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元宵節調查報告

元宵節1.4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調查報告

元宵節調查報告1

調查人:黃銘、賴宣琪、饒琳嘉、孫藝冰

調查目的:爲了更好地瞭解潮州城鄉春節及元宵節的習俗,豐富我們的寒假生活,鍛鍊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爲此,我們決定對這一課題進行調查。

調查地點:潮州市牌坊街

調查對象:牌坊街的街坊鄰居、路人

調查時間:2XXX年1月31日 星期二

調查方式:我們幾位同學是以對牌坊街的街坊鄰居、路人進行個別詢問的方式來進行了解。

調查過程:我們分爲兩組,每組兩人,每組負責牌坊街的一段,對牌坊街的街坊鄰居、路人進行個別詢問,根據被詢問人的身份,來確定詢問的問題,例如:在賣春聯的店鋪裏,我們詢問店主“人們一般在什麼時候貼春聯?”“春聯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在調查過程中,人們的態度各所不同,有的人積極配合我們的調查,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一一講給我們聽;有的人的態度很不好,不回答我們的問題,給我們的調查增加了難度。

調查結果:通過調查,我們瞭解了潮州城鄉春節及元宵節的習俗。

春節的習俗主要有:

貼春聯,一般是在臘月二十四“神上天”的時候或者在除夕那天,春聯的內容根據人們的喜好,有的是關於花草樹木,有的是關於“福”、“財”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人們盼望新年新氣象,圖個好兆頭的願望;

祭拜祖先,貢品主要有:雞、鴨、鵝、魚、豬肉、水果、茶葉、酒、白果、粉絲等等;

吃年夜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寓意着團團圓圓,吃魚寓意着年年有餘(魚),吃芹菜、蒜,寓意着有錢藏;

放煙花爆竹,營造一個熱鬧的氛圍;

迎老爺,每個村莊都會按慣例舉辦遊神,各村落的迎老爺活動都會延續到二月。節日當天,各家各戶都會擺上香案,在香案上放小一點的香燭,擺上祭品,一般都是豬、雞、魚之類的,再擺上用甜糯米做的糕、壽桃之類的面製品。隨後還要集中起來擺上一個代表該羣體的香案,擺上供品和大量的糕點、水果。點上三根大概兩米的貢香,同時還要擺上一個總的祭壇,祭壇上的'供品也是非常豐盛的。在舉行儀式的大宮殿入口處,還要供奉整頭豬、牛、羊,還有用甜糯米糕做的一些壽桃,擺成一座小山的樣子層層疊放着;

拜年,每家每戶都會準備大桔和一些橄欖,寓意着大吉大利。人們會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會分發壓歲錢給晚輩;

7.初七吃“七樣羹”,“七樣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春)發(蒜)大財(大菜),久(韭)合(厚合)各人(芥藍)”。

元宵節的習俗主要有:

吃甘蔗,寓意着新年不蛀牙;

吃團圓飯,寓意着一家人團團圓圓;

迎花燈,小孩子會請長輩或自己製作一個可愛的花燈,等到元宵節晚上,孩子們就會三五成羣地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的花燈,有:蘿蔔燈、桔子燈、紙花燈等等。

調查體會:通過這次調查,我們鍛鍊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膽量,知道了在調查的時候要有禮貌,熱情大方,不能猶豫不決,這樣才能成功。瞭解了潮州城鄉春節及元宵節的習俗,明白了我們應該將這些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元宵節調查報告2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1月1日稱爲元旦,把農曆的1月1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這也成爲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

一、調查內容:

春節活動以及節前節後的其它節日、活動

二、調查時間:

xx年1月13日—2月10日

三、調查方式:

先通過網絡或老年人之口對春節習俗做一統計,然後根據各地的不同,留意當地的這些春節習俗、活動,對這些活動親身體驗,在活動中和老年人交流,瞭解這些活動,並在活動中注意觀察,瞭解這些活動在當今時代的特色以及和過去的不同,然後寫出小區域春節習俗調查報告,最後彙總。

四、調查結果:

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對河南部分地區的春節習俗、特色活動進行了親身體驗,並在活動中對傳統的春節文化得到了深刻的體會,並以一個炎黃子孫而自豪、驕傲。

(1)節前節後的其它節日、活動:

①: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竈):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爲“祭竈節”,人們爲了讓竈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竈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爲竈王爺餞行。 。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竈送神活動。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竈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祭竈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竈時,祭竈人跪在竈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竈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爲雞,而稱爲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竈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竈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祭竈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爲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

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並非粘竈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竈君奶奶的嘴。祭竈這天除吃竈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竈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因此部分地區又稱過小年。人們把祭竈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竈火燒,便會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②:臘月二十四(部分地區在臘月二十五)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③:臘月二十五—臘月二十九置辦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對聯年畫等,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④:正月七年級近鄰等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⑤:正月八年級回孃家正月八年級回孃家這是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這天,女兒、女婿和外孫、外孫女等要到姥姥家拜年

⑥:正月九年級—正月十五拜年這段時間,親朋好友互相到對方家中拜年,送去新春的祝福,互相贈送禮品,在一起聚聚、吃飯、喝酒、話家常。

⑦: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大多親人聚在一起晚上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各地有燈會、焰火晚會,在古代還有猜燈謎的習俗,現在大多被焰火晚會所取代。

⑧:正月十六小七年級大多數人過完年和家人團聚完之後選擇在今天出行,正式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2)大年三十(除夕)

①:貼年畫(貼春聯、請門神)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有些地區還流行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②:放鞭炮: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認爲鞭炮能驅邪、祛除疾病,保佑家中的安寧,讓家中平平安安。

③:吃年夜飯、守歲接年: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通過調查發現過春節的習俗不同民族、姓氏、不同地區而不相同,在我省漢族、回族、滿族和部分其他民族過春節的習俗都不盡相同;不同的姓氏以及地望,過春節的時間及程序也不相同,如有些在中午過年,有些在晚上過年;在我省南北各地市因爲飲食習慣及其他因素春節期間的飲食風格以及各項節日活動也不盡一樣,如我省南部的一些地區過年盛行吃年糕等米制品,而在北方多吃餃子等麪食。

除一些小的差異之外,我國春節各地的習俗大部分還是一致的,由於千百年以來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春節文化,而在這個大背景下又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節文化,這也爲當代社會的春節特色旅遊擴展了市場,這些春節文化在除舊迎新中成爲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在當前經濟危機大潮中成爲我國經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與增長契機。

五、調查意義: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對中華傳統節日作了進一步系統深入的認識,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知識,培養了我們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以前雖然是每年都過春節,但除了玩之外很少對這些春節文化做一瞭解,這次調查,讓我們在親身體驗春節的快樂、幸福中去尋找春節的深入內涵,也去了解一些即將消失的春節文化以及伴隨着春節文化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藉此將春節文化發揚光大,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成爲我們的寶貴財富。

元宵節調查報告3

一、調查背景: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

二、調查目的:

探究春節習俗,瞭解人們是如何度過春節的。

三、調查內容:

1、貼春聯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2、年夜飯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團年飯。當然,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裏吃,也可以在長輩家裏吃。對於團年飯的菜式和菜數都是有很嚴格的規矩的。在我們家。每年的團年飯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菜。魚象徵年年有餘,而雞又是廣東人最喜歡的食物。它們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呢!

3、放鞭炮:

每到春節,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

此起彼伏,爲沸騰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異彩,百花爭豔,爲佳節譜成了快樂篇章。

放鞭炮賀新春,在我國有兩千多年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說起爆竹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說。《神異經》上說:西方山中有焉,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驚憚,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爲之。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說明當初人們燃竹而爆,是爲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據說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到除夕,人們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春節放鞭炮,作爲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引起火災,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隨着社會和人們的文明進步,對春節放鞭炮這種習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視。以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

現未解除。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着"辭舊歲,迎新春"。對於迎接新春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守歲"這麼說吧,"守歲"其實就是指從大年30到七年級期間不睡覺。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這是玩的最好時間。當然這也不是盡然的,有些老當益壯的老年人也會和着年輕人們一起鬧新年呢!春節放鞭炮,作爲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引起火災,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隨着社會和人們的文明進步,對春節放鞭炮這種習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視。以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現未解除。

4、應節活動

七年級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八年級、九年級日鄉鎮會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如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羣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元宵節調查報告4

民俗是一種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它是一定的族團和羣體在長時間的生活實踐進程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爲模式和思惟模式。風俗之端,始於致微,博之無物,察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與人相接,人與人相續,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舉國之人習以爲然。①民俗就是在這類社會羣體場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續的進程中構成的。雖然說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條件、社會歷史條件、一定心理狀態的產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會歷史條件、思想形態,又會構成不同的民俗。即便在同一文化區內,如客家文化區內,也會構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譽爲客家文化的精華;客家圍龍屋也被贊爲客家獨佔的偉大建築。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以外,還有一種不爲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燈風俗。客家上燈風俗流傳的族羣、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爲中心,以燈的情勢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

一、客家上燈風俗

1.客家上燈簡介

上燈(上讀爽、賞,是掛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喪,所以客家人爲避諱,上燈又稱升燈,是客家民間風俗。每一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 。上燈的日期最早爲正月初九,最遲爲正月十九,但多爲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爲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上燈時要辦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求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圓、祝願。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素以興寧爲最盛,其禮節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化,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熱燈(是上燈進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熱燈節) 。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慶賀之氣氛。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緣由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爲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必須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廳舉行。老屋,又稱祖祠,是上燈活動的場所。老屋即祠堂,當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依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繕過的。老屋的設計很簡單,呈長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門,從大門進是一個15平方米左右的廳堂,俗稱下堂,從下堂進往是一個天井,天井的兩邊是過道,通往下一個廳堂,這個廳堂稱作上堂。上堂正面的牆壁的中間開設了一個壁櫥,祖宗的牌位就擺放在這裏。壁櫥下面還有一個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顯示上堂的重要性。

2.客家上燈風俗緣由

客家,顧名思義,即是旅居他鄉的意思。客家人原籍爲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是具有明顯特性的漢族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移民羣體。

據記載,客家人自秦朝以來,有六次南遷的進程: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爲了避難,一部份中原居民輾轉遷進閩粵贛邊區。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

清初時期。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

粵北一帶的客家人都分別從這六次南遷而來。如河源,作爲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爲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爲龍川縣令,後爲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進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自趙佗建制以來,龍川分別容納了六次南遷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會通過自己的文化生產出特定的需要(法蘭克福學派),並且同時設計滿足需要的常規途徑。上燈是爲了滿足客家族團的特定需要產生的。

首先,從客家人六次南遷的時間來看,都發生在戰亂時期。客家人爲避烽火或自然災難而南遷。烽火、自然災難在古代經常會奪走無數人的性命,還有可能使整個族羣滅盡。客家人闊別故土,客居他鄉。因此客家人的先人們最擔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長流。

其次,無情的烽火、沒法猜測的自然災難,個人是沒法克服的,需要一個團結的集體共同奮戰。客家人希看全族人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災難與戰爭。客居他鄉,更需要宗族團結,克服新環境下碰到的新的窘境。

再次,由於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漢文化爲主體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作爲移民羣體這一特殊羣體,客家又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強烈的尋根意識與鄉土意識,正是移民在離開祖居地以後所表現出來的對原有文化和對先人的眷戀。

最後,客家人性情仁慈、質樸,老實、敦厚。客家先人教育後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愛國愛鄉;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先人,隆師道;團結奮進,自食其力,艱苦創業

燈是客家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希看、光明的意味。燈燈相續意味種族繁衍的綿綿不盡。因此,爲了讓後代不忘記自己的先人;爲了本族的團結,共同抵抗窘境;爲了讓先人得到安慰宗族血液並未消失;和客家人從小構成的念祖恩,尊祖的優秀品德,借燈來慶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動也因此而誕生了。每一年,將族裏添丁的情況通過上燈的情勢上報給先人,讓先人得到安慰。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機會每一年聚到一起促進了團結,構成了一種以老屋爲中心的凝聚氣力,同時還可以保存客家人獨有的傳統文化。

上燈的風俗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已無從稽考,大約是隨着客家人南遷逐步構成的一種民俗。上燈的流傳族羣很廣,因每一個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先人,所以每一個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上燈活動。上燈散佈的地區也很廣,主要集中在粵北地區,如河源,梅州,興寧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燈活動,其復興寧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上燈與元宵節的聯繫

上燈多是元宵節的派生物。元宵節自古有之,每一年正月十五舉行,自古是全國上

下都舉行的節日,而賞燈是元宵節的一部份。

從燈的意蘊上看,元宵節又稱燈節,其外表看來,是欣賞花燈的遊樂;實在,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上,它帶給人們一種希看添丁,即人丁興旺。因此,以燈來寄託丁,客家上燈風俗與元宵節的賞燈有相同的內涵。

從日期上看,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而上燈則在正月十五前後舉行。客家人自秦從中原南遷,對元宵節固然熟習。現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視元宵節,由於上燈節一樣可以賞燈,還可以同族人一起慶祝添丁的喜悅。

從燈的製作來看,客家上燈所用的燈與元宵節所制的燈有很大類似的地方,元宵節的燈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客家上燈所用的燈一樣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

結合上燈的由來與元宵節燈的意蘊,日期,製作來看,上燈節極可能是客家先人繼續了元宵節賞燈的風俗,同時又結合宗族的實際情況,將燈的意蘊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傳至今。因此,上燈多是元宵節的派生物。

二、繁瑣熱烈的上燈活動

每一年,春節前後,熱衷於本族事務的老人,通過打聽,順次記錄從本年正月十三掛燈後至下年正月十三掛燈前的添丁家庭,並將其組織起來,在春節前後每一個家庭各派一個代表召開上燈祭祖的會議,分派任務。比如,上燈活動資金的準備、用處題目,上燈前後誰負責打掃老屋,上燈當天誰負責膳食等題目,在會議中都有具體的分工。

1.燈的預備

會議以後,定製燈是必要的一步。客家各個地方所制燈的材料大體相同,一般由竹篾製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紙糊成,都能掛起來。另外,燈外糊都有福、祿、壽一類的吉祥圖案的綵帶。燈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點亮照明。但是它們的外形又有所不同,有舉式的,也有扛式的。如河源龍川縣的燈都用舉式的,而東源縣及興寧市的燈多數用扛式的。以龍川舉式的燈爲例,燈一般可以看做有三層。上層經常是一個彩紙糊成的約20多釐米高,直徑約

1.5米的大圓柱。圓柱的側面一般會寫上風調雨順等寄語。圓柱底面的邊框上,貼上富有傳統剪紙藝術的約1米長的綵帶。燈的第二層是比第一層稍小的、約高0.5米多邊形柱,中凹兩頭鐵場鎮新和村的燈

大,其中上邊大底邊小,均由彩紙糊成,最底面的邊框是一樣貼滿約0.5米長的綵帶。多邊柱的上側面,可以寫上百子千孫等寄與人丁興旺的詞語。燈的第三層,是一個比第二層稍小的多邊形柱,側面會寫上五穀豐收等吉語,希看來年是個好收穫,日子一年比一年紅火。從整體來看,燈的大小可以說是遵從了3:2:1的格式,上大下小。

由於上燈這類風俗重視的是丁,而不是燈,所以對燈的製作不講求一概相同、不可更改。不但每一個地方燈的製作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地方不同時間的燈的製作也能夠不同。只要美觀,耐用(要掛到端午節),能體現上燈添丁這類活動的意蘊就是可以的。

需留意的是,在當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間,誰家最早誕下男孩,這家就被稱作頭燈;誰家最後誕下男孩,就被稱爲尾燈,他們與其他誕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稱爲燈子。有的地方有多少燈子就制多少盞燈;有的制兩盞,兩盞外形如出一轍,但頭燈大,尾燈小;有的只制一盞。燈的多少都是可以變化的。

2.資金的準備

籌集資金是上燈活動最關鍵的一步,資金是不是充足,直接關係到上燈活動能否順利進行。據客家老人先容,上燈的資金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由封建財主或公衆資產承當;新中國成立以後,由各個添丁家庭均勻承當。固然,村民可以根據自願原則,自由捐款。據老人先容,捐款的村民每一年都很積極,有時達幾千元。這些錢一般用來買香、紅燭、三牲、鞭炮,條件答應還可以請樂隊、請人在祖祠放電影等,目的是增加喜慶的氛圍。

另外,依照會議的安排,由燈子承當上燈活動期間的一切事務,如預備上燈日的膳食,接待外來職員等。

3.上燈的進程

上燈這天的早上,制燈人會把制好的燈放在離祖祠不遠的地方,爲下午接燈做好預備。這時候,在老屋的上堂,已供奉上了三牲,還有各添丁家庭送來的酒及糖果。在擺放祖宗牌位的壁櫥兩旁和下面的土地神位兩旁已貼上了對聯。如鐵場鎮新和村鄒氏的是這樣的,櫥窗兩邊祖德源流芳百世,宗業興盛子孫昌,土地神位兩邊工能生白玉,便可發黃金,橫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題,都是希看祖業興榮,子孫興盛的。

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村裏的老人會帶領燈子及剛出生的小男孩來到祖屋行跪拜禮,向祖宗彙報祖裏添丁的情況。跪拜禮完,三牲中的整豬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個盤,盤裏裝有小量的三牲,豬被送到老屋側邊的臨時廚房,由燈子負責預備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動主要是祭祖,下午纔是真實的、最重要的上燈活動。族人吃過午餐後都集聚集到老屋來看熱烈,也能夠到祖宗牌位前燒香,行跪百禮,希看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點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點就是接燈的時刻了。據鐵場鎮新和村的老人先容,接燈的時間比較靈活,沒有固定的時間,一般取決當天的天氣。天氣晴朗,宜四點左右接燈;陰雨天氣可以早點,但都集中在三四點左右。這時候,以舞獅和鑼鼓在前面帶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盤三牲,帶領燈子及小男孩向不遠處的燈進發,道路的兩旁早已擺滿了鞭炮。

到了燈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滿三杯酒,在地上燒好香和紅燭,並把香給每一個燈子分發一支。預備終了,老人一聲令下,接燈開始,獅子舞動,鑼鼓、鞭炮齊叫震耳,所有燈子向燈行跪拜禮。禮畢,頭燈取燈迎回。這時候,其餘燈子跟隨頭燈在後,老人、舞獅、鑼鼓緊隨其後。到了祖祠大門前,舞獅先上前拜三拜,燈這才迎進門。所有燈子隨燈進進了祖祠上堂。這時候,還要在燈最上層的圓柱的底面邊框上,貼上幾幅字,如添福添壽添貴子,燈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貴曰榮華,竹後結出狀元郎,接着點着油燈(條件許可可以放一個電燈泡) 。然後,把早已掛在房樑上的繩索與燈頂端綁好。預備終了,老人一聲令下,燈緩緩升起,所有燈子跪下行禮。這時候鑼鼓、鞭炮再一次齊叫。需特別留意的是,在燈進進祖祠時,女人決不能比燈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則將惹來不好的兆頭,懼怕明年生女多。

燈掛上,上燈活動就進進尾聲了。族裏每家派一個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飯的食品,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燈子送來的酒等。客家人以爲,吃了這些供品,能夠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飯結束,上燈活動進進最後階段。請來的電影將在此放映;請來的禮炮、樂隊將在此作最後的出色表演;買來的鞭炮將在此階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燈活動就算美滿結束了。

從上燈活動整個活動來看,上燈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客家獨有的民俗活動。燈的製作體現了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通過上燈活動一代傳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繼續。通過這類活動,讓同一族人更加團結,讓族人永久記住自己的先人,永久也不要忘記先人們跋山涉水遷移到此的艱鉅歷程。

三、客家上燈風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上燈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識

前面談到,從秦代以來,客家先人經歷了六次大範圍的南遷進程。客家先人們或是躲避烽火,或是躲避自然災難,或由於當地人口過於稠密沒法生存而南遷。從這六次南遷的進程中可以看到,客家先人所遭受的艱鉅歷程,和生存的險境與不幸。但是,生存的不幸並沒有壓垮客家先人。也正是由於客家先人在很長一段漂泊流離的經歷中及到達定居地以後所面臨的種種窘境,錘鍊出客家先人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於開闢的精神、勤勞樸實的品格。正是由於他們在不斷遷徙進程中求得了生路,尋覓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了人唔辭路,虎唔辭山、命長唔怕路遠、樹挪就死,人挪就活的價值觀念。

客家先人們以頑強的求生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屢次輾轉遷移,使自己的血液得以延續;自己的族羣得以擴大,自己的傳統品德、價值觀念、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客家的後代無不爲有這樣的先人而感到自豪,同時,對他們表示深深的尊敬和愛戴。客家的家譜裏詳載着先人在文學、藝術、戰功、政界領域中的經歷和業績,並還有對先人的諸如仁愛,美德之類的個人性情的稱讚。可以看出,客家人對先人的深深尊敬與愛戴。祭奠先人,成爲客家人代代相傳的神聖使命。客家是一個移民族羣,千年、百年背井離鄉,因此最擔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繼續。而客家先人又以溫順、仁慈的性情和尊老的優秀品德影響後代。因而,後代以某種方式告慰先人,成了一種當仁不讓的責任。

客家上燈風俗既是一種祭祖活動,又是一種告慰先人的方式。從上燈的預備,進程等無不體現了客家人愛戴先人,尊敬先人的優秀傳統。現代的客家人,很多離開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節可以不回故鄉,但只要上燈,都會回鄉參加,給祖宗行跪拜禮。這些都表現了客家人對先人的尊敬與崇拜。

上燈風俗中的村民向祖宗行跪拜禮,看起來帶有濃重的封建迷信色採,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把它上升爲一種對先人的尊敬、崇拜之情,這類禮節又是多麼的通情達理。

2.上燈風俗體現了客家人強烈的宗族意識

梁漱溟曾概括地說,中國事倫理本位的社會,在中國式的家庭中,外則相和答,內則相體念,心裏共叫,神形相依以爲慰①由是家庭與宗族在中國人心目中佔極重要的位置。上燈是客家人強烈宗族意識的最好體現。通過這類儀式,同族人能夠週期性地和子侄族衆歡聚一堂,不管各安閒何方,上燈這天一定是一家人。

客家人先人都希看自己的血脈死後還生生不已,族衆都相信,自己身上的血源於炎黃或其他先人,已流淌數千年,並將通過自己傳給子孫,永無止境。梅縣約亭村《劉氏族譜序詞》說:溯我劉氏,系出炎黃,中原華胄,兩漢帝王。《梅州姚氏族譜譜序》:吾姚始自舜帝,歷載四千,繁衍百三十餘世,源遠流長。每一年舉行的上燈節就是客家宗族意識的最好證明。燈子就是宗族的血脈,就是宗族源遠流長的紐帶。

3.上燈風俗折射出客家人的團結意識

客家精神內涵豐富多彩,其核心在於團結互助和拼搏奮進。這些在客家南遷的歷史和客家文化風俗中可以看到。團結就是氣力。客家先人在南遷的進程中遭受到苦難和險境是必定,然而沒有一個團結的集體是沒法克服不幸的遭受的。客家人先人及其後人善於用血緣、親緣、地緣等各種條件建立同宗、同鄉、同一文化內相互合作關係的團體主義精神。由於這些,都是爲了確保本身的生存與發展,實現由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轉變需要。

客家上燈活動正體現了客家人的團結互助的良好傳統。通過上燈本族客家人能夠聚集到一起,爲本族謀發展,同時又促進族人的感情。上燈活動即是維護團結的重要舉措,又是體現客家人團結的重要情勢。比如鐵場鎮茅畲村,在十年前,利用上燈活動村人聚到一起的機會,商討在村裏修水泥路的假想。果然全村捐款,有錢的出錢,沒有錢的可以出力,終究村裏通了水泥路,成爲鐵場鎮較早實現通水泥路的村落。可以說這是一條團結之路。

4.上燈活動體現了客家人優秀的文化繼續意識

客家上燈風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類風俗假如沒有良好的文化繼續意識,那末就會走向邊沿化,終究被歷史所吞噬。客家上燈風俗不但沒有被吞噬,而且還更加豐富多彩,深入的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續意識。比如燈的製作,是從一代又一代繼續下來的。另外,上燈出現了很多對聯,有寄語好年景的,有寄語人丁興旺的等等。上燈的這些情勢很好的體現了客家人有些的文化繼續意識。

從燈的製作上看,客家人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靈活多變,不斷豐富燈的外形以精美爲動身點,自由製作,只要不偏離框架、能夠反映上燈風俗內蘊就行。另外,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愈來愈富裕,上燈風俗中必要的的鑼鼓已不能滿足人們對添丁的喜悅之情。因而,請樂隊,請人在祖屋播放電影等現代文化在近幾年也加進了上燈風俗的行列,既增加了上燈的喜慶氣氛,同時是上燈風俗內容的豐富,也讓上燈風俗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從上燈的內容和情勢的變化,我們就能夠看出客家人具有對傳統文化既繼續又豐富的意識。

四、客家上燈風俗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

固然,客家上燈風俗也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上燈,燈字與丁都是客家化的同音,顧名思義,上燈這個風俗,看重的不是燈,而是丁,是客家人藉助燈的情勢,來表達添丁的喜悅及希看。

因此,不但能從字義上看出上燈風俗的重丁現象,從上燈活動的整個進程來看,客家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暴露。比如,在迎燈,接燈的隊伍中,只有男人,女人只是路邊看熱烈的閒人;另外,燈在被迎進祖祠時,女人不準到上堂。由於客家人看來,男人先到上堂意味着下年會添更多的丁,大吉;而女人假如這時候到了上堂多是個阻礙添丁的隱患,是不吉祥的。這些禮節規定,明顯具有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

在客家人看來,生女叫加口,生男才叫添丁,所謂人丁興旺,只是指男丁興旺。多男丁纔是福,即便是生活困難也會覺得家族繁華強大。反過來,家族男丁少,則意味着家族有可能衰落,即便現在生活很富裕,男丁少是本家族的最嚴重的災難。爲了不使本家族有缺陷,計劃生養這項國策在有些客家地區顯得無能爲力。

就如鐵場鎮茅畲村來講,第一胎或第二胎生男則好,假如幾胎都沒有男孩,村民會一直生到男孩爲止。村裏一曾氏家庭,一共生了九個,第九個就是男孩。有很多家庭有五六個孩子,都是第五或第六個纔是男孩。即便是傾家蕩產,爲了生男孩,村民也樂此不彼。

自家在老屋添一燈,那是何等光榮,何等揚眉吐氣的事。

在客家人從古就有一個誤區,女孩是潑出往的水,男孩纔是家族的棟樑。上燈風俗深入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區的重男輕女的的落後思想。

讓人幸喜的是,在有的客家地區,開始拋棄了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樣,成爲上燈活動的主角。如梅州的一些客家地區,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讚美和學習的現象,既保存了上燈風俗,又打破了重男輕女的陋習。但是,這類現象還不普遍,向完全改變客家人重男輕女的陋習任重道遠。希看其他客家地區能夠跟上時代的脈搏,找出一條既可以保存上燈風俗、宏揚客家文化又可以往弊楊利的好方法,讓上燈風俗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結語

客家上燈風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上燈活動有其獨特的由來和重要的文化內涵。從上燈風俗中我們可以看到客家人所具有的尊祖意識,團結意識及優秀的文化繼續意識。但上燈風俗也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區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劣根。找出一條既可以保存上燈風俗、宏揚客家文化又可以往弊楊利的好方法,讓上燈風俗發揚光大,跟上時代的脈搏,源遠流長。

元宵節調查報告5

調查目的

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

調查時間

正月十三

調查地點

家裏

調查方法

問媽媽,在網上查

調查結果

元宵節的由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爲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爲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風俗習慣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爲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爲“元宵”。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於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執佑《惹蟮梅鴟ü槔矗樸《饒韌庸糠暾率澹讜萍把齜鶘嶗遣畏鸕募樟汲健:好韉畚撕胙鋟鴟ǎ鋁鈁率逡乖詮瀉退略"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踩高蹺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爲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爲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爲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裏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節調查報告6

瞭解元宵節的主要習俗,元宵節的來歷,文化內涵,民俗活動,節日食品製作以及民俗活動帶來的不便。

一、 元宵節我們到底要幹些什麼呢?

下面我門就來調查一下,調查內容包括

(1)元宵節來歷,習俗,各地特色

(2)文化內涵,民俗活動,節日食品製作

(3)民俗活動帶來的`不便

二、調查方法

(1)網絡調查

(2)問卷調查

(3)實地考查

(4)詢問有關人員

調查過程

(1)網上搜索有關資料

(2)在100人中進行抽樣調查

(3)在正月十五當天去燈會實地考察

(4)詢問老師等有關人員

三、

1、節日簡介: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20xx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東漢佛教傳入,爲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元宵節定爲參佛的吉日良辰。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2、節日習俗

漢族張燈結綵

猜燈謎

耍龍燈

踩高蹺

吃元宵

劃旱船

送孩兒燈

元宵夜放煙花,兩個小時裏空氣質量急轉直下

3月5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19時前,全市有“氣質”數據的15個縣市區全部在優或良等級。經過兩個多小時燃放煙花、鞭炮,我市各縣市區空氣質量急速下滑。

5日19時,我市除經濟區因設備故障數據缺失外,5個縣市區AQI指數爲優,10個縣區爲良。可伴隨當晚市民不斷燃放鞭炮、煙花。22時,市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除峽山區、濱海區、諸城市和昌樂縣空氣質量爲良外,其它縣市區皆爲污染狀態,寒亭區和青州市甚至爲重度污染。城區12個監測點位空氣質量指數AQI最近1小時均值,有三個監測點爲重度污染,4個監測點位爲中度污染,其它爲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都變成了PM2.5。

濰坊市民風箏廣場慶元宵 燃放孔明燈不慎引火

濰坊3月6日訊(記者 陳誠)昨日是傳統節日元宵節,許多市民聚集在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燃放起了孔明燈。但在昨晚上八時左右從空中掉落的孔明燈卻引起了我市風箏廣場綠化帶起火,火勢不小,聞訊後,消防隊員及時趕到,進行了長達二十分鐘的工作纔將火勢控制並逐步熄滅。 有不少地方也舉行燈會,放孔明燈。不過,人們放孔明燈過多容易着火。放煙花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