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讀後感2.56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

武志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作家,他的代表作《爲何家會傷人》從家庭、孩子、父母、夫妻關係的角度去詮釋“爲何家會傷人”,全文從心理學的角度讓我找到了家庭和諧的“獨門祕籍”。

本書從“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中國式家庭”4個方面細緻入微地揭示出中國家庭的運行機制,用最有力的文字溫暖內心,帶領着我踏上自我治癒與尋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曾幾何時,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想要逃離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和控制,卻又驚恐地發現自己與他們越來越像。不喜歡母親總是爲了婚姻和家庭問題隱忍,天天勸她“過得不好不要忍”,可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也在忍;不喜歡父親總是爲了一點小事就發怒摔門而去,總是告訴他“不要發脾氣”,可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自己脾氣也很大。家原本是我們溫馨的港灣,卻爲何讓我們感覺受到了傷害?

很多父母十分愛惜和珍惜孩子,提供了最好的關心和照顧,書中有位母親帶着孩子買蛋糕,問孩子想要什麼口味,孩子要草莓蛋糕,母親說巧克力口味好吃,孩子堅持草莓,母親解釋巧克力更有營養,孩子第三次仍然堅持最初的選擇,母親卻開始說孩子怎麼這麼固執。這位母親不愛孩子嗎?不,她很愛。但孩子感受到愛和尊重了嗎?沒有,孩子感受到了壓迫和控制。在我看來,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雙向溝通,正如武志紅所說:存在等於被感知。孩子和母親之間沒有真正去理解對方,他們的需求不在同一頻率,父母若可以感知孩子內心需求並尊重支持,就會讓孩子感受到愛和信任,而孩子也應該多理解父母的關愛之情。

《爲何家會傷人》是一本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改善家庭關係的書籍。我從中讀到最多的是感知的力量,感知對方的需求,也感知自己內心的需求,與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測“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來平靜地溝通和聆聽對方的感受,讓愛如流水般緩緩流入家的港灣。《爲何家會傷人》:家的真諦與自我救贖

《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家的定義與意義。武志紅老師以其獨特的心理學視角,深入剖析了中國家庭的運行機理,揭示了家庭中潛藏的傷害與痛苦。這不僅僅是一本心理學的著作,更是一部關於如何理解自我、完善自我並處理複雜家庭關係的實用指南。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很容易陷入種種家庭矛盾的'漩渦之中,而無法看清問題的本質。很多時候,我們以愛的名義對家人進行控制和索取,卻忽視了對方的感受和需求。這種以愛爲名的傷害在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最具破壞性的。正如書中所言,這種傷害往往是自私和自我潛在慾望的體現。

書中的許多案例都觸動了我的內心,讓我不禁思考自己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往往因爲溝通不暢或是缺乏真正的瞭解,而導致誤會和衝突頻發。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並尋求解決之道。

更爲值得一提的是,書中不僅僅關注了家庭關係中的矛盾與衝突,更從個體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如何認識自我、理解自我並進一步完善自我。這是一個涉及到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命題,也是我們在處理家庭關係時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當我們真正瞭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才能在家庭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

此外,對於戀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以及父母關係等家庭核心問題,書中也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和實用的建議。它教會我們如何正視家庭中的問題,如何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並如何在未來的家庭生活中找到幸福與滿足。

讀完這本書,我深感其對於家庭關係處理的獨到見解和實用建議都是極具價值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心理學的著作,更是一部關於家庭、關於愛的百科全書。它教會我們如何用心去經營家庭,如何用愛去溫暖每一個家庭成員,並如何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幸福與滿足。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2

這是一本很柔軟的書,武志紅將家庭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剖析,娓娓道來,直指人心,真實得讓人不敢去面對。

一、嬰兒:

面對自己內心的嬰兒,是武志紅心理治療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問題都源自於三歲前母親和嬰兒的關係,那個時候,大人們認爲的無知的嬰兒,卻是最敏感的心理學專家,他們蘊藏着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展現出來,卻會記在心底,從今後的種種行爲表現中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嬰兒期的無助和憤怒。

成年人在戀愛中的不順利,家庭關係的扭曲,戀母情結,戀子情結,外遇,叛逆,壓力,焦慮。種種家庭問題的背後根源都是三歲前和母親的關係,這個嬰兒從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長,還是被扭曲地藏了起來,都是和母親的關照有關,可以說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誰都無法取代,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愛與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詞。三歲前超過兩週的分離就算是長時間的分離,但是這種分離對於大部分的嬰兒來說太普遍了,媽媽的產假只有半年,半年後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礙和孩子親密接觸的一個巨大障礙,但這前三年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至關重要,這樣的矛盾讓媽媽焦慮,母愛成了嬰兒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嬰兒試探的信號:

嬰兒會有情緒的反應,哭喊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媽媽如果對嬰兒的哭喊有密切的關注度,隨哭隨到,嬰兒就會覺得媽媽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反應媽媽看得見,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安全感。如果媽媽覺得嬰兒哭就讓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這樣長期以來下去,嬰兒就會形成一種無助感,覺得這個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沒有力量的,於是就用無迴應告訴媽媽我內心的絕望,長大以後就會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優秀的媽媽要有對情緒的敏感能力,並且對嬰兒的情緒能夠及時地捕捉,並且與嬰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互動,嬰兒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就源自於自己的'母親,長大後他會把和母親的這種關係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情緒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心靈上變會產生共鳴,憤怒的情緒是在表達自己的委屈,接納情緒比提出辦法更有效果。

這是三歲前媽媽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若今後其他年齡段對孩子依舊維持這樣奉獻式的愛,便會形成溺愛,溺愛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沒有得到的愛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孩子,溺愛其實是父母的自戀,並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爲了滿足自己,因此在溺愛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強,覺得父母什麼都能給自己包辦,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從而與父母產生衝突。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時候主動想幫媽媽做家務,大到青春期的叛逆,這些信號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戰,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們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決問題,就算失敗了也無條件地包容接納孩子,這種逆境就會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會明白事情是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好的結果也會被接納,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去嘗試,去試錯,去體驗,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愛與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孩子不會做出很極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極端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裏的教育方法用錯了,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本無錯,他們的錯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定海神針,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於言傳,健康的家庭關係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都伴隨着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段好的愛情是療傷的妙藥,否則愛情的模式就會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進入中國家庭的輪迴鏈條。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3

寫此篇文章的時候正播新聞:一惡父親怒甩孩子,致頭着地,顱腦損傷,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爲誰帶孩子爭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時氣憤,拿孩子出氣。再瞭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爲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憤怒。

家原本是避風港,爲何會變成血淋淋的戰場?爲何家會傷人?!

心理學書籍《爲何家會傷人》詮釋了很多心理真相。一個人的人格6歲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訓出來的,也不是通過講道理教導出來的,只形成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模式。孩子6歲前的主要撫養者形象會被孩子內化爲“內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會內化爲“內在的小孩”。所謂人格即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一個人和外界相處的任何關係都是我們內在關係的投射。即我們原生家庭中我們和撫養父母關係傳遞到我們和他人的關係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關係模式中。

家既是愛的最主要傳遞者也是恨的最主要傳遞者。家庭暴力的因子從小種下,新聞事件報道中形容傷害孩子的父親爲惡父,從心理學角度是說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執。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孩子問題引發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問題麼?沒了孩子家庭就相安無事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猜想該男子小時父母和他的關係,父母對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脅打罵來表達父母的不滿情緒。受傷的孩子因畏懼而妥協,即使表面沒有反抗,也會心生恨意,因爲這是強迫加給我的,給我帶來痛苦,不是我自主選擇。孩子從切身經歷學會和其他人溝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你聽我的。孩子成爲父母意志的簡單複製,長大後會把吵架武力打罵的溝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發生矛盾,對待妻子、孩子、單位同事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傷害了妻子和孩子,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我們已經知道棍棒教育的壞處,許多年輕夫妻不會體罰孩子。可現在我們身邊還是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孩子不聽話,撫養者會威脅說:“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時言語威脅通常容易奏效,孩子聽話了,滿足了大人的希望。這彷彿是最立竿見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這樣麼?言語威脅是偷懶的教育,家長出於的心理需求是:我用這種方法來“快速”讓孩子聽話,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賴家長,沒有能力反抗,他學到武力能使別人服從,強悍的人有話語權。孩子把用學到的方法來和同齡人相處,把內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語威脅來表達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這幾天報紙上頻繁出現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這樣的結果。

在書中,特別提到目前中國家庭常見的幾種教育問題,分析下去是心理問題。比如中國文化中,特別不鼓勵孩子獨立,對好孩子評價就是“聽話”。在家聽父母話,依賴父母。在聽老師話,依賴老師。父母控制慾太強,沒有給孩子獨立空間,甚至抑制孩子獨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爲你好。彷彿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該怎麼做,就他自己不知道。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很低,不會自己做決定。長大後,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評價體系,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做事不是爲了自己內心的需要,而是爲了得到別人的好評。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不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麼。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其實扼殺了孩子獨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複製。我們不乏聽到從選擇大學專業到選擇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養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會習慣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適當放手”,給孩子設立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沒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引用書中的話:最好的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4

“五一”假期,看到書架上有一本書《爲何家會傷人》,當時就產生強烈了疑問,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愛的城堡,是每個人心的依靠,怎麼家會傷人呢???我帶着好奇與疑惑的心態,開始閱讀,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全書,然後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這是一本有着豐富資源卻淺顯易懂的關於愛和教育的書籍,適合所有人閱讀的書,因爲一個人可能沒有事業,可能沒有愛情,但卻一定有一個家。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註定和“家”不可分離。在家裏,我們懂得了什麼是愛,也開始學習如何愛人,以及如何被愛。在一個家庭裏,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給予兒女錯誤的教育,夫妻之間缺乏溝通的形式卻是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心得。

作爲一個教師和家長對書中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的愛:絕大多數的父母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孩子長大後有一個好的前程。但很多時候,父母無視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並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也並不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甚至都沒有興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實感覺、真實想法,他們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們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這會讓真實的孩子喪失自我。對於這樣的孩子而言,愛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枷鎖。這樣的孩子不是爲自己而活,而是爲父母而活。孩子因而會變得精神上非常虛弱,許多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的會因此自殺。

多年的教師生涯,和同事們說起學生的問題時,往往會說“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表面上看,這本書與學校教育無關,事實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每個學生都來自各自迥然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對他性格的形成有着決定性的因素。要了解一個學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就要走進他們的心,首先就是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我們的成長經歷、成長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所知道的.要大得多。

“別老挑孩子的錯!”這句適用於家長和教師。平時教學中,可以說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學生犯錯了,就開始挑他們的錯,一條條,一筐筐,原意是指望着他能改正,結果反而起了反向打擊,抑制了孩子的積極性,潛意識裏排斥教師,可是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怎麼不犯錯呢?誰不是在不斷地犯錯中成長起來的呢?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成爲他自己的過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問題的,比如叛逆、網癮、戀愛等等,所出現的種種問題,除了社會因素以外,家和學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爲什麼會這樣處理問題?我們該怎樣處理這些問題?瞭解孩子那就要了解他們所生長的環境。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長輩眼中的惟一,無微不至的照顧着,呵護着,包辦型的溺愛抑或縱容型的溺愛,父母替孩子決定生活、老師替孩子決定學習的情況愈演愈烈,而孩子們的反抗也越來越強,其常見方式是網癮和叛逆,而極端方式則是自殺和殺人。當然這與我們所處的社會體制環境不無相關,素質教育面具下卻是舊式的應試教育,使家長只會要求孩子的分數;於是,孩子出了問題,怨孩子怨學校怨社會。這也是我們常常感嘆與家長的難以溝通。

這本書裏的案例大多是不愉快的,而這些案例的形成都可以在家裏找到原因,從心理學方面進行分析,即使是那些所謂的社會性問題,也可以在家中找到一些成因。作爲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避免這些誤區,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爲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作爲教師,更多的是給予理解、寬容,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昧地將責任全推給孩子們,而是多從家長處着手,或許會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有可能疏遠人們之間的距離。關鍵在於家人之間的換位思考,積極溝通,以及不斷學習“如何愛人及被愛”。也可以總結爲兩個字:理解。多一些理解,就會少些過於苛刻的要求;多一些理解,就會多些積極有效的溝通。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5

一直都有這樣的感受。看一部電視或者是一本書,總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爲內容的吸引,但在中間的過程中時,卻是奔這結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後就會有種“終於完成任務”的解脫,同時又有種“深深的”空虛和失落。此時,特別想找到一個和這個電視或者書相當的電視或者書來開始新的“征程”。可同時又會發現,要麼找到的都不能滿足這個“等同”的需求,要麼就是根本看不進去。

今天同樣的,在集中時間(雖然是幾天,但對於時間零散的我來說已經是集中時間在看了)看完了《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之後。我就在房間裏做做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覺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書時候那種滿滿的感覺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虛和沒落。所以,突然有了這個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進行了交流一樣,這樣我的這種長期的失落感就會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就開始做了。是的。

現在,我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儘量的讓自己聽從自己的內心的想法,不讓自己去糾結。因爲我知道,再怎麼糾結都還是要回到原點,解決“做還是不做”的問題。三十幾年的做事風格,讓我感覺自己身上充滿了滿滿的‘死能量’。這樣的能量,讓我總是回到八九歲、十四歲的時候,因爲好像從那之後,自己就是行屍走肉的活着。身體成長到現在,而心裏面住着的卻是那個十四歲的小女孩。昨天在讀《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非常的悲傷。那種悲傷像是一張無形的網將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種悲傷之中。我跟先生說,我好悲傷。先生過來攬着我說:“那就哭吧”。我流淚了。我特別想對那個十四歲的自己說“讓我抱抱你”。我感覺得到那個小孩的無助和傷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經我接受不了有這樣的自己的存在,雖然她總是不時的出現,但是我對自己說,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樣的,我不應該是那樣的。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應該是父母的乖乖女,應該是所有人眼裏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學生、好的員工、好的妻子、好的媽媽、好的老師。但是我現在發現。我做不到那麼多的好,因爲,所有的這些都是別人對我的要求,但這不是我。

是的,這些都是別人眼裏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獨不是真真正正的我。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好好的愛自己。這個成長的開始是因爲很多痛的積壓。還好,我有一個和我共同成長的先生。還好,他看得到我,雖然不是隨時隨刻。因爲此時,我懂得了,現在的成長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經不是那個隨時隨刻都需要‘媽媽’迴應的孩子了。還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長和進步。同時他是一個樂觀的`人,用我的話是“盲目樂觀”。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樂觀,這些都感染了我,讓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長的。

書裏的很多話我都記不住了。我以前會因爲這個而拒絕看書,因爲感覺既然什麼都記不住看書也是沒用的。但是現在我不會這麼想,雖然我會忘記具體的內容,但是看過書的感受我不會忘記,看書時候的思考我不會忘記,書對我的觸動我不會忘記。所以,我會不停的繼續看書。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會成長,再次成長爲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本來是想收筆去做飯的了。但是提到了快樂。我發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快樂的。我們對自己或者對別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遠快樂”。但是生活中的情緒不全是快樂。這樣的祝福和希望其實會讓我們無形中形成一種掛念,不快樂是不好的,悲傷的壞的。真的是這樣的嗎?我現在覺得不是的。這些都是我們的情緒,都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這些,其實也是對我們感覺的否定,也是對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對自己說。我也對寶貝說。不管是什麼樣的情緒,不要試圖去抗拒他,試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時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爲沒有一種情緒是可以長期的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