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5篇)

教師1.8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5篇)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

今天,我們學習了開學以來的第一篇課文《老師,您好》,讀着這首詩,我心想再過幾天不就是教師節嗎?我是多麼想真誠地對老師說聲,謝謝您,老師!

試想一下,當我們從幼兒園走向國小,不知有多少位老師教過我們,可我們從來都沒有跟老師說過,謝謝您,老師! 上國小後,其實我也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她就是我的語文老師金老師。金老師已經陪我們度過了四個學期,直到現在。記得金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我的課堂問題回答錯了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們一定要把問題理解了,搞懂了,這樣就行。”

金老師不就像春蠶一樣,給我們紡織理想的絲線。金老師不又像甘露一樣把知識灑向我們這些茁壯成長的嫩苗。金老師不會因爲學生學習不好而歧視。金老師更不會因爲學生的成績優異,而對他們放鬆教育。

金老師,你正好課文中說的一樣。您就是爲我們鋪設大道的人也是爲我們架起金橋的人。

我至今雖然還在上國小,我個人認爲:一個人以後不,不論你在幹什麼工作,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也不能忘了辛勤培育我們的恩人—老師!在這裏讓我們一起跟老師說聲,謝謝您,老師!你們辛苦了。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2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教師人文讀本》

感悟: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

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

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

在於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着我,從師範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3

張曉鳳在文章結尾的一句話“世界 啊 , 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人呢?”讓我陷入沉思:是啊,一個人的成長曆程是多麼漫長,而他在校園裏的成長是多麼重要,需要教師付出怎樣的勞動,付出多少的艱辛?

在礁頭國小的第一個年頭,1998年11月份,我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細雨濛濛的早晨,我很早就來到學校,甚至比學校的黃茂生教導來得早。走上臺階時,我愕然發現,校門口坐着一位婦女。看到我到來了,她顯的十分興奮。她這招呼我:“林老師,你好。”我開了鐵門,她隨我走進了辦公廳。“我想看看我兒子的作業,這孩子最近真令我失望,單元考試竟然低於90分。”我下意識感到陣陣驚喜,一位早出晚歸滿忙於農耕的農村婦女,竟會這樣關注孩子的學業。翻開學生的作業,映入眼簾的是無數的“優”“真棒”“真了不起”,這位母親臉色忽然拉下來,輕聲對我說:“老師,你能否在作業裏多一些責問的語言,少一些褒揚的評語?”“這孩子平日裏被他爸慣壞了,變得有些嬌氣。”我愕然,後點頭稱是。

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懂得孩子成長道路上家長的責任,懂得教育一個人應當事無鉅細。而我呢,自己不覺臉有點熱。不是嗎?在批改作業時,我忽視了學生的弱點,因爲作爲孩子,如果他每天都在鮮花和掌聲中度過,不知道他將來遇上挫折,如何正確面對?

“爲什麼考不上90分讓你失望?”我發問。“在我眼中,同你一樣,我的孩子是優秀的,我想讓他永遠鶴立雞羣,讓他永遠是我的驕傲,我不想讓他失去危機感,這可能會影響他的學業。”……

在屈膝長談中,不知不覺早讀課鐘聲已經響起,那位母親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學校,臨走時仍不忘囑咐我:“要正確對待孩子。”我想,這位勤勞的母親,如此關注教育,如此懂得教育,是多麼令人振奮!

我感覺,我的教育責任一下子沉重起來,這位母親把孩子送來學校,我們還給她一個怎樣的人,我們該還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未來?作爲一名教師,應當關注孩子的方方面面,因爲關注每一個生命,纔會讓教育更加真實。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4

觀看學習《國小語文實用文教學策略》視頻資料,我感慨頗深,收穫頗豐。

在視頻中,我主要選擇觀看的是《互動對話》板塊——《應用文閱讀教學策略互動研討》。相關老師在講座裏給我們講了文章體(實用文)文本的功能定位,文章體文本的教學。在這個模塊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同事也知道了一些原來我所不知道的新的教學知識,收穫真的是非常大。對於這些新的知識,我們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一些,但是由於我們對文本挖掘的太淺,從而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了相關視頻之後,雖然理論知識提高了不少,但是我還是非常清楚在我們教學中如何來處理這些內容,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更實用。林子敬老師與陳琳教授的互動對話幫助我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學習完視頻之後,我回憶起了我給學生講授的《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的過程。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篇文章運用大量篇幅介紹圓明園昔日的景象,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瞭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這樣來設計:學生對大致瞭解之後,讓學生針對題目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又分成了三個:圓明園昔日的景象什麼樣子?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圓明園爲什麼會被毀滅?然後學生討論交流,交流之後,我們就根這三個問題進行交流。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們採用觀看圖片、朗讀、以及想象昔日的景象來學習;

第二個問題,我們採用視頻資料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第三個問題,我主要通過學生自己蒐集來的資料讓學生髮表不同的看法,效果還是不錯的。能激起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所以,我感受到,朗讀課文,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個手段,讓學生想象內容來說,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的理解。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5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盼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透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爲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構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就應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理解、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爲本”,“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構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個性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理解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務必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透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適宜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能夠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就應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用心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留意、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最後成爲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能夠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爲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用心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爲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先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情緒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爲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僞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爲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忙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就應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必須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期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必須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6

《簡愛》是一本具有多年曆史的文學著作。至今已152年的歷史了。它的成功在於它詳細的內容,精彩的片段。在譯序中,它還詳細地介紹了《簡愛》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從中我瞭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許多事。她出生在一個經濟困頓、多災多難的家庭;居住在一個遠離塵世的窮鄉僻壤;生活在革命勢頭正健,國家由農民向工業國過渡,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的時代,這些都給她的小說創作上打上了可見的烙櫻。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嗇的塑造了這個天才們。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毀滅之手。這些才華橫溢的兒女,都無一例外的先於父親再人生的黃金時間離開了人間。惜乎,勃郎特姐妹!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並沒有絕望,她並沒有自我摧毀,並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學習生活中,簡。愛仍然是承受着肉體上的受罰和心靈上的催殘。學校的施主羅可赫斯特不但當着全校師生的面詆譭她,而且把她置於恥辱臺上示衆。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丟盡了臉。但簡。愛仍堅強不屈,化悲憤爲力量,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而且也取得了師生們的理解。

不久,簡·愛又陷入了愛情的旋渦,個性及強的她同樣保持着個人高貴的尊嚴,在情敵面前顯得大家閨秀,毫不遜色,對於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從容面對。

同樣,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爲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她認爲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爲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爲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感到自慚性穢,同時對她肅然起敬,並深深地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後來,簡。愛發現羅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現,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她對愛情的專一,讓我敬佩。

最後,簡。愛得知,羅切斯特爲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雙目失明。軀體嚴重殘疾,完全喪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時又妻亡財毀。簡。愛全身心的愛再次投入了他的懷抱……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個體現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7

“讓學生記住基本知識”,偶讀蘇先生的這一論點,讓我想起了一本適合家長閱讀的繪本《安的種子》。從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就在各個培訓班裏瘋狂的汲取知識,小小的人像大人工作一般奔襲忙碌,在小小臉上看不到孩子的活潑與靈動。現在班上的家長也會疑問:“老師,學校搞這麼多活動有什麼用?還耽誤學習成績。”在與家長多次的交談中,我發現家長總是在抱怨自己孩子的成績不好、書寫不好、作文不好······而且還會提出在家也會讓他每天一頁字,可根本沒有效果。

不經意間我也在反思,國小的孩子們,他們的成功真的可以與成績畫上等號嗎?那一頁頁的紙真的是是孩子們進步的內驅力嗎?家長們的策動,孩子們奔忙卻也無所獲。

再看蘇先生“讓學生記住基礎知識”,讓孩子們從初入學時開始逐步的積累基礎的知識,而且並不需要過多的數量。每天讓孩子學會寫好3個字,每天讓孩子記住三個詞語的意思,讓孩子們每天會熟練地朗誦一段話。點滴的積累難道不是孩子們前行路上的積累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馬也是從小時的一點點成長而積累得來,沒有任何一匹千里馬可以一出生便奔襲 千里。也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在出生之時便學會了學習。除了學校的引導,家長們的引導也至關重要。如何讓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成爲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有安的智慧,做我們能做的事,然後將時間留下靜待那一池蓮花靜靜開放。

也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做就只想收穫,而是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方式去學習,一到三年級的過程,更多的應該是學習習慣的逐步培養,知識的牢固,而不是倒水一般的強迫孩子接受。這樣對於他們來說,不止把原本該有的東西摒棄還會讓孩子厭倦去學習,將孩子主動的內驅力變爲孩子的被動接受,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學習激情的磨滅,也會使孩子們從心底裏去厭惡學習。不管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成長與學習同樣的需要等待,需要時間去接受。只是在這個過程更多的給孩子們一種持續性較強的學習方式。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反思。做到“溫故而知新”,循環往復之間更容易生成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千里馬的奔跑是對遠方的眷念,而不是因爲背後皮鞭的抽打。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8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爲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爲本”,“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爲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爲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爲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爲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僞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爲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9

“做教師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你纔會認真地教每一個人。”

——《學習的革命》

感悟:

我領悟到,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教育的本體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一個人具備品德的高尚?我想: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他爲金錢去奮鬥還是爲理想奮鬥,只要是正常的奮鬥,正當的爭取。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時時去幫助別人,他都可以說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爲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爲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0

20xx年5月份,我榮幸地被建議爲廣東省骨幹教師,6月底在華師第一階段的培訓期間,第一次領略了劉良華教授那幽默、睿智的講演風格。因爲很喜歡他的課,所以當我看到一位素未謀面的教師手裏剛好捧着劉教授的一本叫《教師專業成長》的書時,我情不自禁地跑過去冒昧地問他借看了5分鐘(不好意思讓人家等着我看書)。然僅此5分鐘,“專業素養”或叫“專業智慧”和“人格魅力”這兩個概念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因爲劉教授在書中說這兩樣東西塑造了我們心目中所期待的好教師的形象。也許自我正是很想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師,並且一向在努力着,所以我十分贊同劉教授的這個觀點。

20xx年10月份,當我們興奮地來到深圳沙頭角中學李紹平名師工作室參加第二階段的跟崗學習時,沒想到李教師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竟然就是劉良華教授的這本《教師專業成長》!當有機會再度拜讀劉教授的大作後,我對他的風格越加喜歡了,讀他的講演錄,彷彿就在聽他現場演講,語言很樸實,案例很詳實,語句中透露着幽默、飽含着真情,一個個的理念不斷地飛入我們的腦海,一口氣看完整本書,越是對劉教授個人淵博的學識、教學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好教師麼!雖然我根本無法與他相比,但我覺得我也適合構成跟他類似的教學風格,所以我會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學習,經過自我在教育教學上的行動研究,促進專業成長,所以我一向在學習、我此刻正在行動、不久的將來我還要發表!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1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感觸很深。讀時的心情是隨着保爾柯察金的成長、命運而起伏。細細品味着這本書,品味着保爾的精神。越發覺得我們應從保爾精神中汲取營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記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爲碌碌無爲而悔恨?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2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正讀崔衛平的《正義之前》。一篇“誰是亞當·米奇尼克?”讓我掙脫了失語的狀態。崔衛平,亞當·米奇尼克,然後是對郭初陽漸漸明晰起來。

在此之前,我曾一度將阿啃1919(蔡朝陽)誤當是郭初陽。這裏面有是由於他們兩個的名字都帶“光亮的陽”的緣故,更重要的是認識阿啃在先。阿啃的文字震憾了一批教師,那篇引人注目的《魏書生:技術主義和權威人格的末路》讓我見識了文字的力量。對名師建立一個恰當的學習態度,阿啃在《一箇中學教師的閱讀史》坦承,書籍是其理性的祕密發源地。

誰,此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築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着,讀着,寫着長信

在林陰道上來回不安的,遊蕩

《秋日》,里爾克的。

於是受着頭上一顆小星的籠罩

《自己》,穆旦的。

里爾克,穆旦。前者是阿啃(蔡朝陽)的BLOG行動,後者是高盧韋(郭初陽)的BLOG言說。於是,我不能不再次感慨:這個地球村真小啊。左,遇到了一個陽。右,又遇到了一個陽。

在第一線見到了郭初陽的課堂,那天晚飯吃完可是忙得連碗都沒洗呀。這郭初陽可是榮獲全國中國小“個性杯”語文課堂教學大賽特等獎第一名的。就算看在里爾克、穆旦、崔衛平還有阿啃的面子上,也不可錯過。就這樣連端凳子帶吆喝地硬拽着先生,那天剛剛好他沒有晚自習。我怎麼能放過任何一個難倒他的機會呢?平時的天問常常是衝向他的。他在中學裏還算是比較出色的語文老師。

《套中人》,整個看起來挺平靜的。即使是討論,大家也都是比較溫文爾雅的樣子。不是激辯,沒有激動人心。相對於國小裏小臉發紅,小嘴直張,小手直舉的公開課堂,很明顯那不是“高音區”。難怪新教育在成都之時,有人回來後嘆息,不過癮啊。甚至心生質疑,這是公開課嗎?

“什麼是語文?什麼是語文教學?”就成了那晚我打擊先生的話題。

就在爭論聲中,郭初陽將自己的課堂輯成一束,出了一本課堂實錄——《言說抵抗沉默》。在言說與沉默之間,大大的言說抵抗大大的沉默,古樸的言說抵抗的是即將逸出封面的沉默。大片混沌的黑色,邊緣則出現了一輪眩目的光亮。初陽。一聲驚雷。康德的一個出口或出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一種轉折。“彷彿從遙遠的深處傳來,是在幽暗黑暗的隧道中鑿出的一線光亮。”, “將一種幽暗帶到光亮之中”,“在你猶滅欲明的畫面上醒醒”,“一瞬間,那白亮的祕密擊穿你”,“請將這當做一個沉默的呼喚”……一個飽滿的有着無窮意味的空間,這個封面的設計實在不錯。

書拿到手中之時,已經是書店的書架上最後的一本。有些破損,隨書的課堂錄像碟子也不見蹤影。看來,我所處的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城裏,郭初陽熱早就悄悄掀起。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3

當拿到肖川博士所著的《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這本書時,我覺得很驚訝——我們做教師的整天從早忙到黑,哪有“詩意”可言。“腦子是滿的,心卻是空的;時間是滿的,心卻是浮的”,總是忙、盲、茫,繁、煩、凡。因此我首先翻到了“詩意的生活”那一節看,看完之後我不禁儼然一笑—“失眠”都能被人家當作享受,怪不得人家的生活能詩意起來。帶着這種興趣我認真的看完了全書,真是受益匪淺,感悟頗深!

第一、教師生活的幸福指數

肖川博士一共總結了決定教師生活幸福指數的17個因素。我反覆看了這17個因素,感覺分析得很透徹,真是一針見血。境由心生,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是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羣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這上世界總會有陰暗的一面,一縷陽光從天上照下來的時候,總有照不到的地方,我們的眼睛不能只盯在黑暗處。好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能使人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緒飽滿、熱力四射,並能真切的感受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纔會覺得自己有成就感。而壓抑、挫敗、沮喪,這些消極的體驗卻會導致教師對職業早早倦怠。

原來,詩意化的生活就是用審美的眼光來打量我們的生活,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我們的工作。只要我們傾心於去創造一堂課,去創造一次解讀的過程,去創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經歷,去創造美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就是在創造詩意了。所有的詩意都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體驗之中。

第二、目標、時間管理與壓力應對

對於我們教師來說,目標就是“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而成爲優秀教師不是整天忙忙碌碌就行了,而是要合理的利用時間,也就是要會管理時間。決定如何以及何時做事情,能夠幫助你有效利用時間和節約時間。當你把有限的時間合理分配並充分利用時,再平淡的日子也能過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

壓力是一個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十分重要的的成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壓力,壓力並非完全消極的因素,適當的壓力有助於我們潛能的彰顯和生髮。變壓力爲動力,面對壓力,我們應該勇敢正視而不該退縮逃避。如果你不能很好的面對壓力,將會導致生理、情感甚至思維紊亂。相反如果你能恰當的面對壓力,可以激發精神或身體的潛能,成爲更加完美的自我。

第三、讀書與成長

讀書的過程就是與世界進行交往的過程,一個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它有利於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養人的氣質。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習,而讀書是最爲重要的學習途徑。讀書不僅可以豐厚我們的文化底蘊,更爲重要的價值在於使教師的內心變得開放、鮮活、細膩和溫柔,使教師具有不斷增長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從而克服對於教學的倦怠感,從而使教學永遠充滿活力和內在的感染力。

在教師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怎樣用最佳的心跳面對學生,面對同事,面對家長,面對這個日益變化的社會。在此書中,作者所提到的“六個學會”,即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在我看來,等待意味着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分享則意味着與學生的雙向溝通,彼此學習,共同擁有,教師並不是學生思想的主宰者,而是他們的引導者,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是在與學生一同分享人類文明成果的過程;寬容體現了一名教師的教學態度,思想不能僵化,眼界不能狹隘,應尊重個體的差異性,以包容的心態對待學生的錯誤。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學會選擇,選擇適合學生髮展,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學會合作,與同事合作,與家長合作致力於培養新時代有思想,有能力有學識的人才;學會創新,在這個崇尚個性,社會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得極爲可貴,作爲教師,單一僵硬的教學模式不僅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也不利於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這個全新的時代,要求我們具有開放的頭腦,積極的思維,進取的精神與探究的興趣,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日新月異的社會大潮中不被淘汰,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保持着對知識的渴望。

肖川博士還提出了“六個講一點”,更是爲我們成就美好人生作了精闢的概括。講一點享受,無愧於自我;講一點奉獻,無愧於親人;講一點真情,無愧於朋友;講一點責任,無愧於社羣;講一點博愛,無愧於人類;講一點信仰,無愧於天地。從自我到親人、朋友,再到社羣、人類,最後到天地,這是一個立於天地之間精神成長的歷程。

還記得書的封面上有幾句深刻雋永的話,其中一句還歷歷在目“一個有情趣的教師,他們做人不會枯燥,講課也不會幹澀,並知道如何讓教育芬芳瀰漫”。從當下開始,我會將努力着成爲這樣一名具有詩意生活的優秀人民教師。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4

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爲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國小教師讀書筆記15

劉良華教授在《教師應具備哪些教學智慧》裏的授業部分提到學生迷戀上網絡遊戲的原因是網絡遊戲能及時反饋,讓學生從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成就感,不斷讓學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這個觀點對我觸動很大,也使我反思:作爲教師,我們應如何做到及時反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接下來我就這一問題談談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作文、試卷,給他們一個評價。正如劉教授在書中提到的:經過這種及時的反饋,能夠幫忙他們及時反思自我做對、做錯的原因,讓他們從中受到啓發、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熱情,推動他們朝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前進。

其次,教師要會問課。很多教師在每次教學後也有過問課,問自我上課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處理得比較滿意,問問同事對自我上課的意見,想要經過這樣的問課,來改正自我的教學,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認爲單在課後問、單向自我及同行問是不夠的,我們應“課前問、課中問、課後問”,應問學生。

1、課前教師要問自我“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上課?”“應當怎樣上好這堂課?”“這樣上是不是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可能會有哪些突發性事件,該如何調控?”如此等等,經過這樣問課,我們就能夠明白自我要給學生一個怎樣樣的課堂,應當怎樣上這堂課,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課中教師要不斷問自我:我實現教學目標了嗎?我控制教學節奏了嗎?我處理好突發事件了嗎?教師只要在課堂上學會了“捫心自問”,就能夠適當調整難度和節奏,遊刃有餘地調整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讓課堂教學隨時併發出智慧的火花,充滿生機和活力。我覺得自我在這一點做得不夠,今後我應加倍努力。

3、課後教師要及時反省、反思本節課的效果,不斷詢問自我:語言精彩生動嗎?讓知識走進課堂了嗎?教學效果達成了嗎?學生從這節課學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問題?構成了哪些本事?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和敗筆之處在哪裏?對於成功之處,我們要及時捕捉瞬間的靈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構成自我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對於敗筆之處,我們要認真思考、回顧、梳理,並對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尋找補救和改善措施。

4、問學生就是在下課後不要急着走,找幾個學生聊聊,向他們詢問從課堂中學到了什麼,教師準備是否充分,課堂感覺如何,還有什麼樣的問題以及期望教師以後怎樣上課。經過向學生求教,下一步該怎樣做,教師的心裏就有譜了。

我認爲只要教師能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能把問課當成習慣,教師就能夠營造出一個親切、和諧、生機勃勃的課堂,課堂就會成爲學生喜歡的陣地,課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