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的調查報告

元宵節1.28W

在現在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元宵節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元宵節的調查報告

關於元宵節的調查報告1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1月1日稱爲元旦,把農曆的1月1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這也成爲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

一、調查內容:

春節活動以及節前節後的其它節日、活動

二、調查時間:

xx年1月13日—2月10日

三、調查方式:

先通過網絡或老年人之口對春節習俗做一統計,然後根據各地的不同,留意當地的這些春節習俗、活動,對這些活動親身體驗,在活動中和老年人交流,瞭解這些活動,並在活動中注意觀察,瞭解這些活動在當今時代的特色以及和過去的不同,然後寫出小區域春節習俗調查報告,最後彙總。

四、調查結果:

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對河南部分地區的春節習俗、特色活動進行了親身體驗,並在活動中對傳統的春節文化得到了深刻的體會,並以一個炎黃子孫而自豪、驕傲。

(1)節前節後的其它節日、活動:

①: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竈):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爲“祭竈節”,人們爲了讓竈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竈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爲竈王爺餞行。 。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竈送神活動。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竈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祭竈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竈時,祭竈人跪在竈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竈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爲雞,而稱爲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竈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竈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祭竈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爲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

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並非粘竈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竈君奶奶的嘴。祭竈這天除吃竈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竈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因此部分地區又稱過小年。人們把祭竈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竈火燒,便會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②:臘月二十四(部分地區在臘月二十五)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③:臘月二十五—臘月二十九置辦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對聯年畫等,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④:正月七年級近鄰等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⑤:正月八年級回孃家正月八年級回孃家這是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這天,女兒、女婿和外孫、外孫女等要到姥姥家拜年

⑥:正月九年級—正月十五拜年這段時間,親朋好友互相到對方家中拜年,送去新春的祝福,互相贈送禮品,在一起聚聚、吃飯、喝酒、話家常。

⑦: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大多親人聚在一起晚上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各地有燈會、焰火晚會,在古代還有猜燈謎的習俗,現在大多被焰火晚會所取代。

⑧:正月十六小七年級大多數人過完年和家人團聚完之後選擇在今天出行,正式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2)大年三十(除夕

①:貼年畫(貼春聯、請門神)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有些地區還流行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②:放鞭炮: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認爲鞭炮能驅邪、祛除疾病,保佑家中的安寧,讓家中平平安安。

③:吃年夜飯、守歲接年: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通過調查發現過春節的習俗不同民族、姓氏、不同地區而不相同,在我省漢族、回族、滿族和部分其他民族過春節的習俗都不盡相同;不同的姓氏以及地望,過春節的時間及程序也不相同,如有些在中午過年,有些在晚上過年;在我省南北各地市因爲飲食習慣及其他因素春節期間的飲食風格以及各項節日活動也不盡一樣,如我省南部的一些地區過年盛行吃年糕等米制品,而在北方多吃餃子等麪食。

除一些小的差異之外,我國春節各地的習俗大部分還是一致的,由於千百年以來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春節文化,而在這個大背景下又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節文化,這也爲當代社會的春節特色旅遊擴展了市場,這些春節文化在除舊迎新中成爲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在當前經濟危機大潮中成爲我國經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與增長契機。

五、調查意義: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對中華傳統節日作了進一步系統深入的認識,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知識,培養了我們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以前雖然是每年都過春節,但除了玩之外很少對這些春節文化做一瞭解,這次調查,讓我們在親身體驗春節的快樂、幸福中去尋找春節的深入內涵,也去了解一些即將消失的春節文化以及伴隨着春節文化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藉此將春節文化發揚光大,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成爲我們的寶貴財富。

關於元宵節的調查報告2

民俗是一種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它是一定的族團和羣體在長時間的生活實踐進程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爲模式和思惟模式。風俗之端,始於致微,博之無物,察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與人相接,人與人相續,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舉國之人習以爲然。① 民俗就是在這類社會羣體場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續的進程中構成的。雖然說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條件、社會歷史條件、一定心理狀態的產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會歷史條件、思想形態,又會構成不同的民俗。即便在同一文化區內,如客家文化區內,也會構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譽爲客家文化的精華;客家圍龍屋也被贊爲客家獨佔的偉大建築。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以外,還有一種不爲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燈風俗。客家上燈風俗流傳的族羣、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爲中心,以燈的情勢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

一、 客家上燈 風俗

1.客家上燈 簡介

上燈(上讀爽、賞,是掛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喪,所以客家人爲避諱,上燈又稱升燈,是客家民間風俗。每一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爲正月初九,最遲爲正月十九,但多爲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爲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上燈時要辦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求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圓、祝願。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素以興寧爲最盛,其禮節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化,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熱燈(是上燈進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熱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慶賀之氣氛。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緣由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爲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必須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廳舉行。老屋,又稱祖祠,是上燈活動的場所。老屋即祠堂,當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依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繕過的。老屋的設計很簡單,呈長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門,從大門進是一個15平方米左右的廳堂,俗稱下堂,從下堂進往是一個天井,天井的兩邊是過道,通往下一個廳堂,這個廳堂稱作上堂。上堂正面的牆壁的中間開設了一個壁櫥,祖宗的牌位就擺放在這裏。壁櫥下面還有一個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顯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燈風俗緣由

客家,顧名思義,即是旅居他鄉的意思。客家人原籍爲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是具有明顯特性的漢族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移民羣體。

據記載,客家人自秦朝以來,有六次南遷的進程: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爲了避難,一部份中原居民輾轉遷進閩粵贛邊區。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

粵北一帶的客家人都分別從這六次南遷而來。如河源,作爲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爲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爲龍川縣令,後爲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進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自趙佗建制以來,龍川分別容納了六次南遷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會通過自己的文化生產出特定的需要(法蘭克福學派),並且同時設計滿足需要的常規途徑。上燈是爲了滿足客家族團的特定需要產生的。

首先,從客家人六次南遷的時間來看,都發生在戰亂時期。客家人爲避烽火或自然災難而南遷。烽火、自然災難在古代經常會奪走無數人的性命,還有可能使整個族羣滅盡。客家人闊別故土,客居他鄉。因此客家人的先人們最擔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長流。

其次,無情的烽火、沒法猜測的自然災難,個人是沒法克服的,需要一個團結的集體共同奮戰。客家人希看全族人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災難與戰爭。客居他鄉,更需要宗族團結,克服新環境下碰到的新的窘境。

再次,由於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漢文化爲主體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作爲移民羣體這一特殊羣體,客家又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強烈的尋根意識與鄉土意識,正是移民在離開祖居地以後所表現出來的對原有文化和對先人的眷戀。

最後,客家人性情仁慈、質樸,老實、敦厚。客家先人教育後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愛國愛鄉;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先人,隆師道;團結奮進,自食其力,艱苦創業

燈是客家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希看、光明的意味。燈燈相續意味種族繁衍的綿綿不盡。因此,爲了讓後代不忘記自己的先人;爲了本族的團結,共同抵抗窘境;爲了讓先人得到安慰宗族血液並未消失;和客家人從小構成的念祖恩,尊祖的優秀品德,借燈來慶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動也因此而誕生了。每一年,將族裏添丁的情況通過上燈的情勢上報給先人,讓先人得到安慰。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機會每一年聚到一起促進了團結,構成了一種以老屋爲中心的凝聚氣力,同時還可以保存客家人獨有的傳統文化。

上燈的風俗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已無從稽考,大約是隨着客家人南遷逐步構成的一種民俗。上燈的流傳族羣很廣,因每一個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先人,所以每一個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上燈活動。上燈散佈的地區也很廣,主要集中在粵北地區,如河源,梅州,興寧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燈活動,其復興寧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 上燈與元宵節的聯繫

上燈多是元宵節的派生物。元宵節自古有之,每一年正月十五舉行,自古是全國上下都舉行的節日,而賞燈是元宵節的一部份。

從燈的意蘊上看,元宵節又稱燈節,其外表看來,是欣賞花燈的遊樂;實在,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上,它帶給人們一種希看添丁,即人丁興旺。因此,以燈來寄託丁,客家上燈風俗與元宵節的賞燈有相同的內涵。

從日期上看,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而上燈則在正月十五前後舉行。客家人自秦從中原南遷,對元宵節固然熟習。現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視元宵節,由於上燈節一樣可以賞燈,還可以同族人一起慶祝添丁的喜悅。

從燈的製作來看,客家上燈所用的燈與元宵節所制的燈有很大類似的地方,元宵節的燈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客家上燈所用的燈一樣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

結合上燈的由來與元宵節燈的意蘊,日期,製作來看,上燈節極可能是客家先人繼續了元宵節賞燈的風俗,同時又結合宗族的實際情況,將燈的意蘊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傳至今。因此,上燈多是元宵節的派生物。

二、繁瑣熱烈的上燈活動

每一年,春節前後,熱衷於本族事務的老人,通過打聽,順次記錄從本年正月十三掛燈後至下年正月十三掛燈前的添丁家庭,並將其組織起來,在春節前後每一個家庭各派一個代表召開上燈祭祖的會議,分派任務。比如,上燈活動資金的準備、用處題目,上燈前後誰負責打掃老屋,上燈當天誰負責膳食等題目,在會議中都有具體的分工。

1. 燈的預備

會議以後,定製燈是必要的一步。客家各個地方所制燈的材料大體相同,一般由竹篾製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紙糊成,都能掛起來。另外,燈外糊都有福、祿、壽一類的吉祥圖案的綵帶。燈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點亮照明。但是它們的外形又有所不同,有舉式的,也有扛式的。如河源龍川縣的燈都用舉式的,而東源縣及興寧市的燈多數用扛式的。以龍川舉式的燈爲例,燈一般可以看做有三層。上層經常是一個彩紙糊成的約20多釐米高,直徑約

1.5米的大圓柱。圓柱的側面一般會寫上風調雨順等寄語。圓柱底面的邊框上,貼上富有傳統剪紙藝術的約1米長的綵帶。燈的第二層是比第一層稍小的、約高0.5米多邊形柱,中凹兩頭 鐵場鎮新和村的燈

大,其中上邊大底邊小,均由彩紙糊成,最底面的邊框是一樣貼滿約0.5 米長的綵帶。多邊柱的上側面,可以寫上百子千孫等寄與人丁興旺的詞語。燈的第三層,是一個比第二層稍小的多邊形柱,側面會寫上 五穀豐收等吉語,希看來年是個好收穫,日子一年比一年紅火。從整體來看,燈的大小可以說是遵從了3:2:1的格式,上大下小。

由於上燈這類風俗重視的是丁,而不是燈,所以對燈的製作不講求一概相同、不可更改。不但每一個地方燈的製作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地方不同時間的燈的製作也能夠不同。只要美觀,耐用(要掛到端午節),能體現上燈添丁這類活動的意蘊就是可以的。

需留意的是,在當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間,誰家最早誕下男孩,這家就被稱作頭燈;誰家最後誕下男孩,就被稱爲尾燈,他們與其他誕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稱爲燈子。有的地方有多少燈子就制多少盞燈;有的制兩盞,兩盞外形如出一轍,但頭燈大,尾燈小;有的只制一盞。燈的多少都是可以變化的。

2. 資金的準備

籌集資金是上燈活動最關鍵的一步,資金是不是充足,直接關係到上燈活動能否順利進行。據客家老人先容,上燈的資金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由封建財主或公衆資產承當;新中國成立以後,由各個添丁家庭均勻承當。固然,村民可以根據自願原則,自由捐款。據老人先容,捐款的村民每一年都很積極,有時達幾千元。這些錢一般用來買香、紅燭、三牲、鞭炮,條件答應還可以請樂隊、請人在祖祠放電影等,目的是增加喜慶的氛圍。

另外,依照會議的安排,由燈子承當上燈活動期間的一切事務,如預備上燈日的膳食,接待外來職員等。

3. 上燈的進程

上燈這天的早上,制燈人會把制好的燈放在離祖祠不遠的地方,爲下午接燈做好預備。這時候,在老屋的上堂,已供奉上了三牲,還有各添丁家庭送來的酒及糖果。在擺放祖宗牌位的壁櫥兩旁和下面的土地神位兩旁已貼上了對聯。如鐵場鎮新和村鄒氏的是這樣的,櫥窗兩邊祖德源流芳百世,宗業興盛子孫昌,土地神位兩邊工能生白玉,便可發黃金,橫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題,都是希看祖業興榮,子孫興盛的。

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村裏的老人會帶領燈子及剛出生的小男孩來到祖屋行跪拜禮,向祖宗彙報祖裏添丁的情況。跪拜禮完,三牲中的整豬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個盤,盤裏裝有小量的三牲,豬被送到老屋側邊的臨時廚房,由燈子負責預備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動主要是祭祖,下午纔是真實的、最重要的上燈活動。族人吃過午餐後都集聚集到老屋來看熱烈,也能夠到祖宗牌位前燒香,行跪百禮,希看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點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點就是接燈的時刻了。據鐵場鎮新和村的老人先容,接燈的時間比較靈活,沒有固定的時間,一般取決當天的天氣。天氣晴朗,宜四點左右接燈;陰雨天氣可以早點,但都集中在三四點左右。這時候,以舞獅和鑼鼓在前面帶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盤 三牲,帶領燈子及小男孩向不遠處的燈進發,道路的兩旁早已擺滿了鞭炮。

到了燈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滿三杯酒,在地上燒好香和紅燭,並把香給每一個燈子分發一支。預備終了,老人一聲令下,接燈開始,獅子舞動,鑼鼓、鞭炮齊叫震耳,所有燈子向燈行跪拜禮。禮畢,頭燈取燈迎回。這時候,其餘燈子跟隨頭燈在後,老人、舞獅、鑼鼓緊隨其後。到了祖祠大門前,舞獅先上前拜三拜,燈這才迎進門。所有燈子隨燈進進了祖祠上堂。這時候,還要在燈最上層的圓柱的底面邊框上,貼上幾幅字,如添福添壽添貴子,燈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貴曰榮華,竹後結出狀元郎,接着點着油燈(條件許可可以放一個電燈泡)。然後,把早已掛在房樑上的繩索與燈頂端綁好。預備終了,老人一聲令下,燈緩緩升起,所有燈子跪下行禮。這時候鑼鼓、鞭炮再一次齊叫。

需特別留意的是,在燈進進祖祠時,女人決不能比燈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則將惹來不好的兆頭,懼怕明年生女多。

燈掛上,上燈活動就進進尾聲了。族裏每家派一個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飯的食品,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燈子送來的酒等。客家人以爲,吃了這些供品,能夠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飯結束,上燈活動進進最後階段。請來的電影將在此放映;請來的禮炮、樂隊將在此作最後的出色表演;買來的鞭炮將在此階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燈活動就算美滿結束了。

從上燈活動整個活動來看,上燈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客家獨有的民俗活動。燈的製作體現了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通過上燈活動一代傳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繼續。通過這類活動,讓同一族人更加團結,讓族人永久記住自己的先人,永久也不要忘記先人們跋山涉水遷移到此的艱鉅歷程。

三、 客家上燈風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 上燈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識

前面談到,從秦代以來,客家先人經歷了六次大範圍的南遷進程。客家先人們或是躲避烽火,或是躲避自然災難,或由於當地人口過於稠密沒法生存而南遷。從這六次南遷的進程中可以看到,客家先人所遭受的艱鉅歷程,和生存的險境與不幸。但是,生存 的不幸並沒有壓垮客家先人。也正是由於客家先人在很長一段漂泊流離的經歷中及到達定居地以後所面臨的種種窘境,錘鍊出客家先人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於開闢的精神、勤勞樸實的品格。正是由於他們在不斷遷徙進程中求得了生路,尋覓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了人唔辭路,虎唔辭山、命長唔怕路遠、樹挪就死,人挪就活的價值觀念。

客家先人們以頑強的求生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屢次輾轉遷移,使自己的血液得以延續;自己的族羣得以擴大,自己的傳統品德、價值觀念、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客家的後代無不爲有這樣的先人而感到自豪,同時,對他們表示深深的尊敬和愛戴。客家的家譜裏詳載着先人在文學、藝術、戰功、政界領域中的經歷和業績,並還有對先人的諸如仁愛,美德之類的個人性情的稱讚。可以看出,客家人對先人的深深尊敬與愛戴。祭奠先人,成爲客家人代代相傳的神聖使命。客家是一個移民族羣,千年、百年背井離鄉,因此最擔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繼續。而客家先人又以溫順、仁慈的性情和尊老的優秀品德影響後代。因而,後代以某種方式告慰先人,成了一種當仁不讓的責任。

客家上燈風俗既是一種祭祖活動,又是一種告慰先人的方式。從上燈的預備,進程等無不體現了客家人愛戴先人,尊敬先人的優秀傳統。現代的客家人,很多離開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節可以不回故鄉,但只要上燈,都會回鄉參加,給祖宗行跪拜禮。這些都表現了客家人對先人的尊敬與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