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讀後感的作文5篇(必備)

讀後感2.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後感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後感的作文5篇(必備)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寒假期間,我從學校推薦的三本書中選擇了李希貴老師的《爲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來充實自己。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我被封面上的“自由”二字深深吸引,——我們的教育可以自由,那是多麼值得期待的事啊。帶着這個期待,我開始閱讀此書。

起初,當我只讀了幾頁的時候,我就被李老師的真誠與樸實打動了、震撼了。這種感覺引導着我繼續往下讀,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中我享受着、思索着,越發感受到吸引我的不僅僅是書名,更具吸引力的是這本書中所折射出的一位教育改革家的嶄新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育智慧。他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爲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着想。我想能成爲李校長的學生一定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從李校長的教育故事中,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教師去學習與琢磨,那就是“方法總比困難多”。李校長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想我們很多老師也一定遇到過,只是我們通常的做法無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來應該多想想再採取行動,卻從來沒有爲學校、爲孩子真正解決過。

這本書是由多個教育故事組成的,每一個故事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爲這本書並非是一本深奧的教育理論書籍,相反它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他曾經經歷過的教育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熱愛與嚮往,從中他也向讀者傳達了他獨特的感悟與深沉思考。我想一個人真正的能力與魄力可能在重大的時刻或緊要關頭才能表現出來,但它卻是在無關緊要的時刻、在瑣碎的日子裏形成的,因此我們教師應該重視日常平凡的教育生活,着眼於日積月累,多思考、多總結,這樣的`教師生涯、教育生活纔會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其中有一則教育故事名曰“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對我觸動很大,並在此後的教學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大影響與啓發。

有一次課間,我從三樓往二樓正廳走,三樓的正廳恰巧有一羣中學生在用自己的手機播放音樂排練舞蹈。由於舞蹈的動作非常滑稽,所以我駐足觀看了一會兒。就在這時,一個六年級男同學從這羣人身邊飛快跑過,同時將嶄新的手機從地上迅速撿起揣進了上衣的口袋裏。此時此景被我目睹了個正着,當時我的大腦在飛速地運轉,想我是當場抓住他還是裝作沒看見呢?就在我猶豫時,一句平實的言語立刻跳入我的眼前——“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李希貴)我豁然放鬆下來,心中已有對策。但就在我愣神的一刻,那位學生像射出去的箭一般消失在熱鬧的樓道里。最終我費了很大勁在操場找到了他,見他身邊沒人,我便很自然地走過去微笑着和他打招呼,並溫和地對他說:“剛纔不知道哪位學生在三樓撿到了一個手機,失主非常着急,想通過監控錄像看看手機被誰撿去了,送到了哪個辦公室好去認領。”這名學生聽後,頓時臉色煞白,微微顫抖着、小聲對我說:“老師,我撿的,我還沒想好送到體育組還是大隊部呢,現在交給你吧。”我微笑着說:“你真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是咱們同學學習的好榜樣,老師看到你的班主任一定告訴她,她會在全班表揚你的。”但他什麼也沒說,就一溜煙地跑掉了。在我將手機交給失主後不久,突然收到了一條不知名的短信,短信的內容是:“老師,請不要告訴我的班主任,是我錯了,謝謝你沒當場把我抓住,不然我真不知道會是什麼後果。謝謝你給了我一次做好學生的機會,我會像你表揚我那樣,做一個真正的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成爲同學們的學習榜樣。”

是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呢,對孩子多一份寬容,就讓孩子多一份希望。

隨着深讀這本書,我的思緒漸趨明朗。我明白了爲何這麼多年來有的學校學習魏書生、學楊思、學杜朗口,其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草草收場,是因爲那都是從名師那兒學皮毛,借鑑者看到的只是別人的成果、經驗,並沒有過多地關注、體驗教育的過程,感悟名師的內在文化底蘊。

讀着李希貴老師的書,如同與一位智者促膝長談,從我們每天都經歷着的事情娓娓道來,講了許多令我恍然大悟卻又淺顯易懂的道理。細細品位書中的每個經典片段,讓我感觸頗深。作爲教師,我們一路走來,是否也應該多思考一些,多自省一些,讓自己成爲有思想、有個性的教育者。或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早地體驗到教育的成就感,找到作爲教育者的幸福感,纔會有更多機會和學生一起自由呼吸。

閱讀這本書,還讓我清晰地明確了教學的方法、教育的方針、管理的體制,更重要的是讓我再一次端正了人生態度。

在書中,李希貴老師分別以教學、教育、管理這樣三條主線,把源於自己教育實踐中的小故事串聯起來,同時融入自己對教育的獨特體悟與深思。而尊重人、欣賞人、珍愛人的“人本”理念則貫穿三條主線始終。“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的管理藝術、“多一把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的評價觀、“讓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呼吸’”的育人觀等等,這一切都是李希貴老師“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

讀完此書,我不禁也自由呼吸了一回,希望我以後的教育之路也能真正地“自由呼吸”。

最後我想借用李老師的話:“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作爲教師的我們必須善於發現,有一顆敏感的心,而這種敏感來源於我們內心的愛和責任感。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讀完了《從樹上傳來的吆喝聲》,我懂得了:一個人如果沒有憐憫之心。他是良心狗肺或者是心狠手辣的'人,永遠得不到別人的憐憫,我們要多爲他人着想,不思考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多助人爲樂,多爲他人着想!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前天,我讀了一篇使我印象深刻的課文,叫《落花生》。

《落花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家的後園,還有半畝空地,用來種花生,經過了辛苦的勞動,沒過幾個月就豐收了。父親讓我們說一說花生的好處,父親說花生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就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這篇課文讓我們學習到了花生樸實無華,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好品質。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花生一樣擁有美好品質的物品,比如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蠟燭,還有橡皮、粉筆、水彩筆……這些都是擁有美好品質的物品,連沒有生命的物品都有美好品質,那我們人類可不能敗在這些物品上啊。

我們也要像花生一樣,擁有美好品質,比如我們可以幫助其他人、給山區的裏的孩子們捐自己的零花錢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留守兒童溫暖……我們要做一個無私奉獻,樸實無華的人,無論外表是什麼樣子,都可以做一個有落花生品質的人。不要因爲你的外貌,而放棄了你的夢想和品質。

讓我們做一個樸實無華,無私奉獻的21世紀青少年吧,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4月7日那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閱讀了《登山》這篇課文,它給了我很多的啓迪。

《登山》這篇課文主要是講列寧邀請波蘭革命者巴果茨基去山頂看日出。由於出發晚了,他們要想早些看到日出就必須走一條近路,但這條狹窄的小路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路寬只能容一隻腳,非常危險。稍不留神就會跌進深淵。但是列寧憑着自己堅強的意志兩次都順利走了過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被害怕所壓倒,應該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並且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鍛鍊自己的意志。我想:一個人做事不應該有畏難情緒,幹什麼事都得有自信心,不然是永遠幹不好的。

有一句諺語說,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屈服。讀完這篇文章後,我非常的敬佩列寧這種不怕困難、不退縮的精神。再把列寧和生活中的'我作比較,我發現我和列寧之間的差距還很大。比如,遇到一點點小事就退縮了,真是不應該。以後,我也要向列寧學習,學習列寧這種不被困難所壓倒的精神,做一個有用的人。

我永遠不會忘記列寧所講的一句話:“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被害怕所壓倒,我們得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鍛鍊自己的意志。”它一定會成爲我成功之路照亮我未來之路的指明燈。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上星期,我讀了一本名爲《愛的教育》的書,它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安利柯的成長故事,記錄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是《千里尋母記》。故事中的主人公馬爾可爲了尋找母親,跋山涉水、歷經千險,受盡了種種苦難與羞辱,他仍然堅持着,終於找到了母親,並且,他用孝心感動了上天,讓病重的`母親得救了!

看完這篇故事,我感觸萬分。與馬爾可相比,我實在太差了。父母下班回家,我從未在門口迎接過,沒有爲父母拿過鞋、倒過茶;平時更是很少幫助父母做事,當他們有事吩咐我時,我就很不情願,總是磨蹭半天,有時甚至裝作沒聽見;父母跟我說話時,我每次都敷衍了事地回答:“嗯”、“哦”等等。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慚愧:父母辛辛苦苦把我養大,無微不至地照料着我的生活,耐心地教我做人做事,從未曾流露過不耐煩的態度;而且父母總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凡事都是先想着我,所做的一切也全都是爲我好。可是,我居然連一點兒小事都未曾爲父母做過,細想起來,真是對不起父母啊!

讀完這篇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百善孝爲先,每個人應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謝父母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感謝父母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家;感謝父母日夜爲我們操勞......今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把父母給予我的愛加倍地償還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