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彙編15篇

觀後感2.86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間失格》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彙編15篇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

《人間失格》是一本放在書架上很久的書。翻了幾頁之後,我就深深的鬱悶了,再也沒看過。直到前幾天弟弟說在讀書,剛成立了讀書小組,然後和這本書重逢。

坦白說,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並不是在讀葉藏的故事,而是在回顧和分析自己的過去。這個過程很痛苦,也很艱難,但也很刺激,也很快樂。於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過去?如果你有過一段默默無聞的孤獨時光。

葉藏生長在一個老式的農村家庭。“大家板着臉吃飯,就成了儀式。全家人,最小的和最小的,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內聚集在暗室,有條不紊的安排飯菜。即使沒有胃口,也要低着頭,一聲不吭地嚼着飯。”如此壓抑的氣氛使他對用餐時間充滿了恐懼。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孩子。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蕭也藏族如此敏感,充滿恐懼和渴望與他人交流。也許是因爲他生來體弱多病,生來鬱鬱寡歡,很少與人接觸,這讓他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爲監獄畫畫。天性善良的生命的開端,在他從書本上學到的絕對正確和錯誤中給自己套上了枷鎖。當他看到這個世界和他所想的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的時候(比如看到成年人的虛僞若無其事),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不知道該怎麼做纔是對的,纔是正常的。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他一方面鄙視道德要求高尚的世界,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畸形,渴望融入這個世界。潛意識裏,他想成爲一個俗人。而不是活得那麼苦那麼慘。有相當一種自負,大家都喝醉了,我一個人醒來,但這只是他的想法。

如果用一個詞來評價葉藏,那就是“亂”。像葉藏這樣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敏感,偏執,blx,害怕傷害,極度害怕人際關係,以至於在處理的時候害怕,自我認同感低。但是,面對一個與自身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些人選擇了極端對抗,可想而知,他們已經打得頭破血流;葉藏選擇了僞裝自己,討好別人,努力做一個能融入世界的正常人。正是這種僞裝和偏執,讓他始終置身於世,每天掙扎的靈魂難以救贖。蘇格拉底說,認識自己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話題。葉藏,可悲的是,不能客觀的認識自己,也不能客觀的認識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餓不餓。他的一切都取決於別人的喜歡和要求。可憐,可悲,可悲。

但是我曾經有過這樣的艱難。只是我選擇了對抗,固執己見。現在看來,年輕的時候多一些磕磕碰碰不一定是壞事。如果不殘忍,就無法頓悟。如果你一直像葉藏那樣裝模作樣,逞強,總有一天會不知所措的。徐和葉楚有過類似的經歷或心路歷程,讀書筆記,所以我在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很理解他,但我不可能同情他。哀悼它的不幸,生它的`氣,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感覺吧。葉藏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圈子裏,所有的掙扎都是真實而痛苦的。但是,在外人眼裏,卻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做作。即使走過那段路回頭看,也會罵自己傻。但我也知道走出來有多難,有多黑暗,有多無助。

很遺憾,葉藏沒有和這個世界講和。葉藏終於後悔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做了這麼多努力,他發現自己終究做不了一個正常人,靈魂依然無法救贖。更悲劇的是,這不是別人的錯,而是他自己。他的靈魂有問題,很難修復。這無疑是最絕望的事情。就像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突然破碎的身體時的悲痛。他沒有勇氣,找不到融入這個世界的方法。

而我,作爲一個曾經的病人,現在的WINNER,無法以更大的善意去理解和關心葉藏,有點冷漠,這也是我的悲哀。但我很慶幸,有時候冷漠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坦然接受,並不以此爲恥。畢竟我只是人羣中的俗人。願所有迷茫的人,立志做自己,都能與世界和解。幸福生活。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2

最近,跟隨閱讀小組的步伐,我閱讀了太宰治先生的《人間失格》。雖說原意本是完成閱讀任務,可不知爲何,心似乎是被太宰治的筆尖狠狠地釘在了書上,久久地,沉浸在那個昏暗無光的世界中。它帶給我的負面情緒,何止一個“喪”字?

聽聞主人公葉藏的原型,就是作者太宰治先生。我於是搜索了太宰治生平,不出我意料的,他的一生的確是跌宕不平,且以悲劇結尾——五次想要了結自己,享年38歲。消瘦乾淨的.臉龐,鼻樑高挺,眉目濃淡相宜,只是這張臉似乎有一個敗筆——那對黑眼睛,像一潭深深的死水,安在臉上,一整張臉都似乎暗淡無光。

我似乎能理解爲什麼這本書使人看來如此痛苦了。主人公葉藏的後半生,他的喜怒哀樂似乎都是系在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似乎也系在別人的喜怒哀樂之中。他沒有了自我,似乎別人叫他活着就活着,別人叫他死他就從容赴死。父母給他的生命一點兒也不重要,可以被別人踐踏也可以爲了某個風流女子去殉情。可有沒有想過呢,爲什麼偏偏只有太宰治能寫出來這種人物,爲什麼偏偏就是太宰治?

難道因爲他是天選之子?上帝就偏要叫他如此才華橫溢?

只有經歷過這比地獄更深一層的痛苦,才寫得出如此陰暗得叫人心口疼的文字吧。

何其可悲,所謂的才華橫溢原來是痛苦堆積起來的。人間對他來說不是不值得,而是容不下。他像遊走在人世間的孤魂野鬼,拼命尋找自己的歸宿。看啊,他五次叩響屬於自己世界的大門,最終趕上了一趟末班車。天堂人滿,地獄打烊,一腔的悲傷無處可去,宣泄於筆尖,留給人世我這活過的痕跡。

天堂人滿,地獄打烊,我何去何從。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3

死生之事,於作家亦莫大焉。想象這樣一個作家,一生以毀減生命爲志業,從二十歲起五度自殺,終於在四十歲前了結生命;想象這樣一個作家,畢生的寫作都是以自身爲藍本,自傳體式的回憶貫串文本;想象這樣一個作家,生前譭譽參半,死去近六十年還被不斷追憶,連忌日都成爲節日。他就是太宰治,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戰後文學的巔峯人物。最後一次自殺是在他三十九歲生日那天,所以從此在日本如果死生在同一天,就會被稱之爲"櫻桃忌"。

文中的主角大庭葉藏大概就是作者的自傳體。那個回首往昔,覺得人生充斥着恥辱的人。從小就在討好身邊的人,從不對人說"No",從不頂嘴,從不以理相爭。不管是自己的父親,母親,兄妹或者朋友甚至是傭人,所有的事情都不懂得拒絕。

從小就對人類滿腹恐懼,畏葸戰慄,完全靠貶損自己,強裝笑臉來拼死拼活的'爲人類服務,命懸一線的服務,汗流浹背的服務。以至於成了搞笑的高手。不知不覺中已經變成了一個不說真話來討好賣乖的孩子。很小,他就認爲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不懂傾訴,覺得那是枉費心機。只能對真相一言不發,默默忍受,繼續搞笑。覺得世間的人們經常互相欺騙,卻又頗爲神奇的毫髮無傷,相安無事,好像沒有察覺到彼此的欺騙。"世間"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可怕之地,也絕非依靠"一決勝負"便可以輕易解決一切的場所。

那個煢煢孑然,鬱鬱寡歡的阿葉,最終像蟾蜍一樣在世間活着,失去做人的資格,只能趴在地上緩緩蠕動。"生而爲人,對不起"

他本出生於富貴人家,自帶光芒,生來就很受人尊重,在家族也理應被重視,可是,在自己的貶損中,在不斷的"討好"中漸行漸遠,光芒散盡。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要學會聚光而不是散光。你的光芒越聚,你的能量越大。

很多人問,爲什麼我那麼好說話,卻沒人把我當回事,爲什麼我待每個人都很好,卻沒人把我當真朋友。我說,你的問題在於太刻意,也太貪心。我們太貪心所有人的眼光,於是忘記了生而爲人,也該知道誰是知心人,而誰是泛泛之交。聰明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冷熱分明。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終於拋棄掉了別人眼中最糟糕的樣子,開始棱角分明地活着。大概也應了那句話,我的時間寶貴,要浪費在喜歡的人身上纔是。不好惹不是沒教養,而是涇渭分明又彬彬有禮。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4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這是主人公葉藏一生的寫照,也是作者太宰治的人生所感。

在序章中,三張男人的照片,也就是葉藏三個不同年齡的縮影。從強顏歡笑到矯飾輕薄,最後是而無表情的“死相”,正是葉藏極力迎合社會卻最終失敗的一生。葉藏在世人眼中是奇怪的,和世俗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他不會拒絕,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總是偷偷摸摸,可以說已經喪失了二選一的能力。小時候爲了逢迎自己的父親,他撒謊說自己喜歡小獅子,但是也許人不必聲嘶力竭的討好衆人,相互欺騙的人們之間毫髮無傷,並且使得雙方更加愉悅,“世人”這種生物就渾渾噩噩的過完每一天。而“我”爲了討好衆人,弄些滑稽的動作和故事,這可以說是葉藏對人類最後的求愛,但是得到了所有人的愛戴。表面是笑臉相迎,心裏頭卻是在拼死拼活的爲世人提供最周詳的服務。

我們都是在時時刻刻僞裝着自己,可是自己的面具被揭穿後只剩下惱怒以及報復。但是世俗不就是建立在僞裝的基礎上嗎?知道某一天,我們已經分不清到底是面具還是自己的本心時,我們就被社會所同化,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長大”。可是,我們自己真正順心了嗎?道教所言無爲而治,順心從欲,以和節之,如今的我們一出生就是活在別人的世界中,戴上世俗的枷鎖,從小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上學後又被告知是“最差的一屆”,於是我們從小時候開始戴上虛僞的面具,哄騙這個世界,同時騙過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們被這張面具壓垮,於是情緒崩潰,宣泄。“對人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見識妖怪的可怕。”因此,梵高,畢加索意識中的妖怪真正的出現在了人類社會。我們看見了地鐵站有人失去理智踢鐵門,很多人都嘲笑他們。可是壓力這種東西,只有自己親身所受,纔有所感。“愈是恐懼,愈要戰勝它。”說出來十分容易,但是能夠做出來的,往往都是有大毅力的人。

葉藏在落魄的時候侵犯了崛木的利益,於是朋友醜惡的嘴臉一瞬間表現出來,“在這樣下去,世人可不會饒恕你”,一瞬間,人性的自私完全展露出來,受人責備或怒斥時,或許沒有人能保持好心情。但是人們怒不可遏的臉上,有着比獅子,鱷魚,巨龍更加可怕的動物本性。“尋常時候,他們似乎會將這本性刻意隱藏,但一有機會,人類可怕的真面目就會在憤怒中不經意間暴露出來”。任何事物都有着兩面性,但處於憤怒的人,會將這種事物的正確性灌輸給你,使得你強迫接受他的觀點。而等到憤怒消失,也就是葉藏所說的“將本性隱藏”後,這時他們會告訴你,他所說的有些許絕對,可是憤怒的人對別人的傷害也並不是“對不起”能夠彌補的。

接濟葉藏的靜子有個五歲的女兒茂子,在葉藏與社會上爾虞我詐做了一天鬥爭後,成爲他的'心理依靠。茂子一直以來叫葉藏“爸爸”,有次聊天問茂子:“你會向神明祈求什麼呢?”茂子回答:“想要一個真正的爸爸。”這讓葉藏頭暈目眩。人的真實本性到底是什麼?人總是有種錯覺就是將別人看的特別透徹,可是有時候只是表象罷了。“原來他們並沒有把我當做一個真正的人。在他們眼裏,我僅是一個連死都不配的蠢笨怪物,即所謂的行屍走肉。他們無非利用我達到快活的目的罷了。”昏暗的霓虹燈下,人性的醜陋和虛僞,無可遁形。這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被人性的扭曲活生生磨滅了一個人。

世界上許多痛苦都發生在他的身上,強顏歡笑的他奉承他人,矯飾輕薄,生活卻逼迫他生不如死,遭受傭人的毒打,來自家族的輕視,他喜歡的女子被玷污,然後又染上毒癮。一次次的打擊使得他看清這個吃人的社會,他說:“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

對的,我們生活中所謂的痛楚,一切都會過去的。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勇敢大方的前行。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5

開篇時,三張照片,怪異牽強的笑容,爲我們勾勒了一個蒼白屢弱,與周遭似乎格格不入的青年形象,他似乎排斥着融入世界,卻在同時又矛盾的渴望被世界所融入。

葉藏一生的悲哀,或許在最初源於他過分軟弱的性格。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大家庭的。是家中麼子,這使他有一種自己是可有可無的感覺,於是小小年紀便事事習慣於依賴長兄或父親的意願行事,父親或長兄輕微的怒氣都令他驚慌失措。他簡直是誠惶誠恐的在討好周遭的人了。

成年以後的他曾多次希望改變自己,向作爲議員的父親提出學畫的請求是他自我的一大突破,但父親是貴族議員,對於仕途十分看重,於是自己的夢想被毫不留情的全盤否定。葉藏的父親這樣說過:不能賺錢的廢物,是沒有資格當人的。葉藏開始了渾渾噩噩喪失目標的生活。

結交惡友,參與革命活動,結識了同隊人生失望的女優,相攜自殺,卻只有自己活了下來還因爲教唆謀殺被起訴。父親兄族認爲他是個沒出息的給自己的仕途抹黑的人而與他斷絕關係。走投無路,他無人可依。被一個寡婦(女記者)帶回了家,在作爲小白臉的生活中對自我愈發厭棄,羨慕與寡婦和她女兒之間的幸福,他渴望這種珍貴的東西,但又害怕那過於熾熱而被灼傷,他離開了那裏。因爲父親的嘲弄(不能賺錢的廢物,是沒有資格當人的)無可抑制的想要賺錢,於是有了漫畫家的工作。結婚之後,純潔的妻子遭到玷污,這一切都令他崩潰。

太宰治認爲無論身逢亂世還是太平年間,最大的兵荒馬亂到底都是幻滅。作爲崇尚毀滅美學的大師,《人間失格》中葉藏悲哀的一生確實充滿了毀滅破碎的`美感。葉藏的一生都在掙扎着想要掙脫掌控,他的生活充滿着重重矛盾。生活成長於一種被人掌控所有的環境,在他的人生中,父親,好友,女人,金錢甚至藥物,都是他生活的掌控者。他渴望擺脫這種生活,追逐自由,但又在同時害怕掙脫掌控之後生活的改變時他所不能承受的。

他應是有所察覺的,但又無力改變自身,於是只能被動的接受所到來的種種。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6

生而爲人,我感到很抱歉。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我竟喜極而泣,我不知道爲何,只覺得身上每個細胞的液體都要涌出來,心臟某個地方像是被人揪住,狠狠地扯了扯。

或者,我應該說:啊,神,終於有人懂我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太宰治這個日本作家,反正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村上春樹,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這些日本作家倒是覺得耳熟。直到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一本描述太宰治生平的書,封面上彎彎曲曲,極度扭曲地寫着:生而爲人,我感到很抱歉。當時,我就哭了,無力感從心底鑽了出來,莫名其妙的,我有一種預感,這個人是跟我一樣的。

後來,經歷了大學聯考,經歷了分離,兩個星期前,不經意在圖書館又偶遇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似乎是最近動漫文豪野犬火爆的原因,太宰治又被挖出來,與動漫中太宰幽默風趣的形象不一樣的是書中葉藏酗酒,頹廢的形象。不過如果你看懂動漫的話,或多或少也能get一點現實中太宰的影子,這就不是我所說範圍了。

如今,看過《人間失格》的人幾乎認爲這本書的主人公其實就是太宰治本身,也有此書是太宰治自傳的說法。

花了兩個星期,我才把《人間失格》讀完,不是說我讀得慢,而是我認爲這本書需要細品。我讀《人間失格》是本合集,裏面除了本來就有第一,第二手記,還收集太宰幾篇短篇小說和他個人對世事以及作者與讀者的看法。比如維榮之妻,東京八景這兩篇短文,我個人認爲跟《人間失格》頗有同工異曲之妙。讀完這兩篇,你會更加了解主人公葉藏的悲哀,也會更加明白爲何作者太宰自殺的命途。

有些父母瞭解過人間失格的意思,喪失作爲人的資格,不讓孩子們去讀有關太宰治的書籍(《人間失格》是其代表作),除卻《奔跑吧梅勒斯》。但這個是官方給出的意思,是否代表太宰本人真正理解,就無從所知。不過從太宰生前曾經自殺過五次,似乎從某一角度說明他認爲自己已經喪失作爲人資格的說法。其實大家沒必要太過於糾結《人間失格》的含義,擔心這是不正確的閱讀,而有不正確的世界觀。雖然這本小說代入感很強,但是如果沒有真正承受過葉藏的經歷,還要是徹徹底底的,就不會受太大的影響。(特別感性,心理本身有陰影的除外)

恰恰相反,我認爲,讀完《人間失格》後,對人類某些行爲會有一定的反省,然後跟木心先生一樣發出感嘆:原來你們什麼都不知道啊!對的,生而爲人,我感到很抱歉,不止是失去做人的資格,還有這人間已經到處是虛僞欺騙了,壓抑和無奈已經慢慢堆滿心頭了,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仍舊渾渾噩噩,終日不知夢爲魚。“我實在走投無路了,如同阮籍窮途之哭,其實哭也解決不了問題,唯有死才能得到解脫。”我理解中太宰應該是這樣的無奈與痛苦的。

那以上提到的人類某些行爲具體指什麼呢?在這裏,我就說說《人間失格》到底說了個怎樣的故事,希望面前的你稍稍能體會。

主人公大庭葉藏,生於一個家風嚴謹的日本家族,從小他便發現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葉藏以爲天橋複雜的結構是爲了讓車站像國外的遊樂場那樣妙趣橫生,地鐵的建造僅僅是覺得坐地下的車比坐地上的車更有趣。但實際上,公共設施的誕生都是爲了方便人類活動。“不吃飯會死的,”在他眼中,這無疑是一種恐嚇。由此他得出一個結論:我不知道人爲什麼活着,我的幸福觀和世人的風馬牛不相及,我很不安。看吧,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個頭腦古怪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所以爲了討大人們的喜歡,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扮演小丑來逗笑。

故事開始了,面具一旦戴上,葉藏再也摘不下來,他必須收起自己所有的意願,去當家人、僕人以及同學的笑料。然而假的永遠真不了,他被識破了,爲了掩飾,他又必須哄好這個拆穿者。假裝對他好,假裝關心他,安撫他,顫慄度過國中後,認識同爲畫畫的學生堀木。後來一步步跟着堀木墮落,因爲整天戴着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葉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撫自己,他有時覺得自己真該***,做愛醒來又覺得自己無能爲力,連畫畫都丟掉了,肉體都拿去賣了,靠女人生活。酗酒,做愛,吸毒,要整天爲金錢奔波,雖然後來葉藏最後一任妻子良子出現了,但還是拯救不到他,因爲良子被歹心的商人玷污了。葉藏是如此與這個虛僞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正深處在人間的'地獄中。正如後記老闆娘所說的:我認識的小葉非常坦率,也十分機靈。要是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不知道面前的你對此有何看法。我從來沒覺得《人間失格》在描述一個悲傷的故事,它只不過借一個受害者的口吻來講述人類的醜惡,自私自利,好逸惡勞……同樣,我也不覺得現實的太宰治是個帶壞頭的作家,他只不過自殺了,去尋求解脫,但更重要的是他終於能替自己做一回選擇,終於不用帶着面具生活。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感受:我爲什麼要活着?來到這個世界我能做什麼?《人間失格》問的就類似這樣的問題,但我不希望面前的你選擇跟太宰治一樣的道路,逃避殘酷的現實與自身的力量不足,須知存在就是合理,倘若不能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失業,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個普通人。

因此,回到開頭那句話上,對於“我很抱歉”,我更傾向於我個人理解,是對世間虛僞混亂的人類行爲的無奈和痛惜,是站在局外人角度,我沒辦法改變這個世界,沒辦法拯救你們,我感到很抱歉。

還有一點要提到的,這本小說寫於日本戰後時期,也不排除作者太宰治有懺悔的思想。

總之,這是一本需要帶着自己堅定價值觀閱讀的書籍,畢竟裏頭描述着大量作者心理獨白,不乏灰暗頹廢之感,而且讀者很容易不知不覺深陷劇情之中。但是,它帶來的自省的價值也不容小覷,既然選擇這本小說,相信各位也會有一定的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7

文章講的是主人公葉藏的故事。曾經,他是一個自閉的孩子,總是喜歡迎合別人,通過搞笑的方式讓身周圍的人歡樂,在讀了中學後,父親把他接到東京去讀高中,在高中認識了絕木,一個跟他性格很像的混混,在絕木身上,他學會了吃喝嫖賭,後來還因爲殉情與父親決裂,殉情後父親不再給葉藏寄錢,失去經濟支柱的葉藏,深刻的體會到了錢斷情亦斷的人間冷暖,並由此沉淪。

讀完這篇小說,我第一的感受是:其中的主人公看似一個三觀不正的混混,實則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從他小時候說起,他活着就是爲了別人,他極盡一切的搞怪,僅僅是爲了博身邊人一笑,但從他的行爲中,我看出了他的恐懼,那種時刻得不到認可的恐懼,就如同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中的主人公一樣認爲周圍的人,是吃人的野蠻人;不過細細品味,我倒覺得,主人公是一個追求“真”的'人,追求一種狹隘的“真”,他認爲周圍人做的一切都是虛假,你對他們真,他們對你反而有很大的看法,甚至排擠你,而如果你對他們假,他們反倒會哈哈大笑,無比快樂。他定義的“人”終究是要成爲人們滿意的“人”如若不然他們便會視你爲垃圾,使你受盡折磨,而他正因如此便失去了自我。不過他忽略了一點,就是人性的善和美,親人對他的愛都是純粹的親情,但在他的眼裏,卻成了虛僞的。所以當父親問,他要什麼禮物的時候,他並不想滿足父親這種虛僞的滿足,於是就拒絕了父親對他的好意,其實父親那並非是爲了尋求虛僞的滿足感,那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美好和溫暖的親情。

葉藏還是個懦夫,他不敢接受現實,只會通過嗜酒抽菸和使用藥物來麻痹自己,逃避現實,當他因殉情自殺父親不再跟他匯錢後,他開始一蹶不振,過起了無業遊民的墮落生活,感覺全世界都拋棄了他。

人世間本來充滿了美好的東西,但他卻不曾擁抱它,而是去以狹隘的眼光去判斷它,曲解他,那只是會讓你沉淪。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8

沒太看懂的書,作者想表達這個世界的無趣,每個人都帶着面具,而他爲了迎合別人總是做一些傻事來逗笑他人,被發現後又渾身不適。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人活在世上確實不易,又不能離開羣體獨自生活,又不想被他人打擾,按照別人的`想法,被幹預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數。

雙方相互欺騙,卻又頗爲神奇地毫髮不傷,相安無事,好像沒有察覺到彼此在欺騙似的——這種顯得乾淨利落而又純潔開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類生活中可謂比比皆是世間。我開始隱隱約約地明白世間的真相了。它就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爭鬥,而且是即時即地的爭鬥。只需要當場取勝即可。人是絕不會服從於他人的。即使是奴隸,也會以奴隸的方式進行卑屈的反擊。所以,除了當場一決勝負之外,人不可能有別的生存之道。雖然人們口頭上主張大義名分,但努力的目標畢竟屬於個人。超越個人之後依舊還是個人。說到底,世間之謎也就是個人之謎。

瓦萊裏說過,在行善時,必須隨時心存歉意。因爲沒有什麼比行善更刺傷人的了。

人活在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有枷鎖來束縛住你,哪怕是稍微動一下,也會冒出血來。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9

“這世上慾望少得可悲近乎無慾的,是娼妓。”書中的小葉說。總有一些人,與周圍格格不入,又或者,每個我們都是如此?我無從知曉。不管用什麼方式在人羣中試圖怎麼隱藏都無濟於事,就像無論如何都難以深諳人羣早以默認的某種慣常的度,想用力表現出的快樂,(而快樂本身不需要用力),而一不小心笑得過度的誇張,反而變成不適的擔憂。想要不被擔憂的擔憂總是縈繞在腦海。一旦失衡,便是深淵。

能夠在人羣中很好隱藏某部分自己釋放某部分自己,且恰到好處,一定是一門藝術。很容易浸入某種情境的我,越來越覺得自己是沒有我的。面對《人間失格》,究竟是什麼導致的悲劇?人與人之間要真正做到相互理解,恐怕是人世間最爲困難的事了。冰山一角的你,與冰山一角的他,不說,是無人理解的痛,說了,依然是無人理解的痛。歸根到底,我們感興趣的還是一個叫做“我”的人。而除“我”之外,都是“他人”。

所以終究,我們要找的.並不是我們喜歡的人,而不過是我們以爲的喜歡我們會對我們冰山感興趣的或者哪怕佯裝感興趣的人。所以總得有個人,開個頭開始這場劇目才行,然後一方當了真,戲劇才真正上臺。相互訴說與傾聽,哪怕左耳進右耳出,重要的不是你究竟在不在意,而是對方感覺到的你究竟在不在意,重要的也不是對方愛不愛你,而是你感覺到的對方愛不愛你,荒。唐吧,我們從來不需要真相,美好的假象,一定勝過悲涼的真相,美好的面紗摘不得,該化的妝一定要化。

可是終究,抱團取暖還是比顧影自憐要好的多吧,奇怪的是,也存在許多密集的突然美好的瞬間,像聖潔的光突然籠罩了世界般的歡喜。有時,居然毫無緣由。

我爲什麼會喜歡自己?最近這個問題縈繞着我。如果我不是我,我會喜歡我自己嗎?我知道自己的所有好或不好,可愛與醜陋,其實,終其一生,我要討好和取悅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我自己。我爲的終歸是讓自己更喜歡自己而不是更討厭自己。

過於誠實是因爲欺騙在我這已沒有了意義,可我明明知道你想要我騙你,你的眼神表達了想要被騙的渴求,而我只能啞然一笑,說剛纔說的都是騙你的。我拙劣的謊言怎麼可能騙得了你,你是被自己所騙,從來不是我。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0

如果說有哪一部書可以讓人感到深深的壓抑,如同被鬼壓身一樣,喊也喊不出來,動也動不了的恐懼,《人間失格》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人間失格的色調是暗淡無光的,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以至於竟然不能一口氣讀完,我必須要歇一歇,緩一緩,帶給自己的衝擊實在太大。讀書最怕的是和作者產生共鳴,因爲那樣你一下子就陷進去了,無法自拔!

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羣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併爲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他決定扮演一個小丑,來掩飾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來取悅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親人朋友,自己的老師同學,乃至周圍的各種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讀到這裏,心真的很難不痛,這本不是一個孩子應該承受的!不知道他的這種想法從何而來,消極悲觀,你可以賦予他所有你能想得到的.負面詞彙,這或者已經註定了葉藏以後生命的悲劇。我們無法去同情葉藏,因爲你一旦開始同情,便代表着你開始思考,思考過後,你會駭然發現,你與葉藏並無不同,每天都帶着一張假面具,過着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日子,無時無刻不在看着別人的臉色過日子,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無時無刻不活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累不累啊……

長大後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菸、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於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着,只是這種活着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屍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與其說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後的遺著,不如說這是他留給這個冷冰冰的世界的遺書更合適。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藉大庭葉藏的獨白表達他的人生與思想:信賴是罪嗎?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不論怎麼做,做什麼,都只會徒勞無功,只會讓人覺得更差恥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惡的種子!我的不幸,是無力拒絕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絕,不論對方或是自己心裏,永遠都有一道無法彌補的白色裂痕。我被這樣的恐懼脅迫著。問問老天:不抵抗是罪嗎?

非常沉重的獨白,是人生絕望的極致。太瞭解人生,也就絕對悲觀。這也許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劇。

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卑微而自由,這是葉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選擇。與他相比,我還是更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做一個幸福的人,關心糧食和蔬菜,關心每一個關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選擇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纔是生活!人間失格,讀過便相當於一次心靈的洗禮,洗禮過後,依然要重複着日復一日的生活,並告誡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1

曾經下載過這部電影,但是沒怎麼仔細看。現在看到原著,覺得寫的真是好。形式上類似於《狂人日記》,但是這部小說是自傳色彩的,和太宰治的經歷密不可分,札記就像真的作者寫照。

不太懂得是主人公拋棄了社會,還是社會拋棄了主人公。他從小對社會、對人們感到害怕,徹底的逃離是不可能的,所以耍寶以掩飾自己,以免讓人們發現這個異類。他的早熟是顯而易見的,甚至不乏有些真知灼見。早熟的人與世界格格不入,他發現了人們之間的欺騙,而且越是欺騙的好越是被人稱爲完美的人。對於年少的人來說,這大概是個可怕的發現,因爲知道了如果自己不能行使欺騙,那麼就有可能在人們之間呆不下去。當然,我覺得這並不意味着太宰治自己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些,而是他長大後明瞭這些,再把這種看法注入到年幼的主人公心中去,爲他今後的行爲奠定基礎。

人們稱太宰治的文學爲“無賴派”文學,如果只是就“無賴”的中文字面意思來理解,我覺得對於太宰治是不確的。我倒是覺得小說的人物有些存在主義文學主人公的意味。都明白了這個世界的荒誕之處,但是有什麼辦法呢,大概也是消極的抵抗的,不反抗也是抵抗,要被社會拋棄,排除出人的行列。序言裏說到的三張照片,可以看到全沒有人間的氣息,脫離人間,脫離社會。或許看起來他是懦弱的,靠女人扶持,沒什麼出息。可是他年輕時畫畫,畫自己是梵高式的“魔鬼”,而且以此自得,後來卻沒再畫類似的畫。這未嘗不能說是他對自己的認識,最根底的是一個惡魔。但是一直沒有爆發,雖然一直“禍害”着人間。他的一直酗酒,以及後來的藥癮,是對社會的逃離,還是對自己本性的壓抑?

說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帥的,電影裏的主人公也是帥的,這一點對於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點就是那種頹廢的憂傷的氣質,也對於女人們有吸引力,覺得有些神祕吧。更爲重要的是這種頹廢憂傷完全不是爲賦新詞強說愁,不是表面化的,而是骨子裏的,是從對於人生社會的思考而來的。他完全有機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成爲一個社會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樣,就不會有多麼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記的最後提到了他的父親,覺得這一生好像是與父親拔河一樣。我們當然不能說這一切都是父親造成的。但是父親也有很重的影響。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對於子女的不真正瞭解,都是塑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親:三島《午後曳航》裏小孩子的籌謀,父親是敵人,是英雄的敵人。)但我不認爲這就是一出性格悲劇,不能簡單地劃分。他看起來是被社會拋棄了,但是方方面面還是在社會中,即使成爲一個“廢人”。他思考到,“所謂的世人,也就是一個人”。單數複數的指稱已經不足以概括這其中的關竅了。面對一個人的嘲笑和指責,與面對全部人們的嘲笑和指責沒有什麼兩樣。因爲人們有這樣的本事,“在互相欺瞞的情況下,居然雙方都沒有收到任何傷害,甚至幾乎沒有受騙的感覺”。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爲一體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2

我開始對這個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發現他其實並沒那麼可怕。書中寫的是一個人從小就努力的去討好別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歡甚至厭惡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毀滅,在文章中作者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與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實在書中的一些情節也像一面鏡子反映了我們現實中的生活。

雖然書中寫的葉藏過的是充滿可恥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這本書中承載了作者的一生經歷與思想,書中的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作文的'淺薄,又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爲妥協退步纔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爲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

其實我認爲葉藏的一些做法雖然讓他走向毀滅,但是他的做法卻不是無緣無故,而是爲了迎合,爲了更好的去和別人相處,雖然“人們”都在說要做好自己,無關別人,但是誰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別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們”所不認同的事的時候,應該錯的不是他,而是整個世界。

在最後我看到了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着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向往。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3

《菊與刀》的作者魯斯·本尼迪特女士曾經分析過大和民族國民性中的矛盾特性,即“當人們提及日本人時,仍然使用一系列令人極爲迷惑的,‘但是,又……’等詞句……一個嚴肅負責的觀察家在描述日本以外的民族時,是不會一方面說這個民族彬彬有禮,同時又加上一句說但是,‘他們又很蠻橫、傲慢’;不會說某一個國家的民族無比頑固,又說‘但是,他們也極易適應激烈變革’,‘……從很大程度上講,日本人既生性好鬥又和平禮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順從而又憎恨受人擺佈……’。對於日本人矛盾的國民性,早已成爲日本論著中的論述脈絡,無數的矛盾在理性思維推理下無法成立,然而卻又如此真實存在。而太宰治,以及他的代表作《人間失格》大概是能證明這個命題的最有力論據。

1948年,太宰治寫下《人間失格》後便跳河,《人間失格》無疑成爲天鵝之作。作爲一部典型的自傳體小說,故事的主人公大庭葉藏是太宰治人生軌跡的復刻。大庭葉藏近乎固執地認爲自己是一個“邊緣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與女友相攜自己雖然倖存卻因爲女友遇難而獲教唆罪而鋃鐺入獄;他思想反動,參加非法的右翼社團;他終於靜下心與一個女子相愛並結爲夫妻,卻因爲歹人玷污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墮落。他選擇吸毒,不時尋找短見。後來,大庭葉藏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拋棄了整個世界,然而卻也可憐地被世界拋棄。

不同於川端康成的傳統日式寫作,或是村上春樹式的脫亞派寫作,太宰治的頹廢無賴派在日本文壇上一枝獨秀。

太宰治塑造的大庭葉藏,顯示出的最顯著特徵就是驕傲和懦弱同時存在的典型日式矛盾性,即拒絕一切妥協,然而卻對現實無力也無心調和,這是對大庭葉藏或者說是對太宰治的頹廢最合理的描寫。縱觀太宰治一生的經歷,對比《人間失格》中大庭葉藏,兩人就像是實像和鏡像一般,不謀而合。太宰治短暫的一生中,有五次攜不同情人的經歷(除最後一次外,其餘四次均獲救,而他的情人無一逃脫厄運),這樣的特別經歷,即使是在戰後日本作家頻繁的怪圈下(如川斷康成,三島由紀夫等作家),也是十分罕見的。

一個作家的寫作常受到社會環境以及個人經歷等多方面原因影響,參照太宰治的經歷以及日本戰後作家羣風格紛繁複雜的現象,可見太宰治的寫作與社會環境有着莫大的關係。

太宰治生於明治42年,卒於昭和23年,日本經歷着對外殖民受挫、戰爭失敗投向美國、封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轉變、武士道忠誠遭到質疑等種。種創傷。人們開始對那個年代彷徨、迷茫,而敏感、犀利的太宰治迅速感受到這些變化,這些變化在他身上得到催化,造就了他的頹廢。一方面,他驕傲地認爲“即使悲哀會因此尾隨而至,也無所謂,一輩子只要有過一次狂暴的歡樂就夠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又只敢向上天控訴:“不抵抗,何罪之有?”

這種矛盾,造成對太宰治,或者嚴格說是他筆下的大庭葉藏的評價在學術界爭論頗大,癡迷者有之,圍攻者更是不在少數,客觀來說,即使他生前死後一直處於譭譽參半的境況,但對他的評價,還是依然需要按照某個日本作家所說的“無論是肯定他還是否定他,他的'作品總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李,太宰筆下生動的描繪都會直逼讀者靈魂,讓人無法逃脫”。誠然,當讀者的感情與作品產生共鳴是,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包括頹廢以及懦弱等等,太宰治的筆戳向了那個時期人們心中不願意或不敢提起,卻又難以迴避的懦弱,這不免有些令人尷尬,日本右翼作家三島由紀夫更是直接地道出了對太宰治的不滿,但是回過頭想想,甦醒懦弱難道不是一種呼喚人性的行爲嗎(包括三島由紀夫本身因無法接受日本法西斯覆滅而選擇的,也可以算作是某種懦弱)?在某種程度上,這無異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的。

然而,這樣一個人,某些時候如神一樣啓迪、解放世人的人,卻以死作爲謝幕,而不是苟活於世,究竟那一個更值得肯定一些,我們無從解答。如他所提的問題一樣:“請問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隻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4

其實我對作者太宰治並不瞭解,而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好像看到了他的生與死,或者我。據我瞭解,太宰治在寫完這本書不久之後,他跳海自殺,打算這樣來結束自己的命運。

我想這麼不對世界報懷希望的人,一定自殺了不止一次。而果不其然,是如此。20歲,第一次;21歲,有了第二次;26,28,29,他連又自殺了三次,而最後這一位早已對人世間不報以希望的人離開了我們。這裏我不禁想到這個人的內心到底對他所在的世界絕望往到什麼地步,才能下決心對自己如此狠心。他是“無”,是“風”,是“空”,他討好,恐懼,害怕被拋棄,無心的行文流露着太宰治內心深切的苦楚。而這本書的主人公則是他的寫照,另一個他。

可是他爲什麼這麼喪?這因爲二戰,二戰以後的日本,動盪的社會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亂,可能是他們缺少了往日穩定的經濟消費吧。當時的日本人民落入心理性的`虛脫狀態中,後工業社會帶來的人的異化。在這種精神荒蕪,自私僞善的黑暗社會,而太宰治的一部《人間失格》表達對當時那個僞善荒誕世界的控訴和反抗。從小缺乏家庭關懷,生性敏感,神經纖弱,厭惡家庭卻一生都在經濟上難以脫離家庭支持,這些都最終促使他徹底走向虛無。太宰治的小說往往刻意表現一種懦弱美學,不像大師般俯瞰衆生,太宰治對人間的凝視常含情意,連諷刺也寄予溫煦,《人間失格》裏說:“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所以不僅沒有勇氣奮起抗爭,而且連幸福,愛情也不明所以,往往承受不起。

《人間失格》主人公每日自責“苟活着就是罪惡的種子!我的不幸,是無力拒絕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絕,不論對方或是自己心裏,永遠都有一道無法彌補的白色裂痕。我被這樣的恐懼脅迫着。問問老天:不抵抗是罪嗎”,最後靈肉一起湮滅。因爲不抵抗之罪,所以失去爲人資格,這不抵抗之罪其實也正是驕傲:拒絕一切形式的妥協,以放棄抵抗來表示自己的立場。

我想肯定有人不太喜歡這本書,或這種自暴自棄的心理,因爲我就是這樣,但回頭想想我就是這樣一個太宰治,敏感、孤獨又溫柔的人。

《人間失格》讀書心得15

去讀《人間失格》,是因爲據說這是近乎於太宰治遺書的作品。提到日本的名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川端康成,自殺;三島由紀夫,自殺;太宰治,自殺……真是令我感到一種詭異的好奇,好奇他們在最後時刻,到底是懷抱如何心思赴死,好奇他們所在的境界,莫非真是非死不可的境界?我記得有人說過,瘋子和作家的區別,就在於瘋子把他所見所思都說了出來,而作家則是寫了下來。《人間失格》裏的葉藏最後被送進了瘋人院,似乎也正驗證了這一點。

確實是瘋狂的境界。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葉藏玩反義詞遊戲的那一段。黑色的反義詞是白色,白色的反義詞是紅色,紅色的反義詞又是黑色,花的反義詞是蜜蜂,惡的反義詞是善,光明的反義詞是黑暗,那麼,罪的反義詞是什麼?葉藏說,是罰,罪與罰,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

不可思議,卻又完全能夠接受,覺得好像一瞬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然而我又感到恐懼,如果太過認同他,也許有一天我會走上和他一樣的道路。

偏偏情不自禁爲葉藏的種。種反應而讚歎。

對於葉藏此人,我一開始還以爲是一個反社會人格的窮兇極惡的大凶之人,看完之後卻覺得他不過是一個極端麻木與極端敏感並存之人,沒有想象中的兇惡,只是對世人期望過高,自卑而又厭世,弱不禁風的人。如同太宰治的筆名,自稱dasai,自認“差勁”。

文字裏有種壓抑的呼吸,彷彿黑夜中看見白骨鋪路,鮮紅血液流淌如引路明燈,灰白霧氣繚繞四野,霧氣裏鬼語啾啾。我不敢說話,問身在何處,亦不敢反抗,只靜看人世如煉獄生煙。業火燒到了腳下,我認命。如果那青面獠牙的是人,那我不配爲人,但那是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是吧。雖無青面獠牙,我也罪孽深重,若果然無解,那我便自墮阿鼻。

於是,果然無解。葉藏進了瘋人院,而太宰治投水而死。

此處卻生出異樣的美感。一種問道極致的悲哀。都說太宰治是看了太多人世醜惡,終於不堪忍受。恐怕不僅是醜惡,即使是美好,知道得太多,也會讓人悲哀吧。知識越多越恐懼,我是這麼想的。

剛出生時,人在一個沒有知識的世界裏。這裏沒有光,盡是黑暗。但是這個時候,人看不見黑暗,因爲他不懂何爲光明。所以他不會爲黑暗的無邊無際而恐慌。

通過學習,人獲取了知識。便如同人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最初他很興奮,他會盡量想要把光的範圍擴大一點,讓光強烈一點。這個時候他是幸福的',因爲他感到生命裏有光了,就很滿足了。

可是很快,他就會覺得有問題了。光出現了,讓他意識到了黑暗。黑暗是無限的,正如我們的無知是無限的,而光是有限的,正如我們所能掌握的知識。此刻人就會感到不安。

繼而光束擴大,人會發現,隨着光明的範圍擴大,他所能看見的黑暗的範圍也增加了——可以類比爲圓,圓面積越大,圓周長越大。

如此不停繼續下去,他將會被那永無止盡的黑暗所震懾,繼而顫慄,繼而咆哮,繼而歇斯底里。

那該如何是好?即使是爲了美好而去,也必將看見黑暗,這就是人間。面向陽光,背生骷髏,這就是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