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必備6篇】

端午節1.38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必備6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睡意朦朧中,有一個熟悉的滴滴答答的聲音在那裏呼喊.端陽,下雨了?

醒來,打着慵懶的哈欠,指尖與玻璃零距離,我輕推開窗,烏壓壓的天空有着異樣的面容,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房間裏安靜的要命,我下了樓去,聞到了一股艾葉的清香,美極了!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着,窗臺邊飛來了一隻淋溼了的小鳥,它怎麼不會去呢?雨越下越大……

不會很大吧!街道上,行人兩個,一黑一白,在雨中漫步,真是愜意。天棚被打得砰砰亂響,纔想起:今天考大學聯考,考生們遇到這樣的天氣,心情會好嗎?心裏會煩嗎?會好的,因爲從古到今,似乎只有當被貶的時候,纔有那麼永垂不朽的`詩句,同理吧,應該心情不好考生們寫出來的文章肯定很好!我小蚊子在這裏爲考生們祝福了!加油啊!

這端陽怎有點象清明?打從我哇哇落地開始就從沒見過端午飄雨的,聽說還會有暴風雨!奇怪,奇怪!人類這一些日子是怎麼搞的,這天氣太不尋常了啊``昨天太陽還暴曬,都跟《駱駝祥子》裏面那樣了,太陽讓人覺得那麼虛弱,那麼煩躁,今天又怎麼了呢?呼呼。。。。

雨還在下,飄啊飄``今又是端陽!

端午節作文 篇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風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許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糉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前後,家家戶戶在門上掛上一株艾葉。這是人們的習俗。還有一個故事,讓我爲你慢慢解開這個疑問。

唐朝末年,兵荒馬亂,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吃不飽,穿不暖,睡無眠,日子苦不堪言。 大將軍黃巢想要推翻當時的王朝,就準備兵馬,想要大戰一場。戰前一天,黃巢看見逃跑的老百姓中的一箇中午婦女手中牽二三歲的孩子,懷裏抱着五六歲的孩子。他深感不惑,驚訝地道:“爲什麼您要抱着大孩子,牽着小孩子呢?”婦女答道:“大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如果大孩子丟了,所有人傷心;但如果小孩子丟了,只有我傷心。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傷心。”

黃巢聽了非常感動,說:“你只要在門上掛上艾葉,我保證有艾葉的家家戶戶絕對沒事。”好心的婦女一聽,連忙告訴了其他人,於是大家都在門口掛上了艾葉。

第二天,黃巢帶兵打仗時經過小城,看家家戶戶門口都有艾葉,便記住他的`諾言,從大路繞道而行了。

這就是端午節掛艾葉的來歷。同時,艾葉有防蚊的作用,也有避邪的功能。艾葉真神奇呀!

端午節作文 篇4

大家好,我是顧銘洋,你們知道端午節要幹什麼嗎?哈,不知道了?那下面就讓我依依來介紹給你聽吧!

到了端午節兒童們就會唱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合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到了端午節,人們還會把糉子扔到汨羅江裏,因爲有一個愛國詩人自殺跳汨羅江,把糉子扔下去,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人們都是要吃五黃,是哪五黃呢?是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你們知道了嗎?哦對了,在此我祝你們端午節過的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聽姥姥說,吃糉子,賽龍舟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年把糉子扔下水,是爲了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那賽龍舟呢?”我迫不及待的問。“那當然也是爲了驅趕江中的龍、蝦、魚,以免傷害屈原的屍體。”姥姥回答說。

不一會兒,姨媽來了,手裏還拎着一袋糉子。我接過糉子,剝開皮,只見裏面的餡兒黑黑的顏色,姨媽告訴我,這是黑米做的,裏面還有蜜棗呢!我趕緊把糉子遞到姥姥手中,並笑着說:“祝願姥姥五月初五端午節快樂!”

姨媽說:“五月初五端午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世宇,你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嗎?”我慚愧的說:“還真不知道呢。”姨媽接着說“‘端五節’又叫‘重五’、‘夏節’、‘女兒節’、‘玉蘭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姨媽還說“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我搶着說:“這個我知道,有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絲線、香包等。”我一邊說一邊又拿起一個糉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連吃了好幾個,沒想到我自己竟變成了一隻大臉貓。

這個端午過得真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糉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母親。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母親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母親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母親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母親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