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2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後感範文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後感1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本書,看完後讓我受益匪淺。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我想這個問題也困擾了莘莘學子與家長許久,而覃彪喜用這本書完美的解答了我們心中的疑問。覃彪喜,一名25歲的董事長。

他在書中從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及一個大學畢業不久的過來人的角度給當代大學生提出了18條忠告。對於每一個即將步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大家開始難免會感到些許迷惘。因爲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已被實現,所以驟然失去航標的我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而作者給我們的這18條忠告,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大學、爲什麼要讀大學、怎樣讀大學。在這個等待進入大學的漫長暑假,此書多多少少爲我減少了幾分焦急。書中作者的很多觀點打破了我們一直以來傳統的思維模式,可能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卻異常直白實用。例如作者談到逃課的問題,他並沒有一味地信奉那些所謂的金科玉律,而是大膽地提出“不逃課的學生不是好學生”的言論。逃課沒有錯,但是不要逃錯課,需先正確地判斷這一門課程是否真的有價值,要做到“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

對敢於提出此觀點的覃彪喜先生,我甚爲佩服。再譬如現今被炒得火熱的考研問題,隨着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膨脹,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盲目跟風,以致於形成了現下的“考研熱”。然而覃彪喜先生告訴我們,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學歷高並不代表能力強。而且還巧妙地將考研比喻成“痛苦的安樂死”。確實,隨波逐流的結局不一定都是好結局,我們要根據自身情況審慎選擇。作者還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且其中大部分均取材於作者身邊現實的生活。這些遠比任何一個權威的案例都更爲生動而真實,富有說服力。《讀大學究竟讀什麼》真的讓我獲益良多,它教會了我如何主宰自己的大學生活。通過這本書,首先我明白了“天道酬勤”。要想把曾經輸掉的東西贏回來,就必須把自己比別人少付出的努力補上來。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只有努力纔可能有結果。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麼不努力的理由呢?在此,我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勉勵自己,“路在腳下。好走,走好……”其次,我還認識到“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

誠然,我們的社會正是需要這樣的人。要想在有爭議的觀點中做出取捨,就必須要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過程。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氛圍下,如果缺乏這樣一種思考,你或許永遠都只能在別人的公司打工。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相信沒有人會拒絕當一位領導者。那麼,我們每個人現在就應該開始做出些改變了,不是嗎?此外,書中還有一些觀點讓我記憶猶新。“專業無冷熱,學校無高低”,要記住你只是你自己,沒有哪個用人單位會認爲你代表了你的學校或者你的專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世界上沒有真正一無是處的人,只有“放錯位置的人才”,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有太多的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些都爲迷惑的我指明瞭方向。

對於在大學期間會面對到的一些問題,如戀愛、遊戲等,作者也相應發表了很多實在和有深度的看法,發人深省,值得體味。“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古人誠不欺我。讀一本好書,猶如交一位益友。《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部很有教育意義的經典之作,間接地讓我認識到了一個出色的人,拓寬了我的視野,使我領悟到了讀大學的意義。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後感2

我閱讀了《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本書,其實很久之前就聽過這本書了,但一直沒機會看到,終於藉着這次讀書活動認真地看完了。這本書涵蓋了大學的許多方面,有學業、愛情和思維等等,富有啓發意義的同時具備趣味性。大學裏,難免會感覺到一些迷惘,就像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或者覺得沒什麼動力和激情,大學一旦失去了激情,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就像行屍走肉那樣,《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本書幫助我解開了心中的疑惑,這本書還有一個小標題叫“一名25歲的董事長給大學生的18條忠告”,25歲就做了董事長自有其成功之道,而且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同時也是一個大學畢業不久的過來人身份,結合自己在求學、求職和創業過程中的經歷,來跟我們大學生談論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回想我們走過的十幾年的學習生涯,我們已經被剝奪了多少獨立思考的空間啊?高中教育是填鴨式教育,不管你懂不懂,爲了考高分,老師一味地把知識塞給我們,大學教育是吹水教育,呵呵,也許說得有點言重了,但大學老師講課時真的挺多吹水,所以,我們就要靠自己獨立的思考去獲取知識和技能,在大學裏,多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我沒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大學生所以我要多讀書,讀好書,並將其有效的付諸實踐,不斷的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仕途,商界,學術,大致說來,每個人都註定要走上三條道路中的某一條。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不妨以此作爲思考的出發點。根據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來塑造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從這些話中,不難總結出一個成功的人生應該有及時的定位和深思熟慮的規劃。

要做到這些,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充分地認識自己,這才能根據實際情況爲自己選擇一條合適自己的道路。大學四年裏,要廣泛涉獵,尤其對自己喜歡的領域不斷的研究,這樣纔會在就業時比同專業的有更大的機會。其實我現在對自己的職業也未定好,畢竟是現在來提前想未來的東西,不是輕易就能下決定的,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這是最大的因素,所以我只能做一個近期的規劃,做好今天,做好自己,別人可能會認爲我們資環專業是一個冷門的專業,學得比較廣泛,無一而專,我想說的是,大學除了學專業知識之外,更是學做人,增值自我,提高素質,鍛鍊思維,開拓眼界,完成自我的完美蛻變,待畢業時能勝任工作,哪怕是新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真正寫出了大學的真諦,大學生應該是博學,博覽羣書的,開拓眼界和視野,因此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大學裏的時間比較充裕,能好好利用的話,能看很多本書了。

也許我們高中有時會利用上課偷偷看課外書,大學那麼多空閒時間爲什麼不好好利用來讀書呢?我找不到理由。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後感3

從三月份到今天晚上,我終於把《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本書看完了。我是一名大二學生,這本書顛覆了我很多的思想觀點,讓我可以跳出現實給我們的條條框框並打破常規、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我後悔沒有早點發現這本書,但又慶幸我發現了這本書。這是我們的客戶關係管理老師力薦給我們看的,我剛看沒多久就喜歡上了這本書,還有覃老師的看問題的角度以及很多新穎的觀點,都令我耳目一新。本書很適合在校大學生,大學聯考完後的娃也適合看,會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這是我第一次在簡書上寫東西,可能寫得不好,不喜勿噴。

我就簡單寫一些印象深刻的章節吧。第一章是: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裏面有這麼一個觀點:“大學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確實,大學是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地方,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地方。如果課堂上只是老師一個人的獨唱,學生沒有互相交流的機會,那麼我們就像一臺臺只會簡單接收信息的機器,全然不知道動腦筋。然而我所上的課程很多都是老師一個人講課,沒有什麼讓學生以小組方式討論的時刻,而中國的大學教學模式大多都是這樣。還有一句話:“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這句話強調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大學生需要有這兩種能力,讀大學也是爲了培養這兩種能力,中學是以“信”的態度來學習,而大學則需用“疑”的態度去學習。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這樣一種批判性的眼光來看待任何問題,用哲學的話來說,就是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挑戰權威。作者質疑教學模式、指出老師所犯的錯誤,其實都源於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前總有一種老師說的是對的的感覺,但大學中不免有很多老師在浪費時間、誤人子弟,比如他們準備的課件是按照課本上做的.然後上課直接念課件,根本學不到什麼,枯燥無味的同時還浪費了我們寶貴的時間。然而我們即使如此也不得不呆坐在教室裏,因爲有點名制度,用點名來留住學生實在是蒼白無力,就好比留住一個不愛你的人,留得住人留不住心,把學生留下來,但他們也不會聽老師的課,心也不在這裏,還不準學生做其他,要是我我會覺得很失敗。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應用到任何地方,可大可小,以前認爲既然是教材,那上面的觀點應該都是正確的。但現在一些教材有漏洞,若我們沒察覺,吃虧的是我們自己,所以要鍛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敢於質疑,用懷疑的眼光看問題,並且求證。並且這一能力會對我們產生深遠影響,正是因爲質疑,纔會有改進,纔會有進步,歷史的車輪纔會不斷滾動。

還有本書提到了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凌晨兩點依舊燈火通明。餐廳裏、圖書館裏、教室裏很多學生都在看書,在哈佛,學生壓力是很大的,隨處都可以看到倒頭就睡的人,然而人們並不覺得奇怪,這似乎是一種平常不過的現象。在哈佛學習的一個北大女生說:“我在這裏一個星期的閱讀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閱讀量。哈佛作業量很大,課後要花很多時間看書,預習案例。每堂課都需要提前做好大量準備,才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否則你是根本融不進課堂教學的。”中國的學生一旦上了大學,便整個人都放鬆下來,而在美國,隨着年齡的增長一點點加重學習任務,到了大學是最苦的,中國大學生放鬆的四年大學時光,恰好是美國大學生積蓄能量的黃金四年,中國大學生與美國大學生的差距慢慢就出來了。所以就算上了大學,我們也不能懈怠,大學是自由的地方,也是積累的重要時機,我們要利用好這幾年,爲我們的未來增加籌碼!

還有關於學校方面,真正的精英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高收入不是取決於是否上名牌大學,而是取決於個人能力。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AlanKrueger等人研究了同樣能力的人上不同學校的結果,他們發現,能力強的學生無論選擇錄取嚴格的名牌大學還是錄取寬鬆的一般大學,畢業10年後收入差別並不大。耶魯等名校畢業的大學生收入高,不是因爲他們上了名牌大學,而是因爲他們的能力本來就高。不是名牌大學使得這些學生能力變強,而是這些人本來就有很強的能力才得以上名牌大學。所以如果你是就讀於名牌大學之外的大學,也不用怕,是金子的你總會發光。一個原本就有能力的人若沒考上名牌大學,他只要不斷努力讓能力得以鍛鍊,畢業後照樣成功;如果一個高分低能的人考進了名牌大學然而不思進取或者說依舊高分低能,沒有去鍛鍊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名牌大學畢業,也很難獲得成功。

以上的都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小部分,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用批判性思維來對待每件事情,有意識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增加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膽識,活躍自己的思維,更好地過好大學生活並且相信它將對我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