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讀後感

讀後感2.4W

本書作者Daniel T. Willingham現任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長期研究大腦的學習和記憶機制,並特別關注這一學科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本書是一部以中國小教師爲目標讀者的教學參考書,其目的是幫助教師瞭解人的思考機制並據此更好地制定教學方案。書中的結論有些和我們的經驗或直覺相符,有些反之。但所有論點都是基於作者本人和其他認知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得出,因此值得嚴肅對待。

《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讀後感

作者將全書分爲9章,並在每一章闡述了一個明確的認知相關的結論。這些結論中,個人認爲最重要的,應該是以下三個:

一、人類不善於思考。

別誤會,如果橫向比較,人類肯定是最善於思考的動物。這裏所說的是,雖然人類擁有所有動物中最大的大腦,但其中大部分並不是用來思考的。在漫長的大腦進化史(上億年)中,大腦進化出理性能力的歷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點(幾十萬年?)。比起進行邏輯的、理性的思維,人類更擅長處理感官信號的刺激。所以,這解釋了爲什麼學生都不喜歡上學,因爲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而學習和思考天生就是困難的、讓人痛苦的事情。其實人們反倒應該奇怪,爲什麼人類會進化出思考的能力,而在很多情況下還願意去思考。根據作者的斷言,思考的驅動因素主要是好奇心,而思考解答問題所獲得的成就感,也能夠補償我們在思考時感到的痛苦。

推論:學習目標應該經過努力能夠達到。萊布尼茲26歲時還是一名從事外交工作的法學家,他走上發明微積分之路起因於一位數學家朋友給他出了一道題,讓他計算(1+1/3+1/6+1/10+1/15+1/21+1/28+......)。萊布尼茲以一個門外漢的直覺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如果這題太難或太容易了,恐怕都不會燃起他對數學的熊熊熱情。

二、想避免思考的痛苦,就必須進行更多的思考。

痛苦畢竟非我所願,如何才能儘量避免思考的痛苦、享受思考的成果呢?這得先從思考的機制說起。作者將與思考相關的要素區分爲外部環境、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三部分。人們思考時主要使用工作記憶從外部環境和長期記憶中獲取信息,再進行加工處理。一般人工作記憶的容量都非常有限,也很難擴容。比如,終其一生,多數人都會覺得心算2位數乘法(34*76什麼的)是件很吃力的'事情。與之不同的是,長期記憶可以大幅擴容。比如,剛開始學加法的孩子只能掰着手指頭數,因爲他的長期記憶裏沒有與此有關的信息。但絕大多數成人都可以隨口說出個位 數加減法的答案,因爲他們已經通過多次的練習把相關答案刻入長期記憶裏了。多次進入工作記憶的思考過程會進入長期記憶、被當作一個整體而加以接納。這樣,以後出現類似的問題時,人腦將直接調取結果而不再重複思考過程。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節省有限的工作記憶空間。進入長期記憶的不但有知識點也有內在規律,在處理那些未曾記憶的新問題,長期記憶裏存有相關經驗的人可以很容易地透過一些表面現象發現內在規律,這也是思考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一言以蔽之,從說話、算術、開車、打字這些普通技能,到寫作、演奏、體操、科學研究等等精深的領域,提高水平的訣竅都是一個:熟能生巧。

推論:大量反覆的練習是學習必經之路,再無捷徑。當然練習也有一些技巧。比如高強度的連續學習效果並不很好,如果將同樣的學習時間分散到更長的時間段中,在初次學習以後,隔幾天複習一下,記憶會更加深刻。

三、聰明不僅是天生的,更是後天努力得來的。

一般而言,大家都知道智力水平由先天(基因)和後天(教育、營養和環境)兩方面的因素組成。稍早的時候,研究結果傾向於認爲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後天因素是次要的。但近期的研究越發顯示出後天因素的重要性。或許比較合適的說法是,基因會影響初始狀態下的智力發展方向,但到底發展到何種程度,更多依賴於後天因素。書中列出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專業鋼琴演奏家的平均練琴時間,比普通鋼琴教師要多出50%;而一流和二流演奏家的練琴時間則相差無幾。換言之,天才一定是勤奮的,而勤奮雖然不一定能造就天才,但至少也能造就人才。

推論:夸人聰明只會讓人變笨。這是因爲,傳統上我們習慣於把智商看成是先天決定的,因此認爲聰明與否是固定不變的,被誇獎聰明的人會傾向於表現得聰明,因此往往害怕失敗,迴避挑戰。而恰恰是可能失敗的挑戰才能讓我們思考,也因而有可能讓我們把更多的東西加入長期記憶。因此,作者建議把誇獎聰明改爲誇獎努力。無論對原本做得好還是不好的人,誇他努力都會鼓勵他做得更好。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所以看了這本書。看完以後發現,對自己也很有幫助。是爲記。

補充:是因材施教,不是因才施教。

人在認知方面的差異可以定義成成兩種:認知能力的差異和認知風格的差異。認知能力差異決定了人的學習效率,認知風格的差異則說的是,人們可能偏好不同的認知或學習方式,比如有的人喜歡聽,有的人喜歡看。能力和風格的區別是,能力有高下之分而風格沒有。有大量科學家曾試圖識別出人的認知風格,並根據這種風格施教,希望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但他們幾乎一無所獲。相反地,某些研究發現,如果是根據所教的內容而不是被教的學生來選擇特定的認知手段,會有較好的效果。比如,學語言總要聽,學繪畫總要看,學幾何總要推理,學詩歌總要感悟。所以,教不同學生雖然應該設定不同的目標,但卻不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