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國小生讀書筆記 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生讀書筆記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生讀書筆記 15篇

國小生讀書筆記 1

在暑假中我看了許多書,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莎士比亞四大杯具》、《少兒一千個早明白》等一些其它的課外書。而我最愛看的書是《湯姆。索亞歷險記》,裏面的湯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他很聰明,能夠想出許多稀奇古怪的點子,讓人目瞪口呆,他有過許多探險,使人驚訝,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教堂的一天”簡單的說:

在上教堂的一天,所有的孩子都打扮的很漂亮,湯姆也不例外,他穿着西裝,全身亮晶晶的,是個小帥哥,他不會被聖經,用一些小玩意,換來了九張紅牌和十張藍牌能夠得一本聖經,他喜歡的女孩正好是大主教的女兒。大主教問:“今年誰能夠得到一本聖經?”湯姆自知姐姐以前得過一本聖經,所以他也想得到它,他就情不自禁的舉手了。大主教在衆目睽睽下給了他一本聖經,副主教問他了一道題目,可他答不出來,聖經就被收回了。

教堂的一天就過去了。往往騙人的人,祕密都會被戳穿的。

國小生讀書筆記 2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爲《在人間》、《我的大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裏行間涌動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作爲一部自傳體小說,《童年》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對於他所經歷過並在心中留下過傷痛記憶的人和事,那些“鉛一般沉重的醜事”,作家在敘述的時候,心情不可能是輕鬆的,因此這部小說的基調在整體上顯得嚴肅、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說是以一個小孩的眼光來描述的,這樣就給一幕幕悲劇場景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讀起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讀了《童年》這本書,再現了19世紀70年代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高爾基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殘暴,恐怖,自私與貪婪,如果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高爾基根本沒有實際物質上的歡樂童年,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童年.但事實上高爾基擁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們現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還要有意義,都還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揮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爾基纔看了與常人所不一樣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目標!因此,他才成爲了蘇聯偉大的文學家.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做每件事情都要有恆心,只要努力,不向挫折低頭,勇敢面對磨難,堅強向前走去,最終才能成功!

國小生讀書筆記 3

《故鄉》這篇小說中,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人物的描述。

閏土當之無愧是重點人物。20年的轉變,使得他從一個勇敢機智、見多識廣的小男孩成爲一個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麼使他的改變如此之大呢?是貧窮?還是……這是我們所不能得知的。可是從魯迅的小說中,我們能夠明白,在魯迅的心裏,閏土一向是一個勇猛聰明活潑的人,要不然不會一提到閏土就會想起他在刺猹的場面。可是,當閏土與魯迅說話的時候,第一個詞竟然是“老爺”。我相信當時魯迅的內心震動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許料想過千百種交談方式,可是肯定惟獨沒有料到這種。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說,閏土是應當叫魯迅老爺,可是,從20年前的迅哥兒到20年後的老爺,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點?閏土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歲月在他的臉上,手上,都留下了滄桑的痕跡。可是,容貌的改變並不是他最大的改變,他最大的改變就是心理上的改變。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把魯迅當成迅哥兒的,可是當時的社會不允許;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想和魯迅一齊玩耍,可是他明白,他和魯迅之間還有主僕關係。一聲“老爺”又包含了閏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還是因爲久久不見不熟識的陌生?這,也許僅有閏土明白了。

另一個人物楊二嫂,不知看過《故鄉》的朋友們注意過沒有,雖然楊二嫂是一個配角,可是她也是其中一個改變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以往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後,她的樣貌簡直讓魯迅認不出來了。對於她的樣貌,魯迅只找到了一個形容詞——“圓規”。如果單純是外貌上的改變也就算了,楊二嫂成爲此刻這副“醜模樣”也是因爲她的內心在漸漸地改變。她去魯迅家的時候,居然提出了要一些舊傢俱的要求,被他拒絕後大放厥詞,說什麼“越富越一毫不肯放鬆,一毫不肯放鬆便越有錢”。如此尖銳的語句,簡直不像是一個“西施”所能說出的話,倒像是一個混着菜味和尖酸刻薄話的中年婦女。不僅僅如此,楊二嫂離開的時候,還拿了魯迅母親的一副手套。如此種種,此人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異常是最終一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

國小生讀書筆記 4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過不少課外書。其中,令我深受啓發的一本書是《名人故事》,這本書裏的一個個故事,讓我百看不厭、受益匪淺。《名人故事》裏的小故事—《樂壇“拼命三郎”》講敘了我們最喜歡的音樂家聶耳的故事。

聶耳自幼喜歡音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劇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練習生。當時,劇社條件十分艱苦,但愛好音樂的聶耳卻十分知足。聶耳明白自我基礎差、起點低,於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雜耍的時候,聶耳卻抓住這寶貴的時間,勤加苦練,每一天至少要練上七八個小時。所以,被人們稱爲“拼命三郎”。正是憑着這股勤奮和拼命勁兒,聶耳在他短暫的一身中,留下了許多光輝的作品。《墨池的故事》講述了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愛書法的王羲之每一天勤學苦練。有一次,他在書房練字,書童給他送來饅頭和蒜泥,勸他趁熱吃,而他心思全在練字上,母親來書房看他,卻見王羲之右手拿着筆,左手拿着半個饅頭蘸着墨汁往嘴裏送。王羲之每次練完字後,總要到門口的池塘邊清洗毛筆和硯臺。起初,池塘裏的的水還很清澈,可由於他不停地練習書法,不停的清洗筆和硯臺,天長日久,清澈見底的池塘竟變成了黑黑的墨池……讀完《名人故事》這本書,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僅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國小生讀書筆記 5

我對這本書的喜愛在於我真切地感到了“我”與世界並不存在任何必要的聯繫,從無味的人生中真切地感到孤獨的幸福。

就像小說的結尾,我送走雙胞胎後,車門“啪”一聲關上,雙胞胎從車窗招手。

一切周而復始……我一個人沿原路走回,在秋光流溢的房間裏聽雙胞胎留下的唱片,煮咖啡,一整天望着窗外飄逝的11月的這個星期日,這個一切都清澄得近乎透明的靜靜的11月的星期日。

國小生讀書筆記 6

在《閱讀》中,有不少優美的文章,可我最最喜歡的還是《少年筆耕》,因爲它讓我深受感動。

《少年筆耕》的主人公是一個十二歲小男孩,他的名子叫敘利亞。敘利亞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一位鐵路工人,同時靠爲人打零工來維持家庭生計。雖然生活貧困,但他們卻以苦爲樂,一家人過的很快樂。平靜的生活在前不久的一天被打破了。當敘利亞得知父親在夜間爲雜誌社寫封條時,便萌發了幫助父親寫的想法。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時,卻遭到了父親的拒絕。因爲父親認爲這樣做會影響他的學習。遭到拒絕後,他並未放棄這個想法,而是趁父親睡覺後,自己偷偷地起來寫。當他自己看到自己父親在數紙時發現低張比平常多了三分之一,並認爲自己還沒老,能在一夜之間寫這麼多,敘利亞得知後,暗暗地笑了,並決定就這麼寫下去。漸漸的,由於敘利亞每天都睡的很晚,他的身體也慢慢地吃不消了。無論什麼時候,敘利亞是副倦容,他的學習成績也在慢慢下滑。父親見這情形,便屢次注意他,還經常指責他。可敘利亞並不在乎,而是拼了命地寫……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二、三個月後的'一個深夜,敘利亞習慣地坐在了桌子前,點着了燈,不知不覺中又寫了起來。忽然他的手把一冊書碰落到地上,他將書撿起來後,又寫了起來。其實他的父親在書落地時就已經醒了,敘利亞突然覺得有人挽住了他的脖子,他回頭一看:是父親。敘利亞哭了,父親嚥了淚吻着兒子的臉,然後把他抱回了房間,讓母親吻他。然後父親把敘利亞抱回自己牀上後,他替敘利亞整好枕頭,蓋上棉襖,唱起了動聽的搖籃曲,勞累了一天的敘利亞就這樣在父愛的籠罩下睡着了。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天下所有父母對自己孩子無私的愛和望子成龍的心情;同時令我們感動的是主人公年紀雖小但急於爲家庭分擔壓力的行爲。

我想對敘利亞說:“敘利亞,你真棒,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國小生讀書筆記 7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相信大家一定讀過這篇文章,這就是出自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匆匆》。

在這篇文章的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時間的無限惋惜。我們都不想讓時間不留痕跡的逝去,但又不可能把時間緊緊握住,留在身邊。所以,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珍惜了。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時間無時無刻都在流逝呀!當你的手輕輕敲打鍵盤時,當你全神貫注地盯着電視時,當你的手翻一頁頁書時,當你因無聊而胡思亂想時······你有沒有留意過,時間正和你擦肩而過呢?你做的事情是在珍惜還是浪費呢?

時間過得太快啦!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連前一秒鐘都已成爲不可挽留的歷史!

仔細算一算,4000多天、98000多小時、5895500秒的時間從我身邊流逝。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大,數都數不清,可回憶過去,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

在生活中,我們要珍惜時間,做些對學習有幫助、有意義的事;在學習時,我們也要珍惜時間,在老師講課時,不放過每一秒汲取知識的機會,課下多複習、認真完成作業······雖然,我們不可能挽留時間,但你如果真的懂得珍惜,時間就是海綿裏的水,想要,總會擠出來的;如果你只是口上說說,其實還是在浪費,時間就又變成浸在沙子裏的水,不但擠不出來,有時反而被吸回去。

珍惜,時間,這簡單的四個字值得我們去思考。

國小生讀書筆記 8

《森林報》的裏面有許多的有趣故事,它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寫的,爲我們描畫了森林裏一幅幅多彩的畫面。

“大地甦醒”這篇文章講了春天的到來,鳥、獸都非常歡迎春天的到來,小何解凍了,小動物們不用再冬眠了。小雀兒從角落裏飛了出來,撲騰着翅膀和我們一起唱歌,小云雀那雙烏溜溜的眼睛好像葡萄乾。

“熊終於找到了過冬的地方”這段文章講了一隻熊冬天找窩過冬的故事。人類三番兩次的把熊的窩弄壞,它不得不再找一個地方過冬。看看這棵樹吧!夏天,大雕把幹樹枝和軟草叼到這裏,鋪成窩,孵出小鳥。這個窩後來被廢棄在這裏。冬天,這頭找不到安身之地的熊,受到了驚嚇後趕到這裏來。在空中的窩裏安心地睡了下來。

維·比安基的《森林報》使我更加熱愛大自然,更加了解大自然,讓我明白了不去大自然中仔細觀察、不斷實踐、善於思考,就不會懂得這麼豐富的知識。

國小生讀書筆記 9

以前有一個故事,他媽媽要出遠門一個星期,就做了一個巨大的香餅掛在他的脖子上,足夠一個星期食用。結果他媽媽回來了時候發現他已經餓死了,因爲他只把嘴巴周圍的餅吃了,只要他轉動一下餅就有得吃的,可是他連動都懶得動,活活的餓死了。由此可見,懶惰是害人的心魔。

今天我看了《人民日報》的微信夜讀的文章叫《現在偷的每一個懶,都是給未來挖的坑》。偷懶其實是提前預支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舒適,在未來你需要某個技能某種能力幫自己渡過難關時,卻發現自己早在過去的某一天親手扼殺了它。是啊!我也有同感。如果一年級數學沒有好好記加法口訣,那麼不能保證答案能準確無誤。二年級的乘法口訣沒有熟練到倒背如流的程度,那麼在計算過程中不能又快又準的得出答案。數學老師說過:“計算是數學中的靈魂,只要不會計算考試的試卷就不可能達優。”可見,一二年級沒有認真背口訣,就是給以後的數學挖了一個坑。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日積月累,問題多了就很難學好的。

人沒有什麼路是白走的,也沒有什麼事是白做的,很多看似沒什麼用的事情,其實都是成長的基石。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如果不想坐在坑裏哭,那麼從小讀書的時候就少偷一點懶,多一份堅持。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傷啊!

國小生讀書筆記 10

《小布頭奇遇記》這個故事講了小布頭本來是要給豆豆,可是豆豆覺得他太小了,而蘋蘋的洋娃娃大,所以,我想和他交換,但是我不敢,萍萍堅持要給我,所以我就接受了!

《伊索寓言——驢子與狗》讀後感,這則寓言告訴我,我們要正確認清自我的價值,特點,一味的模仿他人,反而會弄巧成拙。

《安徒生童話》讀後感:那隻老獵狗,總是沒有自己的目標,一會兒往左左去,又還往右邊去,所以白白被餓死了。這個故事啓發了我:不能沒有目地,也不拿半途而廢,也要給自己定個目的。

《一串葡萄》“我”非常喜歡畫畫,但是沒有好的顏料。因爲同學吉姆有顏料,所以“我”就去偷了他的顏料。通過老師的講解,他們兩個又重歸於好,“我”永遠忘不了老師那雙潔白的手

《名人故事》之(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普希金在小時候非常喜歡作詩,所以天天去看這些古詩。進入學校讀書,他的詩得到師生的讚揚。普希金已經長大了,他的詩變得越來越好。他的詩得到全國一等獎。讀後感:你小時候後只要是多多努力,要有出息不是件難事。

《淘氣包馬小跳》之小英雄和芭蕾公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勇敢像文中的馬天笑一樣他爲了救別人犧牲了自己

《木偶奇遇記》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險和挫折面前,我們能感受到那個頑固、淘氣的匹諾曹在一點一點地發生着變化。他已經逐新地意識到自己以往的錯誤,並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在我們的生命中會不斷地遭遇挫折和和危難,但只要不放棄,你就有機會打敗它。

成語故事》我等了臥薪嚐膽講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成語故事》我懂啦,紙上談兵講了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爲現實。《成語故事》。我懂啦,一箭雙鵰,講了比喻做一件事情達到兩個目的。《成語故事》我懂啦,狼狽爲奸講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幹壞事。

《格林童話》讀後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有信心,你就可以成功。

國小生讀書筆記 11

輕輕地翻開,我們的語文課本,映入眼簾的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幾乎,都是名家的好作品。今天,我讀了朱自清的《匆匆》深筆記觸。

主要寫了:時間匆匆如流水,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一去不復返。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我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懊悔、無奈和傷感。時間或許在從水盆裏流過,從飯碗裏流過··· ···

讀完文章,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想想自己以前,總是磨磨唧唧的,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的時間,如果我節省下來這些時間的話,不就可以和時間賽跑了嗎?

我的老師曾告訴我:”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原籍,總還是有的。“是的,我的曹老師,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目標,我的老師愛讀書,抓緊時間。老師總是告訴我們,一分鐘,可以幹許多的事,需要以我們和時間賽跑!

同學們,”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過去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浪費了不少的時間,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抓緊每一天吧!因爲只有抓住了今天,你才能贏得明天!

國小生讀書筆記 12

讀完《昆蟲記》後,我知道了蟬是一個喜歡陽光和乾燥的小精靈,螳螂喜歡吃愛掘地的黃蜂,有的時候螳螂也會吃螳螂,瞭解了狼蛛的習性,昆蟲世界太奇妙了!

國小生讀書筆記 13

今日,在教師的推薦下,我們讀了《滴水穿石》這篇文章。故事主要講:一塊石頭上頭總是有水滴連續不斷地滴在石頭上。水滴不論白天黑夜,持之以恆地往下滴,最終有一天石頭被滴穿了。

我讀了以後感到十分吃驚:那麼微不足道的水滴,竟然能夠把堅固無比的石頭穿個大洞,真是奇蹟啊!我想,要是我們能像水滴那樣,那世間還有什麼事能難倒我們呢?

我聯想到了我自我: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記得有一段時間,自我的語文成績差,都是作文拉了後腿,我暗下決心:不管發生什麼,我每一天晚上必須要讀一篇文章。可是第二天晚上,我卻不守信,跟朋友下棋了。今日讀了《水滴石穿》後,真恨不得罵自我:“沒用!沒用!真沒用!連這種小事都做不到,以後怎樣幹大事呢!”

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我從此刻開始,必須要學會控制自我,做事要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做成大事。

國小生讀書筆記 14

我學習了一本魯迅的作品——《故鄉》。故鄉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的是魯迅對童年往事的回憶,魯迅先生用純樸的語句的刻畫了自我難以忘卻的人物形象及其特點。第二部分講魯迅的著名小說,其中便有家喻戶曉的《阿Q正傳》,更有婦孺皆知的《孔乙己》。

故鄉以少年閏土的形象爲中心,描繪了令少年神往的境地: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月下是海邊的沙地,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少年閏土有一副“紫色”的圓臉,脖子上帶着“明晃晃”的“銀白”色項圈,海邊有五色貝殼,“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還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在那裏,沒有一種色彩不是鮮豔的,明麗的,任何兩種色彩之間的比較都是鮮明的,它們構成的是一幅“神異”的圖畫,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它幽靜而不沉悶,活潑而不雜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和諧自然,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世界。

看完《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劇中主人公從小一齊玩到大的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魯迅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激勵半夢半醒的國人,用還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急切期望沉睡的國人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魯迅先生以往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我們應當珍惜時間。

國小生讀書筆記 15

今日,我讀了《男孩和樹》這個故事,很受感動。

《男孩和樹》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男孩經常在一棵果樹下玩,他們彼此相愛。這棵樹滿足男孩的願望,給男孩蘋果、樹枝、樹幹,讓男孩歡樂,當男孩老了的時候,樹說“我只剩下了根,不能幫你了,你不介意吧!”男孩說:“多謝你!我只想歇一歇!”樹開心的熱淚盈眶……

讀着讀着,我明白了父母就像一棵大樹,用枝枝葉葉給我們最溫暖、最安全的保護,直到老去。你看,當我們需要什麼,爸爸媽媽就會給我們買什麼,他們無私的奉獻給我們一切,他們卻不要回報,這就是愛。

我們呢,平時卻沒有做到關心父母,只會爲他們增加負擔,難道不應當感到慚愧嗎讓我們珍惜父母對自我的愛,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愛人,首先要學會愛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