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吶喊讀書筆記800字

魯迅先生是如此獨特,如此博大,如此值得讓我們這些後輩敬佩、模仿。所以,魯迅先生的名作也非常值得我們去閱讀。魯迅先生在《吶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吶喊讀書筆記800字

從《孔乙己》裏面領悟到:魯迅先生的本來目的是要表現世人的涼薄,我卻從中看到了讀書人的悲哀,自尊心強卻無地位,可供賣弄的惟有學問而已,可是學問在世人眼中算什麼呢?魯迅先生在刻畫人物方面並非象西方小說那樣大段大段的描寫,而是抓住最具特點的地方寥寥幾筆傳寫精神,這就是他寫作的獨特之處。《孔乙己》中寫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酒店是人們取笑的笑柄,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了個半死,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像《故鄉》時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麻木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而《狂人日記》的優秀之處在於他用了日記體和精神病人的內心獨白這種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個隱喻,是先覺者的形象,而且庸人不加分析地就認爲他說出真實是一種威脅,儘管那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東西。我們活在謊言中,還有就是對他恐懼的也多是這個社會的被奴役者,但他們不僅不理解他,反而本能地就認爲他追求真實和人道是不正常,拼命地想讓他從青春期的發瘋狀態恢復到適應社會認可社會潛規則的正常狀態,果然他最後“赴某地候補矣。”可見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已經與普通的庸衆合流。從而,維護黑暗的已經不僅僅是統治者本身,而是整個社會,他們對真實和反叛本能地恐懼。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吶喊》中的哪部小說的話,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阿Q正傳》。自然,就象哪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說,人們爭吵不休沒有定論一樣,對於哪篇是魯迅最好的小說,人們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但《阿Q正傳》得到了最大多數的認同應該是事實,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那麼這部魯迅的最長的小說到底好在哪裏呢?我個人認爲是他對人的深層的無意識心理的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他的語言總是獨特而又給人予深刻的印象,但在本篇小說裏表現得尤其突出。《阿Q正傳》中的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爲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不能真正覺悟,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是舊中國未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在未莊,阿Q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被人叫着阿Q。他是勤勞,專做短工,但窮得只有一條“萬不可脫”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負卻又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捱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他常爲生計發愁,而關於婦女和婚姻,他還要“合乎聖賢經傳”。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無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愚昧麻木。從他深惡革命到“神往”革命,都表現他對革命對象,革命目的等的認識都是極其模糊的,是小農經濟的閉塞短淺的心態。他的革命行動是去靜修庵裏胡鬧。當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時,他恨假洋鬼子,卻又恨起造反來了,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卻又愚昧不覺悟的表現。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勢利,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摧殘……反映社會的真實面目,也讓當時的人民醒覺起來,對抗社會的黑暗勢力。

標籤:讀書筆記 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