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上巳節

上巳節的介紹

上巳節2.33W

上巳節,是我國古代人民紀念人祖軒轅,淨身驅病的節日,也是民間鬼節之一。同時,人們也在上巳節這一天踏青春遊,開展社交活動。那麼,上巳節和清明節是同一天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上巳節的介紹

上巳節形成於春秋末期,開始日期在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改爲三月三日。從先秦到漢代,上巳節的習俗活動有三種:一是到水邊舉行祭祀儀式,併到水中洗浴,以祓除過去一年中的污漬與穢氣,稱爲“祓”或“禊”。二是招魂續魄,在野外或水邊招喚親人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甦醒、迴歸。先人認爲自己的靈魂也如同萬物一樣隨四季的的變化經歷發芽、成長到凋零的過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戲,並自由擇偶或交合。

上巳節的早期節俗最重要的內容是祓禊。在上古時期,這種活動就不僅是一種祛邪求祥的巫術儀式,而且更是一種自由快活的春遊。《詩經·鄭風·溱洧》中描寫了水邊人羣聚集、青年男女交遊示愛的場景:

《韓詩注》解釋說:“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續魄,祓除歲穢。”從以上的描述和解釋,我們可以知道,上巳節就是在郊外水邊舉行辟邪求吉的宗教儀式之後快樂地春遊、男女自由交往的節日。這樣,上巳節的氣氛就有兩種:一是肅穆的祓除和招魂,二是歡快的嬉遊和交往。雖然祓禊、招魂的儀式很重要,但是人們投入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是快樂的春遊和交往。

魏晉以後,水中沐浴、招魂續魄之俗逐漸消失,臨水祓除轉爲臨水酒會。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三月三日,四民並出江渚池沼間。臨清流,爲流杯曲水之飲。”這段文字裏的上巳節習俗主要是一種水邊交遊、宴飲的活動。

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羣臣,所謂“曲水流觴”,不少文人寫有詩文描述這種盛景。民間男女也踊躍來到水邊飲宴交遊。劉駕《上巳日》寫道:“上巳曲江濱,喧於市朝路。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逢。”這天,長安還流行鬥百草遊戲等。

由於時間與清明鄰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動,上巳節的'踏青飲宴與清明掃墓後的春遊娛樂開始尚分頭而行,後來逐漸合而爲一。上巳節重交遊踏青的特點就被整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也可以說,清明節盛行春遊的習俗主要是繼承上巳節的傳統。

結束語:一般說來,上巳節和清明節的時間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而民間有種說法認爲,當上巳節恰逢清明節,“兩節相撞年頭不好”,認爲這樣的日子“不吉利”,從而會有一些農村家庭購買紅布和桃罐頭“逃避晦氣”。但據民俗專家表示,這樣的“兩節相遇”只是一種巧合,完全是正常現象,沒有“避災沖喜”的必要,人們大可不必盲目跟風造成浪費。

標籤:上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