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端午節的作文8篇

端午節2.56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端午節的作文8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蘇州,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包糉子,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吧!

端午節那天,奶奶教我包糉子;包糉子要準備好糉葉、稻草、米、棗子和肉。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拿一張糉葉折成三角形,放上米,然後放上棗子,再把糉葉裹住,最後用一根稻草綁緊,一個棗子餡糉子就包好了,奶奶又教我包了一個肉餡的糉子。

奶奶一邊教我一邊給我講糉子的.由來。在古代的吳國,大將軍伍子胥來到蘇州,爲吳王闔閭建了蘇州城,後來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死,扔到河裏,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後,吳國就被越國給打敗了,但是蘇州城卻留下來了。老百姓爲了不讓小魚去吃伍子胥的身體,就包了許多糉子扔到河裏去餵魚,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會包糉子紀念伍子胥,於是包糉子就變成了一個民間習俗,傳承至今。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這個習俗最早起源於江浙一帶,現在賽龍舟已經變成了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運動。

包糉子真有趣,既能自己動手,還能學到知識。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包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今年的端午節有什麼事情?讓我們大家想一想吧。

我記得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吃糉子,吃完糉子後我們去叫大姑,大姑和我們一起去接奶奶,奶奶給了我一個雞蛋,吃完雞蛋三大爺給我和大姑一人一袋子牛肉幹,然後我們就一起去東二環拔艾草,艾草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它能驅蚊、做藥、洗腳還有把艾草插在門上可以避邪。我們一起拔了兩大袋,我也收穫了很多,我撿了兩個很漂亮的'石頭,我還摘了一朵滿天星和幾朵小野花,中午我們吃的面片,下午我們又去拔苦菜,我拔的都把腳紮了,下午媽媽給我吃苦菜,那味道好像吃了藥一樣苦。

今天我們全家的收穫真不小,我喜歡端午節,因爲端午節很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明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到婆婆家包糉子,可我不會包糉子,我只想馬上吃到糉子。

到了婆婆家,客廳裏放滿了大小盆子,有的盆子裏有白白的糯米,有的盆子是黃黃的小米,有的盆子裏是紅紅的'棗,還有的是豆子,高高的桶裏放滿了糉葉,婆婆已經開始包了,他先把糉葉包成三角形,放上一把米和豆子,再放上一顆棗,然後再放入少許的水,在一疊、一裹,最後紮緊就可以了。可是我來沒幫上婆婆的忙,可我明白了,小小的糉子做起來也挺不容易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老媽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老媽:“老媽,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老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一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老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老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老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一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老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佳節來臨,此時此刻,也許你正陶醉在旅遊休閒的愜意之中,親身參與到賽龍舟,包糉子等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中;也許你正與你的家人或朋友一道品嚐着美味可口的糉子,相聚言歡,其樂融融.然而,我們既要好好休這個”假”更要好好過這個節.過一個回味無窮的端午節,不光要吃糉子,更要體味端午節所蘊涵的豐富歷史和悠久文化,感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力量.

愛國主義精神是端午節的永恆價值所在.說到端午節的起源,人們自然會想起著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據說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爲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後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爲了撈救他,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屈原的這種對祖國和人民忠貞不渝的高尚情懷,贏得了後人的深切尊重和真摯懷念.

我家過端午很簡單,祭拜祖先,還有吃糉子,包糉子,往年都是我媽媽那一輩的人在包糉子,我們小孩子的不會的.今年,媽媽卻主張教我們包糉子,早晨,媽媽到街上去把糉葉買回來,我和爸爸把糯米準備好.等媽媽回來,媽媽開始教我了:我先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張糉葉,把糉葉向中折出一個圓角,左手捏緊,最後,再用事先撕好的糉葉條向糉子的兩頭各繞兩匝緊.一個好看的糉子便包好了.於是,我又別出心裁地給它做上記號”吟”.我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幾個糉子,怎麼看也沒有媽媽包得美觀結實,但是媽媽卻說我的'是最好的,我又奇怪又開心.我想下個端午節我還要包糉子,做到不是被媽媽安慰似的表揚,而是實實在在的誇獎.

這次的端午節真是一個回味無窮的端午節,我既好好過了端午節,又好好的體味了端午節所蘊涵的豐富歷史和悠久文化,難道這不是一個十分回味無窮的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最喜歡唱端午節的兒歌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每年端午節,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最喜歡過的節日,莫過於是端午節了。這一天,爸爸媽媽都會早早起來給我包香噴噴的糉子。他們會採來荷葉,把糯米洗乾淨,把各種材料如糖、棗、肉等準備好,做成餡;然後用荷葉把糉子包起來,用繩緊緊地捆住;最後放到鍋裏蒸。美味的糉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糉子分爲素糉子和肉糉子,最常見的就是糯米糉子。對於這兩種糉子,我都比較喜歡,但更偏愛肉糉子。它多汁、美味可口、入口則化、油而不膩,還有一股荷葉的清香,實在是太好吃了。每到這時,媽媽總是指指我:“你這個小饞蟲!”

端午節展示了我國豐富的文化,也給我家帶來了許多歡樂,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糉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想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糉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想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是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由於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糉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糉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糉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糉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的糉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糉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糉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中國的端午節最先是屈原出現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日。因爲古人認爲洪水是河神發怒的結果,爲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沖走,舉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保佑大家五穀豐登。加上這時候一般是農耕犁田、插秧的季節,農民經常要在水裏泡着犁田插秧,而喝黃酒能有效地去除風溼。於是端午節這個時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黃酒的習慣。這些並不是紀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國早就有了端午節這一說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讓人們記住了這一天,也增加了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莆艾蒿等慶祝方式。

雖然由古至今中國都在過這個節日,但意義卻頗有些不同了。特別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別有一番風味。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凱裏市龍場鎮,那裏有“煤炭之鄉”的美稱。家鄉的民風淳樸,端午節過得也很淳樸。

和許多地方一樣,端午節的頭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前屋後。因爲春夏交替是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的時節,人們就把雄黃、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摻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種底層黑表層黃,還帶有些泡沫的液體,並把它灑在房前屋後蛇蟲鼠蟻出沒的地方或角落裏,使得這些蟲子不敢靠近半步。這些事做完之後,孩子們跟着大人上山採集糉葉、菖莆和艾葉。糉葉自然是拿來包糉子用的。我們的祖宗認爲五是不吉利的數字,端午節又恰是雙五重疊,在家門上垂掛菖莆和艾葉可以驅邪避魔。

剛採來的糉葉帶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糉葉洗淨晾乾後,準備好晶瑩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乾淨,天擦黑的時候就可以包糉子了。家鄉包的糉子形狀各一,有枕頭糉、三四六個角的糉子、背崽糉、五彩糉等等。小孩子最喜歡是背崽糉,一個大糉子下面吊了三四個小尖角糉,像趕場天拖兒帶崽的婦女。所包的糉子因爲放的東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純香的白米糉子,鹼水味的灰糉、透着植物香氣的五彩糉,還有豆糉、肉糉。真是讓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個晚上都是煮糉子的`時間。還記得小時候一家人都會圍着煮糉子的鍋竈,伴着閃爍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涌上心頭,一家人合樂的樣子最讓我難忘。當夜漸漸深了,家人也陸續上牀睡覺,而我卻像小狗一樣守在媽媽和竈臺邊,什麼時候睡着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剛煮熟的糉子青綠青綠的,溢出來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愛。看到掛在牆上的糉子,我滿心歡喜。這時候媽媽就拿煮糉子的水給我們小孩子洗臉洗身子,據說這會讓皮膚會變得更光滑潔淨,不生瘡。

匆匆洗完臉,我就迫不及待吃糉子。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粘粘的,滿屋是糯米和糉葉的清香。端午節就在這個香氣瀰漫的早晨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