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熱)

讀後感3.1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活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着讀後感(熱)

活着讀後感 篇1

有些人認爲:人活着不爲什麼,只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這不無道理,一個人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爲了自己就得好好活下去。可很多時候,我們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關心的'人。他們甚至比自己更重要,如果從這方面來講,人活着還僅僅是爲了自己嗎?還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嗎?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我很佩服福貴,我佩服他的堅忍,因爲他還活着,他的一生是不幸的,活着就是一種苦難,人生大抵如此,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痛苦悲傷卻是漫長的,很少有人因爲一件開心的事快樂一個月,而很多人會因爲一件事傷悲一年甚至一生。

人的一生不是很漫長,也許幾十年,長一些的百十年,只要活着,就好好珍惜現在的一切,也許失去後,對許多人來說就等於失去了生命。但只要還活着,還沒有失去,一切都有可能。不管發生什麼,也不爲什麼,好好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2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絕藏,老年做和尚”

——餘華

距我第二次看完《活着》已相隔一年多了,前後看了三次,每次心境都翻天覆地。

這次我看到的是:生與活

生與活是不同的。

生,是讓生命延續的這個結果。

活,則是生命延續的整個過程。

全書借富貴的人生,完美的闡述了活的這個過程。整個過程讓我不能釋懷,不管多久都不能釋懷。

文末富貴買的'那頭老牛,讓我感到未曾有過的親切。

之前看過一句話:“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老牛一樣”,如果悲慘是錘,那富貴就一定是那頭老牛,而《活着》講述的就是老牛受錘的過程,這個過程殘忍而又綿長。

從內心來講,我是拒絕這樣的劇情的,但是太過貼切,讓我不得不去承認;農村出生的我,從小就聽老輩們講述這文中的那個時代,我很幸運沒有吃過樹根,樹皮和野菜。

起初,我是很想講講自己的故事的,現在細想一下,富貴這樣的人都只能算做時代產物的一個縮影而已,活在當下的我們又何足掛齒?

活着讀後感 篇3

這些天,我細細品讀餘華先生的《活着》。讀後,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活着》這本書主要寫了福貴老人一生經歷打擊、生死離別以後,卻樂觀向上的活着,過着快樂的生活。

在面對無數打擊後,福貴老人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微笑着面對生活,與困難抗爭。他成功了!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不會處處如意,面對他人的冷嘲熱諷,我們不應該低頭折節,而是要向嘲笑我們的人證明,我們生活的很好。

《活着》不僅寫了面對打擊時不要被打敗,還寫了一個人,生在這個世界,就要好好的活着。福貴老人的`家人紛紛離他而去,他一次又一次見證了生與死,不過他卻一如既往樂觀向上的活着。

我們既然生在此世,就不要負於此世。不管再大的困難,再大的挫折,我們都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繼續迎接生活,好好活着。

只有活着,我們才能感受着世間萬物的色彩。我們要感到幸福,我們還活着,我們還可以繼續喜怒哀樂。親愛的朋友們,好好活着吧,活在世上是最好最幸福的事情!《活着》講述了一個孤寡老人的人生,更講述着人活在世上是最幸福的事兒,活着,最好……

活着讀後感 篇4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一個偉大的作家,雖然年輕的時候生活糜爛了點,但是中年後,作爲記者和專欄作家,他還是很出色的,在他的國家,他的時代,他也算是一個文化名人,跟總統、知名音樂家、歌星都有來往。這是我所跟不上的。

《百年孤獨》是以他的外公外婆那一代爲背景展開的想象,而《霍亂時期的愛情》他結合了爸媽的愛情已經自己的經理,杜撰了一片悽美的愛情故事。他在寫這2篇之前,已經寫過很多短篇,報道和專題社論等,積累了足夠多的經歷和技巧,以及他還有書寫的慾望,不寫就會死。

他對物質、名利都不感興趣,他只想寫自己想寫的東西,他只關注他自己的寫作慾望,雖然年輕的時候窮困潦倒,也經常跟貪戀女色,但是他還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作家,他的想象力,他的.文筆,非常棒。

我能從他的生活經歷中尋找出他寫伴你過的的記憶,南美不是虛構的夢幻,是真的很夢幻。毛姆說他就是個二流作家,我覺得也是。但是從我目前的資質來看,我可能也只是個二流作家。而馬爾克斯、劉慈欣纔是一流作家。

活着讀後感 篇5

活着這本書,餘華先生寫成可能有些年了,以前一直聽說,卻到今天才讀到它,沒有別的原因,實在只是由於這書的名字.最近最鬱悶的心情就是在心裏嘀咕,自己到底爲了什麼而活着,人又爲什麼而活着.

懷着一種探索人生意義的心情,囫圇吞棗的一口氣把它讀完,我沒有像以前讀其他作品一樣,懷着一種挑剔的眼光往找作者的毛病,而是帶着一種對生命敬畏的情緒,從開始讀到最後.

整本書裏的人物都是悲劇,而最悲的是福貴一家子的命運,而這一家子中更爲悲的則是福貴,一大家子人一個個的離開了他,到老了,但連個給他送終的人都沒有,可是他卻沒有放棄生命,他堅韌的`活着.

“死了都要活着”,這是老全的一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真正意義,不是一有苦難就想着往死,也不是一有悲傷就想着往逃避.人活着,就要活着,好好的活着,爲活着而活着.

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事,我們都應該勇敢的往面對,只要活着,總有希看,死了,不即是一了百了.

以後,假如心裏有什麼不好的動機,我會告訴自己,連富貴都好好的活着,你還有什麼不能承受的?

活着讀後感 篇6

活着,承載了多少意義、情感和力量呢?是進行時,是生命的持續狀態,是靈魂的永恆追尋。

看完《活着》,想說說關於“活着〞。突然發現很難去說,這樣廣闊卻沉重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語句都顯得蒼白,每一聲嘆息都顯得無力;然而,活着,是進行時,是你我此刻正在經歷的狀態,無從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審判臺前,而從那一天起,我們將活在永恆的國度裏。而活着和永恆,有人只看到了一局部,於是沒有永恆的方向,迷茫地活着;沒有永恆的價值,愚昧地活着;沒有永恆的期待,艱辛地活着。也有人只看到所謂的另一局部,於是沒有現實的`根基,形而上地活着;沒有腳下的道路,漂浮地活着;沒有真理的指引,被動地活着。

可以這樣說,讀餘華的《活着》是一種精神的震撼。當身邊的人一個個遠去,主人公仍然堅強樂觀地活着,儘管這一路太過平庸,這生活如此艱辛,總在埋頭活着,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聽到的一句話“活着,像狗一樣地活着〞。看着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對自己無疑是一種打擊,自己仍舊要好好地活着,無論是爲自己還是爲別人。而我們亦要好好地活着,無論是爲自己還是爲別人。或許,這是讀完這部小說最切實的感觸。

活着讀後感 篇7

我的班助出書了。20xx年的9月與王哥初相識,王哥是我們09級園藝二班的班主任助理,當時葉超任我們班班長,我任我們班團支書,組織班級活動時經常跟王哥在一起。

對王哥的第一印象是清秀帥氣,慢慢了解多了知道王哥籃球打的特別好,文筆特別好。王哥會和我們班男生一起打籃球,會給我們班舉行很走心的班會。一直到王哥畢業那年我們才知道王哥得了鼻咽癌,那次班會王哥已經說不出話了,他把想說的'寫到了黑板上,當時我們很震驚,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再以後王哥畢業了,對王哥的關注就是看他發的狀態和朋友圈。王哥這十年抗癌路,不敢想象他經歷了多少磨難。他一天吃飯就要花上6個小時,每天還要鍛鍊,還要工作,雖然艱難但他一直很堅強的活着。

他書中最後一句寫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送給所有的朋友們。

活着讀後感 篇8

《活着》通過以作者聆聽福貴的表達,平靜描繪了福貴的一生,也反響出福貴那個年代農民的生活狀況。

通讀全書閱讀之後,爲了更好的寫出來,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只看了電視劇《福貴》,電影《活着》的一些片段,和幾篇讀後感,全書雖然在平靜的表達,但是全文給人的感覺就是悲劇,從福貴敗光家產氣死他的父親,到他爲了請醫生而進城卻被當壯丁抓走,因爲貧窮把女兒送人,後來的兒子因獻血被而死亡及後來鳳霞、家珍、二喜、苦根每個親人的離去等,僅剩下福貴和老牛孤獨的'生活,活着的意義也是僅爲活着。

但是換一種想法,福貴敗光了家產,也沒有了龍二的結局,抓去當壯丁,後來回到了家珍身邊,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雖爲貧窮,但有家珍的陪伴和溫馨的家庭,不也是幸福的嗎?活着,幸與不幸,又是如何定義呢?

由於個人的生活經歷有限,《活着》給我的啓示是,無論外界生活如何,都應該樂觀、積極去面對。上帝在關了一扇門的同時,肯定爲你翻開了一扇窗。面對不喜歡的外界環境,要做到既來之,而安之。沉着面對,總會得到收穫的,面對喜歡的外界環境,要保持謙卑之前,不要過於驕傲,我總是認爲好運和壞運是1:1的,如何過於驕傲,會造報應的。

活着讀後感 篇9

餘華的《活着》,早有耳聞,卻一直未有機緣閱讀。直到前不久終於“抽空”讀完了。

開始憤慨福貴的奢靡,厭煩不堪;後面的改觀和他經歷的人生大事,戰爭、文革、兒子去世、女兒、妻子、女婿的相繼離世。

每個階段都像幸福開啓的日子卻好景不長,悄然離去。

餘華老師骨子裏應該是徹徹底底體驗和經歷過那段建國後的'日子,才能把一個窮苦底層人民刻畫的那麼深刻形象,沒有切身的感受無法寫出那種生活和苦難!

我的心底是被觸動的,難以言語的同情悲慼,無法想象第一人稱視角下如果“我”就是福貴,我是不是如他一般的心境,那麼那麼苦的日子,只是想象和閱讀都能感受滿滿的壓抑,如果切身經歷是否能扛住!

活着是什麼?只是活着嗎?或許很多很多人都是那樣的經歷過、承受過,生活不易。

知道福貴一生的苦難,讓我更感恩目前的時代和眼下已有的生活,沒有什麼是作爲人熬不住,受不了的,只要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10

如果讓我去一座孤島上只能帶一本書那我將選擇餘華的《活着》。如餘華說的: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這本書講述了富貴一生悲慘的經歷。青年時富貴風流倜儻,每天吃喝嫖賭,無所不做,他那時的活着是爲了快樂,爲了享受這花花世界。中年時期富貴家道中落窘迫不堪,經常吃不飽穿不暖,但是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那時的活着是爲了家人。老年時期富貴,家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一個老黃牛,但他並沒有失去生的希望,仍舊堅強地活了下去。

我們終此一生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去尋找活着的意義,沒有人去陪着你。但只要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就活不下去了嗎?不,我們可以自己去創造意義,如你靜靜的`去看一本書,在一個安靜的午後在咖啡館喝一杯咖啡去放空你自己,去郊區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或許這些看起來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對我們來說卻能讓我們得要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或許在這個嘈雜的世界,我們每天過着九九六的生活,但是我們要在這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意義所在,這就是《活着》告訴我們的道理。

活着讀後感 篇11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象風一樣飄揚,老人唱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故事中的主人公福貴,這個曾經富家的大少爺,因爲自己的.貪玩和胡鬧,讓自己和家人出現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毀了一家人的幸福,好在自己還算有所覺悟,可是上天並沒有眷顧他,他親手埋葬了所有的親人,最後只剩他自己孤獨的活着....

從這篇小說中我讀出了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和親情的可貴。雖然沒有親身經歷掙工分,沒飯吃的那個年代,但是可以深深體會到從那個年代到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算是很幸運的一代人,沒有社會對我們的壓迫,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總是覺得不能在這樣下去,還是要繼續的努力,再難也要堅持....

“話不要說錯,牀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現在這個社會,其實只要本本分分,腳踏實地,生活會越來越好。活着就是爲了好好生活,而生活就是好好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12

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着》,作爲一個詞語,"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不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爲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的友情,這是最爲感人的的友情,因爲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着》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中國一句成語:千均一發。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我相信,《活着》還講述了眼淚的廣闊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當然,《活着》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我知道,《活着》所講述的遠不止這些。文學就是這樣,它講述了作家意識到的事物,同時也講述了作家所沒有意識到的事物,讀者就是這時候站出來發言的。

活着讀後感 篇13

“人是爲了活着而活着,不是爲了活着的其他事物活着的〞,一開始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不太理解,在聽完康老師和其他小夥伴的分享,還有我看見書本作者自序中寫到“《活着》是講述絕望是不存在的〞我突然有了自己的理解。

正如餘華寫到的,絕望是不存在的——像福貴的一生中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他的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但依然沒有絕了他要活着的希望,當這些生離死別經過時間的沉澱,再回望的時候可能又不是那麼的悲傷了。

就像現階段生活中,你說爲了什麼活着,爲了親情,愛情,友情,金錢,地位……但當這些同樣經過時間的沉澱,你再看的時候,發現好似也就那麼一回事,並沒有至於到要去尋死的.地步的,就覺得活下來就是挺好的。

這就回到了“人不是爲了活着的其他事物活着〞,這些我們看似重要的東西,並沒有成爲牽制我們活着的因素。在經歷世事後,最後還是發現活着最重要。

可是問題在於既然最後還是認爲活着就很好了,那麼堅持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我們是爲了什麼活着呢?都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

活着讀後感 篇14

看到于娟利用最後的時間寫的這些文字,心酸,心痛,遺憾,多種悲傷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她的父母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楚,她的愛人要承受失去愛人的痛苦,最可憐的是她的孩子,在如此小的時候就要見不到親愛的媽媽。

如此年輕的生命,如此鮮活的存在,如此有才華的人兒,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

活着就是王道,就算沒有學歷,沒有車子,沒有房子又咋樣,活着纔是王道。沒有了生命,追求再多的名利成就有何意義。以前看過一篇文章,中國人最不看重的'一個成功就是家庭的和睦與幸福,這的確是現在大部分人的心理。于娟在最後的生命裏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最重要的,其實,活着就是王道。

重視起自己的身體,善待自己,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這些纔是最重要的,不要再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這本就在身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