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的風俗(精選15篇)

清明節3.19W

清明節的風俗1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風俗(精選15篇)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習俗】

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清明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插柳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節食俗】

每逢寒食,人們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我國北方地區,清明時節很多人要吃雞蛋,寓意圓圓滿滿;在山東菏澤地區至今仍流傳着清明節“碰雞蛋”的傳統習俗,孩子們用煮熟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算輸。

【清明節食俗】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清明節食俗】

寒食節的發源地山西省則有吃“寒食”的習慣,要蒸“子推饃”、“子推燕”等,饃面中夾有核桃、紅棗、花生,稱爲“子福”,寓意祖宗保佑家族香火延傳。

【清明節食俗】

南方地區主要是一些應時應景的時令食物。江浙、上海一帶居民有吃青團、清明粑、吃藕的習慣。

【清明節習俗】

黃帝陵祭祖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我國就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風俗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準備去掛親。

姑姑他們大清早就來了,我們先去小賣部買西,要買塑料紙、紙錢和紅蠟燭。

在差不多九點的時候出發,先去菜地。我和大哥把塑料紙拿跟棍子勾起來,再把棍子扎進泥土裏。然後放鞭炮,把紅蠟燭點燃放到墓碑前,臘肉、雞、酒擺前邊,最後燃燒紙。我們小孩子要把手心合攏,奶奶他們唱保佑,大家排成一排在火前面拜一拜。

去下一個目的地,還是像上回那樣重複。這次我不用扎棍子了,在觀察墓碑上的字,有一些看不清。我想起之前我和閨蜜走山路,看到墓碑就趕緊跑,好害怕,現在想想都好笑。

回到家,吃飯時,爺爺奶奶會盛兩碗飯放在桌上,用筷子往最近的菜碗上架起來,還說是“下姥姥”。之後要拿煤球在走廊上放着,把紅蠟燭點燃放到煤球洞裏,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這樣以後再把飯倒進電飯煲裏。

這就是我的家鄉邵陽掛親的風俗。清明節有這樣一個風俗真好,似乎不會感到寂寞了。

清明節的風俗3

清明習俗有哪些

祭拜與掃墓

掃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習俗,唐代以來逐漸合併於清明,才成了清明節的習俗,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踏青

又叫探春、尋春、郊遊,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仍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放風箏

每逢清明,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

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

寒食過去,清明到來,是時候多種些樹木了。

先人的精神,當像山上的樹木,是長青的;人的生命,也當像新種下的樹木,在這春風中成長、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國傳統的植樹節。

碰雞蛋

每到清明,總有一些小朋友願意碰雞蛋,就是將兩個雞蛋對在一起,互相捏,看誰能把對方的雞蛋捏破。這個遊戲是小朋友們的最愛。

清明節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風俗4

清明節的由來

1、清明節的由來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6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2、什麼是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其的重要性是因爲清明節習俗發展到現今是人們祭祖紀念已逝的親人的節日,因爲中華民族是一個重孝重德的民族。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3、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各地的風俗

1、山西南部地區,人家不論貴賤貧富,上墳時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後代都在懷念祖先。北部地區上墳多是男子的事情,婦女一般不到墳瑩。大同、平遙等地,是日傍晚,舊俗婦女們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

2、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

3、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裏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爲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爲麪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麪餅放在院裏,吹曬乾以後再吃。

4、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清明節掃墓的注意事項

1、並不是所有民族都在清明節當日祭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風俗習慣。雖然清明掃墓祭祖早已在許多人心中打上了烙印,但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會在其他的一些民族節日中進行類似的活動。如小年、除夕夜、正月十五、七月十二、七月十五等日子都是一些民族的傳統祭祀日。

2、常規順序不可反

掃墓祭祀是有個先後順序的,許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相當注意這點。一般都是先把墓園或墓地打掃乾淨然後纔是祭祀。由於祭祀是相當講究風水和禮節的,所以先後順序儘可能不要出現差錯。先後順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

3、何時拜山最佳

最佳的拜山時間爲寅時,也就是5-7點。不過由於墓地大多離居住地較遠,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會這麼早,不過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

4、掃墓前須禁食

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要吃食物或只吃食素。另外強調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清明節的風俗5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愛的活動之一。因爲古人們相信,將自身的病痛寫在風箏上,等風箏飛到最高點時將其剪斷,自身的病痛也會跟着消散,雖然現今聽起來很好笑,但這也是清明時節人們的一種娛樂方式。

春遊踏青

清明之時,也正是大地回春之時,掃墓之餘一家老少在鄉間遊樂一番,當然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領略這天然的美,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根據至真道人講述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更有利於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的風俗6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爲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許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爲“子福”。要蒸一個非常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的時候,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的風俗7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

習俗之一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宋朝詩人高菊卿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習俗之二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爲清明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習俗之三 插柳

清明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爲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習俗之四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爲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習俗之五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爲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爲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爲清明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爲鞦韆節,皇宮裏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清明節的風俗8

轉眼又到清明。在華南大地,這個時節除了有延綿的細雨,還有盎然的春意、明淨的四野、勃勃的生機,當然,對一衆饕餮客來說,這個時節的諸多美食也讓人垂涎不已。在廣東人的清明食單中,除了雞屎藤餅、樸籽粿、薺菜等這些傳統素食,還有豬肉、鵝肉這些葷食,它們色香味俱全,且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不管你以祭祖的名義,還是踏青的由頭,在這樣的一個潤澤的季節,享用一份香濃大餐,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燒豬膏肉香

清明時節,在廣東人的祭祖儀式上,燒豬必不可少。之所以一定要選用燒豬祭祖,源自古時的一個傳說,五月初八龍母誕,傳說龍母吃了金豬會賜福,而人們吃了金豬則百病不侵,招財進寶。祭祖供奉燒豬,便成爲長久流傳下來的習俗,無論是清明節,龍母誕,還是嫁女迎親,燒豬是傳統宴席上的絕對主角。

燒豬文化,還體現在“燒”的技巧上。用明爐燒烤,是廣東人燒製乳豬的傳統做法。“先炙裏面肉,使油膏走入皮肉,則皮鬆脆而味不走。”在《隨園食單》中,燒製乳豬的步驟看似簡單,實則考究師傅的純熟技藝,爲的是最終的外脆裏嫩,肥而不膩。

爲了使皮更脆,“炙皮”的功夫十分講究。除了火候得當,塗料也需非常用心,在豬皮上灑酒抹油,還要加入飴糖和醋。爲了讓肉質更爲香濃可口,內腔還得塗上南乳、五香粉等其他醬料。

傳統老字號裏,各家燒製乳豬的方法不盡相同,燒出來的成品大體分爲“麻皮燒豬”和“光皮燒豬”兩種,相比之下,前者更爲酥脆,而後者則以外形美觀取勝。

好美食的廣東人認爲,燒乳豬的精華在於皮。真正美味的燒豬,酥脆鮮香,無須蘸醬,皮膏肉之間所綻放的層層香氣,妙不可言。

石頭豬“鄉”味濃

能吃上豬肉,一度是中國人富裕的標誌。但是,“豬肉香”這種妙不可言的滋味,現在哪裏還能吃到?

嘴刁的食客覺得,如今不少餐廳中所嚐到的燒豬、豬肉煲,漸漸失了鮮香滋味,腥味反倒更重。山間的石頭豬,反而成了市面上的搶手貨,清明節前,也成爲餐廳中熱銷的主打產品。

來自粵北高寒山區的石頭豬,號稱“長不大的豬”。雖然其生長期較長,但生長一年也不過百來斤。在農家飼養的石頭豬,多以紅薯、玉米、蔬菜、野菜爲食,不食飼料,更無污染無公害。這種“精幹瘦小”的石頭豬,相比其他豬肉,總能在口感上略勝一籌,尤其是半肥瘦的五花肉,肥而不膩,口感爽滑,味道鮮美。

傳統的石頭豬烹法離不開燜、蒸、煮三種,燜則凸顯其香味,蒸能留其口感,煮則湯汁鮮美,入菜更鮮。而最近又流行起一種新的吃法,既能保留其爽口的口感,又能散發肉質的鮮香,充分體現它的品質。廣州勝利賓館西關粵餐廳最新研製出一種石頭豬的新吃法,將日本刺身、潮州滷味等烹飪技法融合,將蒸好的肥瘦相間的石頭豬肉片與脆肉鯇相拼,風味獨特。與脆肉鯇的搭配是廚師新想出來的妙招,清爽口感與春夏之季相吻合,而脆肉鯇經過了滷水和清酒的醃製後,再進行冷凍處理,將其與爽口的石頭豬肉相搭配,再配搭青瓜,增添清新的香氣,更是相得益彰,讓人們不僅能嚐到石頭豬原本的特色,還能體會到另一種別樣的清爽。

肉質結實、爽脆、鮮滑,燜煮的石頭豬則更爲濃香撲鼻。通常紅燜石頭豬上桌揭開鍋後,色澤油潤,香氣四溢,足以吸引圍桌的食客們。爲了能讓它能呈現出不一樣的鮮味,西關粵的大廚則將鮮鮑魚與石頭豬一齊燜扣,一道鮑魚扣石頭豬,則將水中與山間的鮮味融爲一體,讓人感受來自不同時空截然不同的兩種味道,綻放出更多層次更豐富的滋味。

而在粵北地區的山野間,米湯浸石頭豬,則是一道鄉土氣息濃厚的傳統菜式,將石頭豬肉浸入米湯中,肉質鬆軟,保留着原汁原味,還帶有米漿的清甜。

燒鵝獨步天下

獨步天下的廣東燒鵝,是不少來粵的外地人不得補償的地道美味。而清明節前,品燒鵝正當時。肉質較爲粗糙的獅頭鵝,人們通常用來做滷水鵝,而燒鵝,多選用清遠的黑鬃鵝,肥瘦適中,燒出來皮脆肉滑。廣東人對燒鵝的烹製自有一套技術。選好了鵝種後,把鵝清理乾淨,再用各種香料醬料放入鵝的胸腔中,進行醃製,接着再將鵝胸腔縫合好,從鵝的頸部進行吹起,將鵝身吹鼓之後,再放入沸水中過一道定型。最後再在鵝皮上塗抹一層麥芽糖後進行燒製。毋庸置疑,炭火燒製的燒鵝要比電爐燒的更爲美味,油脂能更好地滲入至鵝肉之中,令其非常肥美。當然,現在不少燒味檔中的燒鵝,只是半成品的加工,鮮有幾分皮脆柔滑。而只有現燒現賣的燒鵝,剛剛出爐的美味更是叫人垂涎。

而今,在廣東人清明祭祖的大菜中,燒鵝也逐漸成爲主角之一。說法不一,有人說這是因爲瘦肉精事件讓人們對豬肉不放心,改用燒鵝,也有人認爲燒鵝是這個時節的美味,應當讓祖先也品嚐一番,無論如何,燒鵝已然成爲清明時節不可錯過的美味,它延續了廣東人對於燒味的執着。

清明節的風俗9

初春時節的細雨,伴隨着清明節靜靜地下着。天空低沉着,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心裏是無盡的悲傷。伴着林裏的鳥叫,本是清麗的風景卻給自己又增添一份惆悵。這個清明,註定我的憂傷。

祖母走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屋裏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風依舊,可卻已物是人非。老屋現在已經不住,到處都堆滿垃圾。望着望着,眼淚就下來。還記得在這裏,我們孩子的歡笑聲還在,地方雖然小又簡陋,但是卻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裏,反而如在城市裏般,還少城裏的熱鬧。記得年年我們幾個孩子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等着祖母給我們搬來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着清明饃饃。在山上掃墓時,放着鞭炮,孩子們喜歡裝着害怕,一個個搶着往祖母懷裏鑽。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個個不吵也不鬧,安靜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個個都閉着眼睛,跟祖母講着自己心裏的話。總是覺得祖母還在,還在聲聲念念着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飯。那些時候還是浮在眼前,走不開。可人已經走…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鞭炮放響,心裏的痛一陣陣襲來,這個清明過得好悲傷。每次夢迴,夢見祖母,淚浸溼枕頭。

鄉村裏的清新撲面而來。村裏的人過來看一眼,幫忙墊黃紙道:“走都走,還是別太傷心。”擡頭,望着天空,讓眼淚回到眼眶中,靜下心來,好好體會這鄉村景色。

草沾溼身體,樹木從頭到尾透着一股蒼老又是一種新生。天空其實還是明亮的,純淨的沒有一絲雜質。純藍的感覺突然有股明媚。或許,我們該好好地去觀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這裏的一分一秒。

請讓這股憂傷,隨着清明的過去隨風消逝吧。

朦朧中,似乎有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祖母,走好。

清明節的風俗10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爲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着誰?

清明節的風俗11

土家族的清明節習俗與風俗1:寒食節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七年級“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爲重大的節日。

在衆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的清明節習俗與風俗2: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土家族的清明節習俗與風俗3: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代以後的事。到唐代纔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土家族的清明節習俗與風俗4: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存在3種說法。一說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一說清明節既爲鬼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還有一種說法是爲了紀念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的介子推。

土家族的清明節習俗與風俗5: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土家族的清明節習俗與風俗6: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的清明節習俗。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以樹椏枝爲架,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風俗12

上墳頭

上墳掃墓是個很重要的活動,爲此,整個家族要提前商量,細緻安排。到了上墳的日子,以家爲單位,人們帶着祭祀用品和食物去上墳。傳統的祭祀品是紙錢、冥幣,還有12個大饅頭,準備的食物有酒、米湯、奶茶、肉類,到墳上燒紙祭祀後,就把各家帶來的食物集中起來吃。

添土

每年清明上墳時,家族中每個人都要或提或兜或背,從遠處取些土來,添到墳上,墳頭越大,預示着家族更加興旺。

滾饅頭

吃飽喝足,該下山了。臨走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由族中長輩挑選幾個饅頭,從墳上往下滾,子孫們圍着跪成一圈,饅頭滾到誰的懷裏,誰就眉開眼笑。據說得了饅頭的人就有好運道,沒子女的人可以生孩子、沒成家的人就能找上對象、讀書的人可以考上大學、沒工作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總之,這個饅頭就是一個福星,能保佑一切願望都能夢想成真。吃喝完畢,收拾好滾到懷裏的饅頭,一家人慢悠悠地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就把饅頭和剩菜全部給他們。因爲這一天是行善的日子,要讓祖先看看,他的後代們也是樂善好施、積德行善的人。

洗頭、理髮

很早以前,青海人過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掃完墓回家後,女人們要在這一天洗頭、理髮。舊時的女人是不剪頭髮的,平常只是綰個纂兒。在這一天,把纂兒打開,由家中的婦女們互相幫着修飾、打理一下。熬一罐濃濃的胡麻水,抿到洗乾淨的頭髮上,再梳一個光光亮亮的髻子。老太太們摸着新梳的硬邦邦的喜鵲尾巴髻子,咧開沒了牙的嘴便笑了。

清明節,不僅僅是思念!我們在懷念已故親人之時,也是一次感恩教育,感謝前人的奮鬥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謝自然的包容與奉獻讓我們豐衣足食,讓我們在感恩已故親人的同時,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這個節日,教人倍加珍愛生命,而感恩是一個永恆而絢麗的主題!

清明節的風俗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這麼,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呢?

大多數人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品供祭在墓前,再將紙錢燒掉,爲的是讓死者在天堂裏有錢花。“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特有的氣氛。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掃墓、禁火,還有很多體育項目。如:盪鞦韆、放風箏、踏青、植樹、蹴鞠等。

寒食既成爲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在北方,人們只吃事先準備好的冷食;在南方,則多爲青團跟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仍然很盛行。

清明節的風俗14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都會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流,又有踏青遊玩的歡聲笑語,是一個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爲期,戴柳爲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跟十月朔爲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

清明節的風俗15

1、清明節要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

2、清明節要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3、清明節的飲食

3.1、青糰子:顧名思義是青色的糰子。用麥葉或青菜葉、艾葉、南瓜葉均可,先擠出汁,然後加入少許石灰和水拌勻,用此水與播米粉相拌搓揉成皮面(此時皮面已成育綠色),再以豆沙、玫瑰、芝麻等餡芯包入(以豆沙豬油餡爲多),上籠蒸至熟即成。

3.2、薺菜團:清明節上墳所帶的糕點中,必有家庭自制的薺菜團。早春三月,農村田埂邊薺菜甚盛,且此時的薺菜鮮嫩無比。薺菜,性涼,味甘,有明目降血壓的功能。農村姑娘多在此時手提竹籃、小刀,到田埂挑挖薺菜,或自己食用,或上街叫賣。薺菜團,便是用薺菜作餡、以播米粉爲皮面傲成的粉團,由於薺菜有明目的功能,故又稱眼亮團,薺菜團多以薺菜拌肉糜爲餡(鹹味),或以薺菜拌箱豬油作餡(甜味),另用糯米粉加沸水搓揉成皮面,做成糰子狀。

3.3、薺菜糕:又稱眼亮糕。以孺米粉揉入薺菜做成糕,再加入生板豬油,上籠蒸熟,待糕冷卻,切成片,再油煎食之,其味確不一般。

清明節的由來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吃什麼水果

1、甜橙:不僅可以有效補充水分,還富含維生素C及花青素,踏青路上能量滿滿。

2、香蕉:香蕉不僅富含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還有鈣、磷、鋅以及胡蘿蔔素,被稱爲“能量水果”。

3、青棗:古人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果實營養豐富,有淨化血液,助消化,養顏美容等保健作用。鮮食肉質脆嫩多汁,甜度高,因而有“熱帶小蘋果”“維生素丸”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