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做清明果日記

清明節2.38W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做清明果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做清明果日記

清明節做清明果日記1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燒香祭祖。滿山的掃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墳前叩拜,焚香燃燭,祭奠先人,祈福後人。

在我們家,俗稱“請公公”、“拜太太”。“請公公”時,要放一碟鹽和一碟米;“拜太太”時,要端上飯和燒熟的菜,如果有大塊的肉,或者是整隻雞和鴨,一定要插上筷子。酒儘量倒在小杯裏。光飯菜還不夠,還要放上一些水果。準備好了,就拜一拜,燒點兒紙錢,並祈福。這樣的儀式,不得有一點兒馬虎。

當然,我記掛清明,那是因爲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綠,但又要比它濃一點;形狀類似餃子,裏面的餡兒與餃子不同,比餃子要多,所以更顯得大而豐滿。

做清明果並不難,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然而奶奶總是很認真地準備餡料。果味怎樣,主要取決於餡料。清明果一般分兩類,一類是甜的,一類是鹹的,我喜歡吃鹹的。鹹的餡料需要雪菜、筍、豆腐等。

再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葉、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調勻,再把被煮沸的艾蒿葉同翠綠的湯汁舀到木盆裏,然後反覆搓揉,直到變成嫩綠色的一團。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果子的樣子像翠綠的元寶。果子還沒出爐,我就能聞到面料裏淡淡的清香。一出爐,就更不用說,翡翠般的色澤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無窮。

清明節一年只有一次,一年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參與。家鄉的清明果,是我童年的眷戀,是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清明節做清明果日記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清明節我們要吃清明果,所以我決定今天學做清明果。

第一步要找艾草。奶奶給我一張圖,說:“這就是艾草,你照着上面找”。我點點頭說:“嗯。”然後就開始地毯式搜尋。一株株嫩綠的艾草頭頂上開了幾朵淺黃的小花,如同戴了黃帽子的婦人。我們小心翼翼地將艾草拆入籃中,一逢逢,一簇簇的艾草堆滿了竹籃子。

滿載而歸後,我看見奶奶把艾草放在盆裏搗碎,接着擠出汁,放到糯米粉裏使勁地揉啊揉啊,搓啊搓啊,散亂的糯米粉不久就變成蔥綠色的青糰子了。我好奇地問:“奶奶,你爲什麼這麼反覆地揉搓呢?”奶奶說:“這樣一方面是爲了讓糯米粉和艾汁均勻地揉和起來,另一方面是爲了清明果有勁道,吃起來更有嚼勁。”聽了奶奶的話,我恍然大悟。

開始做清明餜了。奶奶先把大青團摘成一個個小青糰子,接着把小青糰子壓平,然後把筍肉的餡放進去,再把青糰子包好,放在一個模具裏一按,一個帶有梅花圖案的清明果做好了。我也照貓畫虎學了起來。可是我做的清明果,一邊鼓鼓的,一邊扁扁的,“爲什麼會這樣呢?”我正納悶着。奶奶笑着說:“因爲你沒把餡放在最中間啊。”我若有所悟。接着,我又繼續做起來,越做越好。後來,靈機一動,我就隨心所欲地做了起來。青糰子在我手中變魔術一般,一下子粘成了一個憨憨的豬頭,一下子粘了一隻可愛的鴨子……奶奶看了我的創意,讚不絕口,我心裏也美滋滋的。

今天,我終於學會做清明果了,真開心啊!

標籤:清明節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