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實用】讀書筆記作文彙總八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讀書筆記作文彙總八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暑假裏,我去買了本“我不想不想長大”,我讀了不想不想長大的這本書,我感覺到這個故事很感人。其實自己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

主人公扇貝養了一些小動物,分別有四隻小鳥和兩隻小兔子。小鳥是兩男兩女——男的叫懦懦皮和帕瓦羅蒂,女的叫娜塔塔和藍花花。小兔子是一隻白一隻黑——是叫比較白和比較黑。後來,小鳥們都飛走了,比較白變成了比較冰,比較黑就被老鼠嚇死了。蒜泥媽媽帶來了一隻傳說中不會長大得住,扇貝叫他荷包蛋。而荷包蛋讓扇貝懂得了愛與享受。荷包蛋卻越長越大,最終沒有地方裝他。而我的小故事羣是這樣子……

我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從同學家拿回一隻貓咪,很小很小的貓咪,我一隻手就把它拿回來了。

其實從小也不太喜歡小動物,就交給我媽照顧了。吃東西的時候它總是喵喵的叫着跟我要吃的,後來我也習慣了,喜歡餵它吃。它可調皮了,每天天剛亮就沿着牆角的一根松木杆爬上牆,然後就不定幾時回來了。有時候回來了會腫着一隻爪子,那就一定是玩蜜蜂被蟄了,它就不停地舔那爪子,消腫了再去,腫了再回來舔。我每次回家都會給它帶點吃的,它什麼都吃,有時候帶回瓶紅酒,它也要喝上一點,暈了就不停的用爪子揉眼睛,一會就呼呼大睡了。

我週末回家會寫點東西,它就爬上書桌跟我搗亂,往地上扔一顆花生,它也能撥弄追逐好半天,一會弄到花盆後面夠不到了,又爬上桌子,再給它一個,又去玩了,樂此不疲。就是弄得每個房間牆角里都好多花生。後來翻弄舊東西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一個蹦蹦球,就是那種軟塑膠做的小球,碰到硬物會彈回來,我把這個給貓咪,結果它愛不釋手,而且有彈性還不容易丟,花生也省了。後來我漸漸發現,貓咪每次玩過蹦蹦球,都會把它藏起來,玩的時候再拿出來。我還試圖找過那個球,怎麼也找不到。

有時候我躺在牀上聽音樂,貓咪玩累了回來,就趴在我的肚子上睡覺,我不敢用力的呼吸,生怕驚了它的美夢,也不敢睡着,怕翻身壓了它,我就這麼默默的聽着歌,感覺心裏暖暖的,感覺貓咪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後來有一次回家沒看見貓咪,我媽說貓咪難產死了,家裏人都很難過。

現在想起它心裏還是酸酸的,就是那個蹦蹦球不知道藏哪了,我也再沒去找過。

我想貓咪和它的蹦蹦球,就是藏在我心裏最柔軟的地方,在我空虛寂寞的時候,帶給我慰藉和溫暖。

小動物帶給我的有太多太多。有開心的事,有傷心的事......希望人們不要傷害小動物,小動物很可愛,爲什麼要傷害他們呢?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講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了一次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一位父親衝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在廢墟里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最後這對父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到這位父親非常偉大,能在廢墟里堅持不懈地救出兒子,這可是一般人不能辦到的,說明了這位父親和兒子平常的感情非常深厚。雖然我們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是父愛也一樣存在。有時我生病了,都是父親帶我去看病;有時我穿的衣服少了,父親就叫我多穿些,要不待會着涼了。還有一次,上寫字課,老師叫同學們拿出鋼筆寫字,這時,我纔想起昨晚我忘記打墨水了。此時我的心裏很慌張,又怕老師批評,不該怎麼辦纔好,當我想再次確認是不是沒打墨水時,發現已經打好了。哦,原來是爸爸檢查了我的書包,發現沒有打,就替我打好了。

我下定決心,以後聽爸爸的話,爸爸叫我幹什麼,我都會百依百順。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今天 讀了《小屁孩日記三年級怪事多》這本書,我想:我一定不能做頑皮的孩子,爲什麼這麼說呢?我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書中老師讓大家參觀電視臺,小屁孩和同學金剛玩,玩着玩着居然掉隊了,最後老師好不容易纔找到他們。如果頑皮的話,就會走丟,說不定還會更糟糕。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聽老師和父母的話,不能太淘氣。

有一次在學校中,老師爲了上大家體現母親的辛苦,組織大家參加“護蛋行動”,結果大家的蛋都被不小心打破了,只有一個同學的蛋“護蛋”成功,完好無損。通過這個行動,我瞭解到了老師的意圖,平時母親撫養我們非常辛苦,我們就像一個蛋一樣,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就會被打破。母親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所以我們長大了要好好回報母親。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們班有許多類似的事情,寫得很真實。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我把沈石溪的著名動物小說《狼王夢》看完了。沒看之前,我一直覺得狼是一個兇惡的令人討厭的動物,我一直都很討厭它。可是當我看完了這本書,我才知道生命的偉大,狼也是有愛和夢想的,對命運的不屈服。

在遼闊的草原上,有一個母狼叫紫嵐,她在獵狗的攻擊下,艱難地產下五隻狼崽,她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狼王,可是命運和她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天大的玩笑,她相繼失去自己的孩子。然而,幸運之神就是沒有眷顧到她的頭上。最後,她絕望了,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狼孫上。可是不幸又悄然來臨,她爲了保護狼孫的安全,在生命的最後與金雕同歸於盡。當上狼王,是狼的夢想,紫嵐爲這個夢想,付出一生的努力來完成狼的夢想。紫嵐對孩子的母愛是潛藏在心裏的。

母狼紫嵐爲了自己的兒女可以付出一切,在必要的時刻甚至可以食子、殺子。這種心理和我們的媽媽是一樣的,她們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爲了保護我們,她們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而我們是否珍惜過媽媽對我們的愛呢?有時候,她會打你,罵你幾句,這都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去理解,去體會就會懂。

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它讓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命中殘酷的競爭,頑強的生存和追求輝煌是永遠不會變的,夢想的成敗不在於困難,而在於堅強與拼搏。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草原狼從不獨吞獵物,總是與家族的每一匹狼分享,它們會承擔狼崽和老狼的撫養,它們對家族有着不可磨滅的責任感。

蒙古人的冷靜是狼教的。

草原狼不管在多麼危急的時候,都能冷靜的“調兵遣將”殺出重圍,頭狼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一頭老狼的鎮定,足以挽救整個狼羣。

蒙古人的寧死不屈是狼教的。

草原狼是無法馴服的,自由是它們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它們寧意戰死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也不肯在鐵鏈下安穩度過一生。

蒙古人是狼的徒弟,狼是蒙古人的精神圖騰。

在蒙古人心中,狼、草、人、畜是一個整體,狼吃黃羊和黃鼠,使草原不受破壞,人才能在草原活下來,牲畜吃草,狼吃牲畜,爲了控制狼的數量,人又要殺狼。這是大自然千古流傳的草原鐵律。

但這一切都在人類開始想要征服自然時改變了。

獵人大量捕殺狼,漸漸的,狼在草原上銷聲匿跡了。人們肆意養殖牛羊,將草原變成了麥田、菜園……

讀完《狼圖騰》,我的心情很沉重!!!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同學們,誠實是最重要的,你們都做到了嗎?

今天,分享的是“事雖小勿擅爲苟擅爲子道虧”。從中知道了,事情雖小,但我們不能藏,這樣,父母會傷心的。

還記得那時,我喜歡看書,有一次,我向一位同學借了一本《查理九世》,那位同學也沒說什麼時候還給他,過了一兩個月,我在一次整理書桌時,發現了這本書,我也看完了,可是,我不想還給他,媽媽走進屋,看我在發呆,就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立刻讓我把書還給他,說不還人家書這是不誠實。第二天,我就把書還給了同學。

誠實的孩子人人愛!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他的故事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最終成爲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菊”與“刀”,是本尼迪克特對日本人形象的提煉。本尼迪克特以“菊”與“刀”爲中心,通過等級制、養育、義理、人情等方面,完成了一本名叫《菊與刀》的鉅作,詳細介紹了各守本位而井井有序的日本社會,將日本複雜的.國情清晰地剖析了個透徹。

正如本尼迪克特在書中所說,日本人“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服”,的確,日本人的身上充滿了矛盾,正如代表着他們的菊與刀。從意象上看,“菊”是指菊花,是一種可供觀賞的美學植物,象徵着日本皇室;“刀”是指武士刀,是一種具有實用攻擊性的武器,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徵。而這兩者,恰是日本百姓的普遍信仰。

但我認爲,菊與刀的涵義還可以延伸至更深層的東西:菊花嬌柔淡泊,映射的是日本人交往時的溫文爾雅與文質彬彬;武士刀堅硬銳利,代表的是日本人骨子裏的獨立創新和個性自我。一柔一剛,兩者彷彿太極陰陽調和般,充滿了哲學色彩,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大和民族。

大和民族是個實力不容小覷,但卻難以捉摸的民族。因此本尼迪克特認爲,“想要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須弄清他們對秩序與等級制的信賴”。而毫無疑問,日本社會嚴密的社會等級,是從中國學習而得,經過自身改造後的成果。而支撐着這個龐大的結構運作的正是儒學的“孝道”與“氏族”。

先師孔子曾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實上這也是他所說的另一句名言的佐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種傳統的儒家爲政理念,爲古代社會等級制度奠定了一個穩固的思想根基。而中國本土龐大的宗族團體,則以血緣,將階級穩固地捆綁在了一起,爲等級制度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凝聚力。

約在公元六、七世紀,隨着中華文化圈在東亞範圍內的擴大,儒家世俗文化便從中國流向日本。但由於國情的不同,經過多個世界來的吸收與改造,日本最終將此內化爲了一種,更適合自身發展的等級制度。

首先是孝道,日本的孝道與中國截然不同,日本的孝道不會硬性要求他們面對整一個大家族,而只限定在能接觸到的最親密的親人之間。

因此,“氏族”就取代了宗族的維繫功能,應運而生。氏族是在日本神道的基礎上,以神社爲基礎的一種區域劃分的族羣。共同居住在這片區域的人們,或許血緣不同,但他們由於信奉同一個神明,因此都是這位神明大人的子孫。

雖然日本的社會等級固化程度較高,但由於橫向與縱向流動相對自由,因此民衆對此的接受程度高,經年累月,便被保留了下來。而在日後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中,每一代的養育,便是一輪新的固化教導。不同的等級輩分,要以不同的禮儀以區別對待。

因此,每一個孩子都被從小教育着,要恪守本分,因此久而久之,這便成爲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公民默契了。而在《菊與刀》中,這也是接下來要論述的義理、人情等一切行爲的根基。由此可下定論,日本的等級制度,至今仍深深影響着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

以日企爲例,集團內部的等級,通常也是森嚴的等級產物。日企常用的管理手段,通常有“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與“論資排輩”等。其中終身僱傭,爲公司的絕大部分僱員,提供了一個安定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看,也維持了企業內部等級結構的相對穩定,極有利於企業的長久發展。而年功序列這種工資制度,則將員工的在職年齡與所獲報酬直接掛鉤,這一方面鼓勵了員工的忠誠度,同時也平衡了相同年齡等級的員工之間的橫向工薪差距。至於“論資排輩”,在企業內部形成了一個清晰的等級鏈條,則有利於技能的師徒傳承。

當然,這樣的舉措,也存在明顯的弊病。終身僱傭制捆綁了員工的自由,而且容易導致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下降。而年功序列則將年齡作爲衡量工資增加的標準,這忽略了職工的生產技能與業績等必要的考覈項目,不利於員工充分發揮創造力。論資排輩同理。

以小見大,日本社會同樣因爲等級制度,產生了不少的不利影響。其中最顯著的便是由於階級固化,社會壓力增大,日本社會愈發朝“低慾望社會”發展,人口減少,老齡化程度加深,這已經愈發成爲了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關注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日本的未來將何去何從,這可能還要經過有識之士們的一番努力。

總而言之,日本從一個彈丸之地發展至今日的資本主義強國,以等級制度爲首的文化助力絕對是功不可沒的。而大和民族也向世界展示了他們超強的學習能力,他們能將彼之“菊”,搬回到來,充分生存後,鍛造成自己的“刀”。且不論這刀的好壞,刀柄握在大和民族手中,他們自然冷暖自知。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地通過一本文學作品,窺探到了他們的片像,但這刀確實他們高速發展,最上手的武器。

最後作爲結尾,我斗膽改一改本居宣長的一首詩: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菊與刀》。雖然直白得缺少些許美感,卻是我此刻最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