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蘇東坡傳》讀後感精選15篇

觀後感1.2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東坡傳》讀後感精選15篇

《蘇東坡傳》讀後感1

《蘇東坡傳》這本書我才只讀了一遍,便對蘇東坡這位大文豪有了足夠的認識。書中提到過許多地名,多得數不清,這也正提示了我們蘇東坡一生漂泊。

時勢造英雄,蘇東坡之所以在中國古代文學史談論上經久不衰,多半是因當時所處的環境,造就他頗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正因爲蘇軾的思想超乎常人,才使他的'作品猶如一顆璀璨的星在人羣中脫穎而出。

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爲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侷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蘇東坡竟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還記得蘇東坡被蹢嗎?他當時已只不過是一個草民,但他依然一心想着那些黎明百姓,

拿林語堂做結時的話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纔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2

讀完《蘇東坡傳》,我知道了蘇東坡之所以被人們記住,是因爲他那樂觀的心態,就算太苦太累,他也總能在苦中品甜,在累中放鬆自己。

蘇東坡在一生中大量地寫詩寫詞,詩、詞的每一句話都是蘇東坡的感情。比如:蘇東坡的弟弟子由,子由住的房子又小又矮,蘇東坡常常對弟弟高大取笑,寫下兩句: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大頭。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樣的,經常吟誦詩句,忽然一擡頭,頭撞在了頭頂的牆上。

蘇東坡的一生被稱爲風雨人生,他經常被趕到偏遠的小城市,做一個小地方官。他被趕到一個地方,他就跟那裏的'人和平相處,幫助別人,同時也些出了許多美妙的詩句。

蘇東坡在哪,別人就因爲他的存在趕到幸福。他的快樂能感染身邊的每個人。當他要離開莫個地方時,那裏的村民都會依依不捨。

我們應該學習他樂觀的心態,無私奉獻,理解他人的美好的品質!

《蘇東坡傳》讀後感3

蘇東坡——一個離去已近幹年的人物,至今仍然廣受文人士子的追捧、熱愛、迷戀,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優其君,上可與皇帝宰輔論朝政得失,下可與村夫村婦談年景收成,可與文人雅士詩文唱和,又與和尚道士談經論道,他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雖屢遭貶謫,卻越挫越通達,越挫越強健。

更可貴的是他有博大的胸襟,對待政敵,他最終都選擇了釋然。當然,他也有兩任愛他的妻子、三個陪伴左右的愛子和一個至死不忘的弟弟,這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他的成就涉及詩、詞、書、畫、醫、佛、道、醫、食等方方面面,而且成就均不凡,至今影響海外。

這恐怕是對蘇東坡最大的認可。寫蘇東坡的書很多,但是像林語堂先生這般詳實、幽默、有趣的卻不多,先生以飽蘸熱情的筆墨描繪了蘇東坡豐富多彩卻又顛沛流離的一生,從多個方面展現了蘇東坡的經天緯地之才,是非常好的'瞭解蘇東坡的著作。

當然可能是由於作者的個人好惡的緣故,書中對王安石的描寫幾乎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對王安石變法也持全面否定的態度,當然這仍然不失爲一部值得閱讀的好書!

《蘇東坡傳》讀後感4

讀了《蘇東坡傳》後,我覺的他是一個樂天派,什麼事都能開心面對。他還是百姓的朋友,一個詩人、一個酒仙、一個小丑、一個大文學家……

蘇東坡雖然曾經度過一段風雨人生,但是他卻很開心的度過,這一生沒有一點怨言。不管在哪,他都很開心。不管他走到哪,哪裏的`百姓都很開心,他都能和百姓成爲朋友。到哪都開心。他有一個大缺點,就是愛說實話,不管皇帝怎麼罰他,不管責任在不在於他,他都沒有半點兒理由爲自己辯解。

當時的皇帝很無能,國家都治理不好。而蘇東坡卻令人刮目相看。他令我敬佩,他的所做所爲我們都看在眼裏。他有一顆博大的心。

有一個故事:一天飯後,蘇東坡捧着肚子度步,他問侍兒們一個問題:“我肚子裏藏了些什麼?”侍兒們紛紛說:滿腹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連稱是。這就是蘇東坡的不合適的表現。然而這又是文豪的可愛之處。

《蘇東坡傳》讀後感5

想到宋朝詩人,首先選現在腦海中的必然是蘇軾。蘇軾的詩詞中無時不透露出他看淡人生,雖一生被貶,依舊樂觀豁達,從而洞穿世事。佩服他歷經風霜,卻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受到萬人敬仰的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不平,歷經風雨屢遭貶低,不僅折服於他超凡脫俗的詩句,也從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可看出,還有他那氣度寬廣,爲人正直的人格。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被貶去黃州,在黃州,蘇軾被叫爲東坡居士,爲幫助百姓解決吃肉的問題,在這裏發明了一道千古流傳的“東坡肉”。仔細想想,美食家與作詩一句兼備的詩人真不多,那蘇軾便是居於首位的'大家。蘇軾的被貶之路似乎從未停止,但在被貶的日子中,蘇軾,他憤駭世俗,不願去流合污。被貶的日子,在山水美景中作詩,期間他寫過“江上之清風與山中之明月,閒者得知。”

蘇軾的詩詞可謂驚豔世人,如果李白被稱爲是“天上月”,那他便是“人間仙”。可讓歐陽修用喜極而淚下來形容,使宋仁宗稱讚不絕。每句詩中都透露着他對生活的態度。

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蘇軾,面對一切挫折,仍有着樂觀向上,越挫越勇的精神。

《蘇東坡傳》讀後感6

蘇軾——四川眉山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不僅在詩文、書法、繪畫上造詣很深,而且對醫學、考古、水利等多方面都有獨到見解。

他的大名,如雷貫耳,讓我萬分佩服,尤其是他那一首首優美的詩。比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等等等,皆令我讚不絕口。

這裏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後,蘇軾捧着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裏藏些什麼?”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軾捧腹大笑,連連稱是。

人們都稱蘇軾乃三百年一見之天才。雖然他離我們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卻依然爲人們所稱頌。我想這與他那心靈的喜悅和他那思想的快樂是分不開的,這纔是他萬古不朽的根源,也正是我們後人值得細細體味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7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以前如果別人問我,他是個怎樣的人,我可能不會回答。而現在,我會大聲道,“蘇軾就是蘇軾,他是一個活得十分像自己的人啊!”

以前從未好好了解過蘇軾,只知道他是個有名的詩人,他寫的那些詩,不過是順手拈來,沒什麼深意。讀了《東坡傳》後,我才進一步的瞭解了他。知道了他年少時有光明的仕途,後來一步步被貶,但他從未放棄,始終瀟灑地做着自己。他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卻也不清高孤傲,即使被貶,也甘願與民同甘共苦。依我看來,他纔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啊!

一生坎坷,多次被貶流放到偏遠地方,他雖難過、絕望,卻從未放棄心中的.執念與嚮往。努力使自己的內心接受這一切,認爲一切仍然善意美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他的內心纔是真正的強大啊!

我只想說蘇東坡,真是一個偉大的詩人!

《蘇東坡傳》讀後感8

說起蘇東坡,人們會很自然的想起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統稱爲“蘇辛”。然而,這位大文豪,着實是一位很奇怪的人。

既然是豪放派的'領軍人物,自然十分“豪放”。但蘇東坡不是這樣的,他的詞,特別是他在被貶黃州期間的作品,全都清新脫俗。如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那麼的感人,而且還有一些悽迷之感,實在是無法讓人與豪放聯想,相反,頗有一些婉約派的感覺。

蘇東坡也會對一些生活小事很爲迷戀。比如他在黃州時就創造了東坡肉,並把其來歷和做法記入《食豬肉詩》中。他發明的東坡肉也是我的最愛,實在是好吃,肥而不膩。

東坡先生是一個一心爲民卻不得志的官員。只要是他就任的地方,總能爲當地做一些實事,備受當地人民愛戴;只要他在中央任職,總會捲入政治漩渦,然後被人又踩又坑,幾番下來,幾乎不是貶官就是流放。

蘇東坡,他是一個真實的人,並不是聖賢,因爲做聖賢太累,而他天性活潑,是不可能天天嚴肅的。

蘇東波,千百年過去了,仍然被人們景仰,並將繼續被後世景仰。

《蘇東坡傳》讀後感9

——讀《東坡傳》有感

他,富有創造力;他,守正不阿;他,放任不羈。他嚐盡百味人生,他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他,就是蘇東坡。

自從他考取功名後,他便一直貶官、貶官、再貶官……但無論到哪裏,他都有自己的樂趣,他可以與百姓閒聊,可以研究美食。他的樂觀使他得以笑對各種人生:道德家、作家、畫家、書法家、工程師、農民、佛教徒、士大夫、法官……

他的樂觀使他嚐盡百味人生,成爲大宋第一才子,那我該怎麼做?

我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樂天派,我是學生,是兒子,是運動員,是志願者。每一個身份,我都會以樂觀的心態去細細品味。學生,有習得知識之樂;兒子,有盡孝之心;運動員,有奪冠之熱血;志願者,有助人爲樂這愛。

我願以樂觀嘗人生,品百般滋味!

《蘇東坡傳》讀後感10

關於蘇東坡,也就是蘇軾,我們都不陌生,他的文章詩詞在課本上都學過,而且據說美食“東坡肉”是他研製出來的。總的來說,他的大名,是如雷貫耳的。

翻開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對於裏面介紹的蘇東坡的童年生活,我非常有感悟。

書中提到,蘇東坡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中。父親蘇洵年輕時也不愛讀書,後來看到哥哥考到功名,受到影響,就開始決定認真讀書了。剛好蘇東坡的出生,讓蘇洵就萌生了一種和兒子一起陪伴式讀書的想法。

他教導蘇東坡朗讀,自己在一旁聽,也能受益,父子算是共同學習與成長。而蘇東坡的母親對他的品行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引導。她給小蘇東坡讀故事,引導他像古人中的聖賢一樣正直,勇敢。後來在對待王安石事件中,他能客觀地看待王安石的成就,沒有把當初被貶的.私人情緒帶到公事上的判斷中。

還有蘇東坡的爺爺,他的豁達的性格,讓從小與他生活的蘇東坡長大後也是一種怡然積極樂觀的性格,在事業上的起起落落,讓他能夠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

通過了解蘇東坡小時候的成長故事,也 讓我更加明白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蘇東坡傳》讀後感11

我非常喜歡蘇東坡這個文學大家,不僅僅是因爲他的詩詞作品讓我陶醉其中,更重要的是這位大文豪身處高位卻一直心繫百姓,屢屢被陷害卻並不抱怨,這種精神我們需要學習!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朝雲臨終所書,以這句話作爲隨感的開段最爲恰當。蘇軾一生跌宕起伏,年少時他神采奕奕,青年時他意氣奮發,中年時他雖有失意坎坷但卻實時放下執念,年邁之時他平和淡然。

通讀全篇的《蘇東坡傳》受益匪淺,漫漫人生路,面對屢遭迫害的境遇,蘇東坡卻能夠在亂世之中,日趨溫和厚道,修正其身,崇德禮賢,多行善舉。蘇軾一生所想所書都在傳遞着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讓我最爲感動收穫最多的也是這樣一份在芸芸衆生之間獨善其身,一直保持着一顆純真樂觀的`心境。他熱愛生活與自然,在衝突與矛盾間尋找平衡,在過程中不斷自我覺知。

讀過《蘇東坡傳》後,我想我會將這份充實的內心放到生活之中,去真正體會人生的真諦。

《蘇東坡傳》讀後感12

《蘇東坡傳》的作者林語堂,也是我一向十分喜愛的作家之一。他在《京華煙雲》裏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蘭這對父女,也是中華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踐行者。在傳記中,林語堂對蘇東坡給予了無上的讚譽。

作爲一個喜歡蘇東坡的讀者,讀到這樣的書,自然如遇知己。可是也正是由於他對蘇東坡的欣賞,所以對當時另一位政治名人王安石,書中散發出強烈的厭惡感。

甚至將一篇攻擊王安石的僞作《辯奸論》算在蘇東坡的父親蘇轍身上,連王安石的怪癖性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聲的罪名。我對王安石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但對於改革者,無論其最終結果如何,我都認爲,至少他是時代的勇者。

可是,我很佩服蘇東坡。第一是因爲他爲人十分樂觀。他經常被貶到這貶到那,但他從來沒有一次愁眉苦臉過,總是以樂觀的心態去應對每一個人。第二是因爲他作詩根本不用去苦心收集資料,只要遇到一點小事,他都能揮筆寫出一首詩來。並且他的詩永遠是那麼清新。

同時我也異常同情他。一個人被貶到一個又一個地方,這一刻不明白下一刻的命運。就連最終死也是死在被貶的路上。可真夠可憐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13

蘇東坡的‘賦’,有別於歷史中其他的‘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富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尤以赤壁賦爲最佳。這篇文章雖然在景物描寫方面未嘗着墨過多,但意境創造真切清新,抒發情感真摯樸實。其中有由今昔對比產生的不盡感慨,卻又不失達觀自適;亦有抒發自己對自然的謳歌,併產生了‘與造物者遊’的超凡情結。

細細研讀,發現蘇子進行過多次比較:變化與永恆,武略與文才,生存與死亡,並輔以佳句:‘盈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軸轤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黃州也許是湫隘骯髒的小鎮,但是無限的閒暇、美好的風景、詩人美好的想象、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這些合而爲一,釀造了蘇子神仙般的謫居生活。

結語: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間的表現,是永恆的精神在剎那間存在於軀殼之中的形式——但蘇子認爲那不盡然。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蘇子在他的心靈識見中產生了混合的人生觀——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

《蘇東坡傳》讀後感14

他將至情融化爲筆端流淌華彩;

他用豁達凝練成筆上飄灑旋律;

他用痛楚壓抑成意識奔涌篇章;

人如其文,蘇軾是一杯清茶,他將伴我一生。苦澀中遮不住淡香溢出翠玉般碧壺,沁滿心田,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祝願,也是“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哀思。這種苦澀思念被寄予給一杯清茶,被寄託給一輪明月。淡相思,淺淺哀愁無需言語,沉鬱便是所有。

蘇軾是一江碧水,他將伴我一生。掩飾不住內心寂寥,傾訴不盡“高處不勝寒”蒼涼。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寂。在鬢髮幾百之際,故人不在,源於內心寂寥。埋葬,便是所有。

蘇軾在他用文字編織夢幻中遨遊,在他用詩堆積象牙塔中放縱。“浮游天地間”“放浪形骸外”是他全部思念凝結點,是里程牌,是伴我一生人生格言。

回首蘇軾,我無語。因爲我正在用心和他作超然物外風流。閱讀蘇軾,品位蘇軾,我終於明白,一切痛苦只是過眼雲煙,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如茶,伴我一生讓我平淡;

蘇軾如水,伴我一生讓我寧靜。

蘇軾:我心中永恆!

《蘇東坡傳》讀後感15

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不僅在詩文、書法、繪畫上造詣很深,而且對醫學、考古、水利等多方面都有獨到見解。

他的大名,如雷貫耳,讓我萬分佩服,尤其是他那一首首優美的詩。比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還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等等等,皆令我讚不絕口。

這裏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後,蘇東坡捧着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裏藏些什麼?”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連稱是。

人們都稱蘇東坡乃三百年一見之天才。雖然他離我們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卻依然爲人們所稱頌。我想這與他那心靈的喜悅和他那思想的快樂是分不開的,這纔是他萬古不朽的根源,也正是我們後人值得細細體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