在站崗,真是威風凜凜!

看過海軍博物館後,我不禁感嘆:“中國的海軍真是強大啊!”

參觀博物館有感10

放暑假的時候,我姨姨夫帶姥姥、姥爺、媽媽、我和飛飛一起去玩。

我們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峽谷的桃花谷,哪兒的風景真美呀,然後我們還去了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我認爲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最好玩了。

博物館一共分爲三成,第一層講的是甲骨文的出現時間和發現過程,第二層講的是甲骨文的來歷和製作方法,第三層講的是文字的發展和各個民族的文字。

一層:甲骨文一殷商時期就被髮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當地的農民在採收花生時,偶然撿到一些龜甲和獸骨,被當成中藥賣給藥鋪,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和學生趙軍偶然在中藥材的“龍骨”片上發現有古文字,於是開始了對此的蒐集和研究。

二層: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問了!所以甲骨文的內容可以隱略瞭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歷史發展的狀況。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綿延使用了一段時期。

三層:現代漢字的發展,也許炎黃子孫根本不曾留意,隨着現代信息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賴以傳承和延續的工具———古老的漢語言文字,在目前以英文爲主導的現代信息資訊世界,正面臨激烈挑戰。香港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以發展和弘揚民族文化爲己任,幾年來,他們投入巨資,組織力量,刻苦攻關,奮勇拼搏,終於使這種被動局面得以徹底改變,並轉危爲安。

文字真是太奇妙了。

參觀博物館有感11

這個星期四,我們有幸去參觀了這座讓蘇州人引以爲豪的博物館。

走進大廳,透過平移門,便可看見一座創意山水園。這是一座將蘇州園林藝術與現代庭院設計融爲一體的創意山水園。園中鋪滿鵝卵石的小池塘和泰山石組成的假山相映成趣。加之小橋、亭臺、竹林等點綴其間,更有色彩斑斕的錦鯉嬉戲池中,令這座山水園古韻盎然中不失活力與生機。

進入展廳,我們首先來到“吳地遺珍”展館。透過那一件件質樸而又精巧的史前文物,我們感受到了吳地先民的勤勞與智慧。

隨後,我們步入“吳塔國寶”展館,講解員阿姨特意讓我們擡頭看穹頂。原來,貝老將這兩個展室的穹頂設計成了八角形,置身其間,猶如來到古塔之中。遊人在“塔”中欣賞寶物別有一番情趣。

跟隨着講解員,我們走進了其中的“寶藏虎丘”展廳中。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被陳列在展館中央的鎮館之寶所吸引。聽講解員阿姨說:“這是五代祕色瓷蓮花碗,是在虎丘塔中發現的。”阿姨又繼續說道:“同學們,你們看,它的盞託形狀如豆,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盞托盤面和圈足均重飾蓮花,再仔細瞧瞧,它是不是很像一朵初放的蓮花呢?”我聽後,仔細瞧了瞧,咦,還果真如此,蓮花碗構思精巧,造型精緻,端莊有姿,恰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此碗細膩光滑,潤澤透明,如玉似冰。碗中無水,卻似盛着一碗清水般澄淨。怪不得它堪稱是件鎮館之寶哩!

跟隨着講解員,我們走進了其中的“塔放瑞光”展廳,只見一座光彩奪目的“寶塔”吸引的大家的眼球。走近一看,原來是發現於瑞光塔內的國寶級文物“真珠舍利寶幢”。它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舉世罕見。它的主體由楠木構成,上面裝飾了許多名貴的水晶、瑪瑙、琥珀等材料,僅珍珠就達三萬多顆,在燈光的照射下,整座寶幢顯得熠熠生輝,。寶幢上17座神像雕刻得惟妙惟肖,天王神態威嚴,天女婀娜多姿,護法八天神情嗔怒,祖師大德靜穆莊嚴,真是出神入化。

然後,我們來到“吳中風雅”展館,領略了歷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之後,走入宋畫齋。室內陳設着仿宋的傢俱與書畫,體現了“簡單、樸素、自然”的美麗。貝老匠心獨運,他要讓這間茅廬本身成爲展品,展示中國傳統的建築技藝。

聽講解員阿姨說,茅草屋頂的宋畫齋是一間復原的宋代民居廳堂。其建造方式完全模仿宋代民居,所有部件都採用卯榫結構,房屋中沒有一顆釘子。其地冕的鋪設也十分富有特點,先將四十多釐米高的大缸整齊地排列其間,缸與缸之間填上沙石,再鋪上厚實的方磚。這樣,就算外面下雨,裏面也不會潮溼。

走出宋畫齋,拾級而上,我們來到“吳門書畫”展廳。在這裏,我們有幸欣賞了歷代文人墨客的書畫精品。

博物館內的藏品十分豐富,“晨光熹微”中的史前陶器,“爭伯春秋”中的青銅器、玉器,“陶冶之爭”中的珍貴瓷器,“錦繡浮生”中的錦繡服飾都讓人大開眼界。從一個展廳到另一個展廳,就像不斷進入不同的時空,讓人不由讚歎悠悠歷史,泱泱華夏文明。

參觀了蘇州博物館後,我不僅瞭解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瞭解我們祖先奮鬥的歷程,還讓我感受到了蘇州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

蘇州博物館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她將精緻典雅的老蘇州和親和開放的新蘇州融爲一體。她是蘇州文化的精髓,是蘇州人的驕傲!

參觀博物館有感12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我們宿遷晚報小記者要到來安國小農耕博物館參觀了,我們心裏非常激動,一路上,我們難抑心中的喜悅,對即將看到的博物館充滿期待。

啊,終於到了,進入學校大門,撲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大道兩旁栽着鬱鬱蔥蔥的樹木,兩側的牆上掛着許多標語牌,記錄了很多新創作的詩歌。劉老師熱情地給我們當起了嚮導,我們首先來到室外體驗區。我看到了幾個圓圓的大傢伙,劉老師說,這是石碾子,拴在牛的後面,是用來碾壓糧食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該多麻煩呀!

接着我們來到展廳的前面,老師指着許多磨盤給我們介紹,這是一條由磨盤鋪成的路,扶着石磙牆,踩着磨盤路,走進展廳,我真正體會到了農耕社會人們生活的艱辛。

博物館有三個展廳,分別是農耕器具展示廳、衣食住行展示廳和教育發展展示廳。在這裏我看到許多農用工具,有木犁、木耙、鐵鍬,這些農具看起來都很笨重,用這些工具幹活,不知要花多大力氣,以前農民太辛苦了。

進入第二展廳,有一把刀吸引了我,刀很大,很顯眼。老師說:“這是鍘刀,有兩部分組成,一塊中間挖槽的長方形木料,一把帶有短柄的生鐵刀。這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是人們用來切斷草莖的、切碎飼料的,這和現在的碎草機比起來,那可差遠了。我還看到了很多圖片,照片上不知是什麼地方,仔細聽老師一介紹,原來是我們家鄉——泗陽,我很驚訝,那低矮的房屋是泗陽嗎?那泥濘的道路是泗陽嗎?和我們現在的家鄉相比,真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第三展廳的東西我最喜歡,我看到了很多舊課本、舊文具、舊課桌,最特殊的就是學生書包了,有的是竹子做成的書包,有的是用黃黃的布做成一個有蓋的書包,有的是用五顏六色的花布拼在一起的書包,還有皮書包,種類真不少,姚老師說她小的時候也用這種書包。我看也挺漂亮的。

正當我看得出神時,老師叫我們集合了,我依依不捨走出展廳,我的父母、爺爺奶奶生活在那個時代,一定吃了很多苦,今天我們擁有的太多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報答父母。

參觀博物館有感13

今天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日子,今天是學校一年一度的節日——春遊。也是我國小生涯最後一次的春遊,所以今天非常重要,我懷着高興的心情來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中國茶葉博物館,剛下車,就聞到一股茶香。路旁都是一排排的茶樹,蒼翠欲滴,真使人心曠神怡。

我進了博物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是一個碩大的字——“茶”的石碑,水在石碑上“譁,譁”的流,讓人立刻進入了幻想,多美啊!接着,我們進入了展廳。我們先走進了茶史廳,這裏各種各樣古代精緻的茶具,還知道了許多關於茶的介紹,我們還在這裏玩有獎競猜活動,可惜我沒得獎。之後,導遊告訴我們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後,我們又來到茶萃廳,這裏陳列了好多茶葉,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還知道了茶總體分爲綠茶、紅茶、烏龍茶、如花茶、緊壓茶等。最有趣的是緊壓茶,緊壓茶是用許多幹茶壓成的各種形狀製成,可以存放長時間。我都忍不住摸一摸。

後來,我們又參加了茶事廳、茶緣廳、茶具廳、茶俗廳這四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有自己的特點,讓人看了還想再看一遍。

我們休息下來,我和同學去了茶園,看見有人在採茶葉,我們也要求加入,這樣,我就當了一回小茶農。老茶農告訴我採茶葉要採“兩葉一芯”的茶葉才行,葉要大,淡綠色纔是最好。老茶農讓我親自嘗試摘,還說我摘得好。我採了一大把茶葉,雖然有點累,但是看眼前的收穫心裏還是甜甜的。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許多中國茶葉傳統文化,而且對我國的茶文化有了更多親身體會,還當了一回茶農,這次春遊可畏是滿載而歸啊!

參觀博物館有感14

在我參觀過的衆多文物古蹟裏,半坡博物館是令我最難以忘懷的,從它那裏我感受到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敢。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六千年左右。

來到博物館第一展館,裏面擺放着半坡人制造的生活用品和各種生活器具,有精美的陶罐,漁具,紡輪,還有魚鉤和魚叉等等。我發現他們會把看到的雕刻在陶罐上,這些圖形,有的像魚,有的像動物,還有的像樹葉,可見某年前的人類已經有了欣賞美的眼睛。在這些器皿中,我最喜歡的是用來裝水的尖底瓶,把麻繩綁在瓶頂,把瓶子投入水中,當裝了三分之一的水之後,瓶子會自動立起。不得不讓人驚歎能想出這樣的好主意的半坡人真的是太聰明瞭。

第二展館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會生活。半坡人造房子,是先從地面向下挖一個圓形或方形的土坑,用坑底做牆壁,然後在地面上打一些一米多高的木棍,上面捆在一起,披上草皮就大功告成了,這真是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啊!展館裏還用蠟像復原了半坡人的生活,男人們身穿獸皮手持木棍正勇敢地穿梭在林間捕獵,女人們在織補衣服,小孩子在打果子,祖先們的生活場景就這樣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深深的感動。

在博物館裏,我們可以瞭解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各種場面,彷彿看到那些半坡人用盡全力的活着,我想我們也要像祖先們一樣,做堅強勇敢的人,時時刻刻熱愛生活。

參觀博物館有感15

開學典禮上,我參觀了自然博物館,看到了很多很多東西。

我走進了一個學習的世界。裏面有地球的生命,有昆蟲,還有蝴蝶。有很多很多的動物。動物有兩類:一類是生活在水裏,一類是生活在陸地上。

三樓有很多東西,比一樓和二樓還要多,讓我感受到了學習是多麼有趣。

二樓讓我感到很好奇。我走着走着,進入了一個門。發現了人類史前時代的動物,最早出現的是猛獁象。猛獁象滅絕後,是魚類。隨後進化到魚一樣的蜥蜴,然後慢慢地變成了人。

一樓讓我看到了國寶。在海里面的國寶——珊瑚。最值錢的是紅珊瑚。我看到了玻璃盒內的小魚和飄來飄去的活的珊瑚。我還看到了一種蟲子。這些蟲子每天吃掉大量的珊瑚,人類每天也摘掉了大量的珊瑚。珊瑚就變得越來越少了。

我很喜歡這裏。我很希望帶爸爸一起看。我非常喜歡自然博物館。我第一次來這裏,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