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數學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3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3篇)

  數學教師的讀書筆記1

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閱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麼浪費了。

近日,認真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爲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說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爲現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教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教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教師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教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教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啓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向身邊教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數學教師的讀書筆記2

語言就彷彿一座橋樑,教育科學就是通過這座橋樑變成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能力的。”“教師的語言,是感化學生心靈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藝術,首先是靈犀相通的說話藝術。”教師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從其說話藝術上體現出來的。作爲一名教師,必須認真地揣摩自己的語言,在實踐中堅持不懈地訓練自己的語言。語言有有聲和無聲之分,我要說的是有聲語言,即教師將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從無聲化爲有聲的語言進行施教的魅力。

第一,數學教師的語言要準。

教師的語言要科學、準確。這樣的語言纔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平年2月只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這句話如果說成“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就不科學了。還有諸如“26這個數字”這樣的話也不科學,因爲在阿拉伯數字中只有0——9這10個數字,26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數字。數學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不能犯科學性的錯誤。

第二,數學教師的語言要精。

能用一句話說的,就不用兩句話去說。必要時,當學生有積極主動地學習行爲和發言慾望時,您甚至可以不說話,要學會“不爲”,先做一個旁觀者,在旁邊觀察,伺機引導。“此時無聲勝有聲”,教育過程中應該多留給學生一些寧靜與沉思的時間。一個好教師,不應該是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口若懸河,鋒芒畢露的形象,而應該是一個懂得適當地“藏巧”,會激發學生潛能的智者,應該學會等待。教育是一門藝術,在適當的時候教師可以表現得低調一點,弱勢一點,因爲這樣做可以爲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提供更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提供更多的涵泳的時間。

第三,數學教師的語言要傳情。

教師的語言應該象催化劑一樣,深入學生的性格特徵和情感、知識基礎之中,與其匯合,發生反應,從而啓發學生的心智,振奮學生的神經,促其深入思考,這樣的語言對學生纔有吸引力,才能開啓學生思維。

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盡相同。當學生的回答有失偏頗的時候,以往大多數教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單一的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現在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們善於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

第四,數學教師的語言要激趣。

如果您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麼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您的語言親切,飽含思想與感情,與學生的智慧和心靈進行活生生的交流,學生就會信服您,跟隨您,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

師生之間需要一種心犀相通的交流,需要對話。“對話”不是“對答”。“對話”的實質是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心理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是在學習過程中,師生腦海裏固有的知識、經歷、觀念、信息與文本的碰撞,是師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和昇華,它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與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維、新思想的特質。對話的質量表現爲:或者增長見聞,或者增強技能,或者提高認識,或者昇華精神。

總之,作爲教師應該樹立一種信念:用一生的時間去打造自己,錘鍊教育教學語言,立志成爲一個講究審美與教育藝術的教育家。

  數學教師的讀書筆記3

最近讀《數學思維與國小數學》(鄭毓信著),感觸頗深。書中講到:國小數學,異常是低年級數學教學的一個特殊之處:我們應以數學爲素材,也即經過具體數學知識的教學幫忙學生學會抽象、類比等一般的思維方法,同時又應當幫忙學生超越一般思維走向數學思維,也即初步的領悟到數學思維的特殊性,從而就能在“學會數學的思維”這一方向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僅有經過深入的揭示隱藏在數學知識資料背後的思維方法,我們才能真正的做到將數學課“講活”、“講懂”、“講深”。這就是指,教師應經過自我的教學活動向學生展現“活生生的”數學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數學知識;教師並應幫忙學生真正理解有關的教學資料,而不是囫圇吞棗,死記硬背;教師在教學中又不僅僅使學生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並且也應幫忙學生深入領會並逐漸掌握內在的思維方法。

課堂教學是當前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要求教師對每位學生的聽說讀寫都要進行全面的培養。針對班級大,學生程度不齊的實際,英語教師能夠精心設計提問的難度,使優、中、差學生都能夠獲取所需信息,起到“優生能吃飽,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啓發出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問,從易到難。

國小生學習數學,是在基本知識的掌握過程中,不斷構成數學本事、數學素養,獲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問題的方法,從而“數學的”思考和解決問題。基本知識的掌握是途徑,多角度的思維方式的獲取纔是最終目的。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活動,一種經歷,一個過程,活動和過程是不能告訴的,只能參與和體驗。所以,教師要改變以書本知識、教學爲中心,以教師傳遞、學生理解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使學生在操作體驗中獲得對知識的真實感受,這是學生構成正確認識,並轉化爲本事的原動力。正如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牆上醒目的格言:“做過的,浹髓淪肌。”

每每想到這兒,初爲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我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平日的教學中,應對教師的提問,若是簡單的問題,迴應的學生比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強、有深度的問題就僅有個別同學試探性地舉起自我的手,多數同學選擇沉默,更有甚者,有時教室裏鴉雀無聲,真的,學生連大氣都不敢出。這是我教四年級上課提問時的情景,每到這時,我的心就開始顫動,課間時還滿臉興奮的孩子怎樣到課堂提問時就這幅摸樣,我開始尋找答案,原因是他們缺乏思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的思考本事幾乎喪失了。學生的思考來源於何處答案是教師的啓迪和培養。我們做教師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讓學生掌握現成的東西,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學生從不用思考,慢慢發展到不會思考,最終遇到問題也就不願意思考了,這就會發生以上的情景。

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兩件事:一,要教給學生必須範圍的知識,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而我們不少教師往往忽視了第二點,認爲學生掌握了知識自然就聰明,其實不然,一個好奇的愛專研的和勤奮的學生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聰明學生。那麼這種聰明在於教師的啓迪和培養。此刻的課堂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重視學生動手操作本事,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在培養學生的思考本事。

今年我帶四年級數學,除了每週一節的數學思維訓練課外,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和適時引導學生進取、主動的參與知識構成的全過程,併爲他們的探究活動創設廣闊的思維背景,力求做到:“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提示;學生能夠獨立操作的,教師絕不示範;學生能夠獨立解決的,教師絕不替代。”這樣做我覺得對啓發他們的思考有一點作用,有時候我也會泄氣,因爲學生的答案往往和題目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在努力的堅持着。在我們忙着應付各種考試的時候,請留一點時間讓孩子思考。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是學生數學智慧的啓迪者。智慧的教師眼中,不能只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某個知識,而更應當關注整個教學過程對學生成長的意義以及對學生人生的影響。做一名智慧型教師,着眼於未來,啓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智慧,讓學生學會學習,促進終身發展。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