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端午節日記集錦六篇

端午節8.32K

一天又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端午節日記集錦六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每一家都要包糉子,吃糉子。在這天,我不僅包了糉子,還領會了一個道理。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節日,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人們會向河裏扔糉子。

包糉子需要用新鮮的蘆葦葉,潔白的糯米,還有一些紅棗、葡萄乾之類的配料。

我先等糯米等配料泡好之後,把它們從水中取出。我拿了一片大大的糉子葉,用左手捏着總也的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點力氣拉緊,上面鬆一點,輕輕一卷,卷好了一個如同碧玉一般的圓錐形糉葉。

接下來,我把一些糯米放入糉葉,可是我對用量的掌握不到位。有時把糯米倒得多,把糉葉給衝散開,有時又太少,才填滿了糉葉的三分之一。我只好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一點點的糯米放下,還在糯米中放下紅棗和葡萄乾。就像在一片潔白的雪地裏放下了一塊巨大的橙色瑪瑙和一塊紫色的玉。放入配料之後,我把糉葉合上。進入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捆繩!

我雙手把糉葉捏緊,用繩子在糉葉的尖兒附近纏了三圈,再繫上一個小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掌握了技巧,有包了幾個糉子。

吃飯的時間到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在包糉子的過程中,我不僅掌握了包糉子的技巧,還領悟了一個道理: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

端午節日記 篇2

早上下樓吃早飯的時候,看見餐桌上放着好幾個糉子。雖然有綠綠的糉葉包裹着,可是糉子的清香縷縷傳來,饞得我口水直冒,喉嚨咕嚕咕嚕作響。

一坐下來,我便迫不及待地拆開糉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邊吃邊問:“爸爸,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爸爸想了想說:“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習俗呀!”我又刨根問底,“那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爸爸得意地說:“想知道來歷嗎?聽你來吧道來。”

端午節爲每年 農曆五月初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

據說,端午節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是爲了紀念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也正是因爲如此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 在我國曆史上,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哦,小小的糉子也藏着這麼大的故事。看來一個人爲國爲民着想,死後他會流芳百世。”我感慨道。

端午節日記 篇3

五月五,是端陽,龍船下水鬧長江。

梔子花,靠牆栽,年年十五白花開。

五月端午正是梔子花開的季節,那潔白如雪的梔子花香四處飄動着,沁入心脾的芳香在這座益陽古城的大街小巷飄蕩起來……

我的老家在新橋河古鎮,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就掀開了端午節的序幕,沉寂一年的河流熱鬧起來了!龍船隆隆重重地下水了,鞭炮噼噼啪啪地高唱着,鑼鼓咚咚嗆嗆地吶喊着……這熱鬧,一直持續到五月十六才結束。

回憶童年的端午節,記得在小時候可盼着划龍舟啦,小時候雖不怎麼理會爲什麼要划龍舟?但也在那些天裏,能看到許多鄉情鄉俗:家家包糉子、各自家門掛艾葉菖蒲;還有人家“送節”的習俗等等。

過端午划龍舟,五月初五,是龍舟比賽日,是一定要去河邊的,而奶奶總是特別的囑咐我兩哥哥,一定要帶好,別不管只顧自己看!

最讓我們小孩子喜歡的吃食還有水煮鹹鴨蛋。奶奶每天總是要在我胸前別一朵梔子花。因那時太小,只認爲佩戴身上是漂亮和香味兒,不懂得奶奶的那分深層的情素。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的我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更是奶奶的心肝寶貝。

童年過端午節,我們小孩子感興趣的卻不僅僅是喧騰激烈的龍舟賽事,讓我們留連忘返的還有那熱鬧的街市,林立的店鋪,琳琅的商品……玩餓了,就吃蠶豆,渴了,就買一支白糖水冰棍或綠豆冰棒。貪婪地吮吸着,那份滿足那份欣喜,也絲毫不遜色於汗涔涔地擠在人堆裏看賽龍舟。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神州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鎮也不再是我童年時的模樣了。據說始建於明代的麻石的街道,還有那大氣壯觀的大碼頭沒有了,那陳舊的吊腳木樓都不復存在了。

我奶奶也走了三十多年了,但每年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奶奶給我胸前佩戴那朵梔子花的情景仍在眼前,奶奶,您雖走了,但您的那份慈愛是我永遠忘不了的情愫……

端午節日記 篇4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晴

今天的我們迎來了端午節,每年,我家都十分注重這個節日,這一天,我家裏的人會聚集到一起熱鬧的度過這個節日。

今年的`端午節,我的家人一大早就起了牀,媽媽忙活着在廚房裏煮糉子,整個家裏都飄蕩着一股糉香。我醒來後沒多久,香噴噴的糉子就已經端上了餐桌。“哇,好香。”當我看到這些糉子的時候,迫不及待的就衝了過去。

這些糉子還是昨晚我和家人一起動手包的,雖然形狀不怎麼規則,但是味道卻不錯。我一連吃了好幾個糉子,等到我吃完之後,肚子已經撐撐的了。爸爸媽媽看着這個樣子的我,於是朝我問道:“走,出去散步去。”隨後,我一家人就出了門,散步去了。

在今天,家鄉的小河上正在舉行着一場激烈的划龍舟比賽。遠遠的我就聽到了衆人歡呼加油的聲音,光聽着這喧鬧聲,我都能想象得出來此時的那邊的場面有多壯觀。果不其然,當我走近,河岸兩邊已然是人山人海了。

“好熱鬧!”我感慨出聲,家鄉端午節划龍舟比賽並不會每年都舉行,不過在我記憶中還是有過幾場賽龍舟的活動。當我和我的家人也擠到河岸兩邊的時候,我看着河水裏前進的龍舟,龍舟上的參賽員團結一致的出色的表現。之後,我也跟着我身旁人的呼喚聲大聲喊了出來,我要用我加油和鼓勵的聲音去給此時努力划龍舟的選手們送去激情與讚美。

當今天的這場划龍舟比賽結束了後,我和我的家人又回了家。晚上的時候,家裏還來了不少的親人朋友,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說閒話,大人們也向小孩們訴說着端午節的故事。家裏的整個氛圍都一片和樂融融的。

端午節日記 篇5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有飲雄黃酒、賽龍舟、包糉子,我和媽媽就來包糉子吧!

到了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已經泡好的糯米、大棗和糉葉。開始包糉子了,先把糉葉圈成一個錐形,把大口朝上,把尖頭朝下。然後往裏面扔一個棗,正好堵在尖口上,要是糉子開口了,它可以擋住米,防止漏出,真是“一棗擋關,萬米莫出”。

接着,我把糯米放滿糉子,用後面的糉葉蓋在糯米上,在用另一片葉子遮住,用細線把糉子“五花大綁”,一個又大又好吃的糉子就做好了。

看着香甜的糉子,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他的偉大精神融入了小小的糉子裏,當我們品嚐糉子的時候,就能感到悠遠的愛國情節。

端午節日記 篇6

未來的橋

作者 陳雨悅

30年以後,我成了科學家。我發明了一座用處很大的橋。

當我們去看風景的時候。我們就踏上這座橋上啊!橋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當下雨過後,天空中掛起一條彩色的橋。就像通向天空中。這橋真像七夕橋。可以讓每個人都走這彩橋。

6月17日 星期日 雨

作者 陳雨悅

中午,媽媽在剪奶奶在海邊撿來的海螺。我也上前去幫忙,看見海螺有兩種,有長一點的、短一點的,還有小貝殼。看着海螺可愛的樣子,我一邊剪一邊想:這些海螺肯定很新鮮。

六月十八日 星期五 陰

作者 戴逸

聽說我們村來了個戲班子。晚上,我們吃好晚飯,趕着去看戲。我和媽媽、阿姨和妹妹來到了關廟前,果然看到一個大大的戲舞臺,旁邊有賣吃的、有賣玩的、還有賣用的···我們迫不及待地買了很多很多的吃的,我還分給了奶奶、爺爺和叔叔。過了一會兒,越來越多的人來了,戲馬上就要開始了,這裏真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