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選清明節六年級作文合集5篇

清明節1.64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清明節六年級作文合集5篇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1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日子。清明前後很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託哀思。

每到這個日子,我們全家人就會一起到騰衝的山上掃墓,一起學習在城裏瞭解不到的知識。

今年,我們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跋涉到了騰衝的墳山腳下,我忘記了暈車以及疲勞,不管三七二十一,擡起一箱“金元寶”,就往山上衝,巍峨的大山聳立在我面前,海拔有兩千多米。我跑了不到一半就已氣喘吁吁了。休息了一會之後,我接着向上爬。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大家全到了墳山山頂。我向山下?望了一會,啊!大自然真美呀!墳山下的田野、森林連成一片,羣山環繞,就好像一片綠色的汪洋,我好奇地問外公那是什麼地方,外公說:“那分別是龍陵、芒市和梁河。”呀!我們已到了三縣市交界的地方了。大舅們忙得不亦樂乎,生火燒水,修墳掃墓,不一會,殺羊宰雞開始了,可惜我還非常小,幫不上他們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們殺羊,看見他們將羊的腸子裝在一個袋子裏,好奇地問了一句:“這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嗎?”“這叫苦腸,是用來做苦撒的。”“原來苦撒是用羊的苦腸做的呀!”

過了一會,我撿到了一根石竹,又摘了一片葉子,將葉子插進石竹的洞裏當作竹笛,表弟看見了就來追我,要槍我的“竹笛”。我們跑呀跑呀,媽媽叫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們已跑得汗流浹背了。

這一天,我雖然流了很多汗,但我非常快樂、非常開心。還看到了大自然的美,看到了城市裏看不到的東西。今後每年都有這麼一天讓我參與,那我該多麼的高興啊!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2

曾幾何時,清明節的祭祀活動還被列入封建迷信的行列,而今,時過境遷,已經成爲全國人民的公共假日。清明節的民俗很多,南北不同、東西各異,但祭祀逝者、追憶先祖恐怕是共同的習俗。

“插親”還是“插青”,關鍵詞之一。我做了許多考證,似乎兩個詞都有道理。清明時節,人們會帶上清明吊,來到逝去的親人的墓前,燒上冥幣或紙錢,燃放鞭炮,鄭重的在墳上插上清明吊,必要時對墳墓進行修繕。逝者的墳上插上清明吊,表示有後人來祭祀過,否則就真是孤魂野鬼,所以我認爲“插親”一詞比較確切,但是,有的地方過去也是插上蒼松翠柏等青樹枝或鮮花,“插青”一詞也是合適的。

清明節,“慎終追遠,繩其祖武”,關鍵詞之二。華夏民族自古就有孝親敬祖的優良傳統,形成專門的節日,恐怕也只有華夏民族才獨有的。慎終,就是要求我們謹慎的思考人生於天地之間的意義;追遠,是說我們要看看老祖宗們都留下了些什麼,在自身與先賢之間做一個對比,應效法先古聖賢。慎終追遠就要求我們追念逝去的先人,繼承他的遺志。繩其祖武是說要踏着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清明節關鍵詞之三。這句話出至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又稱治家格言、朱子家訓,爲清代學者朱柏廬所着,是我國古代的家教名篇。年輕時曾經誦讀過多遍,大多詞句能熟記於心,現在記不起幾句了,自從父親離世,“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便時常在腦海裏閃現。朱子先生告訴我們,祖宗雖然遠離我們而去,可我們要時常緬懷他們的魂靈和功德,我們一定要用虔誠、感恩的心去祭拜他們。

又是一年清明至,讓我們慎終追遠,感恩逝去的先輩,踏着他們奮鬥的足跡繼續前進!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3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爲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爲“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爲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着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着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爲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着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繫,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爲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爲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着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爲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現在,已是清明時節,這讓我想起至親至愛的人,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他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侵吞,便投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便有了清明節的習俗。

但是,我最懷念的還是我的叔叔。我的叔叔對我很好。每天早上,他到消涇去,總會給我帶早點回來,每天我放學後,他碰到我,總會給我。叔叔對我的好是無止境的。他不在了,是因爲我做了一件錯事,使得叔叔與我與世隔絕。

20xx年6月24日,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我叔叔頭上,叔叔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轎車撞了。當時,叔叔被撞得飛出去,轎車也撞得不成樣了。可伶的叔叔頓時沒了知覺,處於昏迷狀態,當爸爸趕過去時,叔叔已經流了好多血,爸媽哭了,急忙把他送往蘇州醫院進行搶救,最終叔叔得救了,但下身癱瘓。他在蘇州醫院呆了一陣子,便轉往湘城醫院。那一段時間,我就在學校,醫院,家三個地方來回跑。有一天,我不耐煩了,在醫院走廊裏來回轉悠,這時,叔叔,喊我了,我跑過去,他說:“慶婷,不要走了,你會累的,坐下來休息一會吧。”我點了點頭,坐在叔叔的腳邊,突然,有一股無名火,讓我想爆發,我竟然撓起了叔叔的腳,叔叔直喊救命:“不要,慶婷,別撓叔叔,叔叔快癢死了”。他很痛苦,他想動,但他腳不能動。我好聲沒氣地說:“你是男子漢嗎?是的話,就別求饒,再說,你給我們添了多少麻煩。”突然,叔叔臉色蒼白,沉默着,似乎同意我的話。一霎那,我意識到我的錯誤,停止了這種行爲,這時,我發現叔叔哭了,我的眼淚也流了下來。後來,沒幾天,叔叔就這樣去世了,在他活着的前幾天,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是我打破了他的信念,是我,是我,我是個罪人,我對不起叔叔…….

叔叔,現在我好想你,我傷害了你對我的好和愛,我辜負了。假如時間能倒流,我甘心我走,而不是你走,因爲我做錯了。我真希望您能回來,盼着,盼着…….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5

今日就是清明節了,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家是否去掃過墓呢?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們今日回老家拜山,這只是第一次而已,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纔有了這一次機會。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山出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的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就拿起掃帚掃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葉,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親人和我一起度過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但是我不一會我就掃好了,每次祭祖時,我們都會想起爲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說着我就拿了夥計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媽媽卻有點難過的爲他少了一些紙錢。。爺爺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願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爲了我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好想在爲祖宗守靈,願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生體健康。祭拜完後,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後就走了。

我臨走時,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墳墓,擦乾了眼眶的淚水,隨着下山了。心裏爲何感覺在百爪心撓?但我也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通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應該有一個舒適而又溫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那麼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