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三字經讀後感(集錦15篇)

觀後感1.5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字經讀後感(集錦15篇)

三字經讀後感1

國學《三字經》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讓後人讀後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中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一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於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三字經》中還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爲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適什麼是不合適。而“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特別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

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啓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爲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還講了許多孝子的故事,比如說“黃香溫席”講的就是黃香在寒風習習的冬天先上牀把被窩捂熱,這樣父親上牀睡覺就不會感覺冷了。這些孝子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好好報答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確實,父親母親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陪伴在我們的身旁,養育我們、關愛我們、教導我們。現在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也要學會爲父母做一些事來回報父母。

除了上面的這些道理,《三字經》教育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讀《三字經》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三字經讀後感2

最近正在讀《三字經》,頗有心得,夜不能寐,思緒萬千,五更時分輾轉難測,披衣起早,寫出心得。

《三字經》成書於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自問世以來,就作爲兒童的識字教材,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與《百家姓》、《千字文》合成“三百千”,被視作傳承儒家思想和修身勵志的啓蒙教材;此經雖短,短短千餘言,但卻能流傳至今,一直被世人傳誦至今,它的生命力是什麼,它的魅力何在?

本書雖短,但很有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品來意味深長,文化濃重。古代的兒童,入學的第一部書就是它。孩子們一邊吟唱,一邊搖頭晃腦,韻味十足。

這部書不光形式上易於記誦,內容也很豐富。它以精悍的.“關鍵詞”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做人典故融合在一起。《三字經》雖然是兒童啓蒙教材,但其講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是難以改變的。它適合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去閱讀它,理解它,去在生活中運用它。孩童時代的人讀它記它,可能不知其意而背之,成年人讀它記它,有着不同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講的是: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習性卻各有差異;假如不去教導他,習性就會發生變化,轉變,所以要重視教育,持之以恆的教導。

我覺得,這本書中所講的道理,95%還能在現在社會中適用。作爲教師,更要認真拜讀拜讀。“教書育人”,我認爲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我準備利用寒假認真地學習本書,開學以後結合學校工作,把這些道理加以運用,我想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字經讀後感3

嗯,沒啥吃驚的,沒上國小的時候就讀了唐詩,百家姓也看了,12歲之前也開始接觸諸子了,歷史書也沒少看,恰恰就是沒有看三字經。這次爲了自己的外甥讀書,買了本三字經,不是啥圖文的,就是地道的'中華書局出的,一點都不fancy。看了之後還是挺有感觸的:

爲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經子通,讀諸史.....這個說明了讀書的順序,三字經作爲啓蒙讀物,四書學習做人的基礎,六經則是進一步闡述儒家的思想,只有等建立了明確的人身觀世界觀(說難聽了就是所謂的對錯的判斷之後)才進一步的去讀諸子,等這些都明白了纔開始去接觸歷史。這個順序說明了一個基本的道理,書不是亂讀的,一切都要循序漸進,所謂的少不讀三國,老不讀水滸也是這個道理,小時候不能上來就接觸所謂的諸子百家,更不能直接的去開始讀歷史。經史,經史,只有明白了經才能去理解史,只有明白了自己才能去看這個世界。我爸很多年前就說我不是不讀書,而是讀書讀多了還沒人教,最開始沒什麼理解,以後逐步發現了讀書卻是要有這個步驟,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字書應該是孫子兵法,然後通過這個開始研究兵家,通過兵家而去了解歷史,通過歷史去學習法家,通過法家來去了解自己還有這個世界。

結果雖然不能算是差,但是我沒辦法接受所謂的對錯善惡,歷史上的對錯又是什麼呢:因爲勝者爲王敗者賊,所以成功者不會被指責,那麼爲了成功不擇手段也是合理的。雖然我覺得現實就是如此,但是這也是種悲劇吧,果然人才人才,成才之前應該學會怎麼做人。

三字經讀後感4

《三字經》,它是一部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也是記載歷代發生大事小情的歷史結晶;它還是一部具有高度概括的健康讀物。

它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字,但卻蘊含着極爲深奧的哲理。這本書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立志勤學和尊敬師長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不僅給你的一生指出一盞明燈,它還講述了天時、地利、人和相生相息的關係。除此之外,還介紹了古代歷代君王的豐功偉績和,以及歷代名人平民的大事小情。

《三字經》一開始提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種簡練精湛的語言,想一想,還真蘊藏着深刻的哲理。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天真無邪、善良。由於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雖然哲理很深,但是讀一遍也便知一二了。只要像品茶一樣地細細品味,這哲理就是顯得輕而易懂了。

當讀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就被孟子母親的用心良苦,三次搬家的毅力所感動。她前兩次搬家,孟子在墓地附近住,模仿喪人的哭泣;孟子在鬧市區住,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做生意;直到第三次搬到學堂附近住,孟子才懂得學習禮儀和文化知識。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其實人一生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是他有豐富的知識。要想有知識,首先就要努力學習,如果不用功的話,反而會使你不能掌握知識,懂得真理。正如玉石不經過玉匠的細細琢磨,也就不可以成爲精美的玉器。

黃香九歲爲父母溫席,孔融四歲把大梨讓給哥哥。他們這種“首孝悌”的`精神令我由衷的佩服和感動。

“周武王,始誅紂”。周武王推翻商紂王的殘暴統治後,建立了周朝,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使其延續了八百五十五年,是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朝代。

《三字經》是值得讓每一個人去品讀。不論是作爲兒童的啓蒙讀物,還是成爲指引你在人生路上不偏離航向的明燈。我相信《三字經》會改變你的一生。

三字經讀後感5

說起三字經大家不陌生,連小孩一般都能背一點,可是你們知道他的意思嗎?恐怕你們就不知道了。下面爲你們做介紹: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啓蒙讀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以說熟讀《三字經》可知天下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不可避免的含有糟粕,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爲人們所公認,被歷代人們奉爲經典而不斷流傳。《三字經》的`內容分爲六個部份,每一部份有一箇中心。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爲有用之材;從“爲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諸子的著作;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 本面貌盡在其中;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爲,“上致君,下澤民”。三字經中有一些跟某句三字經對應的故事比如孟母三遷、孟母斷機、五子登科、黃香溫席、孔融讓梨、蘇洵二十七方纔學習《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1、明代黃佐2、南海黎貞撰3、黎貞增廣之說4、世傳王應麟撰。古人說:“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介紹完了,現在大家認爲三字經這本書如何?

三字經讀後感6

我讀過很多課外書,《三字經》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雖然它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記載了許多歷史文化,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記憶猶新的《三字經》有許多,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它讓我明白了人生下來就要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等於一個平庸無知的人,我讀了之後懂得人一定要學習。比如,我剛剛學《三字經》時,只會讀,不知道它的含義,後來,我經過查資料才理解它的意思,並把它記住了。之後不管看到那一句《三字經》,我都明白它的意思了。

“融四歲,能讓利。弟於長,宜先知。”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孝親敬老,懂得尊重長輩,不自私自利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懂得的。我明白了兄弟姐妹、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相互尊重。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如果所有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來處事做人的標準,社會就會永遠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讀了《三字經》後,我懂得了許多道理,積累了很多豐富的詞彙,瞭解國家的歷史,學會了怎樣爲人處世。

三字經讀後感7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著作。它三字一句,兩字一韻。 已流傳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戶曉。它短小的篇幅,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

《三字經》列舉了大量典故、故事,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 “頭懸樑,錐刺骨。”這是《三字經》中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裏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我們現在的許多同學家境優越,整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卻不知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好逸惡勞,學習不努力,喜歡趕時髦,比吃穿。我們要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可以說,父母爲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教育學生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教育學生現在力所能及的幫助父母做些家務活,聽父母的話,長大後不僅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滿足父母的物質生活,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的精神生活,抽時間多陪父母聊聊天、說說心裏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三字經中的榜樣比比皆是,這些榜樣都明確地告戒我們:向他們學習,就能有所作爲。

三字經讀後感8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國學經典,名字叫巜三字經》。

這本書的作者是宋朝的王應麟等寫成的。中華民族有着數千年的文化,其中中國傳統國學是我國輝煌燦爛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其中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性相遠”釋義是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所處的環境和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和壞的差別。

有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有兩個兄弟,他們剛出生,一個哭了,另一個也哭了但是,他們辦滿月酒算卦的時候,一個孩子是狀元命,另一個是乞丐命。那個乞丐命的媽媽不信這命,努力教育孩子,最後變成了狀元。而另一個算卦是狀元命的孩子,媽媽忽視教育,結果則成了乞丐。他哥倆相遇的時,哥哥感到很羞愧。

我想根本沒有命中註定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不是與生俱來的'。因爲孩子從小都是一樣的,都是善良的好孩子。只不過是在他們長大的過程中,由於受到了不同的教育,才使他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釋義是戰國時期,孟子母親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斷織機的布來教子。我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是孟子在治學方面有許多格言。學問之道,最貴用心,用心思索纔能有所收穫,不然就不會有所得。

這本書讓我懂了許多道理:比如一個人不能認命,要改變環境,主動找人學習,我以後學習會持之以恆,而不能一步登天。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後感9

還記得在上二年級的時候,班主任譚老師就開始組織我們背誦《三字經》。一年過去了,我仍然在堅持學習和誦讀。經過反覆琢磨,認真思考,我終於明白《三字經》對處於學習和求知階段的我們來說,非常有益。

《三字經》是我們學習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好老師,它向我們展示了中國歷史的縮影,讓我們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真的是“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讀着《三字經》,它引領着我走向思想道德教育的殿堂,短小精緻的至理名言,讓我受用一生,使我在經典中獲得智慧的啓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個個都有善良的天性。小時侯,這種天性大家都差不多。但是長大後,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就會養成許多不同的習慣。譚老師對我們說:“好的習慣多了,就能成爲一個優秀的學生;壞習慣多了就會成爲一個壞孩子。”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接受良好的教育,聽從老師和長輩的教誨,多參加一些有益的集體活動,不成天上網、打遊戲,不參加不利於健康的活動,使自己長大後成爲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三字經》中像這種對我們有教育作用的句子還有很多。

《三字經》讓我們在愉悅的閱讀氛圍內汲取知識的養料。《三字經》不僅可以激發我們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還能起到啓迪智慧和淨化心靈的作用,《三字經》是我們成長中的好朋友!

《三字經》是我們的好老師,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這句話告訴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刻苦學習,即使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督促,我們都應該自覺勤奮地學習。當我讀着“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的時候,我想呀:“他們真能幹,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讀了《三字經》,還讓我瞭解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人文知識,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

三字經讀後感10

《三字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三字經》三個字爲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它是一本很有教育好處的書,它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於讀書……它教會我們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最經典的臺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明白。意思是: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好的,只是之後由於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構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不同。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個性是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時。”我真的很感動,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爲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孔融四歲時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此刻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以爲是。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黃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讓我明白了小時候不好好學習是不就應的,那樣老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爲。俗話說的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使我明白了玉不經過雕刻就不能成爲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明白做人的道理。

讀了《三字經》裏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義和道理,也堅定了自己的學習態度。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後感11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

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啓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爲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裏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國學《三字經》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讓後人讀後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中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一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於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性情也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三字經》中還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爲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適什麼是不合適。而“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特別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

通過學習這些詩句,給我們講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養成優良的品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

三字經讀後感12

你明白《三字經》是怎樣的一本書嗎?它在我們中國能夠說是家喻戶曉了,古人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這本書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是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向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

《三字經》以少兒啓蒙讀物爲代表的作品最爲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它的意思就是說: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就十分孝順。他九歲時,常常在冬天父親還沒上牀睡覺之前,自我先躺在冰冷的.牀上,把被子溫熱了才請父親睡覺。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請父親歇息。讀到那裏,我慚愧地想:我和黃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別呀,生活中的我,放學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爲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呀。爸爸媽媽平時既要上班,又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多麼辛苦呀!記得有一次,媽媽剛下班回來,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賴在紅木椅上,大聲喊:“你自我吧,大結局了。”說完,又賴在椅子上看電視。吃飯了,媽媽沒幫我拿碗筷,我也無可無奈,拖拖拉拉去拿。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着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後感13

《三字經》短小精悍,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爲流傳。

它深深地吸引我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爲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爲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爲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在也不失爲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讓我的學生去學習去理解。讓孩子們學會刻苦學習,學會做人,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後感14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字經》。大家對這本書一定不陌生吧!這是一本聖賢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書中一個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歷代名家、偉人如何從小尊師重道,知錯能改,嚴格自律,勤儉節約的動人故事。還有朝代更迭、帝王興衰、人文教育、史地天文、倫理道德等各方面的知識。內容廣意義深。我記得其中是這樣寫的:

爲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意思是:爲人弟子,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就要多多親近好的老師和好的朋友,從而學到做人處事的基本禮儀。

黃香九歲的時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體溫暖牀上的被褥 。夏天用扇子把涼蓆和被褥扇涼,再請父親去睡。孝敬自己的長輩,這是每個子女都應該做到的。

我們現在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着慣着。可能恰好相反,是父母用身體溫暖牀上的被褥,再讓我們去睡。想想我們是很幸福,但也有愧疚。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自己能做的事不去做,就指望父母代做。媽媽給我說道理時,我總是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冒,有時做錯事還爲自己的'錯誤找藉口,或者辯解一兩句,往別人身上推得一乾二淨。有時父母讓我他買點東西我很不情願,老想着多玩一會兒。我在媽媽的請求下還要了一點好處費,才勉強答應去。

現在想想我也太不象話了,與黃香對比真是天壤之別啊!古人能做到的,我們新時代的少年難道就做不到嗎?雖然人無完人,但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我們國小生本身就是需要學習,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沒有哪一個人,一出生就是一帆風順的,可能充滿了酸甜苦辣。所話說: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我要向黃香學習,爲父母多承擔點家務活,減輕他們的負擔,做個好孩子。

在這裏,我要感謝《三字經》,是《三字經》讓我知道了歷代名家的真理和寶貴精神。我堅信努力再努力 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我會比古人做得更出色。

三字經讀後感15

俗話說:“一本好的經典書就是一個好朋友。”《三字經》能教我怎麼做人,教我怎麼去成長,叫我怎麼學習新知識等等,所以我喜歡讀《三字經》。

在我讀幼兒園時,爸爸就教我讀——《三字經》裏面的“人之初,性本善······”通過誦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比如“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讓我懂得人首先要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多讀書,以博學問,豐富知識,自然就學會少說錯話,少做錯事。“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告訴我人在少年時,應該多親近良師益友,跟他們切磋做人的禮儀和道理,提高自身修養,增長學問,作爲立身之本。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之所以能成爲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得益於“孟母三遷”改變了他的成長環境和“孟母斷織”對他的啓發。他明白了放棄學習,半途而廢,最終會一事無成的道理後發憤圖強,勤奮學習。

記得有一次,我去舅媽家,外婆削了一個蘋果並分成幾塊,我拿起最大的一塊先給了妹妹。舅媽說:“你怎麼不吃最大的一塊啊!”我對舅媽說:“《三字經》裏面不是說:‘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嗎?之前媽媽就經常說‘孔融讓梨’的這個詞,現在我終於明白了。”舅媽說:“看來《三字經》還真是一本好書哈,以後也要教妹妹學習呦。”

上次,我一個人坐公交車去媽媽上班那裏,看見一位婆婆上來,於是趕緊起來讓婆婆坐下。婆婆連聲說:“不坐不坐,妹兒呢,我還拉得穩,你坐好,莫要摔倒了。”我說:“《三字經》裏面都說‘長者立,幼匆坐,長者坐,命乃坐’,還是你來坐吧。”婆婆一把把我拽到她懷裏坐下說:“來一起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呀!”

《三字經》是我的成長好朋友,它使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伴隨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