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推薦】《圍城》讀後感

讀後感2.7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圍城》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圍城》讀後感

《圍城》讀後感1

在錢先生的諸多成就中,小說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但近年來,關於他的衆多著述,讀者耳熟能詳的恐怕只有《圍城》了。事實上,早在《圍城》出版之前,錢鍾書便以博學和才氣聞名,而小說的出版,不過是再一次證實了這位天才的能耐。《圍城》的創作對錢鍾書而言是個漫長而充滿趣味的過程,這些在後來錢夫人爲他寫的序裏面,有着詳實的描述。他似乎有意顯擺自己駕馭題材和語言的能力,雖然小說沒有別的小說那樣曲折離奇或感人至深的故事線索,卻頻頻於瑣碎中見奇,妙語連珠,以至於他那句“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甚至超越了小說本身,在後世人的眼裏成了至理的名言!

《圍城》在出版之後,被譽爲諷刺當時知識分子的“新儒林外史”,事實上,在那個年代裏,作家們忙於改造國人,爭當人民的思想家,錢鍾書對於故事和文字的趣味,本身就是對時代的一種諷刺。總之,無論是就小說本身還是對文字的玩味,《圍城》都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圍城》讀後感2

《圍城》中,方鴻漸作爲錢鍾書筆下的一號男主角,自然是佔據了很大的筆墨。錢鍾書寫這本書花了大量的時間,裏面的語言犀利刻薄,特別是各種比喻,對人性的諷刺可謂是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其實,志大才疏,懦弱,愛面子,不通人情世故,自認爲聰明卻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這些都可以用在他身上。要說他真實得可愛,卻也不然,有時也是虛僞的。然而,在作品裏,是一個女性“千方百計想要嫁”的人。可能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而正好愛他棵青菜的人都集中在那裏了。據說方鴻漸身上有錢鍾書自己的影子,呵呵,這就不好說了。

我想,他在現實生活中是怎樣一個人呢?也像寫作一樣刻薄嗎?一般不會這樣表現吧。聽說過一個小故事,經常有人向他借錢,他總是借給別人所要求的一半,而不要求別人歸還。我向來認爲,刻薄的人是可以裝成厚道的,而厚道的人是無法刻薄的。從他的書來看,這種刻薄是他的本性,而不是爲了寫書而刻意這樣做的。而他對借貸者的這種做法,也是刻薄的天性被掩蓋在厚道的外衣下的表現。但是,好的.作品是需要這種刻薄的。都像溫吞水一樣,那就沒意思了。

看到他們一行人開始去往三閭大學的旅程,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給讀者的感覺是物質食糧的誘惑超過了精神食糧。非常值得一看!

《圍城》讀後感3

在書中,“待人接物高貴人,起心動念噁心人”,這是很大的諷刺吧。後面他們結婚以後的情節故事,將夫妻倆的“勾心鬥角”表現的很突出,我感覺很難受,一對結了婚的夫妻,何以非至此,想到小時候我的父母也經常如此這般,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我就想,他們爲什麼都不能更加的.理解彼此,關愛彼此,都做一個寬容的,包容的人,這不就更好嗎?現實總是殘酷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大部分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所以是關鍵在個人吧,關鍵在自己願不願意看到自己的“醜惡嘴臉”。

文章的結尾我個人感覺還可以寫下去的,有些戛然而止的感覺,作者就是想給讀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吧,我是蠻希望故事會有個好結局。在走到某種境地之後,他們都幡然醒悟,其實自己都可以做一個更好的人;不僅僅是書中人物,也更是現實中人。

有的書讀了,不用思考什麼,就權當是娛樂消遣;有的書讀了,確實得思考些什麼,當我看着書中人物的生活,我也會想到我的生活,當我爲書中的人物感到悲哀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我的現實生活能不能少些悲哀,多些快樂。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從書中,我不僅僅領略了大家的文筆,更讓我從中體會到了關於人性的更深層次的感悟。

“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推薦大家去閱讀這本經典小說——《圍城》。在書中,能夠使自己追尋更高境界。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共同體會書的博大,體會文的樂趣!

《圍城》讀後感4

《圍城》我是先看電視劇,後來有斷斷續續讀丁些片段(這本書情節連續性不強,確實可以跳着讀),最近才—口氣從頭到尾將整本書讀完。讀完以後,對這本書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 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讀完《圍城》,我發現,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學習與娛樂、發展與落後、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切人和事因爲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醜也會被同化爲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從主人公精彩而又獨特的故事前後,我看到了作者所表達的人性和表現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動傳神的描述。筆者認爲,這些精髓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意會、去感悟。

《圍城》讀後感5

隨着故事情節的`推後,唐曉芙在沒有打算和方鴻漸戀愛時卻愛上了他。尤其是到了這裏:

“……唐小姐抱歉過信表姐,氣憤時說話太決絕,又擔憂鴻漸失神落魄,別給汽車電車撞了。看了幾次表,過一個鐘頭,打電話到周家問,鴻漸還沒回去,她驚惶得愈想愈怕。吃過晚飯,雨早止了,她不願意家裏人聽見,溜出門到鄰近糖果店借打電話,心亂性急,第一次打錯了,第二次打過了只聽對面鈴響,好久沒人來接。周經理一家三口都出門應酬去了,鴻漸在小咖啡館裏呆坐到這時候纔回家,一進門用人便說蘇小姐來過電話,他火氣直冒,倒從麻木裏甦醒過來,他正換乾衣服,電話鈴響,置之不理,用人跑上來接,一聽便說:”方少爺,蘇小姐電話。“鴻漸襪子沒穿好,赤了左腳,跳出房門,拿起話筒,不管用聽見不聽見,厲聲——只可惜他淋雨受了涼,已開始塞鼻傷風,嗓子沒有勁——說:”咱們已經斷了,斷了!聽見沒有?一次兩次來電話幹嗎?好不要臉!你搗得好鬼!我瞧你一輩子嫁不了人——“忽然發現對方早掛斷了,險的要再打電話給蘇小姐,逼她聽完自己的臭罵。那女用人在樓梯轉角聽得有趣,趕到廚房裏去報告。唐小姐聽到”好不要臉“,忙掛上聽筒,人都發暈,好容易制住眼淚,回家。”

每次看到這裏我都會爲方扼腕嘆息。

《圍城》讀後感6

在讀《圍城》之前,我以爲這是一部講述婚姻悲劇的小說,旨在告誡人們,婚姻似圍城,請繞行。甚至,有讀者評論拿此書充當逼婚聖旨的免死金牌。

當我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審視方與孫的各種爭吵時。我發現,婚姻就是一碗湯,兩個人把握好火候,就可以一起品嚐這味道鮮美的湯;反之,只剩下嚼不爛的肉渣滓。

每個人都在心裏給自己建造了一座圍城,不管你是否結婚。找對了人,那個他/她幫你打開那種城;找錯了人,那個他/她替你加固這座城。

所以,我覺得,圍城不是婚後建立的`,而是每個人在遇到那個人之前就有了一座城,只是總有一個人願意打開自己的城門,棄城而去你的城。

所以,結婚並沒有那麼恐怖好嗎?!我們因爲這部小說,纔有機會站在上帝視角,去觀察和傾聽那對爭吵的夫妻。不是讓我們去看婚姻的可怕,而是讓我替他們反省和思考。其實,彼此多一點包容和理解,我們共築的愛城裏會陽光明媚,繁花似錦。

最後,希望所有已婚朋友能夠婚姻美滿幸福;那些到了晚婚晚育年齡的朋友們,不要害怕,期待你們最終找到正確的那個人,善待他/她!

《圍城》讀後感7

作者把瑣碎的經歷和見識巧妙地拼織在一起,渾然天成。全書語言幽默暢快,精妙而詼諧;比喻紛至沓來,新奇而玄妙;諷刺淋漓盡致,辛辣而刺骨,可謂登峯造極。

《圍城》裏提到的主要人物,都遇到過自己理想的戀愛對象。除方鴻漸與唐曉芙是互相吸引外,其他都是單相思。結果,他們不是步入自己的城堡,便是邁進別人的城堡。

《圍城》從社會、文化、人生、命運等多個層面,對國政時弊,經濟民生,思想生活,文化教育等諸領域的衆生萬象進行批評和諷刺。

《圍城》包含着深邃的`思想意蘊。書裏探究的問題,對整個現代文明的危機和現代人生的困境,都具有普遍意義和價值。

世間稀有唐曉芙,卻盛產孫柔嘉。方鴻漸是一面神奇的鏡子,讀者多少都能看到自己的一點影子。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困境,並非一條死衚衕。令人企羨的婚姻和事業,可能都經歷過磨合的陣痛。愛情可以締造美滿的婚姻,婚姻卻未必需要偉大的愛情。

衝破世俗的藩籬,撥開虛僞的浮雲。

《圍城》讀後感8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

確實,我們的生活中“圍城”隨處可見。不僅僅是戀愛婚姻、工作事業,還有學習生活、交友處世,無一不有一個“城”把我們“圍”着。

作者用幽默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醜惡、虛榮。如:“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了,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着酡紅”、“孫太太眼睛紅腫,眼眶似乎飽和着眼淚,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麼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蘇小姐雙頰塗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暈出紅來,像紙上沁的油漬,頃刻布到滿臉,靦腆得迷人”。又如:“我們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親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見過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懷念一個人。我們一生對於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過,想到而已”、“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衆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圍城》讀後感9

《圍城》作爲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文中的睿智的語言自然是吸引廣大讀者的主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圍城》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圍城的概念讓我們去思考,即圍城將人分成兩類,一類在圍城裏面,一類在圍城外邊,而生活在圍城內外的人都互相羨慕對方的生活,在《圍城》中是通過方鴻漸的婚姻來闡述和剖析這個觀點的。

文中的主人公方鴻漸從留學歸國開始桃花運似乎就特別多,從“局部的真理”的鮑小姐,到渾身透着冰淇淋作風的蘇文紈,在到幾乎完美的唐曉芙,而在痛着三個不同的女性人物身上的發生的愛情故事都給方鴻漸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幸福感。這些似乎都在給方鴻漸一些暗示,暗示他所追求的婚姻必然會幸福美滿,或許不會再差了。

但在方鴻漸同唐曉芙分手後,方鴻漸的感情就跌倒了谷底,直到他和孫柔嘉訂婚,這一切對於方鴻漸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沒有半點激。方鴻漸婚後,發現一切都變了,孫柔嘉不在嫋嫋婷婷,而是極有主見;他和自己的.家庭不在親密無間,似乎疏遠了很多。他發現他要的不是這種生活,於是他對孫柔嘉說:戀愛和結婚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惡人......

就像姚明說的:你羨慕我的有錢,我羨慕你的清閒,兩者永遠不能歸於平衡。

所以我們要做的其實就簡單了,我們過我們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生活,從我們的生活中發現樂趣,我們自己製造笑聲。

《圍城》讀後感10

就在剛纔,才把錢鍾書的《圍城》看完。想想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好好的看完一本書了,突然很有成就感。這也是我上大學以來,看的第一本除漫畫以外,看了好多頁都不想放下的書了吧。

錢老真的是無處不調侃,調侃到了極致,不只是人物,甚至連桌子椅子都不放過。每個比喻都形象得很,而且恰到好處。調侃還不至於諷刺挖苦,調侃過後的.得意像惡作劇得逞的小孩。哈哈,我喜歡。

人物性格語言都很有特色,吵個架都摻英語的。錢老和楊絳先生的感情不錯的,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把各種家庭鬥爭寫的這麼深入人心。楊絳也算是圍城的第一讀者了,每看錢鍾書寫的圍城的稿子(未成書之前)都會笑的,當然錢老也笑,多和諧。

本來這麼深刻的內涵讓我一講就純屬娛樂了,嗯,這樣不好。人生不也就是那樣麼,住在城裏的想出去,在城外的想進來,還互相羨慕着,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錢老的幽默還是挺犀利的,抓得住靈魂的東西,人物塑造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不得不說,人是糾結的矛盾體。

有時間打算再看一遍,光錢老的語言就夠我品味的了。調侃,不只是一個技術,也是一們藝術呦。

《圍城》讀後感11

錢老先生的圍城早就有所耳聞 不過一直沒有拜讀 前段時間拾起這本書 發現其越來越有意思? 方鴻漸對待愛情的態度感覺就像我自己 畏畏縮縮的? 面對面對職場的他 又做不到面面俱到 對於這個正處於大學圍城中的我更是一種提示 而後來他和孫柔嘉的結合 以後的婚姻也不怎麼“太平”一切的爭吵更多的是來自於暫且稱之爲方鴻漸的幼稚吧? 而更多的幼稚更是來自於他的不思進取一切都保持着不以爲然的樣子 雖然說到國外而且也沒有學習國外的技術以及思想? 反而帶回了壞的舉止? 他的一生都在進城和出城之間徘徊 這無不是一種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然後跳進去的行爲 但是方鴻漸身上的有些點還是能在自己的身上而對應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咋說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愛情 真的是令人羨慕 人這一輩子和自己懂自己的人相處是最美好的了? 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 在懂得人眼裏 無論你做什麼都是最好的 我承認兩位的愛情我實在是太羨慕了? 不知道我的那位麼時候回來

現在的我可能對這本書的理解尚淺 不過我以後會再次讀的 希望再次讀的時候能有比現在更深的感受

《圍城》讀後感12

心好累,好累,好累??希望諸君步入婚姻以前,好好了解一下彼此,不適合就不要勉強在一起了。一地雞毛的日子,還不如佛系少女的悲觀人生觀過的灑脫。

每個女子都不想伸出自己的刺通過刺痛別人來保護自己,設若真的`露出刺,也許是被迫的。我喜歡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即使經歷了雞飛狗跳的日子,她幸運地找到了範柳原。我喜歡白玫瑰與紅玫瑰裏的嬌蕊,愛過痛過,最終也能在平淡的日子中找到那個讓自己心安的普通人……可是,張兆和呢?沈從文的情話那麼美,一地雞毛的日子,找不到曾經的美,她再也不是他正當好年齡愛過的人的時候,面對他的背叛,她該怎麼辦?仍然一個人帶着孩子異地生活。

對待婚姻,我是悲觀的,恐懼,,,即使從前對soulmate嗤之以鼻,現在倒能理解爲什麼那麼多人追尋它[微笑]我也渴望除了soulmate以外,能好好說話,好好過日子,接地氣的好好過日子,不懸空。

男人還是該有寬廣的胸襟和情懷的,女人還是要安靜一點,溫暖一點。我看我的書,你做你的工作,累的時候,彼此會心一笑,溫暖如春。我似貓一樣在你的懷裏撒撒嬌,你被融化了。這樣,多好。

《圍城》讀後感13

讀了《圍城》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了。方鴻漸這個人,在錢鍾書的筆下似乎是一個除了會點舞文弄墨、卻有百般缺點、一無是處的人。他的文憑是買來的,志大才疏、胸無點墨、性格軟弱又好強要面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表現出假裝清高、不通人情世故,有時還很虛僞。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給了我深深的印象。他做事小心、對愛情執着,有時候往往透着一些可愛。

在學業上,出國留學的他居然沒有取得文憑,他居然花錢買張假的,這裏就體現出他的`可愛來。既然作假,國內又很難被查出,自己卻還是擔驚受怕,怕被發現。好像是一個偷吃了蜂蜜的孩子,怕被母親發現。

在愛情上,方鴻漸也透出他的可愛來。他同時和三個女性交往,既愛這個,又喜歡那個。後來結婚後,居然發出談戀愛無用的感慨。事業上,方鴻漸是不得志的。處處是別人的棋子,可是方鴻漸卻無奈接受,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有放棄,表現出堅持的可愛來。

看《圍城》這本書的過程中,裏面的幽默、諷刺的用語給了我歡樂;看完後,對主人公方鴻漸的悲劇有深深的感慨。

《圍城》讀後感14

一本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的,《圍城》就是那本經得起時間磨礪的好書,它於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印,一九八零年重印,然後到現在,一直受到讀者們的喜愛。《圍城》這本書我也是剛剛讀完不久,但我對這本書的感受特別深。

本書以方鴻漸爲線索,來表現世間百態。人物的描寫十分的精緻,不同的羣體表現出不一樣的爲人處世的方法,很具有諷刺意義。我們都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都活在“圍城”裏,同時又活在“圍城”外。永遠達不到的.是目標,永遠滿足不了的是慾望。我相信我們每一次讀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五年後看它是新的,十年後看它還是新的,一百年後看依然是新的。《圍城》就是如此。

楊絳先生其實早已概括出了《圍城》的精髓: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是啊,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當我們上國小,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都盼望着上大學,因爲上了大學就沒有人逼着我們去做作業了;就沒有人阻止我們幹着幹那了;我們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自己喜歡的異性交往;我們還可以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太多太多的誘惑誘使着我們快點長大。可是當我們真正上了大學,我們才領悟到事實不是這樣的,入學的新鮮感過後,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頹廢了,我們開始上課玩手機,逃課,整天把自己關在宿舍裏打遊戲,宿舍門都不想邁出一步,漸漸地我們迷失了自己。

《圍城》讀後感15

記憶裏《圍城》裏是寫婚姻,只記得那句經典的“婚姻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裏面的人想出來”再讀圍城,寫的竟是人間百態,衆生百相。

錢老的語言是一流的,一本書章節段落很少,像是錢老一口氣寫下來一樣,但絕非平鋪直敘,而是字字珠璣,沒有一字無用,精緻凝練,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書中每一個比喻都如此精準,奇思妙想又恰到好處。諷刺中夾着幽默,犀利辛辣,讓人看着有像吃重慶麻辣火鍋般酣暢淋漓的快感,然而又讓人大笑之餘不乏思考。

圍城中寫人是最妙的.,方鴻漸,趙辛媚,蘇文紈,錢老只是在淡淡地講着故事,而每個人物形象寥寥數語不知不覺中就躍然紙上,深入人心。大千世界,有誰不是方鴻漸,清醒又糊塗地活着,既有夢想又隨波逐流的活着,有誰不曾有過城裏城外的身不由己和筋疲力盡,又有誰不曾有過對愛情的幻想對婚姻的期待卻經歷着現實生活的雞零狗碎。然而我們還是在用心用力地經營着自己的生活,渴望着人生燦爛美好,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付出着艱辛和努力。

年少不懂書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再次拜讀圍城,感嘆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願珍惜擁有的一切。

標籤:讀後感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