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通用]端午節的作文8篇

端午節1.27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通用]端午節的作文8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由來傳說一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嫦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由來傳說二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他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不已,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一年中有很多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端午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在這一天我又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糉子了。

今天我一進家門就聞到一股濃濃的棕香味,我馬上走進廚房,只見桌子上放這一盤熱騰騰的糉子,看着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精緻無比糉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於是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剝開來,一個潔白的身子便出現在眼前,晶瑩剔透的糯米,珍珠般大小的赤豆,在墨綠色外衣的`襯托下顯得可愛極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啊!香香的、甜甜的好吃極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兒歌,我就想起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起來要回到戰國時期的楚國。當時楚國有一位士大夫叫屈原,他26歲就擔任楚國左徒兼三閭大夫。他主張授賢任能,章明法度,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詆譭,被楚王革職流放。後來,秦國揮兵南下,攻破了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消息,悲憤欲絕,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懷念屈原,擔心魚蝦吃掉屈原遺體,就把米飯包起來,投到江裏,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爲了紀念屈原,人們把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也成“詩人節”。人們在這一天不僅包糉子,還舉行龍舟比賽。這一撫慰忠靈的習俗世代相傳,直到今天。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無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我最喜歡吃肉餡的糉子,每次我都能一口氣吃三個。再過兩個星期今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奶奶說今年要包更多的糉子,送給我的小夥伴吃,好期待啊!端午節,你快快來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月初五,‘親媽’地走!”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句俗語,大意就是五月初五準新郎要到女方家送禮去,要是不送或者禮送得不到岳母歡心那今年就難娶走人家閨女,抱得美人歸咯!

當然,也不是每個“親媽”都只收禮不看人的,俺媽就是隻看人不看禮。老家的端午節不吃糉子,吃的是油炸散子,還有燉大豬蹄湯。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五月初五,阿拉熊(這是我給老公取的外號)拿着一小桶鱔魚、泥鰍到我家,我一大家子人都覺得這小子挺奇怪的,怎麼端午節送這麼些東西給“親媽”,這不是不想好好孝敬岳母大人了嘛!說實在的`,我當時就想這臭小子今年肯定娶不了我咯!結果,蒜薹炒鱔魚、泥鰍燉豆腐卻成了那次端午節最搶手的菜,俺媽笑着對阿拉熊說:“同意你們的婚事了,隨時定日子!”至今我還記得阿拉熊那得意而燦爛的笑容。

就那麼一小桶東西怎麼就能夠贏取“親媽”得歡心呢?說起來連我都有些驚訝,阿拉熊一副文文弱弱的書生樣子,竟然身懷絕技!原來他家後面有一大片竹林,所謂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家正是靠竹吃竹。他從爺爺那兒學會了竹子的編織手藝,家裏的籮筐,曬稻穀的簸箕,挑施農田糞便的挑子大多出自他手。更絕的是,他每天早起編織竹簍子,然後到水田池塘裏捉鱔魚、捉泥鰍,做成鱔魚簍子後拿到集市上賣。要知道鱔魚、泥鰍都得是勤快、有本事的人才能抓到的(捉鱔魚、泥鰍得起早貪黑,不然就被人家捉走了),鱔魚簍子要到半夜放到池塘水稻田裏,天亮之前收回去,早上得趁小東西們鮮活的時候趕上十幾里路到鎮上去賣,又或者到趕集的時候多換些肉、排骨給家裏改善伙食。這樣勤快有本事的女婿也難怪俺媽答應得那麼幹脆!

雖然現在我們在城市裏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年端午和大多數人一樣吃着糉子、鹹鴨蛋,但還是不免想戀過去在家鄉的日子,以及那兩道有滋有味的端午菜餚!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的家鄉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但由於我們這裏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糉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民俗認爲,五月爲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糉子了。一開始我還不願意的,可是看着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糉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着草繩綁呀綁,終於,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條糉子。吃完飯後,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

於是,我便去河邊看賽龍舟。我拿着自己裹的糉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端午節前幾天,他們就擺開了陣勢。龍泉湖兩岸,紅旗飄飄,彩旗獵獵。比賽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龍泉湖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江邊泊着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起,蓄勢待發。隨着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着同一的目標進發。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着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河岸上,觀戰的人羣高聲吶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划船的勇士聽着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着劃板,身後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着河對岸疾馳。一條百十米寬的河牀,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就橫渡過江。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絃的競渡場面,令人們歎爲觀止。比賽結束後,誰都不願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着賽船的無窮樂趣……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衆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爲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糉,而在我的家鄉,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糉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擡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竈放着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糉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糉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時,裹蒸糉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糉,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糉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糉,每一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爲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糉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糉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糉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牀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乾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後就包起來,最後再用乾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種子呢?”媽媽說:“因爲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裏,人們爲了紀念他在端午節裏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爲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糉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裏想:“你快遊呀,快遊呀!”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沉浸在節日喜悅之中!我和爸爸、姐姐一起去老家看望爺爺奶奶。一路上,汽車飛馳在寬敞柏油馬路上,雖然車跑很快,可我還是覺得慢,希望司機師傅能開再快點,好讓我早一點見到我想念爺爺奶奶!

終於到家了,奶奶見到我們顯得非常開心,笑得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線!奶奶給我和姐姐帶上早已準備好五顏六色花紅線。帶上一看,感覺有點像西遊記裏哪吒三太子。我心裏美滋滋!奶奶知道我最愛吃餃子,就給我們做了我最愛吃餃子。過了一會,爺爺也回來了。給我買了好多好吃,說我太瘦了,讓我多吃點!爺爺奶奶太疼我了,我一定要記着他們對我好,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地報答他們!

我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端午節,我要永遠記着這一天!